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廖玉娥║游览松口古镇,感受隆文乡土人情

  一、游览松口古镇

  我早就听朋友说过,松口古镇值得一游,在网络上也看到了关于松口古镇的介绍。有千年历史的松口古镇位于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松口镇,地处梅县区东北部,在梅江下游,闽粤赣三省的交界处,是个依山傍水的小盆地。是历史上商业贸易繁荣之地,属商贸重镇,有着“自古不认州”的盛名,它是明末以后客家人出南洋的第一站,也是孙中山发动辛亥革命的策源地之一,其客家山歌更驰名中外,文物古迹天然风景比比皆是。

  梅州千年古镇松口是客家先民由闽迁粤的始居地之一。因此这里深深刻上了南洋文化的烙印,如松口的街道属于中西结合的风格,并且早在明末清初时这里便出现了洋楼建筑。松口港曾经是广东内河的第二大港,经千年孕育,具有丰富的客家人文资源,享有文化之乡、华侨之乡、山歌之乡等美誉。

  2020年5月31日,我们夫妻来一个说走就走的行动,并约上梅城的七妹夫妇,一同前往松口古镇。我们一路风景一路歌,听着《梅州,我的家乡》,很快就到了松口古镇。

  经常在网络上看到文人墨客书写古镇风情,宣传客家文化,今天亲临其境,确实让我赞叹不已。站在中国松口广场上放眼望去,山河锦绣,风景如画。

  原松口港务所门前广场,那里建有一座“中国移民纪念广场”纪念碑。这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的中国大陆唯一移民纪念项目,在2013年10月13日正式落成。给松口古镇又增添了一道风景线,意义深远。

  走进松口古街,让我们好感慨,街道两旁,依然保留着众多的充满异国风情的商业建筑,各类店铺林林总总,格局仍然完整,难怪当时这里也曾被冠以“小香港”的称号。漫步在古街上,仿佛穿越时空一百年。

  如今的古镇,街道干净整洁,显得文明与祥和。古镇虽然没有热闹非凡的场面,但客家人的乡土气息浓厚。街道两旁有许多老字号的店铺,古今文物、客家特产琳琅满目。最吸引我们的是一种大圆饼,才10元一打(10个装)有一看就想吃的感觉。

  购买时,我好奇地问老板娘这种叫什么饼?她说:是南洋饼。我笑着说:听起来很洋气的,为什么叫南洋饼?老板娘带着微笑,深情地给我们讲述了南洋饼的来历。她说:根据介绍,南洋饼其实就是企炉饼,有“炉传三百世,饼香五千年”的美誉。

  企炉饼的口味,外形,制作方法大致与北方大饼相似,因为它是客家的祖先南迁时带来的手艺。现在在梅州松口古镇上,松口企炉饼的制作手艺得以传承,唯一一家制作者就是位于松口镇大力村魏记企炉饼店。

  企炉饼,是由面粉,橙糖,砂糖,黑芝麻,白芝麻等材料。制作方法主要是和面,揉搓挑压出面皮后,包裹橙糖,砂糖,黑芝麻,白芝麻等食材调配而成的馅料,然后运用手工揉压,将其制作成圆形薄饼状,置于烤炉中制作而成。

  整个饼干从原材料到制作保存全是天然,手工完成,但不损其耐保存的特性,只要将其放在食品袋中密封,放在阴凉通风处即可保存15天左右,冬天可以更久。

  由于其便于携带、保存,企炉饼在上个世纪,客家祖先们下南洋时必带的食品之一。据现在松口古镇上老一辈的回忆,那时候他们下南洋的祖先们,为了生存,在南下远洋的时候,他们的家人、妻子总是为他们准备满满一袋的企炉饼,保证一路的粮食,而他们也只在下南洋的途中,饥饿时候才拿出企炉饼充饥,细细品尝,怀念家人,直到目的地。

  现在,企炉饼随着梅州松口古镇文化旅游的发展,也成了来松口旅行必带的特产手信。我们听了老板娘的介绍,心潮澎湃,原来南洋饼渊源流长,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我们买了好几打,并即刻开包品尝,南洋饼,软香可口,五味俱全,真的是耐人寻味。

  我们吃着南洋饼,沿街游览。特别让我注目的一个景点,是松口火船码头,这里记载着明末以后客家人出南洋第一站的真实写照。码头上铸造的铜像栩栩如生。搬运工肩扛装满货物的箩筐,步履维艰。也可以说,如今码头上设置了众多铜像,是重现当时的繁盛景象。但那个“客家女人带着孩子”送“男人”下南洋的画面,让我浮想联翩,我站在“男人”的旁边,凝望江河里的大船,思绪万千,仿佛走进历史的长河。

  古代的客家男人,为了生存,丢下妻儿,那种难于割舍的情景,真的摧人泪下,让人神伤。古时候,松口就有留传这样一首客家山歌:

  听到亚哥去过番

  亚妹赶到松口拦

  番背赚钱番背用

  去就容易转就难

  这首山歌,道出了古时候客家妇女也是不舍得男人下南洋,怕男人一去不复返,但为了生活,男人也是无奈的选择。

  那天,因为是星期天,博物馆等景点没有开放,我们只好漫步在幽静的古街上,一条长长的古街道,记录着松口曾经是一个繁荣的商业贸易重镇。我们为了不负此行,妹夫和老伴在顺和斋买了很多纪念品。

  到了中午,妹夫带我们来到松口新圩镇,品味松口饮食文化,在权记河鲜馆,大饱口福,来一顿鲶鱼宴。箩卜干炖鲶鱼我们还是第一次吃,厨艺精细,肉质鲜嫩,味感独特。还有那道萝卜干炖鱼头汤,色白如奶,吃了回味无穷!

  午饭后,突然滂沱大雨,松口镇到元魁塔有段路正在修筑,过不去,所以,打破了我们去参观元魁塔的计划。元魁塔是名胜古迹,到松口是必游的一个景点。元魁塔是梅州地区乃至广东地区唯一的探花郎李士淳建造的。据说,古时候,去过番出南洋,过了那座塔山,就看不到家乡了。此次,天公不作美,以后有机会还是要去参观一下。

  二、感受隆文的乡土人情

  我们调转车头,走进隆文镇,妹夫带我们去乡村感受那里的乡土人情。一路上让我们赞叹不已,满山遍野的柚子树,处处都是金柚之乡的景象。在隆文镇,看到了“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真正涵义。美丽乡村随处可见,我们来到了溪口王屋村,一座座别墅式的农民房,让人羡慕。

  原来,七妹夫妻俩到过这里收购金柚,认识了果农王新,今天听到我们要到他家里作客,非常高兴,早就在家里等待我们了。在王新家里,看到了现代农民的幸福生活,住着别墅式的新楼房,周围种上果木树,花果飘香,如生活在世外桃源。他的母亲九十多岁了还身体健康,耳聪目明。王新热情的拿出自家种的人心果让我们品尝,甜蜜的“仙果”,吃了好回味。

  妹夫和老伴与王新家人一起拉家常,互相交流,谈得好开心。我和七妹喜欢拍照,来到公路边欣赏旖旎的田园风光,拍下隆文乡村的美丽风景。我们要回梅城了,热心的王新爱人,还送给我们许多农家特产,水果木瓜、菜干、竹芛干等,让我们好感动!

  此次梅州之旅,收获不小,松口古镇风情和美丽的隆文乡村,纯朴的民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写于2020年6月3日

文章配图来源:作者提供;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编辑:夏鸥;校对:廖玉娥;

策划:廖玉娥;责编:饶云;

投稿邮箱:790417844@qq.com

延伸阅读

廖玉娥 ‖ 一篇文章引山歌(散文)

廖玉娥║谁偷了我的汁(故事)

廖玉娥║兽医张大青(民间故事)

廖玉娥║毛桃树枝驱邪辟邪的由来(民间故事)

廖玉娥║走在延安路上,感受延安精神

廖玉娥║穿越毛乌素沙漠,感受沙漠风情

廖玉娥║走进内蒙古自治区,探究鄂尔多斯鬼城、乐游包头市

廖玉娥║走在巴彦淖尔的路上

廖玉娥║《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外一首(诗歌)

廖玉娥║同在一方热土的文姐

廖玉娥║参观吐鲁番葡萄沟风景区一一自驾游新疆之旅

廖玉娥║期盼(诗歌)

廖玉娥║《原来春天在这里》外三首(儿童诗谣)

廖玉娥║清明时节忆母亲 (诗歌)

廖玉娥║《一张毕业证书》外二首(诗歌)

廖玉娥║怀念母亲(散文)

作者简介

廖玉娥,热爱文学创作,是梅州市作家协会会员,梅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五华作家协会会员,五华县民间文艺家协会首届秘书长,退休后生活在深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推荐]梅州松口古镇:客家下南洋挥泪第一站
广东这座古镇 风光堪比周庄 居民姓氏超120个被誉“华侨之乡”!
这座繁华落尽的古镇,是无数海外客家人心中的故乡!
梅州大埔:静默在时光里的古镇和围屋—记松口古镇、花萼楼、泰和楼&百侯古镇
千年古镇,松口古韵
松口:客侨风情入画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