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轮考点】考纲重点之中基精气阴阳五行(四)

01

“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的治法,适用于(单选)

A.阴虚阳亢

B.阴阳两虛

C.阳盛伤阴

D.阴盛伤阳

E.阳虚阴胜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与解析:E。

本题旨在考查阳偏衰的治则。阳偏衰产生的是“阳虚则寒”的虚寒证,阳虚阳不制阴,则阴偏胜,治疗当扶阳抑阴,用“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的治法,《内经》称之为“阴病治阳”。

02

根据阴阳学说,药用五味,下列属阳的是(单选)

A.辛、甘、酸  

B.酸、苦、咸  

C.辛、苦、甘  

D.辛、甘、淡  

E.辛、淡、咸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与解析:D。

本题旨在考查阴阳在医学中的应用。五味,就是酸、苦、甘、辛、咸五种味。辛味有发散之性,甘味能滋补与缓急,淡味有渗泄作用,酸味能收敛,苦味能降能坚,咸味能软坚和泻下。故将辛、甘、淡三味属阳,酸、苦、咸三味属阴。如《素问 · 至真要大论》说“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

03

“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属于(单选)

A.阳病治阴  

B.阴病治阳  

C.阳中求阴  

D.阴中求阳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与解析:A。 此题旨在考查阴阳偏衰的治疗原则。

04

阴病治阳”的含义是(单选)

A.阳中求阴

B.阴中求阳

C.补阴以制阳

D.补阳以制阴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现解析:D。

此题旨在考查阴病治阳的含义。阳虚不能制阴而造成阴盛者,属虚寒证,不宜用辛温发散药以散阴寒,须用“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素问·至真要大论》王冰注)的方法,即用扶阳益火之法,以消退阴盛。《内经》称这种治疗原则为“阴病治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05

昼夜晨昏对人体生命活动的影响有(多选)

A.阳气朝始生

B.阳气夜半衰

C病情旦慧昼安

D.病情夕加夜甚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与解析:ABCD。

此题旨在考查昼夜晨昏对人体的影响。A选项阳气朝始生、B选项阳气夜半衰表述的是阳气随着昼夜晨昏在人体内的分布状况,从而对人体生命活动产生生理影响。C选项病情旦慧昼安,D选项病情夕加夜甚表述的是疾病随着昼夜晨昏中阴阳的盛衰而产生的变化。


第二章  精气阴阳五行(四)

第二节 阴阳学说(三)
 
考点八: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一)
 
1.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根据阴阳对立统一的观点,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体内部充满着阴阳对立统一的关系。

①脏腑形体分阴阳

就大体部位来说,上部为阳,下部为阴;体表属阳,体内属阴。就其背腹四肢内外侧来说,则背属阳,腹属阴;四肢外侧为阳,四肢内侧为阴。以脏腑来分,五脏属里,藏精气而不泻,故为阴;六腑属表,传化物而不藏,故为阳。五脏之中,又各有阴阳所属,即心、肺居于上部(胸腔)属阳,肝、脾、肾位于下部(腹腔)属阴。具体来说,心为阳中之阳,肺为阳中之阴;肝为阴中之阳,肾为阴中之阴,脾为阴中之至阴。

②经络系统分阴阳。
 
2.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是阴阳两个方面保持着对立统一的协调关系的结果。如以功能与物质相对而言,则功能属于阳,物质属于阴,物质与功能之间的关系,就是这种对立统一关系的体现。《素问·生气通天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3.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1)阴阳偏胜

阴阳偏胜即阴胜、阳胜,是属于阴或阳任何一方高于正常水平的病变。《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

“阳胜则热,阳胜则阴病”:阳胜一般是指阳邪致病,是阳的绝对亢盛;但阳长则阴消,阳偏胜必然要导致伤阴,故说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是指因阳邪所致疾病的性质而言;“阳胜则阴病”,是指阳胜的病变必然损伤人体的阴液。

“阴胜则寒”,是指因阴邪所致疾病性质而言;“阴胜则阳病”,则是指阴胜的病变必然损伤人体的阳气。
 
(2)阴阳偏衰

阴阳偏衰即阴虚、阳虚,是属于阴或阳任何一方低于正常水平的病变。《素问·调经论》指出:“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根据阴阳动态平衡的原理,阴或阳任何一方的不足,必然导致另一方相对的亢盛。

阳虚则寒:阳虚是人体的阳气虚损,阳虚不能制约阴,则阴相对的偏盛而出现寒象,所以称“阳虚则寒”。

阴虚则热:阴虚是人体的阴液不足,阴虚不能制约阳,则阳相对的偏亢而出现热象,所以称“阴虚则热”。
 
(3)阴阳互损

由于阴阳之间互根互用,所以在阴阳偏衰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出现阴损及阳,阳损及阴的阴阳互损的情况。当阳虚至一定程度时,因阳虚不能生阴,继而出现阴虚的现象。称为“阳损及阴”。同样,当阴虚至一定程度时,因阴虚不能生阳,继而出现阳虚的现象,称为“阴损及阳”。
 
考点点拨

此考点多结合后面考点联合出题,因此,熟悉掌握此考点对做后面章节的题目有很大帮助。在此不但要理解阴阳偏胜及阴阳偏衰的含义,还要掌握“阳胜则热,阳胜则阴病”“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的含义及意义。
 
考点九: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二)
 
1.用于疾病的诊断  用以分析四诊资料:

(1)色泽分阴阳

色泽鲜明为病属于阳,色泽晦暗为病属于阴。
 
(2)气息分阴阳

语声高亢宏亮、多言而躁动者,多属实、属热,为阳;语卢低微无力、少言而沉静者,多属虚、属寒,为阴。呼吸微弱,多属于阴证;呼吸有力,声高气粗,多属于阳证。
 
(3)动静喜恶分阴阳

了解患者的动静、喜恶等情况,也可以区分病证的阴阳属性。如躁动不安属阳,蜷卧静默属阴;身热恶热属阳,身寒喜暖属阴等。
 
(4)脉象分阴阳

辨脉之部位、动态、至数、形状也可以分辨病证的阴阳属性。如以部位分,寸为阳,尺为阴;以动态分,则至者为阳,去者为阴;以至数分,则数者为阳,迟者为阴;以形状分,则浮大洪滑为阳,沉涩细小为阴。
 
2.用于疾病的治疗
 
(1)指导养生

注重养生最根本的原则是“法于阴阳”,即遵循自然界阴阳的变化规律来调理人体之阴阳。依据“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中医学提出“冬病夏治”“夏病冬养”之法。
 
(2)确定治疗原则

1)阴阳偏盛的治疗原则:

阴阳偏盛,即阴或阳的一方偏盛,为有余之证。若阴或阳的一方偏盛,而没有构成相对一方的虚损时,即可采用“损其有余”的方法。若其相对一方有偏衰时,则当兼顾其不足,配合以扶阳或益阴之法。
 
2)阴阳偏衰的治疗原则

阴虚不能制阳而致阳亢者,属虚热证,一般不能用寒凉药直折其热,须“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素问·至真要大论》王冰注)的方法,即用滋阴壮水的方法,以抑制阳亢火盛。《内经》称这种治法为“阳病治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阳虚不能制阴而造成阴盛者,属虚寒证,不宜用辛温发散药以散阴寒,须用“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素问·至真要大论》王冰注)的方法,即用扶阳益火之法,以消退阴盛。《内经》称这种治疗原则为“阴病治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对阴阳偏衰的治疗,张景岳根据阴阳互根的原理,提出了“阴中求阳,阳中求阴”的治法,他说:“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景岳全书·新方八阵·补略》)。
 
(3)归纳药物的性能

1)药性

主要是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又称“四气”。其中寒凉属阴(凉次于寒),温热属阳(温次于热)。
 
2)五味

就是辛、甘、酸、苦、咸五种味,其中辛、甘属阳,酸、苦、咸属阴。[提示:淡味已超出五味,但习惯上将其归为五味,属阳。]
 
3)升降浮沉

大抵具有升阳发表、祛风散寒、涌吐、开窍等功效的药物,多上行向外,其性升浮,升浮者为阳;而具有泻下、清热、利尿、重镇安神、潜阳息风、消积导滞、降逆、收敛等功效的药物,多下行向内,其性皆沉降,沉降者为阴。
 
考点点拨

阴阳学说在中医诊断和治疗上应用是历年考查的重点,从考题中可以看出,相关考点已经考了多次,今后考的可能性也非常大,甚至原题重现都有可能。需着重理解并掌握阴阳偏胜及阴阳偏衰的治疗原则、“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和“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的治法。

青医说

用心做中医在线教育

■ ■ ■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体的病理变化
中医基础理论核心笔记4
经常感觉疲乏无力?身体困重不想动?那是因为···
肾脏精气阴阳两虚和肾阴肾阳
肾阴虚/阳虚,2个字简单区别,阴阳两虚吃固精补肾丸,能喝酒吗?
130706穴到病除02(肾阴虚、肾阳虚、阴阳双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