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西医诊断学——异常心电图(下)、超声诊断、放射诊断(上)
userphoto

2022.05.29 山东

关注

1、下列关于胸肺部X线检查临床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诊断呼吸系统疾病
B、检测呼吸功能
C、防癌
D、防痨
E、防职业病

2、对腹部实质性病变,最简便易行的检查方法是
A、X线摄片
B、同位素扫描
C、CT扫描
D、B型超声波检查
E、纤维内镜检查

3、对临床疑诊自发性气胸的病人,应首选的检测方式是
A、B型超声波
B、胸部CT 
C、胸部X线
D、磁共振检查
E、纤维支气管镜


答案与解析

1、【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肺呼吸功能包括肺通气功能、肺换气功能的检查,通过方法测定肺活量、残气量等参数,X线检查属于影像学检查,不能测定肺活量等,故B错误。

2、【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X线可作为骨折的首选,CT检查也可用于腹部实质脏器的检查,但不如B超简便易行,且价格较高,有一定的辐射,故不选,同位素扫描主要用于甲状腺、脑等脏器病变的诊断,不用于腹部实质脏器,纤维内镜主要用于空腔脏器的检查。

3、【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对于考虑骨折及气胸的病人,X线应为首选检查方式。


要点五 心电图的临床应用价值    


1.分析与鉴别各种心律失常

心电图是诊断心律失常最简单、最经济的方法,不但可确诊体格检查中所发现者,且可确诊体格检查无法发现者。

2.确诊心肌梗死及急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心电图可明确心肌梗死的病变部位、范围、演变及分期;确定有无心肌缺血、部位及持续时间。

3. 协助诊断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炎及心肌病

4.判定有无心房、心室肥大,从而协助某些心脏病的诊断

如风湿性、肺源性、高血压性及先天性心脏病等。

5.协助诊断心包疾病

包括急性及慢性心包炎。

6.观察某些药物对心肌的影响

包括治疗心血管病的药物( 如强心甙、抗心律失常药物)及对心肌有损害的药物。

7.对某些电解质紊乱不仅有助于诊断,还对治疗有重要参考价值

如血钾、血钙的过高或过低

8.心电图监护已广泛应用于手术及重症抢救

如心脏外科手术、心导管检查、人工心脏起搏、电击复律、心脏复苏及其他危重病症的抢救,以便及时发现心律和心率的变化、心肌供血情况,从而做出相应的处理。

但心电图检查也存在其局限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心电图对心脏病的病因不能作出诊断。
②心电图正常也不能排除有心脏病变存在,如轻度的心脏瓣膜病或某些心血管疾病的早期可能病变未达一定程度而心电图正常,双侧心室肥大时因电力互相抵消而心电图正常。
③心电图不正常也不能肯定有心脏病,因为影响心电图改变的原因很多,如内分泌失调、电解质紊乱、药物作用等都可引起心电图异常,偶发早搏亦常见于健康人。
④某些心电图改变并无特异性,故只能提供诊断参考,如左心室肥大可见于高血压心脏病、主动脉瓣疾病、二尖瓣关闭不全,亦可见于冠心病。
⑤心电图亦不能反映心脏的储备功能。

影像学诊断——超声诊断


要点一 超声诊断的临床应用  


1.检测实质性脏器

如肝、 肾、脾、胰腺、子宫及卵巢等的大小、形态、边界及脏器内部回声等,帮助判断有无病变及病变情况。

2.检测某些囊性器官

如胆囊、膀胱、胃等的形态、走向及功能状态。

3.检测心脏、大血管和外周血管的结构、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状态

包括对各种先天性和后天性心脏病、血管畸形及闭塞性血管病等的诊断。

4.鉴别脏器内局灶性病变的性质

可鉴别是实质性还是囊性,还可鉴别部分病例的良、恶性。

5.检测积液

如胸腔积液、腹腔积液、心包积液、肾盂积液及脓肿等的存在与否,对积液量的多少作出初步估计。

6.对一些疾病的治疗后动态随访

如急性胰腺炎、甲状腺肿块、子宫肌瘤等。

7.介入性诊断与治疗

如超声引导下进行穿刺,或进行某些引流及药物注入治疗等。

要点二 二尖瓣、主动脉瓣病变声像图及心功能评价 


1.二尖瓣狭窄的异常声像图及心功能评价

(1)二维超声心动图表现

①二尖瓣增厚,回声增强,以瓣尖为主,有时可见赘生物形成的强光团。
②二尖瓣活动僵硬,运动幅度减小。
③二尖瓣口面积缩小(正常二尖瓣口面积约4cm2,轻度狭窄时,瓣口面积1.5~2. 0cm²;中度狭窄时,瓣口面积1.0~1.5cm²;重度狭窄时,瓣口面积<1.0cm²)。
④腱索增粗缩短,乳头肌肥大。
⑤左心房明显增大,肺动脉高压时则右心室增大,肺动脉增宽。

(2)M型超声心动图表现 

①二尖瓣曲线增粗,回声增强。
②二尖瓣前叶曲线双峰消失,呈城墙样改变,EF 斜率减低。
③二尖瓣前、后叶呈同向运动,后叶曲线套入前叶。
④左心房增大。

(3)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表现 

①彩色多普勒血流量显像:二尖瓣口见五彩镶嵌的湍流信号。
②频谱多普勒:二尖瓣频谱呈单峰宽带充填形,峰值血流速度大于1. 5m/s,可达6~ 8m/s。

2.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异常声像图及心功能评价

(1)二维超声心动图表现 

在左室长轴及主动脉根部短轴切面上,可见主动脉瓣反射增强、舒张期主动脉瓣闭合不良、左室容量负荷过重的表现。

(2)M型超声心动图表现 

①心底部探查,主动脉根部前后径增宽,运动幅度增大,舒张期闭合线呈双线,距离>2mm。若闭合线出现扑动现象,是血液反流的有力证据。
②左室探查,可见左室容量负荷过重的改变,表现为左心室内径扩大,流出道增宽,室间隔和左室后壁呈反向运动。

(3)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表现

舒张期可见五彩反流束自主动脉瓣口流向左室流出道。

要点三 胆囊结石、泌尿系结石的异常声像图


1.胆囊结石的异常声像图

典型胆囊结石的特征如下:

①胆囊内见一个或数个强光团、光斑,其后方伴声影或彗星尾。
②强光团或光斑可随体位改变而依重力方向移动。但当结石嵌顿在胆囊颈部,或结石炎性粘连在胆囊壁中(壁间结石)时,看不到光团或光斑随体位改变。不典型者如充填型胆结石,胆囊内充满大小不等的结石,声像图上看不见胆囊回声,胆囊区见一条强回声弧形光带,后方伴直线形宽大声影。

2.泌尿系结石的异常声像图

泌尿系结石超声可见结石部位有强回声光团或光斑,后伴声影或彗星尾征。输尿管结石多位于输尿管狭窄处;膀胱结石可随体位依重力方向移动。膀胱结石的检出率最高,肾结石次之,输尿管结石因腹腔内肠管胀气干扰而显示较差。肾结石、输尿管结石时,可伴有肾盂积水。

要点四 脂肪肝、肝硬化的异常声像图


1.脂肪肝的异常声像图

(1)弥漫性脂肪肝的声像图表现 

整个肝均匀性增大,表面圆钝,边缘角增大;肝内回声增多增强,前半细而密,呈一片云雾状改变。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肝内血流的灵敏度降低,尤其对于较深部位的血管,血流信号较正常减少。

(2)局限性脂肪肝的声像图表现 

通常累及部分肝叶或肝段,超声表现为脂肪浸润区部位的高回声区与正常肝组织的相对低回声区,两者分界较清,呈花斑状或不规则的片状。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显示不均匀回声区内无明显彩色血流,或正常肝内血管穿入其中。

2.肝硬化的异常声像图

①肝体积缩小, 逐步向右上移行。
②肝包膜回声增强,呈锯齿样改变;肝内光点增粗增强,分布紊乱。
③脾肿大。
④胆囊壁增厚毛糙,有腹水时可呈双边。
⑤可见腹水的无回声暗区。
⑥门静脉内径增宽> 1. 3cm,门静脉血流信号减弱,血流速度常在15~ 25cm/s以下;可见脐静脉重新开放。
⑦癌变时在肝硬化基础上出现肝癌声像图特征,以弥漫型为多见。

影像学诊断——放射诊断


要点一 X线的特性及成像原理 


1. X线的特性

(1)穿透性 

X线的波长很短,具有很强的穿透力,能穿透一般可见光不能穿透的各种不同密度的物质。X线的穿透力与X线管电压密切相关,电压越高,所产生的X线波长越短,穿透力就越强;反之,电压越低,所产生的X线波长越长,其穿透力就越弱。另一方面,X线的穿透力还与被照物体的密度和厚度相关。密度高、厚度大的物体吸收的X线多,通过的X线少。X线穿透性是X线成像的基础。

(2)荧光效应 

荧光效应是进行透视检查的基础。

(3)感光效应

感光效应是X线摄影的基础。

(4)电离效应

X线通过任何物质都可产生电离效应。X线进入人体,可产生电离作用,使人体产生生物学方面的改变,即生物效应。它是放射防护学和放射治疗学的基础。

2. X线的成像原理

X线之所以能使人体组织在荧光屏上或胶片上形成影像,一是基于X线的穿透性、荧光和感光效应,二是基于人体组织之间有密度和厚度的差别。当X线穿过人体后,由于人体各部组织的密度和厚度不同,在荧光屏和X线片上显出黑白阴影,相互间形成明显的对比。这样才使我们有可能通过X线检查来识别各种组织,并根据阴影的形态和黑白变化来分析它们是否正常。由此可见,组织结构和器官密度、厚度的差别是产生影像对比的基础,是X线成像的基本条件。人体组织结构和器官形态不同,厚度也不一样,厚的部分吸收X线多,透过的X线少,薄的部分则相反,于是在X线片和荧光屏上显示出黑白对比和明暗差别的影像。

要点二 X线检查方法  


1.普通检查

普通检查包括透视和摄影。

(1)透视

这是常用的检查方法,除可观察内脏的解剖形态和病理改变外,还可观察人体器官的动态,如膈肌的呼吸运动、心脏大血管的搏动、胃肠道的蠕动和排空功能等。透视的缺点是不能显示细微病变,不能留下永久记录,不便于复查对比。

(2)X线摄影(又称平片) 

这是目前最常用的X线检查方法。优点是影像清晰,对比度及清晰度均较好,可使密度与厚度铰大或密度差异较小部位的病变显影,并可留作客观记录,便于复查对比。其缺点是不能观察人体器官的动态功能改变。

2.特殊检查

(1)软X线摄影 

用钼作靶面的X线管所产生的X线波长较长,穿透力较弱,称之为软X线。主要用以检查软组织(如乳腺)。

(2)其他特殊检查 

如放大摄影、荧光摄影等。

3.造影检查

指将密度 高于或低于受检器官的物质引入需要检查的体内器官,使之产生对比,以显示受检器官的形态与功能的办法。引入的物质称为对比剂或造影剂,常用的造影剂有:

①高密度造影剂:常用的为锄剂和碘剂。钡剂主要用于食管和胃肠造影。碘剂分离子型和非离子型,非离子型造影剂性能稳定,毒性低,适用于血管造影、CT增强;离子型如泛影葡胺,用于肾盂及尿路造影。
②低密度造影剂:如空气、二氧化碳、氧等,常用于关节囊、腹腔造影等。

要点三 CT、磁共振成像(MRI)的临床应用


1.CT的临床应用

随着CT成像技术的不断改进,其影像学效果越来越好,许多过去靠普通X线检查难以发现的疾病,目前通过CT检查多可以明确诊断,尤其是癌症及微小病变的早期发现和诊断,因此,在临床被广泛运用。

①CT对头颅病变、脊椎与脊髓、纵隔、肺脏、肝、胆、胰、肾与肾上腺及盆部器官的疾病诊断都有良好的运用价值。双源CT下的冠脉造影,可以帮助判断冠状动脉有无狭窄及狭窄程度,指导临床治疗。
②CT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价值更高,对颅内肿瘤、脓肿与肉芽肿、寄生虫病、外伤性血肿与脑损伤、脑梗死与脑出血、椎管内肿瘤等疾病诊断效果很好,结果可靠;对脊椎病变及椎间盘脱出也有良好的诊断价值。
③对眶内占位病变、鼻窦早期癌、中耳小的胆脂瘤、听骨破坏与脱位、内耳骨迷路的轻微破坏以及早期鼻咽癌的发现都有帮助。
④对肺癌、纵隔肿瘤以及腹部及盆部器官肿瘤的早期发现也有重要意义。

2. MRI诊断的临床应用

与 CT相比,MRI检查具有无X线辐射、无痛苦、无骨性伪影的特点,非常适用于多次随访检查。MRI高度的软组织分辨能力,不用对比剂就能清楚显示心脏、血管、体内腔道、肌肉、韧带以及脏器之间的关系等,是颅脑、体内脏器、脊髓、骨与关节软骨、肌肉、滑膜、韧带等部位病变的首选检查方法,临床适应证广泛。但MRI对钙化与颅骨病变的诊断能力较差;难以发现新鲜出血,不能显示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MRI 检查时间长,容易产生运动伪影;体内有金属植入物或金属异物者(如安装有心脏起搏器的病人),以及身体带有监护仪的病人不能做MRI检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CDFI】题4
腹部超声检查大全(B超)
腹部超声检查规范
[转]超声诊断中的漏误诊问题浅析
胆结石要做什么检查
【每日一例| 577例】女 ,胆囊结石术前检查,申请腹部CT平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