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轮考点】考纲重点之中诊脏腑辨证(二)
userphoto

2022.06.08 山东

关注

01

心血虚证与肝血虚证的主要鉴别症状是(单选)

A.面色萎黄

B.唇睑淡白

C.月经量少

D.舌质淡白

E.脉细无力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解析:C。

心血虚证与肝血虚证,病性上而言均为血虚证,故均有血虚失养的一般症状,比如:面色萎黄或白(A错)、唇睑淡白(B错)、舌质淡白(D错)、脉细无力(E错)。其区别之处为病位不同,女子以肝为先天,肝贮藏血液,为“血海”,肝血虚,血海不盈,冲任不充,故可致月经量少(C对);心为君主之官、主神明,心血虚,心失所养,故以心悸,失眠,多梦,健忘等心神失养的症状为主症。

02

肝血虚证与心血虚证均有的临床表现是(单选)

A.心悸怔忡,失眠多梦

B.肢体麻木,手足震颤

C.头晕目眩,面色淡白

D.形体消瘦,口燥咽干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解析:C。

心血虚,不能上荣头、面,故见头晕眼花,面色淡白;肝血虚,头目失养,故头晕目眩,血虚不能上荣于面,故面色淡白(C对)。心悸怔忡,失眠多梦为心病的常见症状,可见于心血虚证、心阴虚证(A错)。肢体麻木、手足震颤为肝病的常见症状,前者可见于肝血虚证及肝风内动证;后者可见于肝风内动证(B错)。形体消瘦,口燥咽干可见于心阴虚证(D错)。

03

心气虚的表现除心悸气短外,主要还有(单选)

A.面色苍白

B.眩晕健忘

C.胸闷汗出

D.胸闷疼痛

E.失眠多梦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解析:C。

心气虚,机能减退,鼓动无力,心动失常,故可见心悸气短、胸闷;气虚卫外不固,故自汗(C对)。面色苍白,主要见于心阳虚脱证(A错)。眩晕健忘,主要见于心血虚(B错)。胸闷可见于心气虚、心阳虚、心阳虚脱、心脉痹阻、痰蒙心神、痰火扰神;头痛主要见于瘀阻脑络证(D错)。失眠多梦,主要见于心血虚、心阴虚(E错)。

04

心气虚、心阳虚、心阳暴脱三证的相同点为(单选)

A.脉微

B.舌胖

C.肢冷

D.面色苍白

E.汗出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解析:E。

心气虚证、心阳虚证与心阳脱证,是在疾病由轻到重的三个阶段——心阳虚证是在心气虚证的基础.上又出现了虚寒的症状,心阳脱证是在心阳虚症状的基础上,又出现了亡阳的症状,因此,三者均有心气虚的存在,心气虚,固摄无权,故都可出现汗出(E对)。

05

下列哪项是心气虚证与心阳虚证的共同特征(单选)

A.心悸怔忡

B.畏寒肢冷

C.心痛入夜加剧

D.舌淡胖,苔白滑

E.脉沉迟无力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解析:A。

心气虚证与心阳虚证,是在疾病由轻到重的两个阶段一一心阳虚证是在心气虚证的基础上又出现了虚寒的症状,因此,二者均有心气虚的存在,心气虚,鼓动乏力,心动失常,故可见心悸怔忡(A对)。畏寒肢冷,为心阳虚证的主要表现(B错)。心痛入夜加剧,是心脉痹阻证的主要表现(C错)。舌淡胖,苔白滑为阳虚寒盛,水湿不化之象(D错)。脉沉迟无力,多见于里虚寒证(E错)。

中医诊断学

第十章  脏腑辨证(二)

第一节  脏病辨证和腑病辨证(二)

考点十:心血虚证的证候分析
 
1.病因

①劳神过度而耗血,或失血过多,或久病伤及营血等引起。
②因脾失健运或肾精亏损,生血之源不足而导致。
 
2.证候分析

(1)血液不足,心失所养,心动失常,故见心悸。
(2)血虚心神失养,神不守舍,则见失眠、多梦。
(3)血虚不能上荣于头、面,故见头晕眼花、健忘、面色淡白或萎黄,唇、舌色淡;血少脉道失充,故脉细无力。
 
考点点拨

此考点是一个理解性的知识点,出题的概率比较小。但理解这一内容有助于心血虚证的临床表现的掌握。
 
考点十一:心阴虚证的概念、临床表现
 
1.概念

心阴虚证是指阴液亏损,心与心神失养,虚热内扰,以心烦、心悸、失眠及阴虚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虚热证候。
 
2.临床表现

(1)心病表现:心烦,心悸,失眠,多梦。
(2)阴虚表现:口燥咽干,形体消瘦,或见手足心热,潮热盗汗,两颧潮红,舌红少苔乏津,脉细数。

本证以心烦、心悸、失眠与阴虚症状共见为辨证的主要依据。
 
考点点拔

此考点是一个较为重要的考点,一定要记住这个内容。心阴虚证为心病表现(心烦,心悸,失眠,多梦)+阴虚表现。注意与心血虚证鉴别。见表10-3
 
表10-3心血虚证与心阴虚证的鉴别


考点十二:心阴虚证的证候分析
 
1.病因

①因思虑劳神太过,暗耗心阴。
②因温热火邪,灼伤心阴。
③因肝肾等脏阴亏,累及于心所致。
 
2.证候分析

(1)阴液亏少,心失濡养,心动失常,故见心悸。
(2)心神失养,虚火扰神,神不守舍,则见心烦不宁、失眠、多梦。
(3)阴虚失润,不能制阳,故口燥咽干,形体消瘦;手足心热,午后潮热,盗汗,颧红,舌红少津,脉细数等,均为阴虚内热之象。
 
考点点拨

此考点是一个理解性的知识点,对这一内容的理解有助于更好地记忆其临床表现。出题概率比较小。需注意心血虚与心阴虚虽均可见心悸、失眠、多梦等症,但血虚以“色白”为特征而无热象,阴虚以“色赤”为特征而有明显热象。
 
考点十三:心火亢盛证的概念、临床表现
 
1.概念

心火亢盛证是指火热内炽,扰乱心神,迫血妄行,上炎口舌,热邪下移,以发热、心烦、吐衄、舌赤生疮、尿赤涩灼痛等为主要表现的实热证候。
 
2.临床表现

(1)心病热象:心烦,失眠,甚或口舌生疮、溃烂疼痛;或见小便短赤、灼热涩痛;或见吐血、衄血;或见狂躁谵语、神识不清。
(2)实热表现:发热,口渴,便秘,尿黄,面红,舌尖红绛,苔黄,脉数有力。
本证以发热、心烦、吐衄、舌赤生疮、尿赤涩灼痛等实火表现为辨证的主要依据。
 
考点点拨

此考点是一个要求重点记忆的知识点,心火亢盛证为心病热象(口舌生疮,小便短赤灼痛,神乱,衄血)+实热表现。
 
考点十四:心火亢盛证的证候分析
 
1.病因

①因情志抑郁化火,内炽于心所致。
②火热之邪内侵,内炽于心所致。
③过食辛辣刺激、温补之品,久蕴化火,内炽于心所致。
 
2.证候分析

(1)心火炽盛,内扰于心,神不守舍,则为发热,心烦,失眠。
(2)火邪伤津,故口渴,便秘,尿黄。
(3)火热炎上,则面赤,舌尖红绛;气血运行加速,则脉数有力。
(4)若以口舌生疮、赤烂疼痛为主者,称为心火上炎证。
(5)若兼小便赤、涩、灼、痛者,称为心火下移证,习惯称为心移热于小肠。由于心火炽盛,灼伤津液,以致尿少色赤而排尿灼热涩痛。
(6)若吐血、衄血表现突出者,称为心火迫血妄行证。
(7)若以狂躁谵语、神识不清为主症者,称为热扰心神证或热闭心神证。
 
考点点拨

此考点是一个理解性的知识点,对这一内容的理解有助于更好地掌握其临床表现。
 
考点十五:痰蒙心神证的概念、临床表现
 
1.概念

痰蒙心神证是指痰浊蒙蔽心神,以神志抑郁、错乱、痴呆、昏迷为主要表现的证候。又名痰迷心窍(包)证。
 
2.临床表现

(1)神昏:神情痴呆,意识模糊,甚则昏不知人。
(2)癫证:神情抑郁,表情淡漠,喃喃独语,举止失常。
(3)痫证: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口吐涎沫,喉有痰声。
(4)痰浊内阻:面色晦暗,胸闷,呕恶,舌苔白腻,脉滑等症。
本证以神志抑郁、错乱、痴呆、昏迷与痰浊症状共见为辨证的主要依据。
 
考点点拨

这是一个高频考点,也是一个难点。痰蒙心神证表现为神昏/癫证/痫证+痰浊内阻的表现。但是要注意与痰火扰神证相鉴别,特别是这两证都有神志异常的表现,但其表现又各有不同:痰蒙心神的神志异常是神昏癫证痫证;而痰火扰神则是心烦失眠/神昏谵语/狂证为主。
 
考点十六:痰蒙心神证的证候分析
 
证候分析:

1.痰浊上蒙心神,神明失司,故见神情痴呆,意识模糊,甚则昏不知人。

2.情志不遂,肝失疏泄,气郁痰凝,痰气互结,蒙蔽神明,则见神情抑郁,淡漠痴呆,或神志错乱,喃喃独语,举止失常。

3.若痰浊内盛,引动肝风,肝风夹痰,闭阻心神,则可表现为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口吐涎沫喉中痰鸣。

4.痰浊内阻,清阳不升,浊气上泛,气血不畅,故面色晦暗;痰阻胸阳,胃失和降,则胸闷,恶心呕吐。

5.舌苔白腻,脉滑,均为痰浊内盛之征。
 
考点点拔

此考点是一个理解性的知识点,出题的概率比较小。但这一内容的掌握有助于对痰蒙心神证临床表现的记忆,故应重视。
 
考点十七:痰火扰神证的概念、临床表现

 1.概念

痰火扰神证是指火热痰浊交结,扰闭心神,以狂躁、神昏及痰热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候。又名痰火扰心[闭窍]证。
 
2.临床表现

(1)神志异常:心烦,失眠,甚则神昏谵语,或狂躁妄动,打人毁物,不避亲疏,胡言乱语,哭笑无常(狂证)。
(2)痰火内扰:发热,口渴,胸闷,气粗,咯吐黄痰,喉间痰鸣,面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本证以神志狂躁、神昏谵语与痰热症状共见为辨证的主要依据。若见火热而无痰的证候者,则为热闭[扰]心神证。
 
考点点拨

痰火扰神证为神志异常(心烦失眠、神昏谵语、狂证)+痰火内扰的表现。注意与热闭心神鉴别:热闭心神证只有热的表现而没有痰的表现。
 
考点十八:痰火扰神证的证候分析
 
1.病因

①精神刺激,思虑动怒,气郁化火,炼液为痰,痰火内盛。
②外感温热、湿热之邪,热邪煎熬,灼津为痰,痰火内扰所致。
 
2.证候分析

(1)本证既可见于外感热病,又可见于内伤杂病。
(2)外感热病中,由于邪热内蕴,里热蒸腾上炎,则见发热,面红目赤,呼吸气粗;热灼津伤,故便秘尿黄;痰火扰乱或蒙闭心神,可见烦躁不宁,神昏谵语。
(3)内伤杂病中,由于精神刺激,痰火内盛,闭扰心神,轻则心烦失眠,重则神志狂乱而见胡言乱语,哭笑无常,狂躁妄动,打人毁物。
(4)痰火内盛,故吐痰黄稠,或喉间痰鸣;痰阻气机,则胸闷不舒。
(5)舌红,苔黄膩,脉滑数,均为痰火内盛之象。
 
考点点拔

此考点是一个理解性的知识点,出题的概率比较小。但对这一个内容的掌握有助于大家对本证的临床表现的掌握,所以大家也要重视这一内容。
 
医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11年中医执业医师中医诊断学考点:心病辨证
脏腑辨证之心病辨证
【中内】20考研进行时-第137天
心与小肠病辨证要点速记及歌诀
11.脏腑辨证
2015年中医执业医师强化训练试题附答案(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