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综一点通之中医内科学笔记②
userphoto

2022.10.10 山东

关注
第二章 心系疾病 以图看全章
第一章 心系疾病 以点带全章
第一节 心悸
1、 清·王清任重视瘀血内阻导致心悸怔忡,《医林改错》中记载了用血府逐瘀汤治疗每多
获效,王清任创制的逐瘀汤类,至今都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其五个逐瘀汤分别为——血府逐瘀汤、膈下逐瘀汤、少腹逐瘀汤、通窍活血汤、身痛逐瘀汤。
2、炙甘草汤是治疗心脉失养之虚劳心悸的常用方,典型的表现就是                    、             。
3、心悸的病因符合外食情虚四大类。(外感、饮食、情志、虚损)
4、心悸病因病机图
5、心悸之心阳不振证有气虚的表现——(阳虚必见气虚)
6、心悸之心阳不振证水饮凌心的表现需要重点记忆
联系中诊四诊部分知识点:夜间咳喘,多属         ,或端坐呼吸者(多是由于水气凌心),当重用温阳利水之品,可用          。
7、关于苓桂术甘汤与真武汤的鉴别非常重要,主要掌握两者鉴别点
①一个是水气凌心(真武汤)水气凌心的病位主要在肾,由于肾阳虚衰,气化失常,水气内停则小便不利;阳虚水泛,溢于肌肤,则水肿;上逆于肺胃,则咳喘;上凌于心,则心悸不宁。
②一个是水饮凌心(苓桂术甘汤)水饮凌心的病机是脾阳亏虚,痰饮中阻,致浊阴不降,停于心胸,则心悸,胸闷痞满;清阳不升则头晕目眩。
③巧记:苓悸眩,真悸喘,五苓散脐下动。水饮凌心心悸肿,胸脘痞闷苓桂术。水气凌心心悸喘,水肿尿少真武用。
7、辨证要点
心悸者首应分辨虚实,虚者系指脏腑气血阴阳亏虚,实者多指痰饮、      、火邪上扰。
答案:心动悸,脉结代;肾虚、真武汤;瘀血。
第二节 胸痹
1、金匮要略将其病因病机归纳为“                ”(即胸阳不振,阴寒凝结)。治法为通阳宣痹——代表方剂:枳实薤白桂枝汤。
2、明·王肯堂《证治准绳》用失笑散及大剂桃仁、红花、降香等治疗死血心痛。王清任《医林改错》以血府逐瘀汤治胸痹心痛等。
3、胸痹的基本病机是                  。
4、胸痹临床主要表现为本虚标实,虚有气虚、气阴两虚及阳气虚衰;标实有           、           、            、           。
5、胸痹病因病机图如下
6、胸痹的病位要区别于胃痛的病位,胃痛病位在心下胃脘部,胸痹病位在心,心在脘之上,脘在心之下。
7、胸痹证型的鉴别中,注意区分一下,气虚、血虚、阳虚和实寒证的面色。联系中诊望诊中望色提到:气虚—少华,血虚—无华,阳虚—晄白,实寒—苍白。
8、辨证要点
(1)标实者:
①闷重而痛轻,兼见胸胁胀满,善太息,憋气,苔薄白,脉弦者,多属气滞;
②胸部窒闷而痛,伴唾吐痰涎,苔腻,脉弦滑或弦数者,多属痰浊;
③胸痛如绞,遇寒则发,或得冷加剧,伴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脉细,为寒凝心脉所致;
④刺痛固定不移,痛有定处,夜间多发,舌紫暗或有瘀斑,脉结代或涩,由心脉瘀滞所致。
(2)本虚者:
①心胸隐痛而闷,因劳累而发,伴心慌、气短、乏力,舌淡胖嫩,边有齿痕,脉沉细或结代者,多属心气不足;
②若绞痛兼见胸闷气短,四肢厥冷,神倦自汗,脉沉细,则为心阳不振;
③隐痛时作时止,缠绵不休,动则多发,伴口干,舌淡红而少苔,脉沉细而数,则属气阴两虚表现。
(3)辨病情轻重
9、临证要点——谨守病机,分清标本缓急,以通为补,通补结合。
(1)治疗标实,当健脾化痰、活血化瘀、芳香温通相结合。
(2)治疗本虚,以补肾为主。
答案:阳微阴弦;心脉痹阻;血瘀、寒凝、痰浊、气滞。
第三节 心衰
1、心衰是以心悸、           、              为主症的一种病证。
2、心衰病因病机图如下
答案:气喘、肢体水肿。
第四节 不寐
1、不寐在《内经》中称为“不得卧”“目不瞑”,认为是邪气客于脏腑,卫气行于阳,不能入阴所致。卫气与睡眠昼精夜寐有关(中基考点)。正常情况下,营气行于      ,卫气行于           ,营卫相偕而行。白天以卫气为主导,营气随卫气由体内行于体表;夜间以营气为主导,卫气随营气由体表行于内脏。
2、不寐的病理变化:阳盛阴衰,阴阳失交。一为阴虚不能纳阳,一为阳盛不得入于阴。
3、不寐附方
1)血虚肝热不寐者,用                  ;
2)血虚阳浮,虚烦不寐者,用               。
4、辨证要点
1)辨受病脏腑
2)辨病情轻重久暂
3)辨证结合临床辅助检查
5、不寐治疗以            ,              为治疗原则
6、不寐病因:
(1)饮食不节——胃气失和,而不得安寐(胃不和则卧不安)
(2)情志失常 神不安而不寐(中基常考点:“喜乐者,神惮散而不藏。”“神有余则笑不休,神不足则悲。”)
(3)劳逸失调 劳则气耗,久卧“过逸”耗气
(4)思虑过度,伤及心脾 思出于心,而脾应之。因此,思虑过度影响心主神志和脾主运化。心主血脉是心主神志的物质基础,心血亏虚,心主神志功能失调,会出现失眠的症状。
(5)病后体虚
不寐病因喜欢考多选题,注意不寐病因的干扰选项——外邪、禀赋不足不选。
7、不寐虚证治法包括:补益心脾,养血安神;益气镇惊,安神定志;滋阴降火,交通心肾
答案:脉中、脉外;琥珀多寐丸、酸枣仁汤;补虚泻实,调整阴阳。
第三章脑系疾病 以图看全章
第二章 脑系疾病 以点带全章
第一节 痴呆
1、痴呆的发病机理主要有虚、     、      、火等方面
2、病变部位在脑髓,与心、肝、脾、肾功能失调密切相关,其中以      为本。
3、脾肾亏虚证(注意与髓海不足鉴别)口涎外溢为典型临床表现
4、痴呆的病因病机如上图所示
5、痴呆痰浊蒙窍证附方——痰浊郁久化火用涤痰汤。
6、辨证要点
1)识病期
表6-3 痴呆分期辨别表
2)分缓急
表6-4 痴呆缓急辨别表
3)辨虚实
7、本病治疗的基本原则是         .
答案:痰、瘀;肾虚;补虚泻实。
第二节 癫狂
1、 癫狂的主要病机是阴阳失调与           。
2、 重点鉴别脑系系统常考难点疾病——癫证、痴呆、郁证的区别
癫证、痴呆、郁证三者的临床表现有些相似,痴呆患者呆滞、智力减退、健忘等;而郁证不会有言语无序这样神志异常的表现,癫狂是精神异常的疾患。
3、 癫狂病位在心,与其发病关系密切的脏腑有肝脾肾。
4、 癫狂的病因病机如下图
4、谵语、郑声属于中诊的考点。
(1)谵语症见神志不清、语无伦次、声高有力。多见于急性热病期。
(2)郑声症见神志不清、语声低怯、断续重复。多见于久病重病后期,此时心气大虚,神无所倚。
(3)两者鉴别:实则谵语,虚则郑声。
5、脏躁则表现为悲伤欲哭、数欠伸,如神灵所作,然神志清楚,有自制能力,不会自伤或伤及他人。多是由于心阴受损,肝气失和。常用                     。
6、癫狂有精神改变,神志异常不能自控;郁证无精神改变,只是心情抑郁。
7、痰热瘀结——治法:豁痰化瘀,                      。(牢记这个治法属于狂证之痰热瘀结。)
注意该证型的附方——有蓄血内结者,加服;
8、辨证要点
1)辨癫证与狂证
癫证以精神抑郁、表情淡漠、沉默呆钝、语无伦次,或喃喃自语、静而少动为主要症状(趣记:晶姨表淡沉呆语,静而少动为癫证、精亢狂躁喧毁物,动而多怒为狂证。)
2)辨虚证与实证 癫证初发时,精神抑郁、表情淡漠、寡言呆滞、
3)辨病情之轻重
9、癫证与狂证治疗总以         为主要原则,以平为期。
答案:气郁痰火;甘麦大枣汤;大黄䗪虫丸;调畅气血;调整阴阳。
第三节 痫病
1、《内经》将痫病命名为“胎病”,从名字中就可以知道痫证病因与          有关。
2、痫病的病因病机图如下
3、痫病在发作期的描述,以突然扑到,昏不知人为主,而在休止期以平素的情况为主,通过后面对发作时表现的描述,来辨痫病。
4、辨证要点
1)辨病情轻重
2)辨病性虚实
3)辨阳痫、阴痫
阳痫与阴痫的鉴别(头身声舌脉性)
声音
舌脉
病性
阳痫
牙关紧闭,面红
身热
痰鸣气粗
舌红、脉数有力
实证
阴痫
面色晦暗或萎黄
肢冷
口无怪叫或叫声低微
舌淡苔白腻,脉沉细
虚证
5、本病的病机转化取决于正气的盛衰及         的深浅。
6、病理因素涉及风、         、痰、          等,尤以痰邪作祟最为重要。
7、痫证的辨病十分重要,需要辨出该病再进一步确定证型。本病以发作性神情恍惚,甚则突然仆倒,昏不知人,口吐涎沫,两目上视,肢体抽搐,或口中怪叫,移时苏醒,一如常人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
答案:禀赋不足;痰邪;火、瘀。
第四节 厥证
1、厥证的病机:气机             ,升降乖戾,气血阴阳失调而发病
2、厥证的预后,主要取决于正气的强弱、病情的轻重,以及抢救治疗是否及时、得当(正气、邪气、治疗三个方面)
3、整本书病因包括亡血失津的病证包括痉证和厥证。(重点掌握)
4、厥证病因病机图如下
声音
舌脉
病性
阳痫
牙关紧闭,面红
身热
痰鸣气粗
舌红、脉数有力
实证
阴痫
面色晦暗或萎黄
肢冷
口无怪叫或叫声低微
舌淡苔白腻,脉沉细
虚证
图10-7 厥证病因病机演变图
5、 气厥与血厥的鉴别;气厥具有     方面的描述。血厥多     变化。
答案:逆乱;呼吸、口唇。
第五节 头痛
1、 头痛的发生,一般可分为外感、内伤两类。
2、 内伤头痛的发生,与           、           、           三脏密切相关
3、 头痛病因病机演变图 如下
4、 气虚头痛代表方:益气聪明汤。
该方剂在中内共出现两次(头痛之气虚头痛、耳鸣耳聋之清气不升)
5、 辨证要点——重点记忆,多选题容易出错
1)辨           与内伤(分轻重)
2)辨头痛部位 (分经络)
①太阳头痛,痛在脑后,下连于项;
②             头痛,在前额部及眉棱骨处;
③少阳头痛,在头之两侧,并连及于耳;
④             头痛,多在颠顶部位,或连目系;
⑤太阴、少阴头痛多以全头疼痛为主。
3)辨头痛性质(分寒热)
4)辨病势顺逆
答案:肝、脾、肾;外感;阳明、厥阴。
第六节 眩晕
1、朱丹溪在《丹溪心法·头眩》中力倡“无痰则不作眩”之说,并提出当“治痰为先”。
丹溪主张滋阴,“痰”也与津液有关。张景岳提倡“无虚不作眩”,景岳很喜欢把疾病分虚实。
2、“眩晕者,中风之渐也”,已明确认识到眩晕与中风之间存在内在联系,认为眩晕是中风之先兆。
3、眩晕病因病机演变图
图6-2 眩晕病因病机演变图
1、 眩晕的治法不通络,真题喜欢考查眩晕与中风治法的鉴别,注意区分。
2、 眩晕辨证要点
1)辨相关脏腑
眩晕乃风眩内动、清窍不宁或清阳不升,脑窍失养所致,其病位在脑,与肝、     、
三脏功能失调相关,但与肝关系尤为密切。
①若为肝气郁结者,兼见胸胁胀痛、时有叹息;
②肝火上炎者,兼见目赤口苦、急躁易怒、胁肋灼痛;(实证)
③肝阴不足者,兼见目睛干涩、五心烦热、潮热盗汗;
④肝阳上亢者,兼见头胀痛、面色潮红、急躁易怒、腰膝酸软(上实下虚)
⑤肝风内动者,兼见步履不稳、肢体震颤、手足麻木等表现。临证以肝阳上亢者多见。
⑥因于脾者,若脾胃虚弱,气血不足者,兼见纳差乏力、面色白;若脾失健运,痰湿中阻者,兼见纳呆呕恶、头重如裹、舌苔腻浊诸症。
⑦因于肾者,多属肾精不足,兼见腰酸腿软、耳鸣耳聋、健忘呆钝等症。
2) 辨虚实标本
凡眩晕反复发作,症状较轻,遇劳即发,伴两目干涩、腰膝酸软,或面色白、神疲乏力、形羸体弱、脉偏细弱者,多属虚证,由肾精不足或气血亏虚所致。
注以上均有利于辨证,需要重点掌握。此外还注意眩晕虚证多关乎气、血、精;实证多关乎风、痰、瘀。
3)辨缓急轻重
3、 眩晕的治疗原则是         ,调整阴阳。
答案:脾、肾;补虚泻实。
第七节 中风
1、 金匮要略中对于中风分类的原文 “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入于府,即不识人;邪入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
2、 中风的主要病机概而论之,有风、火(热)、         、      、虚五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影响,相互转化,引起内风旋动,气血逆乱,横窜经脉,直冲犯脑,导致血瘀脑脉或血溢脉外而发中风。
3、 中风先兆的表现包括头晕  、头痛  、肢麻,无心悸等心系系统疾病表现。
4、 中风之中经络&中脏腑的病机有所不同,需要注意区分
风痰入络,血随气逆,横窜经脉,瘀阻脑脉,则发中风为中风之中             病机。
阳极化风,风火相扇,气血逆乱,直冲犯脑,血溢脉外,神明不清,可致中风神昏,此为中风之中                病机。
5、 病变部位在脑,涉及心、肝、脾、肾等多个脏腑。
6、 中风病因病机演变图如上
7、 中经络和中脏腑的鉴别最重要的是看患者是否有        异常。
8、 中风证型先看舌脉,舌脉区分不出的再看症状。
9、 中风真题考察所涉及过得版本较多,大多数都是证型用的名字不一样,但是选方差不多。只要会辨中脏腑、中经络(阴闭与阳闭、脱证),再根据伴随症状与选项相匹配,不用太在意版本问题。
10、辨证要点(重点掌握)
1)辨中经络与中脏腑
表6-1 中经络与中脏腑辨别表
2.辨闭证与脱证(阳闭与阴闭) 表6-2 闭证与脱证辨别表
3)辨顺势与逆势
答案:痰、瘀;中经络、中脏腑;神志。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中医内科45病源流和病因病机
郁证的定义|病因病机|辨证论治
王新陆教授从脑血辨治老年呆病经验总结
论导致阳萎的病因,及阳萎的历代中医治疗方药
第八章 病因辨证--相关文章
中医内科学试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