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文献推荐 | ELA联合静脉剥脱、硬化剂注射治疗下肢静脉曲张临床疗效分析





双足与疾病

2019年11月第21期总第227期

ELA联合静脉剥脱、硬化剂注射治疗下肢静脉曲张临床疗效分析

马强,李培生

(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普外科,安徽蚌埠233300)

摘要:

目的分析ELA联合局部静脉剥脱、硬化剂注射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该科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08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共154条患肢,其中63条患肢行ELA联合局部静脉剥脱、硬化剂注射治疗,为实验组;91条患肢行ELA治疗,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静脉曲张残留、术后并发症及术后随访6个月复发情况。

结果:实验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静脉曲张残留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随访6个月复发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ELA联合局部静脉剥脱、硬化剂注射治疗符合个体化治疗原则,恢复快,复发率低,临床效果显著,优与单纯的ELA治疗。

关键词:

 下肢静脉曲张;腔内激光闭合;静脉剥脱;硬化剂注射;疗效

文献编号:

DOI:10.19589/j.cnki.issn1004-6569.2019.21.099


下肢静脉曲张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无论对个人健康还是医疗保健系统都有严重的影响[1]。静脉曲张在发达国家的流行程度较高,近年来大规模人群研究显示下肢主干静脉曲张的年龄调整发病率男性为40.00%,女性为32.00%[2]。在我国,下肢静脉曲张尚无系统性流行病学统计资料,在上海、安徽、山东15岁以上人群中下肢静脉曲张发病率为9.26%,40岁以上人群中发病率为16.38%。下肢静脉曲张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慢性静脉溃疡等后期并发症不仅耗费大量卫生资源,而且疗效差。下肢静脉曲张主要的治疗方式是外科手术,大隐静脉主干高位结扎加剥脱过去被认为是金标准。随着腔内技术的进步以及对微创理念的认识,治疗方式出现多样化,如硬化剂治疗、腔内激光闭合、热消融,其中腔内激光闭合术(ELA)的地位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用于下肢静脉曲张的治疗。但是根据患者症状的严重程度,单纯的腔内激光闭合具有一定局限性,如对于管径较细、迂曲成团的患者,疗效不甚满意。而多种治疗方法联合治疗能够取得最佳的效果,符合个体化原则,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趋势。该文选取该科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08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共154条患肢)为研究对象,目的是探讨以ELA为主,联合其他方式(静脉剥脱与硬化剂注射)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具体见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科收治的108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共154条患肢,其中63条患肢行ELA联合局部静脉剥脱、硬化剂注射治疗(53例行ELA联合局部剥脱,7例行ELA联合硬化剂注射,3例行ELA联合局部剥脱和硬化剂注射),为实验组;91条患肢行ELA治疗,为对照组。所有患者术前均行下肢血管彩超或下肢深静脉造影,证实深静脉通畅,术前站立时对充盈的曲张静脉用记号笔进行标记,防止遗留。实验组中,男24例,女18例,年龄36~78岁,平均年龄57.6岁;对照组中,男38例,女28例,年龄36~82岁,平均年龄52.9岁。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实验组 该组患者行ELA联合局部静脉剥脱、硬化剂注射治疗。手术步骤如下:(1)取腹股沟区斜切口1~2cm,平行于腹股沟褶皱,寻到大于静脉主干,并行高位结扎,在内踝上方切开或利用粗针头穿刺,寻找到大于静脉主干远端,导入0.035英寸亲水导丝,插至腹股沟,沿导丝导入5Fr单弯导管,撤出导丝,导入810nm半导体光纤,功率设置为8~12w,其中小腿段8w,膝段10w,大腿段12w,回撤速度为3mm/s,行主干腔内激光闭合,对不能一次性穿过主干的采用分段腔内激光闭合。(2)对于分支曲张静脉,若管径较粗,迂曲不严重,采用粗针头穿刺,导入光纤进行闭合。若曲张严重,迂曲成团,利用驱血带驱血后,分别取5mm小切口行点式剥脱。(3)若曲张较轻,利用硬化剂注射。具体:聚桂醇与空气按照1:4制成泡沫硬化剂,利用6~7号头皮针,由远至近,注入曲张静脉,每次不超过1mL。术后根据情况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或穿戴循序减压弹力袜。

1.2.2 对照组 该组患者单纯行ELA治疗。手术步骤如下:(1)同上述方式;(2)对于分支曲张静脉,不论管径粗细以及迂曲程度,行多点穿刺激光烧灼,功率设置为4~6w。术后穿戴循序减压弹力袜。

1.3 评价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静脉曲张残留、术后并发症及术后随访6个月复发情况。术后并发症包括:切口感染、皮下瘀斑、皮肤麻木、血栓性浅静脉炎、深静脉血栓形成。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指标对比

实验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术后残留及复发情况对比

实验组术后静脉曲张残留、术后随访6个月复发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并发症对比

实验组的术后并发症,包括切口感染、局部皮下瘀斑、局部皮肤麻木、血栓性浅静脉炎、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分别为:1.6%、3.2%、4.8%、3.2%、0,与对照组的6.6%、9.9%、8.8%、7.7%、1.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多年以来静脉曲张的标准治疗一直是大(小)隐静脉主干高位结扎和静脉剥脱术,随着对下肢静脉解剖学研究的深入了解,手术效果得到进一步改善。但是各项研究报告显示传统手术治疗静脉曲张的失败率常在20.00%~30.00%[3],而且其创伤大、术后疼痛明显、恢复慢。腔内治疗是一项微创的、基于导管的技术,通过使靶血管内皮受损、血栓形成及纤维化导致血管管腔闭合,而腔内激光闭合(ELA)就是这一类治疗的代表,它比外科手术治疗更具有临床优势,而且明显减轻了患者术后疼痛,缩短了康复时间[4]。腔内激光闭合术是指应用光纤对靶静脉释放能量,使静脉腔内形成蒸汽泡,蒸汽泡产生热量对静脉内皮造成损伤并出现炎症反应,导致血栓形成,使管腔闭合并最终纤维化。但是对于分支曲张静脉管径较细或者迂曲严重、扩张成团的患者,单纯的腔内激光闭合术有一定的局限性。管径太细,无法穿刺导入光纤到靶静脉腔内,更多的时候是在静脉外,疗效得不到保证;病变静脉迂曲严重、扩张成团,光纤导入困难,需多次穿刺导入。

静脉曲张常见的治疗方式除了静脉剥脱和腔内激光闭合,还有硬化剂疗法等。硬化剂疗法最常用于小静脉,如网状静脉扩张和毛细血管扩张症。硬化剂疗法是指将硬化剂注入静脉管腔内,通过化学作用对血管内皮产生损伤,导致血栓形成并纤维化。目前硬化剂疗法的主要用途在于应用激光治疗隐静脉主干反流后对残余曲张静脉进行闭合治疗。

目前来看,静脉曲张的治疗应该是一个个体化的、多种方式联合的过程。根据每个患者曲张严重程度选择不同的治疗方式,大隐静脉主干以腔内激光闭合为主,相对传统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对于属支曲张静脉,可以采用激光烧灼或(和)静脉剥脱或(和)硬化剂疗法,相比单纯腔内激光闭合术,缩短手术时间,可更快恢复,更加安全有效,能有效提高术区美观,减少复发。

综上所述,腔内激光闭合联合静脉剥脱术或(和)硬化剂疗法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是多种治疗方式联合的疗法,临床效果确切,安全有效,符合个体化治疗原则,应广泛应用于临床。


硬化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Havst下肢大隐静脉曲张日间手术应用
治疗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
怎样治疗下肢静脉曲张
原发性下肢浅静脉曲张诊治专家共识(2021版)
下肢血栓性浅静脉炎的首选疗法
微循环全国静脉曲张大会 2019|梅家才:下肢浅静脉曲张诊断治疗进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