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批判性思维-诉诸恐惧的谬误

-- 共1100字 / 阅时2min --

上期 [周三] 栏目我们对诉诸愤怒的谬误做了介绍,这期栏目我们来聊聊诉诸恐惧的谬误

01.

我们来看这几句话——

再这样持续性熬夜,容易猝死

考不上大学,这辈子就算完了

做好不这个,你就只能做loser

投票给他就是投给了恐怖分子

上面四句话的观点你认同么?

不管认同不认同,第一感觉是:挺吓人!

什么猝死、这辈子完了、只能做loser、支持恐怖分子…没一个是好东西,都是我们避而不及的。

似乎只有认同并遵从了它们的前提——不熬夜、得考大学、做好XX、投票给他,才能避免这些吓人的情形出现在我们自己身上。

类似于这样,试图通过展示吓人的景象(这一威吓手段)来吓唬人们去认同某种观点,或做出某项行为,就犯了诉诸恐惧的逻辑谬误。

其中,最简单的形式是威胁他人,最特殊的则是诉诸武力的“论证”——以武力压迫,使对方心生恐惧从而认可。

但无论是简单的,还是特殊的,但凡用恐惧来代替推理和判断,迫使人们就某个问题采取某种立场的行为,就是在诉诸恐惧。

02.

当人恐惧时,就可能被它轻易迷惑,“失去了”清晰思考的能力,更容易陷入盲从。

一旦我们为恐惧所迷惑,就可能忘了去追究说话的人是否给出了充足的证据,能证明这种吓人情景确实是存在的。

比如,我们在谈“全球变暖”,大强描绘了一幅令人非常担忧的情景,以至其他人都没注意到大强仅仅是描绘,而没有提供全球变暖的证据。

诉诸恐惧的另一种影响,它可能使我们因为对事情A的担忧,而影响到对另一件无关事情B的评价。

比如,你看中了一户漂亮的房子,还在考虑是否购买,继之又听到售楼顾问告诉(吓唬)你说“下午还约了两个顾客来看,或许能订下来。”

这时候,你可能会超出预算能力而高估它的价格,或者先前不满意的地方也似乎能接受了,想着自己得先订,占着。

03.

后果是如此令人担忧,以至于它们似乎不需要证明了——批判性思维者,必须时刻觉察自己的这种想法,并与之斗争。

要避免被诉诸恐惧的逻辑谬误影响我们对事物的判断,有两个方法:

| 拿证据来!

既然是用恐吓替代了证据,那么就把证据给翻一翻。

当听到“熬夜易猝死”,猝死我怕不怕呢?当然怕。但是熬夜和猝死之间是必然的因果关系吗?

如果是,拿证据来!只要有充分的证据能证明,则认同。

| 我怕什么?

既然是因为对一件事的恐惧而导致的对另一件事的误判,那么就搞清楚我的怕与什么相关。

当听到“再不买就没优惠了”,我们是怕买不到这个东西,还是怕失去占便宜(优惠)的机会?

最好不要因为怕失去几块钱的优惠,而花几千块买一些无关痛痒的东西。

当然,含有“威吓”信息的观点也不都是诉诸恐惧,比如合理警告:

小心那条蛇——它有剧毒

这话听着很吓人,但这个警告无论是警告者还是被提醒者,都没犯推理错误。

以上就是我们对诉诸恐惧谬误的简单介绍,下期[周三]栏目我们再看看其他情感类诉诸谬误。

#批判性思维 | 推荐——

批判性思维-替代证明对判断的影响

批判性思维-修辞性类比对判断的影响

批判性思维-修辞性定义及解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什么是批判性思维
24个案例告诉你,小心被思维绑架
《学会提问》||如何利用批判性思维提出关键性问题?
每天一本书丨学会提问——批判性思维指南
12分钟读完30年畅销不衰的经典《学会提问》
《学会提问》读书笔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