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那么多负面情绪
四周岁线下生日会报名已开启:四周岁生日会报名开启——未来有多可期就有多神秘,期待见到更多喜欢这个公众号的朋友。

这是庐山面目的真面目第694篇原创内容,2021年第91篇。

本篇的主题关于为什么那么多负面情绪。

最近在看书的过程中,收获了心理学领域总结的一种思维模式:坏比好更强大。

人类天生偏爱负面情绪。

曾经有一位心理学家统计分析了英语中所有描绘情绪的单词,一共558个。其中62%的单词表达的是负面情绪,只有38%的单词表达正面情绪,差别相当悬殊。

这个结论很让人惊讶,但是越想越觉得现实世界真的就是这样。

这是人类心理中底层自带的认知模式。

负面情绪是有毒的,是一种精神熵,会吞噬我们的快乐和幸福。

下面的一些思考和观察可以充分说明这个规律:

在文学中,喜剧永远没有悲剧深刻,会让人痛彻心扉的情节才能成就伟大的文学作品,而搞笑的故事一直难登大雅之堂。在音乐中,伤感的歌才会更被人记住,而那些喜气洋洋的音乐,只能在正式场合的时候应景。

新闻媒体来说,正因为“坏比好更强大”,充斥着海量负面信息和新闻。好人好事不是没有,只不过不具备传播价值,很难吸引读者。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网络暴力就是这么诞生的。

对于父母来说,如果你的孩子期末考试一门不及格,其他几门都不错。你会关注不及格的那一门,而不是其他不错的。教育的问题由此就开始出现了。

对于管理者来说,如果你某个下属表现很不好,那么他很有可能消耗了最多的时间、精力。你的精力并没有用到那些优秀员工身上。领导力就这样丢失了。

对于一个人来说,很容易把所有得到的一切视作理所应当,而为没有得到的一两点痛苦不堪。如果还有曾经得到然后失去的过程,那简直痛不欲生了。这几乎是很多人的人生写照吧。
自然而然产生的,很多时候都是需要努力克服的。懒惰、肥胖、变老都是这样。

不能自然产生的,需要努力才能做到的,往往会更有价值。

在这里,我们需要克服呼之即来、不请自来的负面情绪。

如何克服呢?很简单,反过来想,总是反过来想。

在人生中,多珍惜和感恩得到,尽量争取还没有得到的。就算一时争取不到,默默告诉自己,不可能所有的一切都属于自己。如果有一件事是人生最重要的,那就下定决心放弃一切去追求。

在管理中,领导力从来都是诞生于把更多时间、精力花费在优秀员工身上,而不是盯着最差的员工。如果可以,一定要淘汰最差的员工。不能淘汰,就当不存在吧。

在教育中,把注意力放在孩子优异的表现方面,孩子建立更多自信,差的方面才有可能改善,而不是反过来。

至于媒体,我们能做的就是少去看负面新闻,更不要转发。

而艺术本身,不在改变的范围之内。

这让我感觉到,有时只是我们的想法改变了,世界还是原本的世界,但已完全不一样。

更积极更阳光的人,不是没有负面情绪,而是在对抗负面情绪方面做了更多的努力。去消化、去承受、去疗愈。而不是通过转移给别人的方式来缓解。

我遇到过一些负面情绪很大的人,与这样表现的人多接触,是一种负担。没有人喜欢和负面情绪大的人多接触,他们很难在人群中受人欢迎。在社交中,负面情绪是一种负价值。

最后想说的是,希望本篇内容能让朋友们对负面情绪多一些了解,努力战胜和克服负面情绪。不要成为自己朋友圈中那个负面情绪最大的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刘会凤:最好的情绪,先留给自己
成熟的人都具有这3个特点!
记住了这些,你一定能够很好地管理好自己的情绪
初中孩子的坏脾气,父母需要忍气吞声吗?
第四节《精力管理》
真正过得舒服的人,多半有“反内耗”体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