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书体会知多少?——写在世界读书日
这是庐山面目的真面目第803篇原创内容,2023年第24
本篇的主题是:读书体会知多少?——写在世界读书日。
今天是世界读书日。
不管朋友们怎么看待我(实际上取决于认识的时间段、场景),以及我身上有什么标签(跨学科终身学习者、企业管理咨询顾问、公众号作者、原创音乐人/庐山面目乐队主唱、前国企资深员工),最不能被忽视的一点,那就是过去五年我看过超过500本书。
此刻拍下的工作室书柜。
经常有朋友让我推荐书,我曾经推荐过40本书,放在三篇公众号里:我的阅读推荐(2018-2019)我的阅读推荐(2020)两百选十——跨学科终身学习者的阅读推荐(2021)。还曾经因为看书这件事,被朋友圈不是很熟悉的人diss过:我不能无言以对——一个微信好友在朋友圈反对多读书
也经常有人问我,看了这么多书,有什么感想。其实感想太多了,要不然哪来过去800多篇内容。
感想是分阶段的。在不同的阶段,感谢会有差别。甚至会有相反的感想。
比如,在公众号一周岁生日会上分享的感想,有些可能已经不再被现在的我认同了:2018年的七点感受
现在的我在看过这么多书之后,有时会有点逃避世界的复杂,尽可能用简单的方式去思考。世界不是简单的,我也并不是不会用复杂的方式思考,但这就是现阶段的状态,有时有点无关对错。
回到上面的话题,我自己的观点都在变,所以在很多时候,面对不太了解的人问我问题,我都不敢作答。
同样一个问题,答案有很多种,每一种是从不同的侧面来解答。这些答案都对。但谁也不可能想要知道所有的答案,回答问题的人也很难去无穷列举。
就看书这件事而言,其实还是很复杂的。
首先的第一点,其实是看什么类型和类别,哪个作者的书。
世界上的书有多少种我不知道,但我知道普通人一辈子看不了多少本书。假设中文的书有一亿种,普通人一辈子看500本,也只是20万分之一。沧海一粟。
如果把各类工具书都算上,可能一亿都不止。而很多普通人,自己自发主动去看且看完且思考的书,一辈子可能连50本也没有。
看什么书这一点的背后,归根结底是想在书中间寻找什么。
比如,寻找人生感悟,那肯定要去看那些经历坎坷的人写的人生总结或传记。寻找方法,肯定要去看特定领域最成功的人写的书或者别人总结他的书。寻找文字本身的美,肯定是去看诗词歌赋或者散文类的书。寻找扣人心弦的情节,肯定是去读小说。
但在读的过程中,会发现,你所以为的某本书应该会有的东西,那本书往往并没有。书的标题和内容之间,往往没有什么必然关联。尤其翻译的著作更是如此。
所以最好的获取好书的途径,是那些读过书的人的推荐。我过去很多书的来源,是混沌大学的善友教授和樊登读书。当然也有在读书的过程中,从一本书中知道另外一本书。
我在回答朋友们关于读书的问题,也经历了不同的阶段。
比如在早一些的时候,一个很少看书的朋友问我,我可能会回答:看书是一件很有价值的事,你值得每年花几十上百小时,好好读几本书。
而一个看书很多的人问我这个问题,我可能会回答:看书没有什么太多的用,只是打发时间而已。少看一些没什么不好。
而现在,我除了会去了解问问题的人是不是看过很多书,还会衡量他自己的事情做得怎么样。对于有一些做事不是很出色(达不到平均水平),同时又没有看过很多书的人,我可能不会推荐多看书。因为我会觉得,如果一个人做事一般,那么看书本身并不能改变什么。缺乏的有可能是做事的激情和动力,这些都不是书最能给予的。虽然书还是可以熏陶,但也许已经过了最佳年龄,比如青春期,也许缺乏激情和动力,同样会影响看书。这就是所谓的:存在的问题本身会成为阻碍改变问题的重要原因。
而对于一些做事很不错,却没有看过很多书的人,我一般会和对方聊一些很有趣的与书有关的八卦。我觉得对于这样的人,也不一定需要看多少书,是不是能够认真读几本,取决于有没有兴趣。
而其实还是会有一些经常看书的人,做事的整体状况不理想。也不知道是看书这件事困住了他的思维,还是他因为做事不理想,在书中找到了寄托。
我也曾经在过去十几年的职业经历中,很少看书或者几乎不看书,因为太忙没有时间。在这样的状态中,其实很好完成一般工作没有什么问题。但如果需要出一些创造性的成果,就很难。人也会被眼前的很多人和事牢牢的限制住,难有跨时空、稍微超脱一些的眼界和格局。
而在管理咨询的实践中,我会遇到一些管理者读完一本书,没有对书中方法有相对深入系统了解,就急着去运用。这样的事情可能只会在经常看书的人身上出现。在没有更多外力干扰和影响下,很难说最终的结果是什么样的。有可能是盲目运用不太理解的理论,使得工作整体变坏了。
而作为一个公众号作者的角度而言,当我有很多想法要去表达,用文字的方式来承载的时候,会发现文字可以表达一部分想要表达的,还会自然而然有一些延伸,但也会有一些难以去表达。这可能是文字本身的特点,也受制于公众号写作本身,不太可能在一篇文章里把所有想说的都写完。
而书是其实是文字数量更多,相对立体一些的文字表达方式。一本书能够带给读者和被读者收获的,既取决于作者,更取决于读者。当我们处在某一个特定阶段的时候,与这个阶段不相符的内容和观点,即便看到了,也很难看进去。
最后总结几点:
1、如果你是一个做事很OK的人,那么花一些时间去读一些书,可能会有很大的帮助。也有可能你并不需要去读,按照自己原有的轨迹去成长也没什么不好。
2、如果你是一个相对简单、缺乏逻辑性和系统性的人,那么读书可能可以对你的这个特质有所改变和弥补,前提是你想去努力有所改变。
3、如果你是一个行动力偏弱的人,那么可能不应该去看更多的书,或者至少对你来说有很多比看书更重要的事情。
4、过上更幸福的生活,不管其他方面怎么样,需要更多的简单。而主动去迎接复杂,就有可能不是通向幸福生活的道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读《平凡的世界》
有书为伴不寂寞
【初次见面,多多关照。】
世上还有人那么爱你,你并非一无是处
生活可以欺骗你,但一定不要自欺欺人 | 读《扛得住,世界就是你的》
张晤明:阅览【文字研究】公众号的几点感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