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经济学思维模型之一——成本收益分析

首先祝大家狗年旺旺!

从今年开始,我向朋友们问候的方式,仅仅通过这个公众号。这种行为方式的逻辑是这样的,凡是在意我的朋友,都会关注我的公众号,都会来看更新的内容,自然可以接受到我的问候。凡是没关注公众号或者关注了没看更新的人,不问候也就罢了。

今天开始,打算写几篇我对经济学思维模型的认识,送给非经济学专业的朋友。

经济学是我大学本科的专业,也是我现在在读在职研究生的专业。虽然我对自己专业学习的信心非常不足,但无论如何,对于非专业的人来说,我总是可以分享一些心得和体会的。物理学、心理学这样完全门外汉的内容我都敢于涉及,经济学总还是知道一些的吧,起码花的时间要多一些。

经济学问世以来,备受褒贬。在我看来,经济学是这个世界最值得学习的学科之一。其他还有三个可以与经济学相提并论的学科是物理学、心理学和生物学。当然这样评价的前提,是基于创业创新,基于商业改变世界。物理学是研究世界变化规律和本质的学科,心理学是人类自己内心的物理学,生物学是研究生物进化这一最真实最残酷竞争的学科。四门学科之间,是有天然联系的,这个联系就在于经济学。传统经济学很多分析工具和概念,来自于物理学。比如图形分析法,比如弹性的概念、均衡的概念。而最前沿的经济学,一个是基于心理学的行为经济学,一个是基于生物学的演化经济学。卡尼曼是著名心理学家,是第一个获得经济学诺奖的非经济学家,他的著作《思考快与慢》备受欢迎。2017年的经济学诺奖授予了芝加哥大学经济学教授理查德·泰勒,他是研究行为经济学的大牛。

所以可以认为,经济学是枢纽型的学科,通过经济学可以运用和链接物理学、心理学和生物学。这样的学科不值得学习吗?

其实开始更新今天的内容,我压力很大。因为作为我自己的专业,写的不太好是没有借口和理由的,只能证明自己学艺不精。我抱着敢于自我牺牲的精神,把自己的斤两主动暴露出来。要知道,关注这个公众号的既有我大学几乎所有同班同学,他们里面有众多著名高校的经济学硕士、博士;也有我南开在职研究生的同学和老师,包括我最敬佩的张庆元老师。

闲话说完了,先说说经济学的基础教材吧。给大家看四套我学过的教材。

第一套,我本科时学习的人民大学高鸿业主编的2000第二版西方经济学,900页的厚书,分为微观和宏观两个部分。那时我们是用两个学期,每周四节课来学习的。(下图是我保存完好的书,和我当时的课堂笔记)

第二套,南开在职研究生用书,人民大学高鸿业主编的2012年第二版西方微观经济学原理和宏观经济学原理,一共500多页。这套书内容相对少而简,应该是非经济学专业的经济类学科用书。这套书我看了一遍。(下图是书)

第三套,人民大学高鸿业主编的2014年第六版西方经济学,微观宏观两册,700多页。这套书我看了一遍。(下图是书)

第四套,曼昆著北京大学出版社梁小民、梁砾翻译,2015年第七版经济学原理,微观宏观两册,900页。这套书我看了两遍。(下图是书)

下面是我在职研究生学习的课堂笔记,硬件用ipad+ipencil,软件用的goodnotes,搭配起来是非常好的学习工具,适合画图,记录完毕可以以pfd和图片格式发到qq和微信共享,可以导出到电脑,便于保存。比起传统的纸质记录,不知道方便多少。

相信张庆元老师的说法,人民大学的教材,是比较适合国人思维方式的教材,也是在这种思维方式下可以编出的最好教材。但是这样的教材,分分钟秒杀你的学习兴趣!你没看错,就是这样的结论和观点。原因在于枯燥乏味,对于本专业学生,也许还有克服的动力,对于非专业读者,很难坚持读完并有所收获。

张庆元老师推荐的教材是曼昆的经济学原理,他认为这是最好的经济学入门教材。我随即买来通读两遍,看完之后觉得确实是非常好的入门教材,可读性强,公式和数学的内容比较少。我觉得欧美教材和国内教材最大的区别,在于趣味性。国内对于教材的态度都是严谨和神圣的,而欧美教材大都更注重趣味性、可读性。

今天向大家推荐这本教材,通读之后可以大大增加你对经济学的了解。

经济学到底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呢?大牛们有过非常多版本的解释。我最喜欢的解释是,经济学是关于选择的学科。我们昨天讨论的是选择大于努力,今天就进入关于选择的学科,是不是感觉好有系统性啊,碰巧的。所以今天的话题可以认为是碰巧对于昨天话题的延续。

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西方经济学,也就是传统的微观和宏观。微观是以消费者、生产者个体为主线而展开的;宏观是以一国国民经济整体为主线而展开的。相对来说,微观比宏观更成熟,对个人具体行为更有指导价值。

经济学的著作太多经典,我更新的主题是从思维模型的角度,把经济学中对于非专业学习最有价值和意义的几个重点内容抽出来专门讨论。希望这样的讨论可以给大家带来收获。

今天作为第一篇,首先讨论一个我认为最重要的经济学思维模型——成本收益分析模型。

成本收益分析可以看做是一个思维模型。这个思维模型里,只有成本和收益两个变量。这两个变量是相互关联的:想要获得收益,就必须付出成本;付出了成本,要衡量有多大的收益。

这个思维模型核心要衡量的是成本和收益之间的关系,也就是成本是否小于收益。在经济学的理性人假设下,这可以看做是选择的第一定律任何选择都必须首先确保大概率下收益大于成本。然后要做的是分析边际收益。做到边际收益最大。边际的概念后面再详细解释。

现实生活中,我经常看到很多有悖于这一思维模型的具体事例。

无论是一个组织、一个公司、一个人,经常会去做收益小于成本的事,这是多么错误的选择。

比如,一个公司选择进入完全陌生的非爆发性增长市场。完全陌生的领域,意味着成本很高。非爆发性增长市场,意味着增量有限,也就可以认为收益有限。

一个人选择一件收益很有限的事,花费大量的时间成本去做,也是如此。其实从经济收益的角度,除了学习之外的其他时间花费,都是收益很小的,这也就是人力资本的投资是收益第一高的投资的原因。当然,收益的概念应该是更加广泛的,增加自己的愉悦本身也是一种收益。否则就无法解释娱乐休闲的价值了。所以对于一个人的选择,分析起来比一个组织一个企业更加复杂。

现实中甚至可能出现的极端情况是,只有成本、没有收益!典型的就是挖空心思去做一些损人不利己的事。

大家想想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案例?我觉得稍加分析就会发现特别多,也就是常说的做无用功。做一件没有价值的事,就是这样。

所以经济学交给我们的第一个思维模型,就是成本收益分析。在你选择去做一件事之前,首先分析分析几种可能情况下这件事的成本和收益,不同的情况下对比关系是怎样的。怎么努力用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收益。

这个思维模型听起来非常简单,但价值远远超过大多数人的想象。

牢记这个思维模型,就可以在现实选择中避免掉进成本大于收益的坑。

明天我们顺着这个模型,再去讲讲机会成本和经济利润,这是两个在经济学中特有的概念,通过这样的概念,我们可以更好的进行成本收益模型分析。

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到底指什么?
查理·芒格的思维格栅:七大学科构建思维模型(上)
世界顶级大佬们思考的秘密——思维模型
怎么提高自己的思考方法和思维能力
查理·芒格的多元思维模型
如何高质量地走完大学四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