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文物的复制技术
为了有利于文物原件的保存,博物馆依照文物原件的原状进行制作,以复制件代替文物原件使用。
中国的复制技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在中国博物馆藏品中,保存着不少前人的文物复制品,如宋摹晋唐书画,宋仿商、周、秦、汉青铜器等。由于时代久远、工艺精湛,这些复制品已成为历史文化遗物,被博物馆收藏。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文物复制技术也日臻成熟。现在对青铜器、铁器、陶瓷、漆器、纺织物、书法,绘画、文献、牙雕等各类文化遗存的复制,不仅继承了古代各种器物复制的独特工艺,而且与科技手段相结合,发展了传统的复制工艺。
复制原因 文物原件已严重受损,虽经保护技术处理,仍难长久保存的和濒临毁坏且有珍贵价值的藏品,均需进行复制;藏品未完成或暂不能完成保护技术处理,为使观众早日见到藏品,可用复制品展出;陈列环境不佳,为避免藏品受损,亦用复制品代替;博物馆为充实丰富本馆陈列内容,需展出非本馆文物,也用复制品取代;私人收藏家将自己的珍藏捐献给博物馆收存,博物馆则可将复制品回赠原物主,以资纪念。

复制要求 复制品必须忠于文物原件的原状,应具有真实性,保证复制品的质量。对普通的复制品,要求在造型、规格、纹饰、文字、色彩、质感、风格、完残等方面,均与原件保持一致,使复制品与原件在外观上难辨真伪,这类复制品适用于陈列。对要求标准高的复
制品,除保持外观一致外,在材料质地、化学成分、物理性能、重量、硬度、音响、手感等方面,也要与原件基本相同。对藏品原件残缺,而又需恢复原状的复制品,必须有科学依据,不应随意创造,复制工艺过程,必须确保藏品安全无损。复制品应注明标志,避免真伪不分,造成混乱。

复制方法 复制品的制作方法、工艺,有的需摹仿藏品制作当时的条件和方法进行,有的可按现代制作工艺和方法进行。

铜器复制

常规的复制方法是,先用模具材料在器物原件上翻制模具,然后用与原件材料相同的材料或其他代用材料进行铸造,制得与原件相同的器型,然后再进行精细的雕錾加工和表面修饰处理,使之与原件的色调风格达到完全一致。模具材料有胶泥、石膏、硅橡胶等。石膏翻模法,操作简便,价格低廉,材料来源充足,应用范围广。对造型复杂、纹饰深凹的器物,石膏模不但不能全部翻出,还会影响复制品的真实性,这就需要用硅橡胶来代替石膏。硅橡胶是新型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具有弹性好、热稳定性高、耐臭氧、防紫外光、绝缘、抗水等优良性能,用于翻制模具,其脱模性能良好,既不伤害藏品,也不损坏模具,并能充填器物的细部,可以准确真实地将器物纹饰复制下来。硅橡胶模具还可以反复使用多次。由于硅橡胶的性能优于石膏,现在博物馆已推广使用。铜器复制品的基体材料,可用与原器物合金成分相同的材料,也可用熔点低、便于熔铸的锡、铅、锑合金材料,还可用石膏、环氧树脂等代用材料。就质量而言,以用同体材料最佳,但用石膏或环氧树脂等材料,成本较低,工艺也简便。

中国铜器复制技术成就显著。湖北省随县出土战国曾侯乙青铜编钟的复制品,共65件,用青铜5000千克,采用硅橡胶翻模,以与原钟材料成分相同的青铜合金为复制品基体,使复制品达到形似、声似的高水平;西汉透光镜的复制品,可在光照下出现铜镜透光的假象;明代喷水鱼洗的复制品,达到发音清脆悦耳,喷水效应良好的效果。

陶器复制

复制方法有两种,一是模拟器物产生时代的生产工艺进行复制,即在坯料组成、釉料成分、原料粒度、 坯料制备、成型方法、 生产工具、坯烧设备、烧成温度等方面,均与原器物制作时基本一致,使复制品在外形、纹饰、硬度、重量、色泽、音响、手感等方面,达到与原器一致或相近的程度。这种复制方法难度大、成本高、时间长,但质量高,是目前最好的复制方法。山东蛋壳黑陶的复制,即是选用大汶口人和龙山人在当时所用的陶土原料和制陶工艺进行复制的成效显著的例证。另一种复制方法是部分地或全部采用现代工具、设备、烧制工艺来复制。用此法复制的器物,仅在外观上与原器物相似,如唐三彩的复制就是依照出土唐三彩的实物造型,临摹雕塑或翻模成型,经制模、印坯、修胎后再进行烧制,经过素烧和釉烧,最后做表面修饰处理制成的。陶器复制品还可用石膏为基体材料,表面做修饰处理,保持外貌与原器物相似。

丝织品复制

复制古代丝织品,首先要对当时丝织工艺的丝料结构、染料成分、加工技术、图案设计、织造技巧进行探讨,再运用传统的织丝设备和工艺进行复制。明定陵出土的两件万历丝织龙袍,已碳化破损,复制品即按明代舆服制度设计,龙袍料上用真金线、孔雀
尾羽、五彩丝绒装饰纹样,通幅织制。

书画复制

中国书法、绘画的复制方法有:人工临摹法、珂罗版复制法、木刻水印法、照相复制法。人工临摹法为常用的书画复制方法,要求临摹者忠于原作不得创作发挥。珂罗版复制法,能表达原画的浓淡层次,使复制品保持原画面貌,适宜复制单色或彩色绘画。复制书画的材料纸、绢,要求与原件相近。

文献复制

文献指载有文字的纸质藏品,例如手稿、档案、书籍及各种印刷品。常用的复制方法有:手工描摹法、珂罗版复制法、 照相制版复制法、 光电誊影法、锌版制版法、木刻版印法、检排铅字重印法、人工描摹刻版法等。 文献按文图构成可分为: 手迹件、油印件、石印件、铅印件、 打印件、 木刻件、印痕件、复写件、复合件等。各种文图构成的文献,均可用照相制版复制法进行复制。此法先由原件拍摄出底片,再用底片制成金属印版后进行印刷。 其优点是文图逼真、 不失原神。但使用此法也不是绝对的。为了求得更好的效果,对各种文献的复制要注意选择更适宜的方法,选用与原件相同或近似的纸张,手迹件所用铅笔的颜色、硬度及钢笔墨水的颜色、成分等,均需与原件一致,才不失真实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藏品复制
石膏与考古
中国玉器收藏-玉器的复制
图文纪实:访英伦博物馆后,不能不说的“问题”
数码复原的《蒙娜丽莎》连达·芬奇都难辨真假
馆藏文物修复资质应该如何办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