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 第七百三十九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

 第七百三十九卷目录

 镇江府部艺文三〈诗〉
  京口览古        明姚广孝
  甘露寺           王越
  归至京口舟中感兴     杨一清
  瓜洲风雨不克渡江      徐阶
  送罗山甫还润州      梁有誉
  瓜步眺望          前人
  多景楼           陈琏
  杨邃庵待隐园       王守仁
  别峰庵           章诏
  丹阳           王廷相
  何彦澄慈济堂        王骥
  题丹徒何彦澄慈济堂     秦玉
  登望海楼          吕高
  寄润州范太守兼问陶别驾   茅坤
  再至京口有怀金焦旧游   康从理
  登京岘山吊忠简公墓     王袆
  过丹阳程少府祠       陆深
  丹阳孙思和东游每当山水胜处辄绘为图冬夕过俨山示我光福一段赋此  前人
  过鹤林          刘觐文
  鹤林寺访履中上人     刘汝弼
  丁卯桥寻许浑故宅     邬佐卿
  重游招隐寺         前人
  游招隐寺          前人
  郭次甫云烟阁        前人
  天荒湖新筑         邓桢
  云阳道中          徐璘
  京口过杨文襄故第     钱明相
  题虞伯益都宪金沙乔木图   曾棨
  崇禧宫           虞谦
  大涪山           缪樗
  怀湖上草堂         王煜
  京口           熊文举
  甘露寺          顾元庆
  谒陈少阳先生祠      杨应诏
  多景楼故址        陈朝用
  京口纪行          胡翰
  京口阻风寻鹤林寺      程谦
  雨晴渡京口        王廷相
  夏日过鹤林寺古竹院    彭宗孟
  蒋墅晚发         袁中道
  饮朝阳庵         陈永年
  丹阳湖          陈叔绍
  招隐山楼看月       张祥鸢
  丹阳晓发         祝允明
  丹阳道中          黄悬
  刘润州邀游甘露       王野
  发京口作         顾廷纶
  长荡湖           李逊
 镇江府部纪事一

职方典第七百三十九卷

镇江府部艺文三〈诗〉

《京口览古》明·姚广孝

谯橹年来战血乾,烟花犹自半凋残。五州山近朝云乱,万岁楼空夜月寒。江水无潮通铁瓮,野田有路到金坛。萧梁事业今何在,北固青青眼倦看。

《甘露寺》王越

扪萝临绝顶,寂静已忘形。水影无边白,山光不断青。猿啼松外嶂,鹭宿柳边汀。老衲降龙处,幽然一小庭。

《归至京口舟中感兴》杨一清

系舟荫高树,挂席扬天风。夕照变岩姿,白云行水中。尘虑忽已忘,豁然心境融。缅怀十年前,何事不匆匆。倚杖看牛斗,银河丽层空。扶桑岂无路,清浅元相通。晞发吾所愿,至人苦难逢。


微风动蘋花,落日照野堂。乡心信归帆,溪草亦自芳。江南水竹居,待我几星霜。昨归不出户,今归不下堂。平生性倔强,与世违低昂。揶揄岂足异,真乐吾未央。月明杨柳疏,露下芙蓉凉。闻道嗟已晚,眷言惜流光。

《瓜洲风雨不克渡江》徐阶

未遂归来愿,空惊岁月奔。布帆三日雨,茅屋数家村。山气遥连海,江声近在门。无缘得飞渡,东望欲消魂。

《送罗山甫还润州》梁有誉

罗含长笑出燕都,负笈空藏五岳图。搔首风尘悲燕雀,浪游诗卷满江湖。人怜玉树秋阴远,家对金陵海月孤。为问戴颙栖隐处,烟霞远似昔年无。

《瓜步眺望》前人

残虹惨淡已黄昏,江上烟波独怆魂。京口树浓藏雨
气,海门风急长潮痕。西来草色连三楚,北望浮云隔九阍。正值旗亭须买醉,忧时怀土不堪论。

《多景楼》陈琏

独倚阑干久,凉风满客衣。树从京口断,山到海门稀。雁影横秋色,蝉声送夕晖。芜城才咫尺,楼堞望中微。

《杨邃庵待隐园》王守仁

嘉园名待隐,专待主人归。此日真归隐,名园竟不违。岩花如共语,山石故相依。朝市都忘却,无劳更掩扉。


绿竹春深地,山阴夜静时。冰霜缘径滑,云石向人危。平难心仍在,扶颠力未衰。江湖兵甲满,吟罢有馀思。

《别峰庵》章诏

竹密疑无路,云开忽到门。转看诸院小,独见一峰尊。海月夜中白,岩花天上繁。谁知布金外,更有给孤园。

《丹阳》王廷相

南国自多趣,况临江岛浔。迎舟一雁起,隔浦片云沉。逸调在山水,逢人无古今。不缘临海作,谁识谢公心。

《何彦澄慈济堂》王骥

青囊秘术有家传,铁瓮移居上九天。春雨杏林追董奉,秋风橘井慕苏仙。壶中大药谁能识,肘后神工子独贤。珍重华堂慈济扁,龙文封满紫云鲜。

《题丹徒何彦澄慈济堂》秦玉

家世刀圭事业殊,堂成慈济冠南徐。读书应待金门诏,医国时闻玉殿呼。丹鼎夜深看火伏,药畦春暖带烟锄。客星此际膺天眷,喜见龙文耀旧庐。

《登望海楼》吕高

独上高楼望海天,烟波何处接神仙。桑山吞吐云霞结,蜃阁虚无日月悬。白雉不传洲岛贡,浮槎欲上斗牛边。汉皇秦帝俱黄土,悬圃丹丘梦杳然。

《寄润州范太守兼问陶别驾》茅坤

铁瓮城齐北斗高,城中太守亦人豪。花迎露冕春行县,月满江楼夜听涛。官廨薜萝供寂寞,讼庭琴鹤属风骚。能邀别驾陶元亮,共向名山载浊醪。

《再至京口有怀金焦旧游》康从理

层城舒远目,迢递送归鸿。岁月更新历,江山忆旧踪。钟声春浪静,灯影莫流空。愧有东林约,无因问远公。
《登京岘山吊宗忠简公墓》王袆
舣舟大江口,矫首京岘山。山色近目睫,泄云护层峦。吾乡忠简公,丘陇在其间。呜呼靖康乱,九鼎纷播迁。建炎既南狩,国事已艰难。公方任社稷,百战心力殚。神州将全璧,抗疏请回銮。大谊表日月,衷言披胆肝。谁欤独何心,忍使弃中原。星殒孔明死,王业遂偏安。惟留忠诚节,宇宙垂不刊。遗坟托兹土,孰敢樵牧干。客途有程期,无由拜荆菅。遗武幸可蹈,英风杳难攀。天昏白日落,凄然洒清潸。
《过丹阳程少阳祠》陆深
邮签初下云阳驿,国士犹怀陈少阳。人世自应馀感慨,东风元不管兴亡。谁无一死宁须晚,事到千年更有光。当日上书多辍报,至今遗恨说汪黄。

《丹阳孙思和东游每当山水胜处辄绘为图冬夕过俨山示我光福一段赋此》前人

看君画里汎扁舟,今夕披图数胜游。水面青峰七十二,山腰黄橘几千头。帆开远影江湖阔,天接中流日月浮。试问虎溪桥外水,为谁烟浪下苏州。

《过鹤林》刘觐文

因怀马素迹,引杖出江城。日影穿林冷,风声到竹清。片云閒自散,断宇续无情。倦掩柴扉晚,归来有月明。

《鹤林寺访履中上人》刘汝弼

出郭探奇胜,清言喜共君。山回溪路合,径转石梁分。菡萏红衔雨,松篁翠攫云。嗒然机已息,相伴鹤成群。

《丁卯桥寻许浑故宅》邬佐卿

流水城南路,幽哉刺史桥。芙蓉秋对雨,杨柳晚通潮。高韵谁能继,斯人不可招。门前有樵径,落日草萧萧。

《重游招隐寺》前人

城南摇落后,一径入林幽。山合聊容寺,松深独隐楼。叶飞千涧瞑,云起万峰秋。丛桂年年待,风尘已白头。

《游招隐寺》前人

凌虚高阁万松间,落日馀晖映碧湾。孤鹤自随黄叶舞,老僧常伴白云閒。泉通仙鹿今何在,洞里神龙去不还。真隐欲招招未得,青山无主水潺潺。

《郭次甫云烟阁》前人

缥缈烟云护索居,石床丹床近何如。浊醪自采松花酿,好句还牵柿叶书。亦有衣裳裁薜荔,谩将踪迹混樵渔。读残秋水浑无事,高枕寒江夜月虚。

《天荒湖新筑》邓桢

千顷波涛万卷书,主人今觉世情疏。濯缨渡口云生处,著屐溪头月上初。隔浦帆樯看历乱,绕门鸥鹭转踌躇。渔歌细听知何许,并与秋声夜到庐。

《云阳道中》徐璘

云阳郭外晓氤氲,飞鞚连翩正逐群。天际楚山春易霭,云中江树曙难分。乡心更值风花暮,旅迹频惊陌草薰。欲向陇头聊驻马,啼莺深处不堪闻。

《京口过杨文襄故第》钱明相

铁瓮城边甲第雄,门庭萧瑟相公风。御书题后楼常锁,法辇过来宅尚空。径老孤松巢野鹤,台留片石荫疏桐。徘徊伫望当年事,花马谁终筑塞功。

《题虞伯益都宪金沙乔木图》曾棨

金沙何盘盘,流彩耀晨旭。晴云散轻阴,远岫翠如沐。中有高人居,清风洒乔木。门闾容驷马,插架书万轴。岂无济川楫,沿洄傍隈隩。知音竟谁是,寂寞郢中曲。援琴试为弹,一赏心已足。

《崇禧宫》虞谦

贞白当年馆曲林,丁公山下柏森森。每招鹤向樽前舞,时听龙来洞口吟。栗火满炉朝炼朮,松风一室夜鸣琴。客来正此开轩坐,一片浮云渡碧岑。

《大涪山》缪樗

湖心涌出大涪峰,一朵青莲落照中。老树挟云秋唳鹤,悬崖堕石夜惊龙。波涛远接天边尽,日月潜行地底空。心想禅关阻登眺,隔川遥听夕阳钟。

《怀湖上草堂》王煜

草堂虚敞碧湖隈,点点浮峰翠玉堆。双棹相将芦港出,归时应值藕花开。

《京口》熊文举

得从京口泛扁舟,一叶粘天汗漫游。树色欲迷千里浪,涛声犹撼六朝秋。乾坤有位同浮梗,钟鼓何方报上头。无限兴亡千古恨,山门终为玉围留。

《甘露寺》顾元庆

绝壁倚江滨,千峰带夕曛。断冈馀王气,古镬隐雷文。沧海风烟接,高城鼓角闻。上方萧索尽,一塔出尘氛。

《谒陈少阳先生祠》杨应诏

长剑俯岩阿,危楼覆晚波。独来閒吊古,伤感复如何。社稷谁九鼎,乾坤失两河。向来忧切疏,忠愤见君多。

《多景楼故址》陈朝用

昔年歌舞地,乘兴一相过。鼓吹于今杳,江山依旧多。野花生败砌,岩树长新柯。惟有当时月,更深上薜萝。

《京口纪行》胡翰

大江风西来,波涛一何浩。我舟不得发,徘徊越昏晓。衡运已朔易,曜灵忽东杲。早出南徐州,草乾霜露少。惨惨沙尘飞,轧轧车轮绕。寒气来薄人,重裘仅如缟。日高众鸟翔,天末孤帆杳。川流与冈势,合沓自回抱。人生大块间,孰能出其表。勉为辛苦行,益见颜色槁。人言野多虎,前驱善相保。顾非千金躯,祗欲仗穹昊。共子陈此情,归来卧蓬岛。

《京口阻风寻鹤林寺》程谦

数折远江声,林开天地清。闻钟知有寺,携酒听无莺。世乱众山浅,门閒一水横。夕阳看欲尽,步步感浮生。

《雨晴渡京口》王廷相

鼓枻凌渺江,江色净如淀。宿雨乍澄霁,浮虹尚隐见。金焦崒中流,气候纷可辨。长夏郁草卉,灵霞变昏旦。不染九隅尘,颇壮三山观。平生沧海心,兹游亦堪羡。吾道岂匏系,世故多龙战。伯鸾会稽隐,亭伯辽海窜。伤哉丹阳篴,凄其广陵散。时命古有然,适性勿三叹。

《夏日过鹤林寺古竹院》彭宗孟

古寺荒凉后,相过问昔时。野花依席笑,山鸟喜人窥。竹径非唐院,苔封尚宋碑。逢僧殊爱客,坐语夕阳迟。

《蒋墅晚发》袁中道

宿雨尘尘减,新秋渐渐凉。月寒千亩湿,树暗几家藏。近岫随烟没,良苗带水香。橹柔浑不住,梦里过朱方。

《饮朝阳庵》陈永年

独领春山约,平分佛日閒。竹行青玉坞,花坐碧桃湾。近海气成市,连云僧闭关。鸟啼如劝酒,不肯放人还。

《丹阳湖》陈叔绍

积水涵太虚,一望何瀰瀰。风澜漾轻縠,霞光映文绮。遥山鸟外横,孤棹沙边舣。渔家夜语声,深在芦花里。

《招隐山楼看月》张祥鸢

长啸翠微半,山月忽东上。松际露清光,揽之不盈掌。欢友两三人,开窗生閒敞。宿鸟赴幽期,飞泉递清响。有酒旨且馨,有月皓以朗。长吟招隐诗,临风寄遐想。公子归去来,山中瑶草长。

《丹阳晓发》祝允明

京邑到来熟,晓行如赴家。月明人渡水,星散树惊鸦。灯影依依店,茶声远远车。萧骚两秋鬓,无处定生涯。

《丹阳道中》黄悬

五陵为客久,儒服满尘埃。望阙无知己,还乡愧不才。山阴残雨度,河广断云开。归去多朋旧,春城共酒杯。

《刘润州邀游甘露》王野

曲阿偏雨露,北固绕烟霞。碧石临江险,青山背郭斜。六朝空燕麦,三月自莺花。回首俱愁思,孤云万里家。

《发京口作》顾廷纶

潮来归兴发,落日下江门。客棹青山郭,渔家绿水村。蝉声喧薄暮,树色暗高原。坐对凉飙起,聊捐秋暑烦。

《长荡湖》李逊

洮湖之前削寒玉,洮湖之水涨晴绿。平生浪迹湖海游,好山好水吟不足。水光荡漾涵空溟,山色倒浸芙蓉青。老龙夜蛰唤不醒,紫气煜煜如云蒸。西风吹雁南来早,菰米初香荻花老。一行界破秋天痕,有似潇湘风景好。邹家结屋俯涟漪,倚栏吹彻玉参差。望美人兮渺何许,为君更和秋风辞。

镇江府部纪事一

《左传》:齐庆封,奔吴,吴勾馀予之朱方,聚其族焉而居之,富于其旧,子服惠伯谓叔孙曰:天殆富淫人,庆封又富矣。穆子曰善人富谓之赏,淫人富谓之殃,天其殃之也。其将聚而歼旃。楚子以诸侯伐吴,围朱方,克之,执齐庆封而尽灭其族。
《汉书·吴王濞传》:王与条侯战,大败,士卒多饥死乃畔散。于是,吴王与其麾下壮士数千人夜亡去,走丹徒。《后汉书·李忠传》:忠迁丹阳太守。时海内新定,南方海滨江淮,多拥兵据土。忠到郡,招怀降拊,其不服者悉诛之,旬月皆平。忠以丹阳越俗不好学,嫁娶礼仪,衰于中国,乃为起学校,习礼容,春秋乡饮,选用明经,郡中向慕之。垦田增多,三岁间流民占著者五万馀口。十四年,三公奏课为天下第一,迁豫章太守。
《镇江府志》:汉时有金牛出于山东,驰到曲阿界,村人栅断其道,谓其地为栅口牛,皆奔聚因曰奔牛。又万策湖中有铜牛,人逐之,入土掘之,走至此栅。今栅口及堰皆以此名,二说稍异。
孙策入曲阿,劳赐将士,遣将陈宝诣阜陵迎母及弟。发恩布令告诸县,其刘繇笮融等故乡部曲来降者,一无所问,乐从军者,一身行复,除门户不乐者,勿强也。旬日之间,四面云集,得见兵二万馀人,马千馀匹,威震江东,孙策之始得王朗也,谴让之使张昭私问朗,朗誓不屈,策忿而不敢害也,留置曲阿。
刘繇避乱淮浦,诏书以为扬州刺史。时袁术在淮南,繇畏惮不敢之州,欲南渡,江吴景孙贲迎置曲阿。术图为僭逆,攻没诸郡县,繇遣樊能、张英屯江边以拒之,以景贲术所授用,乃迫逐使去。于是,术乃置扬州刺史与景贲,并力攻英能等。岁馀,不下,汉命加繇为振武将军,众万馀。孙策东渡破英能等,繇奔丹徒。《三国志·诸葛恪传》:权令恪守节度。节度掌军粮谷,文书繁猥,非其好也。恪以丹阳山险,民多果劲,虽前发兵,徒得外县平民而已,其馀深远,莫能擒尽,屡自求乞为官出之,三年可得甲士四万。众议咸以丹阳地势险阻,与吴郡、会稽、新都、鄱阳四郡邻接,周旋数千里,山谷万里,其幽邃民人,未尝入城邑,对长吏,皆仗兵野逸,白首于林莽。逋亡宿恶,咸共逃窜。山出铜铁,自铸甲兵。俗好武习战,高尚气力,其升山赴险,抵突丛棘,若鱼之走渊,猿狖之腾木也。时观间隙,出为寇盗,每致兵征伐,寻其窟藏,其战则蜂至,败则鸟窜,自前世以来,不能羁也。皆以为难。恪父瑾闻之,亦以事终不逮,叹曰:恪不大兴吾家,将大赤吾族也。恪盛陈其必捷。权拜恪抚越将军,领丹阳太守,授棨戟武骑三百。拜命毕,恪备威仪,作鼓吹,导引归家,时年三十二。恪到府,乃移书四部属城长吏,令各保其疆界,明立部伍,其从化平民,悉令屯居。乃分内诸将,罗兵幽阻,但缮藩篱,不与交锋,候其谷稼将熟,辄纵兵芟刈,使无遗种。旧谷既尽,新田不收,平民屯居,略无所入,于是山民饥穷,渐出降首。恪乃复敕下曰:山民去恶从化,皆常抚慰,徙出外县,不得嫌疑,有所执拘。臼阳长胡伉得降民周遗,遗旧恶民,困迫暂出,内图叛逆,伉缚送官府。恪以伉违教,遂斩以徇,以状表上。民闻伉坐执人被戮,知官唯欲出之而已,于是老幼相携而出,岁期,人数皆如本规。恪自领万人,馀分给诸将。权嘉其功,遣尚书仆射薛综劳军,综先移恪等曰:山越恃险,不宾历世,缓则首鼠,急则狼顾。皇帝赫然,命将西征,神策内授,武师外震。兵不染锷,甲不沾汗。元恶既枭,种党归义,荡涤山薮,献戎十万。野无遗寇,邑罔残奸。既扫凶慝,又充军用。藜蓧稂莠,化为善草。魑魅魍魉,更成虎士。虽实国家威灵之所加,亦信元帅临履之所致也。虽《诗》美执讯,《易》嘉折首,周之方、召,汉之卫、霍,岂足以谈。功轶古人,勋超前世。主上欢然,遥用叹息。感《四牡》之遗典,思饮至之旧章。故遣中台近官,迎致犒赐,以旌茂功,以慰劬劳。拜恪威北将军,封都乡侯。
《府志》:吴孙河初为将军,屯京城,为妫览戴员所杀。河从子韶年十七,收河馀众,缮治楼橹。权闻乱从椒丘还定,览等乱引军归吴,夜至京城下营,试攻惊之,兵皆乘城传檄备警,欢声动地,颇射外人。权使晓喻,乃止,明日见韶,甚器之,即拜丞烈校尉,统河部曲,食曲阿、丹徒二县。
孙休徙会稽,孙亮废,孙綝使宗正,孙楷与中书郎董朝迎休,休留一日二夜,遂发行,至曲阿,有老公于休叩头曰:事久变,生天下,喁喁愿陛下速行。休善之,是日进及布塞亭。
刁协之孙逵,富而纵横,固吝为京口之蠹,逵之诛也。其子弥亡命,率数十人入京口,城太尉司马陆仲元击斩之,刘裕散其资,蓄令百姓称力而取之,弥日不尽,时天下饥敝,编户赖之以济。
孟昶未达时,家在京口,尝见王恭乘高舆,被鹤氅裘,于时微雪,昶于篱间窥之,叹曰:此真神仙中人。王恭始与王建武甚有情,后遇袁悦之间,遂致疑隙然。每至兴会,故有相思。时恭尝行,散至京口,射堂于时,清露晨流新桐,初引恭目之曰:王大固自濯濯。《庾希传》:希,字始彦,亮从子,为徐州刺史。以罪免,与故青州刺史武沈子遵聚于海滨,略渔人船,夜入京口城。司马卞耽踰城,奔曲阿,与曲阿人弘戎发诸县,兵击希,希败,闭城自守,东海太守周少孙讨之,城陷,执希斩于建康市。
《郗愔传》:愔,字方回,鉴子褚裒镇。京口以愔为长史,累迁,都督徐兖青幽扬州之晋陵诸军事,领徐兖二州,刺史假节在北府。徐州人多劲悍,桓温云京口酒可饮,兵可用,深不欲愔居之,而愔暗于事机,遣笺诣温,欲共奖王室,修复园陵。子超取视,寸寸毁裂,乃更作笺,自陈老病,甚不堪人间,乞閒地自养。温得笺,大喜,转愔为会稽太守。
《桓修传》:修,字承,祖冲子,元兴中以抚军将军,镇丹徒,从弟元篡位,刘裕举义斩修以徇。
《诸葛长民传》:长民,领晋陵太守,镇丹徒,既又领淮南太守监,太尉骄纵贪鄙,不恤政事,多聚珍宝美色,营建第宅。见刘毅被诛,惧祸,及谓所亲曰:昔年驱彭越,今年杀韩信,祸其至矣。欲谋乱,谓刘穆之曰:人谓太尉与我不平,其故何也。穆之曰:相公西征,老母弱弟委之将军,何谓不平。弟黎民素轻狡好利,固劝长民,因刘裕未还,可以图之。长民犹豫未发,既而叹曰:贫贱常思富贵,富贵必履危机。今日欲为丹徒,布衣岂可得也。
王允之,舒子也,为督护苏峻将。韩晃南走,允之追蹑,于长荡湖大破之。
褚裒镇京口,引李充为参军,以家贫,求外出除郯,令刁弘为桓修司马。刘裕起义,克京城,弘率文武佐吏来赴裕,登城谓曰:郭江州已奉乘舆,反正于寻阳,我等被密诏诛逆党耳。弘等信之而退。
刘粹,家在京口,为州从事,从刘裕克京城,参建武军事。卢循逼京口,裕次子义隆时年四岁,裕使粹奉之镇京口。
隆安六年,卢循乘虚袭建康,刘裕北伐,方议镇下邳。得诏,引兵还至山阳,闻何无忌败死,虑京邑失守,卷甲兼行,过江至京口,众乃大安。
褚季野与孙兴公同游曲阿,后湖中流风势猛迅,舫欲倾覆,褚公已醉,乃曰:此舫人皆无可以招天谴者,惟孙兴公,多尘滓,正当以厌天欲耳,便欲捉掷水中。孙遽无计,唯大啼曰:季野卿念我。
郗鉴于丹徒立大业曲阿庱亭三垒,拒苏峻。峻将张健来攻大业,城中乏水,三军失色。会峻死,大业围解,及苏逸等走吴,兴鉴遣李闳追斩,降男女万馀口。时贼帅刘徵聚众数千浮海,抄东南诸县,鉴遂城京口率众平之。
郗鉴疾笃,请蔡谟代己。谟闻石季龙掠缘海诸县,乃募得贼大船者,赏布千疋,小者百疋。是时,谟统数千人所戍,东至土山,西至江,镇守八所城垒,十一处烽火,楼望三十馀处。
《宋书·文帝本纪》:元嘉四年二月乙卯,行幸丹徒,谒京陵。三月丙子,诏曰:丹徒桑梓绸缪,大业攸始,践境永怀,触感罔极。昔汉章南巡,加恩元元,况情义二三,有兼曩日。思播遗泽,酬慰士民。其蠲此县今年租布,五岁刑以下皆悉原遣;登城三战及大将家,随宜隐恤。二十七年,魏太武率大众至瓜步,坏民庐舍,及伐苇为筏,声言欲渡江,建康震惧。丹阳统内尽户发丁,命领军将军刘遵等将兵分守津要。游逻上接于湖,下至蔡州,陈舰列营,连亘江滨,自釆石至暨阳,六七百里。
《刘道怜传》:道怜,裕弟。元熙元年,解尚书令进位司空,出镇京口,素无才能,举止多鄙,蓄聚常若不足,去镇日,府库为空。
《府志》:齐袁彖,粲从子。初以微言忤世祖,免官役。东冶世祖游陵望,东冶明日释之,寻白衣行南徐州事。梁简文帝为晋安王,刺南徐刘遵为州治中,甚见宾礼。大同元年,卒,王为皇太子深悼惜之,令曰:吾昔忝,朱方从容坐首,良辰美景,清风月夜鹢舟乍动。朱鹭徐鸣未尝一日不追随,一时不会,遇酒阑耳热,言志赋诗,校覈忠贤搉扬文史益者,三友此实其人。到荩早聪慧官,太子洗马,尚书殿中郎尝从高祖幸京口,登北固楼,赋诗受诏便就。
贞阳既受伪位,仍授王,僧辩大司马领太子太傅扬州牧,馀悉如故。陈霸先时为南徐州刺史,与诸将议,因自京口,举兵十万,水陆俱至,袭于建康。
隋麦铁杖,始兴人。骁勇有膂力,日行五百里,性疏诞,不治产业。陈太建中,结聚为盗,没为官户,配执御伞。每罢朝后,行百馀里,夜至南徐州,踰城劫盗,旦还及时,仍执伞,如此者十馀度。物主识之,州以状奏朝,士每旦见其常在,不之信。后数告变,尚书蔡徵曰:此可验耳。于仗下时,募以百金,求人送诏书于南徐州刺史,铁杖出应,募赍敕而往,明旦及奏事。帝曰:信然为盗。惜其勇健,释之。隋平陈后,江东反,杨素遣麦铁杖觇贼,为贼所擒,缚行至庱亭,卫者憩食,哀其馁,解手以给其餐,铁杖取贼刀杀卫者,皆尽,素大奇之。炀帝幸江都,时刘元进作乱江南,以兵攻润州。帝徵吐万绪率众至扬子津,元进至茅浦,将渡江,绪勒兵击走。绪因济江背水为栅,明旦,元进来攻,又大挫之,贼解润州围而去。绪进屯曲阿,元进复结栅拒绪,挑之,元进出战,陈未整,绪以骑突之,贼众遂溃,赴江水,死者数万。
贺若弼伐陈,兵渡京口,京口人密启告急,而陈后主叔宝正饮酒,初不知,省高颎至,犹见京口启在床下,尚未开封也。
《大业杂记》:大业六年四月,帝幸泷川宫避暑,十二月,敕开江南河,自京口至馀杭郡八百馀里,水面阔十馀丈。
《府志》:金山有一龙穴,常吐毒气,如雾。有近之,多病,或毙。大历八年,释灵坦往居之,毒遂灭。
唐兵部员外郎李约曾佐李庶人,锜浙西幕。约初至金陵,于锜座上屡赞招隐寺标致。一日,庶人宴于寺中,明日,谓约曰:尝闻誇招隐寺,昨游,宴细看何殊。州中李笑曰:某所赏疏野耳,若远山将翠,幕绕古松,用綵物裹腥膻涴鹿,跑泉音乐比山鸡声,此则实不如在叔父大厅也。庶人大笑。
代宗朝李秀卿刺湖州至维扬,逢陆处士鸿渐。李素熟陆名,因赴郡,抵扬子驿,将食,李曰:陆君善于茶,盖天下闻名矣,况扬子南零水又殊绝二妙,千载一遇,可旷之乎。命军士挈瓶操舟深诣南零,陆执器以俟之,俄水至,陆以杓扬其水曰:江则江矣,非南零者。既而倾诸盆至半,陆遽止之曰:此南零者矣。军士大骇,跪曰:赍自南零,舟荡覆水,惧其鲜,挹岸水增之,处士神鉴也,其敢隐焉。又李德裕居廊庙,日有亲知奉使京口,李曰:还日金山,下中泠水,可与汲一盎来。其人举棹,日醉而忘之,汎舟至石城下,方忆,乃汲一瓶于江中,归京献之。李饮后,叹曰:江表水味有异于顷岁矣,颇似建业石城下水。其人谢过不隐。
润州得玉磬十二,以献张率,更叩其一,曰:是晋某岁所造也。是岁闰月,造者法月数当十三,今缺其一,宜于黄钟东九尺掘,必得焉。敕州求之,如其言而得。王璠刺润州,子遐休后诛死。初璠作润州外湟,得石刻曰:山有石,石有玉,玉有瑕。瑕即休,术家谓璠祖名崟,崟生础,础生璠,璠生遐休,盖其应云。
王湾题北固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张燕公居相府,手题于政事堂,每示能文家,令为楷式。
阳平路隋为润州参军,李锜欲困辱之,使知市事,隋怡然坐市,不以为屈。
文德元年十一月,孙儒自广陵渡江,取常州,以其将刘建锋守之。儒还广陵,建锋攻润州,成及遂取润州。成及,越钱氏守将也。
大顺元年二月,杨行密遣将马敬言帅兵五千,乘虚入据润州。敬言同安仁义刘威屯兵于润,秋八月,孙儒来攻润州,遣将陷苏常。安仁义等焚润州庐舍而遁,儒遣其将归传道守润州。
王茂章为润州刺史,杨行密登城望,见茂章营第,曰:天下未定,而茂章居寝郁然,渠肯为我忘身乎。茂章毁第。
李升封齐王杨溥遣摄太尉,杨璘传位于升。二年四月,迁溥于润州丹阳宫,以王舆为浙西节度使,马思让为丹阳宫使,以严兵守之。
王舆少时从军,围润州,为大弩射中右耳,自左耳出,旁一人中之,犹死。舆卧病百许日,及愈耳,亦不聋,终为使相,卒年七十四。
吴封徐温齐国公两浙都招讨使,始镇润州,后温徙镇金陵,以其养子知诰守润州。严可求曰:二郎君非徐氏子,而推贤下士人望颇归,若不去之,恐为后患。温不能用其言。
徐温镇润州,以升池等六州为属。温闻升理升州有善政,往视之,见其府库充实,城壁修整,乃徙治之,而迁升润州刺史。升初不欲往,屡求宣州,温不与。既而徐知训为朱瑾所杀,温居金陵,未及,闻升居润州,近广陵,得先闻,即自以州兵渡江定乱,遂得政。安仁义,沙沱叛将也。奔淮南,杨行密属以骑兵。与田頵擒孙儒有功,表为润州刺史。王茂章攻润州,仁义见杀。李德诚初事安仁义,后唐天祐二年,吴遣王茂章穴地取润州,仁义以家属保城楼,兵不敢登,召德诚曰:汝可以委命矣。乃抵弓矢就縳。德诚守润州,尝秉烛夜出,候者以闻,徐温疑其有变,徙镇江州,及王茂章攻拔润州,杀安仁义,遂为润州团练使。
刘浩刁頵为润州衙将,逐其帅周宝,宝奔常州,浩推度支催勘官薛朗为帅,领杭州钱镠,遣都将成及杜棱等攻常州,取周宝,以归镠,具军礼,郊迎馆宝于樟亭。宝病卒,遣棱等进攻润州,刘浩走,执朗剖其心,以祭宝,使阮结守润州。
延陵镇昌国寺十八,应真系唐人旧塑,内有降龙真者。寺僧夜梦其龙,语之曰:今夕天龙来,与吾战,可助鼓三通。僧惊寤,忽闻烈风四起,雷轰电掣,越明,始安。起视,泥龙爪鬣淋漓,遍体萍藻,寺侧陷一深池,僧惧,遂以木钉镇压之。
《宋史·王琪传》:琪,知润州转运使,欲浚常润漕河,琪陈其不便,诏寝役而后议者,卒请废古城埭,破古函管而浚之,河反狭,舟不得方行,公私交病。
范文正公在睢阳,遣尧夫到姑苏搬麦五百斛。尧夫时尚少,既还舟,次丹阳,见石曼卿,问寄此久近,曼卿曰:两月矣。三丧在浅土,欲葬之,而北归,无可与谋者。尧夫以载麦舟付之单骑,至长芦,捷径而去,到家,拜起,侍立良久,文正曰:东吴见故旧乎。曰:曼卿为三丧未举,方滞丹阳,时无郭元振无可告者。文正曰:何不以麦舟与之。尧夫曰:已付之矣。
杨湖阴居金陵丹阳,陈辅每清明上冢,即过湖阴之居,清谈终日,率以为常。元丰间,频岁访之,不遇,乃题一绝于门云:北山松粉未飘花,白下风轻日脚斜。身是旧时王谢燕,一年一度到君家。湖阴归,见其诗,吟赏久之。曾称于荆公,公笑曰:此正戏君为寻常百姓耳。湖阴亦大笑。
杨次公守丹阳,米元章过郡,留数日去。元章好易他人书画,次公作河豚羹饮之,其实他鱼,元章疑而不食,次公笑曰:此赝本耳。迨其行,送以诗,有淮海声名二十秋之句。林子中见之,谓次公曰:公言无乃过欤。次公笑曰:二十年来,何处不知有米颠乎。
米元章好奇葬,亲润州山间,不封不树,莫有知其穴者。有王相者,子韶之子也,素与米游,独知之。米一日与游山,因至墓所,周览之次,相忽溲于草间,米色变,意甚怒,然业已讳之,竟不敢止相。
元祐初,苏轼疏言:臣窃见前者,台官论朱服不孝。因疏乞外官,宰相除服直龙图阁,知润州,服因人言:反获美命,盖宰相上欺朝廷,下罔台谏,习用此术久矣,成例不可不察。
侍御史张汝贤奏左丞王安礼素行贪秽,身任润州太守,倡女共政,私其部内馆阁故老侍婢,以归闺门之内,数致忿争。安礼修身治家如此,其能正百官,理万民乎。安礼乞去。
治平元年,毗陵日晡天,大声如雷震者,三星陨宜兴许氏园,入地三尺馀。后得拳石,色如铁,郑守伸取以遗金山寺。
治平间,蔡卞寓居京口,子幼,自言原系丹阳王家子。访之,果然其妻孥尚在,见之相与,如昔时八九岁,渐忘前事矣。
《东坡杂纪》云:东坡居士醉后,单衫游招隐,既醒,著衫而归,问大众曰:适来醉汉,向甚处去。众无答,明日,举以问焦山,焦山义手而立。
东坡自钱塘被召,过京口,林子中作郡守,宴会坐中营妓出牒,郑容求落籍,高莹求从良。东坡为作减字木兰花书牒,后云:郑庄好客,容我楼前先堕帻,落笔生风,籍籍声名不负公,高山白早,莹骨冰肌,那解老从,此南徐良夜清风,月满湖。用郑容落籍,高莹从良八字于句端也。
王介,衢州人,居丹徒,举制科,累官秘阁校理。与王安石游,甚欢,然未尝降意相下。初,安石累召不起,后受学士之命,介以诗寄之,有云:草庐三顾动春色,蕙帐一空生晓寒。盖讽之也。
歌者袁绹尝从东坡,与客游金山。适中秋,天宇四垂,一碧无际,江流澒涌,月色如昼,遂共登金山妙高台,命绹歌其水调歌头,曰: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歌罢,公自起舞。
王觌以论胡宗愈,出守润州,曾巩言寄腹心于大臣,寄耳目于台谏,二者相须,阙一不可。今觌论执政,即去之,是爱腹心而涂耳目也。帝悟加觌直龙图阁。张于湖知京口,王宣子代之。时多景楼落成于湖,为书楼匾,公库送银二百,为润笔,于湖却之,但需红罗百匹。于是,大宴合乐,酒酣,于湖制词,命诸伎合唱,甚欢,以红罗百匹赏之。
南徐刁氏子,字鳞游。十岁赋竹马,诗云:小儿骑竹作骅骝,在走东西意未休。我已童心无一在,十年浑付水东流。后十年,果卒,有志其墓者,以比李长吉,言文章夙成,古人有之然,亦天所忌也。
苏养直居丹阳,后湖盛夏纳凉,方与客对奕。有衣褐通谒,罗浮山道人江观潮既见,曰:罗浮黄真人以公不好,世之所好,气毋以成。令某持丹,度公袖中出小合药,黄色而膏融。养直以置佛室,后食,蜜雪和以龙脑,一夕,暴下而卒。所亲记道人言,亟取磨饮之。即苏绍兴十七年岁旦,与人约别,异日东方未明,披衣曳杖出门,行步如飞,妻孥奔逐,挽衣则已逝矣。
陈亚少卿,维扬人,善诗什,滑稽尤甚。尝遇蔡君谟于金山僧舍,酒酣,君谟题句屏间曰:陈亚有心终是恶。亚即索笔,对曰:蔡襄无口便成衰。
米元章曰:久客江湖,不见伟人,昨至金山,见滕元发乘小舟破巨浪来,巍然使人神耸。
辛稼轩守南徐,多病谢客。每燕必令侍伎歌其所作,特好歌贺新郎一词,自诵其警句曰: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又曰: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每至此,辄拊髀自笑,顾问坐客:何如。既而又作永遇乐序北府事,首章曰: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又曰: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其寓感慨者,则曰:不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使伎迭歌,益自击节,遍问客,使摘其疵字。客或指一二辞弗契其意,又弗答,挥羽四视不止。
嘉定己巳,邑旱,飞蝗蔽天而下。时太常丞刘宰家居,草书一函,命其仆至城北钟秀桥,见两黄衣客。即跪进之,至桥,果见衣黄者。启书阅,竟语仆曰:我借路不借粮也。蝗果不为灾,自后有蝗,必向漫塘祠祭之。绍兴丙子,郡守某欲私其乡之士,俾冒郡籍以试。来者数十,郡人援贡举制,争不胜,则期以试,日遏焉,守知其谋亲,以兵卫拥入之。郡人不胜忿,群起诪张兵卫前却守,愧且怒,因诬以犯上,发卒大搜,儒冠者辄执之,至执者七人,金坛钱弼其一也。弼谓同列曰:今日之事,为之者阖郡人也。虽然阖郡之人既免矣,而吾七人者以不幸执。倘因吾七人者而遂究,其馀则被祸不已多乎,盍相与自执其咎。守欲竟党与锻炼百计,七人以身任不及,其他会言者直其冤,守以是去七人,遂得末减。
嘉定郡守史弥坚重建金山龙王庙,记云:夏旱,祷雨,肤寸之云起于祠旁。次日午,焦山外浓云如墨,冷风掠人,如冰雪。两龙现,水波逆立,有声上与龙接,疾雷震电,大雨随至。岁大丰。
洪迈知枢密院事,叶义问出视师,奏以迈参议军事。至镇江,闻瓜洲官军与金人相持,遑惧失措。会建康,走驿告急,义问遽,欲还,迈力止之曰:今退师无益,京口胜败之数,而金陵闻返旆,人心动摇,不可。金粘没喝入天长军,帝南渡,入镇江府,金人追至杨子桥而去。天长陷报至帝,即被甲乘骑驰至瓜洲步,得小舟渡江,惟护听军卒数人及王渊、张俊、张选、康履等从行。日暮,至镇江,时汪伯彦、黄潜善方率同列听浮屠,克勤说法,罢而会食。或有问边耗者,犹以不足畏,告之堂吏,大呼曰:驾已行矣。二人相顾仓皇,乃戎服乘马南驰,居民争门而出,死者相枕藉。
韩蕲王至镇江,一日抵晚,令帐前提辖王权往金山,戒不得用船渡,恳给浮环,偕一卒至西津,遂浮以渡。登山寺僧疑为鬼神,诘得其详,以手加额,因指适所,历处皆鼋鼍穴,曰:官既不死,他日必贵。后果建节。靖康乱后,扬子江中遗弃物最多,镇江渔户于西津沙际,有得北珠一囊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瓜洲古代历史故事】瓜洲古渡的历史变迁
大唐的诗仙在镇江,留下过多少传奇!
镇江史比丹徒县志还全
你好,这是我的家乡,鎮江!这是我的新名片。
“红宝石婚”之《觅悦循踪:1983-05-08》
卷第二十五◎江南道一▲浙西观察使润州,丹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