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礼仪典  第二百三十五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礼仪典

 第二百三十五卷目录

 陵寝祀典部汇考三
  金〈海陵天德一则 世宗大定七则 章宗明昌三则 泰和一则 卫绍王大安一则 哀宗正大一则〉
  元〈总一则〉
  明〈太祖吴元年一则 洪武五则 成祖永乐四则 宣宗宣德一则 英宗正统二则 宪宗成化二则 孝宗弘治一则 武宗正德一则 世宗嘉靖五则 穆宗隆庆二则 神宗万历二则〉
皇清〈总一则 崇德一则 顺治五则 康熙九则〉

礼仪典第二百三十五卷

陵寝祀典部汇考三

金海陵天德四年正月,朝谒世祖、太祖、太宗、德宗陵。
《金史·海陵本纪》云云。
世宗大定二年正月,献享山陵。十月,如山陵。
《金史·世宗本纪》:大定二年正月乙亥,如大房山。丙子,献享山陵。戊寅,还宫。十月戊辰,如山陵,谒睿宗皇帝梓宫,哭尽哀。
大定三年八月,谒睿陵。十二月,猎近郊,以所获荐山陵。
《金史·世宗本纪》:大定三年八月乙酉,如大房山。丁亥,荐享于睿陵。戊子,还宫。十二月丁丑,腊,猎于近郊。以所获荐山陵,自是岁以为常。
大定四年正月,获头鹅。遣使荐山陵,自是岁以为常。八月己卯,如大房山。辛巳,致祭于山陵。
《金史·世宗本纪》云云。
大定七年八月己未,如大房山。壬戌,致祭睿陵。按《金史·世宗本纪》云云。
大定八年定朔,望致祭山陵礼。
《金史·世宗本纪》:大定八年十月乙未,命涿州刺史兼提点山陵,每以朔望致祭,朔则用素,望则用肉,仍以明年正月为首。
大定二十四年三月丁酉,如山陵。己亥,还都。
《金史·世宗本纪》云云。
大定二十六年十一月甲辰朔,定闵宗陵庙荐享礼。按《金史·世宗本纪》云云。
章宗明昌元年正月,谒兴、裕二陵。三月,谒兴陵。
《金史·章宗本纪》:明昌元年春正月甲子,如大房山。乙丑,奠谒兴陵、裕陵。丙寅,还都。二月甲寅,如大房山。三月乙卯朔,谒奠兴陵。丙辰,还都。
明昌二年九月,谒裕陵。
《金史·章宗本纪》:明昌二年九月甲寅,如大房山。乙卯,谒奠裕陵。丙辰,还都。
明昌四年九月,谒奠陵。
《金史·章宗本纪》:明昌四年九月庚午,如山陵,次奉先县。壬申,致奠诸陵。
泰和三年十二月,诏诸亲王、公主每岁寒食、十月朔听朝谒兴、裕二陵。
《金史·章宗本纪》云云。
卫绍王大安元年九月,如大房山,谒奠睿陵、裕陵、道陵。
《金史·卫绍王本纪》云云。
哀宗正大元年十二月甲寅,宣宗小祥,烧饭于德陵。按《金史·哀宗本纪》云云。

元制,山陵烧饭三年,取马乳以祀,五年乃止。
《元史·祭祀志》:凡宫车晏驾,送葬官三员,居五里外。日一次烧饭致祭,三年然后返。 按《兵志》:自世祖而下山陵,各有酝都,取马乳以供祀事,号金陵挤马,越五年,尽以与守山陵使者。

太祖吴元年,命太子及诸王展奠皇陵。
《续文献通考》:太祖吴元年丁未夏四月,仁祖忌日,太祖诣太庙祭。毕,退御便殿,泣下不止。顾谓起居注詹同曰:往者吾父以是月六日亡,兄以九日亡,母以二十二日亡。一月之间,三丧相继。人生值此,其何以堪。终天之痛,念之罔极。愈呜咽不胜。左右皆感泣。既而命太子及诸王,往凤阳展奠皇陵。临遣,恻然命之曰:吾祖宗去世已远,吾父母又相继早亡。每念劬劳鞠养之恩,惟有感泣而已。今日虽尊为天子,富有四海,致敬尽孝,为一日之奉,不可得矣。哀慕之情,昊天罔极。今凤阳,陵寝所在。特命尔等躬诣致祭,以代朕行。孔子曰: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尔等识之。
洪武 年,始定熙祖、德祖、懿祖、仁祖四陵祀礼。
《明会典》:熙祖陵,在今凤阳泗州蠙城之北。洪武初,号曰祖陵,即祖陵望祭德祖、懿祖二陵,设泗州祠祭署,置奉祀一员,陵户二百九十三户,供洒扫。每岁冬至、正旦,以三太牢。清明、中元、孟冬及每月朔望,以三少牢。本署官行礼。仁祖陵,在中都凤阳府太平乡。洪武初号曰英陵,寻改皇陵。设皇陵卫并祠祭署奉祀一员,祀丞三员,置陵户三千三百四十二户,供值宿洒扫。内选礼生二十四名,供祭祀执事。每岁冬至、正旦,以太牢。清明、中元、孟冬以少牢。俱署官行礼。朔望以少牢,中都留守司行礼。
洪武七年,陵寝告备,遣皇太子代祭行礼。
《续文献通考》:洪武甲寅,命皇太子至盱眙县,修德祖元皇帝、元皇后、懿祖桓皇帝、桓皇后、熙祖裕皇帝、裕皇后诸陵寝,遂葬衣冠。上亲为文祭告之。时陵寝已备,至是乃命制衮冕服,遣皇太子代礼。祭文曰:呜呼,昔者列祖,立命是方。积德深长,致天昭鉴,福垂后嗣。今也子孙蕃衍,宅于宇内,以统黔黎。深思皇考生前岁月之艰难,思念列祖音容,孙常切记,已有年矣。呜呼,以万几之冗,未获躬诣拜扫。今特遣元孙皇太子,以牲醴之奠,诣陵修缮,敬葬衣冠,以伸孝思。神其鉴之。
洪武八年,诏定陵寝朔望节序礼。
《续文献通考》:洪武乙卯年冬十月,诏定陵寝朔望节序祀礼。时礼部学士乐韶凤等奏:每岁元旦、清明、七月望、冬夏二至日,用太牢。其伏腊社,每岁朔望日则用特羊祠祭,署官行礼。如节与朔望伏腊社同日,则用节礼。从之。后清明、中元、冬至日,祭列圣陵寝,分遣勋戚大臣行礼,翰林官二员陪祭。
洪武九年,令陵寝朔望用少牢。
《明会典》:凡皇陵朔望供祀,洪武九年,令用少牢。洪武二十六年,令车马过陵,及守陵官民入陵者,俱百步外下马。
《明会典》:凡陵寝禁例,洪武二十六年,令车马过陵者及守陵官民入陵者,百步外下马。违者,以大不敬论。
成祖永乐元年,躬祀孝陵。
《续文献通考》:永乐元年五月,太祖高皇帝忌辰,上率诸王于奉先殿祭。毕,仍率百官躬诣孝陵致祭,公侯驸马伯、文武四品以上及近侍官,于殿前行礼。五品以下官于门外行礼。
永乐二年,诣孝陵。有司请具法驾,上不许。
《续文献通考》:永乐二年五月己酉,锦衣卫奏:明日,上诣孝陵,请具法驾。上曰:不用,但以骑士数人前导。已而顾侍臣曰:明日,皇考忌日。正属感慕之时,何用法驾。非为辟除道路,则前导骑士,亦不可用。〈又〉太祖高皇帝陵曰孝陵,在南京钟山之阳,高皇后马氏合葬。设神宫监,并孝陵卫及祠祭署。每岁正旦、孟冬、忌辰、万寿圣节,俱行香。清明、中元、冬至,俱祭祀。特令勋旧大臣一员行礼。南京各衙门文武官,俱陪行礼。若亲王之国,过南京者,谒陵。官员以公事入城者,谒陵。出城者,辞陵。国有大事,则遣大臣祭告。
永乐六年,始定巡狩,祭告诸陵。
《明会典》:永乐六年,定巡狩车驾将发,奏告孝陵。经过处所,泗州祭祖陵,凤阳祭皇陵。
永乐十八年,令孝陵神宫监鸡鸭,日给稻谷一合。按《明会典》:永乐十八年,令孝陵神宫监鸡鸭,每一只,日给稻谷一合,喂养。应天府于存留粮内折送。
宣宗宣德五年二月,上奉皇太后及皇后谒长陵、献陵。
《续文献通考》:宣德五年二月乙未,上奉皇太后率皇后谒长陵、献陵。车驾发京师。三月壬寅,驻跸陵下开平,守将陈边务数事。戊申,上奉皇太后,率皇后还京师。
英宗正统元年,谕百官,遇祭陵日,俱服浅淡色。
《明会典》:凡遇陵祭,正统元年,谕是日与百官俱浅淡服色。
正统二年,谕剪伐天寿山树木者,从重治罪。
《续文献通考》:正统二年,谕天寿山祖宗陵寝,敢有剪伐树木者,治以重罪。家属发边远充军,即出榜禁约。仍令锦衣卫官校巡视,工部同钦天监官环山立界,界外听民樵采。
宪宗成化九年,奏准祭孝陵南京官,有不赴者,纠察之。
《明会典》:成化九年,奏准孝陵祭祀,凡南京大小官员,有不赴者,令御史纠察。
成化十五年,令陵寝所在,毋得作践。并上仁祖陵号,行祭告礼。
《续文献通考》:成化十五年,令凤阳皇陵、皇城并泗州祖陵所在,应禁山场地土,巡山官军务要用心巡视,不许伐树、取土石、开窑、烧造、烧山,及于皇城内外耕种、牧放作践。有犯者,正犯处死,家口俱发边远充军。有科敛银两馈送,不用心巡视及守备留守等官,贪图贿赂,不严加约束,以致下人恣肆作弊,不能禁治者,一体重罪。是年,尊上仁祖陵曰英陵。时礼部尚书崔亮,以既上尊号,请行祭告礼。太常博士孙吾与奏云:汉唐故事,其于祭告之礼并无,且庙号与陵不同,庙号是易大行之号,不祭告,不可。故必上册谥,以告之神明。若陵之有号,则嗣王所以识别先陵而已。故历代皆不以告。今英陵加号,亮欲行祭告,臣窃以为非宜。亮驳之曰:加上陵号,尊归先世考之典礼,如汉光武加上先陵曰昌,宋太宗加上高祖陵曰钦,曾祖陵曰康,祖陵曰定,考陵曰安,盖创业之君,尊其祖考,则亦尊崇其陵。既尊其陵,亦必以告礼。缘人情,加先帝陵号,而不以告先帝者,非人情也。臣以为告之是。上敕廷议佥曰:亮议是。遂遣太常行祭告礼。
孝宗弘治元年,敕内官一员,监护祖陵。
《明会典》:弘治元年,敕内官一员,监护熙祖、德祖、懿祖、仁祖四陵。凡官员以公事经过者,俱谒陵。
武宗正德十三年,诣天寿山,祭六陵。
《续文献通考》:正德十三年夏四月朔,上以大行太后梓宫将祔葬,亲诣天寿山,祭告六陵。
世宗嘉靖十五年,奉皇太后同谒山陵,并躬行春秋二祭礼。
《明会典》:嘉靖十五年,奉皇太后谒陵仪。先期,太常寺具酒果脯醢,翰林院撰告词。上至长陵,行谒告礼。毕,奉皇太后率皇妃入女官奏就位,行四拜礼。奏:上香。女官捧香,皇太后三上香。讫,奏:复位,跪。皇太后跪,皇妃皆跪,上跪于皇太后之左,读词官跪于上后。读讫,奏:兴,四拜。礼毕,次诣献陵。上先谒告,仍奉皇太后谒,如前仪。次谒景陵,同。明日,遍谒裕陵等四陵,亦如之。上还,往西山拜恭让章皇后及景皇帝、后各陵寝,行三献礼。又遣官前诣孝陵、显陵,行祭告礼。〈又〉嘉靖十五年三月,上躬行春祭礼。七月,改命春以清明,秋以霜降,遣官行礼,各衙门官陪祭。其中元、冬至等节,遣官行礼,俱不陪祭。九月,上躬行秋祭礼,自奉慈殿迁孝肃皇后神主于裕陵,孝穆皇后、孝惠皇后神主于茂陵。躬行奉慰礼。 山陵躬祭仪:一,发京先期,太常寺备告庙及祀陵祭品如常仪。翰林院撰祭告文,锦衣卫设丹陛仪卫扈行,兵部奏请简命文武大臣居守京师,请敕行事,及奏请直守皇城四门、京城九门分调提督武臣,把守各山口关隘,选点扈驾军马,奏差科道官点闸,户部给扈从官军行粮,工部差官修理桥梁道路,光禄寺预备御膳酒饭供具,教坊司备大乐,五府及九卿衙门正官、司属官各一员、太常寺、鸿胪寺堂属官、光禄寺、太仆寺卿、翰林院学士并日讲官、国子监祭酒、顺天府府尹、六科官六员、十三道官十三员,俱从。凡在途,供事以便衣,朝参以吉服。前期一日,上率后妃告于庙。至日早,免朝驾,发由长安左门,后妃辇轿由东安门出,扈从官前行,居守官同文武百官俱吉服,趋德胜门外候送驾过,退。驾至行宫,进膳毕,升座,从官朝见,行叩头礼如常仪。次日早,从官朝参奏事。毕,鸿胪寺引昌平州官吏、师生及公差有事官员见,行五拜三叩头礼。朝罢,从官先行,至天寿山行宫,候驾。驾发,后妃后从至天寿山红门,上降辇由左门入。驾至行宫,进膳毕,上出,升座,从官行叩头礼。毕,退。次日早,从官朝参奏事如常仪。一,致祭,是日,免朝。质明,上具青袍,恭诣长陵,致祭,如常仪。遣官六员,青服,各诣陵行礼。从官俱青布服,恭诣长陵陪祀。祭毕,先趋赴行宫候驾。每日早朝,参奏事如常仪。一,回銮。是日早,免朝,从官先行,至沙河行宫候驾。驾至,从官行叩头礼,如常仪。次日早,从官朝参奏事毕,鸿胪寺官引昌平州官吏师生,辞行礼如常仪。朝罢,从官先还驾,由德胜门入,文武百官及军民耆老人等,俱于门外候迎。居守文武大臣,伏谒驾前,致词,行叩头礼。教坊司大乐,鼓吹振作。驾入,告庙,谒皇太后。礼毕,还宫。越二日,上御奉天门,文武官各具吉服,致词,行礼。 山陵遣祭仪:陈设用牲醴,赞引引遣官由殿右门入。典仪唱:执事官各司其事。赞引引遣官就拜位,执事捧香盒至香案前,赞引导遣官至香案前。赞:跪。赞:上香。遣官三上香。讫,赞:复位。赞:四拜。通赞众官同。典仪唱:奠帛,行初献礼。执事捧帛爵各跪献于御案前。讫,赞:跪。通赞众官皆跪。赞:读祝。读讫,赞:俯伏,兴,平身。通赞众官同。典仪唱:行亚献礼仪。同初献,惟不奠帛、读祝。典仪唱:行终献礼仪。同亚献。赞:四拜。通赞众官同。典仪唱:读祝官捧祝,进帛官捧帛,诣瘗位。赞:礼毕。
嘉靖十七年,躬行春祭礼。并命从葬诸妃从祀于祾恩殿。
《明会典》:嘉靖十七年二月,上躬行春祭礼。改陵殿曰祾恩,殿门曰祾恩门。四月,建成祖文皇帝圣迹亭于平台山,率从官行祭礼。先是,从葬诸妃,岁时俱享于殿内,其别葬者,俱遣内官,祭以牲醴。嘉靖十七年,始命并入各陵,从祭祾恩殿之两傍,以红纸牌书曰大明某宗皇帝第几妃之位。祭毕,焚之。
嘉靖十八年,南巡谒显陵。
《明会典》:嘉靖十八年,驾幸承天府谒陵仪:前期,太常寺陈设牲犊、酒醴、香烛、制帛。上具常服,诣陵,由陵左门入殿左门,内赞奏:就位。奏:上香。奏:四拜。奏:奠帛,行初献礼。赞:读祝。奏:跪。读祝官读毕,奏:俯伏,兴,平身。奏:行亚献礼,终献礼,如仪。奏:四拜。焚祝帛。礼毕。从驾官及抚按等官,俱吉服陪拜。〈又〉睿宗献皇帝陵曰显陵,在湖广承天府之松林山,今号纯德山。献皇后蒋氏合葬。建享殿,设神宫监、显陵卫、祠祭署,置奉祀一员,以戚属为之。给署印设礼生二十四名,供祭祀职事。陵户六十户,供洒扫。校尉二十名,供巡视。十八年,升戚属为都督佥事,给钦差纯德山掌祀关防职,专守护。始于太常寺选补奉祀及增祀丞一员,如七陵之制。
《大政纪》:嘉靖十八年三月己卯,帝至承天府,入御旧邸。壬午,帝谒显陵,夜祀龙飞殿。乙酉,祀显陵。戊子,阅显陵。
嘉靖二十五年,量拨未央宫庄田,供章皇后陵寝香火。
《明会典》:恭让章皇后陵寝,在金山。祭遣内官行礼。嘉靖二十五年,令于未央宫庄田六百五顷九十七亩内,量拨一半,供奉香火。
嘉靖二十七年,令显陵制俱照长陵。
《明会典》:嘉靖二十七年,令显陵照长陵制,设左司乐一员,右司乐三员,俳长四名,色长十四名,孝师十六名,供祀。铸给显陵供祀教坊司印信。每岁清明、霜降、二圣忌辰,遣镇守湖广勋臣行礼。勋臣有故,以守护奉祀官代行。奉祀官有故,则分守官代。圣旦、正旦、中元、孟冬、冬至,遣守护奉祀官行礼。
穆宗隆庆二年,诣天寿山谒诸陵。
《续文献通考》:隆庆二年二月丁未,上诣天寿山,展谒诸陵。谕户部曰:朕躬奉春祀式,弘先德以惠民生。所过地方,其量免本年田租。尚书马森等请覈昌平州宛平、大兴二县地,凡建设行宫,及屯营军,为开除驰道者,免十分之五。所过者,免十分之三。上允之。仍命查所毁民房,亦量与价值,以示轸恤。
隆庆六年,制各陵从祀诸妃木位。
《明会典》:隆庆六年,从葬诸妃改造木位,刻列名号,置各陵,永远从祀。其世庙诸妃,并迁祔永陵,各置本位配享。
神宗万历三年,祔孝烈、孝恪二后于永陵,遣官行礼。按《明会典》:万历三年,孝烈皇后、孝恪皇后神主迁祔永陵仪:先期,命大臣一员,先诣永陵,行祭告礼。一员
护送神主至殿内。侍官先于永陵殿内,会同神宫监官,陈设各合用神座、几案、册宝衣冠等案。是日,弘孝、神霄二殿行奉迁礼。毕,神主舆由中门出,至午门外,锦衣卫、仪卫前导,由端门、承天门、长安左门,俱中门出,由德胜门,诣陵。百官青衣角带,先诣德胜门外候神主舆至,入班,行五拜三叩头礼。舆过,方退。神主舆至红门外,内侍官各诣二后神主舆前,跪,请捧神主出舆,由左门入,复升舆,至永陵,由中门入,至享殿门外。内侍官各捧入孝烈皇后神主,奉安世宗肃皇帝神寝之左室,孝恪皇后神主,安于右室。册宝衣冠,俱各奉安于室。讫,遣官行安神礼。礼毕,回京,复命。万历八年,奉两宫皇太后及后妃谒山陵。
《春明梦馀录》:万历八年三月,上奉两宫皇太后率后妃谒陵,行春祭礼。辛亥,发京师,次巩华城,从官行礼毕,蓟辽总督官梁梦龙、昌平总兵官杨四畏及昌平州官吏师生,朝见于行宫。赐元辅张居正及次辅张四维、申时行膳酒有差。壬子,驾发巩华城,至天寿山红门,降辇,由左门而入。两宫皇太后升舆驾前导,后妃后随,至感思殿,侍膳毕,上升座,从官行叩头礼。本日,驻跸感思殿。祭日,质明,上具青袍,奉两宫皇太后,率后妃,乘舆,至长陵东,降舆。皇太后、后妃于陵殿左右设障屏,少待。导引官导上至左门外。典仪唱:执事官各司其事。内赞、对引、导驾至拜位,奏:就位,上香。上三上香。讫,复位,四拜。传赞同。奠帛,行初献礼,导至御案前,献爵。导至文皇帝御座前,献爵。又导至文皇后御座前,献爵。复位,跪。传赞众官皆跪。读祝,俯伏,兴平身,传赞同。亚献礼、终献礼,执爵者代献,四拜,传赞同。读祝官捧祝,进帛官捧帛,各诣燎位。上退拜位之东,捧祝官出殿门。礼毕。传赞同。百官以次出,先诣永陵候驾,执事官彻牲设酒果脯醢,上奉两宫皇太后率后妃入,女官奏:就位。行四拜礼。奏:上香。女官捧香,皇太后三上香。讫,奏:复位,跪。皇太后跪,后妃皆跪。上跪于皇太后之左,读祝官跪于上后。读讫,奏:兴,四拜。礼毕。出次诣永陵、昭陵,行礼如长陵。是日,遣公徐文璧、侯李言恭、伯陈王谟、杜继宗、陈景行、李伟分祭献陵、景陵、裕陵、茂陵、泰陵、康陵。都督沈至祭景皇帝陵寝,李鹤祭恭让章皇后,中官祭宪庙废后、吴后,都指挥佥事蒋克谦祭哀冲庄敬二太子各陵园,侯张建元祭天寿山神。初,拟本日仍驻跸感思殿,圣母与上闻陵所艰于得水,因念六军难以久屯,遂即日驾回巩华城,以扈驾祭陵行礼。毕,赐辅臣张居正、张四维、申时行白金纻币。谕兵部以辽蓟昌平迎驾官军防护辛苦,给赏如京军例。又次赏宣大顶关防护官军,以示朝廷抚恤恩优,垂念边兵之至意。谕户部曰:朕兹躬谒山陵,经过地方,百姓劳苦。本年分田租,量与蠲免,以示优恤。甲寅,驾发巩华城,暂驻跸功德寺行宫,复赐辅臣酒膳,奉两宫圣母后妃御龙舟回京,文武百官军民耆老,俱于西直门迎驾。上还宫。是行也,上自发京以至还宫,往来皆乘马。诸供亿悉省约。居人老幼扶携载道,瞻仰欢颂,达于远近。

皇清

《大清会典》
国初,肇基兴京,京城西北十里为

肇祖原皇帝陵、
兴祖直皇帝陵,共一山,称
兴京陵。盛京城东南一百二十里为
景祖翼皇帝陵、
显祖宣皇帝陵,共一山,称
东京陵。
崇德 年
《大清会典》:崇德间,定
兴京陵,岁除日,宰牛一。清明日,宰牛一。遣守陵官行礼,
致祭。

东京陵,岁除日,宰牛二。清明日,宰牛二。遣宗室觉罗大
臣,行礼致祭。

福陵,岁除日,宰牛一,羊二。清明日,宰牛一,羊二。忌辰、中
元、

万寿圣节,上香烛,供酒果。俱遣大臣一员,读祝致祭。
每月朔望日,宰牛一。上香烛,供酒果。无祝帛。遣守陵官行礼,致祭。凡祭肉,皆熟献。
顺治八年
《大清会典》:顺治八年,封
兴京陵山为启运山,
东京陵山为积庆山,俱从祀
地坛,各设官员及守陵人户,并定祭祀礼仪。
太祖高皇帝陵,在盛京城东北二十里,称
福陵。
太宗文皇帝陵,在盛京城西北十里,称
昭陵。顺治八年,封
福陵山为天柱山,
昭陵山为隆业山。俱从祀
地坛。
顺治十年

《大清会典》:顺治十年,议准
兴京陵、
东京陵冬至、岁除、清明、冬宰牛一,献酒果,上香烛,焚帛,
读祝文。中元、十月朔,各宰羊一,献酒果,上香烛,焚帛,读祝文。俱遣宗室觉罗大臣行礼致祭。祭肉皆生献。每月朔望,荐熟羊一,献酒果,上香烛,遣守陵官行礼致祭。

福陵、
昭陵,冬至,宰牛、羊、豕各一,献酒果,上香烛,焚帛,读祝文。
忌辰、清明、岁除、中元、十月朔、

万寿圣节,献酒果,上香烛,无祝帛。遣盛京官行礼致
祭。
是年,又议准

兴京陵、
东京陵,俱照
福陵、
昭陵例,致祭。其元旦祭祀,俱停,止预于岁除日举行。
顺治十三年,题准谒

陵礼,亲王以下、参领、阿达哈哈番以上,若到
盛京,并往来经过,俱于

福陵、
昭陵内门外,行三跪九叩头礼。
顺治十五年

《大清会典》:顺治十五年,奉移
东京陵,改祔
兴京陵安葬。其积庆山祀典,停罢。
顺治十六年

《大清会典》:顺治十六年,尊称
兴京祖陵为
永陵,遣官致祭。
顺治十八年

《大清会典》:顺治十八年,建
永陵前享殿成,立
景祖、
显祖、迁祔
永陵石碑。
康熙元年
《大清会典》:康熙元年,设
四祖神牌于享殿,四时致祭,及每月朔望日供献。
康熙二年

《大清会典》:康熙二年,改造
福陵、
昭陵地宫,奉安
宝座于享殿内,各设
神牌其帐幔、衾褥、龛椅等项,俱照
太庙例成造。
又题准谒

陵礼,凡有事往
盛京者,三品以上官,在

福陵、
昭陵城门外行礼。若遇致祭日,二品以上官进城门内,
随守陵官排班行礼。回时,亦照前行礼。

世祖章皇帝陵,在遵化州凤台山,称
孝陵。康熙二年,封为昌瑞山,从祀
地坛。
又题准

祾恩殿,中一间,正设世祖章皇帝神牌。左一间,正设
章皇后神牌。右一间,正设
端敬皇后神牌。以享殿为
隆恩殿,门为隆恩门,楼为明楼,上书

孝陵牌匾。每年清明、中元、冬至、岁暮四次致祭。
又题准

陵寝周围立界,界内禁止樵采。
又设

孝陵官,吏部设郎中一员,员外郎二员,读祝官二员,赞
礼郎四员,笔帖式八员,兵部设总管一员,噶喇大二员,八旗章京十六员,兵八十名,又设副将一员,守备二员,千总二员,把总四员,兵六百名,内务府设郎中一员,员外郎二员,包衣大二员,太监二十名,司茶膳人员十三名,銮仪卫设校尉二十四名,户部设马法二名,拨什库一名,各项人役三百二十馀名。
又题准,

孝陵,每年以清明、中元、冬至、岁除为四大祭,供献行礼,
俱照

昭陵例行。
康熙三年

《大清会典》:康熙三年,议准谒
陵礼,凡往石门者,王、贝勒于享殿大门外,行三跪九叩
头礼,开殿城门。贝子以下、三品官以上行礼,俱不开门,由驻守礼部官及看守直班官引进。回时,不必进谒。凡往汤泉者,回时,准其进谒。若遇祭祀日,免行礼。
又议准每岁清明节,于各

陵上土,承祭官、总管官、掌关防官,预于界外取土,贮红
墙外洁净处,候用。
康熙九年

《大清会典》:康熙九年,题准祭祀神位,
世祖章皇帝居中,南向。
章皇后居左,西向。
端敬皇后居右,东向。
仁孝皇后陵寝,在

孝陵附近之山。
八月

皇上奉
太皇太后、
皇太后率
皇后,恭谒
孝陵。先期,钦天监择吉日,礼部具题,内阁撰告祭文及


陵文,太常寺办告祭应用等物,宗人府题请随驾王以下宗室、觉罗等官,各部院题请随
驾堂官科道各派官一员,各部院酌派司属官员,兵
部题请扈从官兵额数,銮仪卫备,应用随行仪仗,户部给扈从官军行粮,工部修理桥路,光禄寺预办

御膳供具,教坊司设大乐。
驾行前一日,
上躬诣
太庙,行告祭礼,不设卤薄大驾。驾发日,用行幸仪仗,不作乐。
午门鸣钟,其不随

驾王以下文武各官,俱便服在
午门外,分翼齐集,跪候

驾过,各退。
太皇太后、
皇太后、
皇后,俱由
午门出东长安门。

驾经通州、三河、蓟州,其地方文武官员,俱于道右百
步外跪接。次日,

驾发,仍跪道右,候过。其迎送各官,礼部奏请朝见。将


孝陵,守陵官员不值班次者,俱至兴隆口外,跪于道右


驾。至日,行谒见礼。
太皇太后、
皇太后、
皇后率公主等先行,
上率王以下、参领、侍卫等官,随后行。进
昌瑞山红门,

太皇太后驾入
隆恩门,至明楼台阶前降辇。

皇太后驾入
隆恩门,至
隆恩殿台基东南降辇。

上至下马牌,降辇。
皇后驾入
隆恩门台阶下燎炉处降辇。公主等至
隆恩门台阶下下马。扈从妇女至三洞桥迤南下
马。王以下各官俱在五洞桥迤北下马。

上诣更衣殿,更衣。礼部堂官导
驾至祭台前,行三跪九叩头谒见礼,不赞。王以下各
官俱在

陵寝门外,分翼排立,随行礼。毕,
上兴,举哀,众皆举哀,退。
驾还行宫。次日,
隆恩殿大祭,守陵官预办致祭应用等物,恭请

世祖章皇帝、
章皇后、
端敬皇后神位,各于宝座上奉安。王以下各官,俱常服,
至殿下两旁,分翼排立。礼部奏请

上御常服,内大臣二等侍卫以上,亦常服,随后。上至下马牌,降辇。礼部堂官二员,前引至
隆恩门。赞引官、对引官导

上入
隆恩殿左门东立,西向。鸿胪寺官引王等东西台
阶上两旁排立。各官台阶下两旁排立。赞引官导

上至拜位前立。典仪唱:执事官各司其事。赞引官奏:
就位。

上诣拜位立。王以下各官各就位立。赞引官导上诣香案前,司香官捧香盒跪于右,赞引官奏:跪,上
香。

上跪,接香,拱举,仍授司香官。
上兴,三上香。毕,赞引官奏:复位。
上复位,立。赞引官奏:跪,叩,兴。
上行三跪九叩头礼,兴。王以下各官俱随行礼。典仪
唱:奠帛,行初献礼。赞引官导

上诣帛案前,捧帛官跪于左。赞引官奏:跪,献帛。上跪,接帛,献案前,行三叩头礼,兴,不赞。赞引官导上诣爵案前,执爵官跪于左。赞引官奏:献爵。
上立,接爵,先献
世祖章皇帝前,次献
章皇后前,次献
端敬皇后前。毕,赞引官奏:复位。
上复位,立。读祝官诣祝案前,一跪三叩头,捧祝文立。
赞引官奏:跪。

上跪,王以下各官俱跪。赞:读祝。读祝官跪读,毕,兴,捧
祝文安设案前帛匣上,一跪三叩头,退。赞引官奏:叩,兴。

上行三叩头礼,王以下各官俱随行礼。典仪唱:行亚
献礼。献爵官依次捧爵立献,退,不叩头。典仪唱:行终献礼。献爵官进爵,如亚献仪。毕,赞引官奏:跪,叩,兴。

上行三跪九叩头礼,王以下各官俱随行礼。典仪唱:
捧祝帛恭诣燎炉。捧祝官捧帛官,各一跪三叩头,捧祝在前,帛在后,俱送燎炉。

上转立东旁,西向。王以下各官俱至两旁排立,候祝
帛过,仍复原位立。祝帛焚半,赞引官奏:礼毕。俱退。又次日,在
宝城前致祭,工部官预备祭品,礼部官奏:陈设毕。

太皇太后、
皇太后、
皇后率公主等先行,
上率王以下各官照前,降辇,下马。礼部堂官二员,前
引至

陵前致祭处。
上东立西向,王等在门外两旁排立,各官在
隆恩殿院内分翼排立。

上诣拜位立,读祝官至案前,一跪三叩头,捧祝文,跪
于读祝处。

上跪,王以下各官俱跪。读祝官读毕,兴,捧祝文至案
上,一跪三叩头,退。

上跪,奠酒三爵。每奠,一叩头。王以下各官亦随叩头。
奠毕,

上兴,东立西向,举哀。毕,彻祭品。读祝官进前,一跪三
叩头,捧祭文前行,

上随后行。王等各官先出
隆恩门外,两旁跪,候

惊过,随后行。至燎所,焚祭文,
上跪,奠酒三爵,每奠一叩头,兴。王以下各官俱随叩
头,兴。礼毕,

上御行宫,守陵官员行谒见礼。
驾发回京,照前排设仪仗,作乐。经过地方官员,俱朝
服跪接。

上回京日,亲诣
太庙告祭。祭毕,还宫。
午门鸣钟。不随

驾王以下文武各官,俱朝服在
午门外齐集跪,迎

驾过,各退。越二日,
上升
太和殿,设卤簿大驾,王以下文武各官,俱朝服行

表庆贺礼,如常仪。
康熙十年

《大清会典》:康熙十年九月,
皇上恭谒
福陵、
昭陵,致祭。前期一日,
上躬诣
太庙,行告祭礼。次日,
驾发设行幸仪仗,不作乐。
午门鸣钟。不随

驾王以下文武各官,俱常服于
午门外,分翼齐集,跪送。王以下大臣,俱出城外恭
送,候

旨方回。其随
驾王以下宗室觉罗官,及各部院官扈从官军,及各
执事人员,俱照例具题派出。

上经过地方,文武各官,俱常服,于路右百步外跪接。
次日

驾行,亦跪道右,候过。其迎送各官,由鸿胪寺题请朝
见。至

陵日,鸿胪寺预题令守陵官及
盛京文武各官,俱常服,跪于路右接

驾。
上至日,恭谒
福陵,御常服,亲王以下、三等侍卫、文武三品以上官,俱
常服随后。

上由红门左门入,至台阶,下马。内外王等在红门外
下马,贝勒以下各官,在下马牌处下马。礼部堂官二员,前引

上至祭台拜位立,不赞,行三跪九叩头谒见礼。王以
下各官在
隆恩殿两旁分翼排立,随行礼。

上奠酒三爵,每奠,一叩头,众皆随叩。奠毕,
上兴,举哀,众皆举哀,退。次诣
昭陵,
上进红门,至碑亭前下马,王等在牌楼前下马,贝勒
以下各官,在下马牌处下马。其谒见行礼,俱与

福陵同。礼毕,
驾回行宫。次日,
福陵隆恩殿大祭,
上御常服,致祭,行礼。一应礼仪,与九年
孝陵大祭同。又次日在
隆恩殿前致祭,王以下、三等侍卫、文武三品以上
官,先赴
隆恩殿院内,分翼排立。礼部官设黄幄于
隆恩殿前,供献祭品。礼部堂官奏陈设毕。

上乘马至陵,如前下马。礼部堂官二员,前引至祭所,
上东立西向,王以下各官两旁对立。读祝官诣祝案
前,一跪三叩头,捧祝文,跪。

上就拜位,跪。王以下各官分翼排跪。读祝官读毕,兴,
捧祝文置案上,一跪三叩头,退。

上跪,奠酒三爵,每奠一叩头,众皆随叩。奠毕,
上兴,东立西向,举哀,众皆举哀。毕,撤祭品,读祝官诣
祝案前,一跪三叩头,捧祝文。礼部官前引,送至红门外。工部堂官视燎。礼部堂官奏:礼毕。

上回行宫。
上诣
昭陵,致祭,行礼,俱与
福陵同。祭毕,鸿胪寺题请令守陵官员,及
盛京文武各官,在
行宫前排立,行三跪九叩头礼。毕,又令守陵官员、盛京官员,并老疾休致候补官员,俱朝服在大清门,两旁分翼齐集。其行幸仪仗列于
大清门前,

上御门,升座,作乐,
赐宴,颁赏。毕,各官俱行三跪九叩头礼。次
颁赏守陵兵丁、
盛京兵丁及老疾辞退兵丁等。毕,

上回行宫,
遣王及内大臣前往

永陵,照常致祭。其祭
福陵、
昭陵时,诸妃照常供献。颖亲王、克勤郡王及功臣蜚英
东额亦都杨骨利兔尔格坟,各遣大臣奠酒。

上回京时,率王以下各官诣
福陵、
昭陵,行三跪九叩头礼。是日,不开正三门。
上进旁门,下马,诸王于旁门外下马,各官于红木前
下马。

驾发,设仪仗,作乐。经过地方官员,俱朝服照常跪接。上往返,俱诣
孝陵奠酒。
上进京日,亲诣
太庙告祭。祭毕,还宫。
午门鸣钟。不随行王以下文武官员,俱朝服在午门外跪接。

上还宫,各退。王以下文武各官行进
表庆贺礼,如常仪。
康熙十五年

《大清会典》:康熙十五年,题准每月朔望,奉祀官上香
烛,行三跪九叩头礼。忌辰及

圣节,行礼同。
又议准

孝陵祭品内,停用豕,以羊代。
诸陵供献,酌定用五十碟,永为定例。每年清明、中元、冬
至、岁暮,每

陵各遣官一员,宰牛羊,上香烛,供酒果,焚帛,读文,致祭。
遣官由宗人府具题。

万寿圣节,
诸陵上香烛,供酒果,无祝帛。遣守陵官致祭。
诸陵忌辰,行礼同。每月朔望,每
陵各宰羊一,果品十二色,上香烛。守陵官行礼,供献。已
上俱由太常寺具题。
凡遣官行礼仪注,大祭日,承祭官及各官从右门入,至

陵前于两旁排立。赞引官赞:就位。引至台阶下,各就拜
位立。典仪赞:执事官各司其事。赞引官导承祭官上西台阶,诣殿内香案前立。赞:跪。承祭官跪。司香官捧香盒跪于右。赞引官赞:上香。承祭官接香,向上拱举,授左边捧香官。三上香毕,赞:就位。承祭官退至拜位立。赞:跪,叩,兴。承祭官及各官,俱行三跪九叩头礼。典仪赞:奠帛,行初献礼。献帛官在前,献酒官在后,捧帛爵,依次由中门入,献帛官献讫,一跪三叩头,由左门出。献爵官二员,立献,不叩,由右门出。读祝官由右门入,一跪三叩头,捧祝版,由中门出,立于西旁。赞引官赞:跪。承祭官及各官读祝官俱跪。典仪赞:读祝。读祝官读讫,捧祝版至

神位前,跪,安帛匣上,一跪三叩头,退至原位,立。赞引官
赞:叩,兴。承祭官及各官行三叩头礼,兴。典仪赞:行亚献礼。捧爵官献爵如初献仪。毕,典仪赞:行终献礼。捧爵官献爵,如亚献仪。毕,赞:跪,叩,兴。承祭官及各官行三跪九叩头礼。毕,典仪赞:捧祝帛恭诣燎炉。读祝官入殿内,一跪三叩头,捧祝版。献帛官入殿内,一跪三叩头,捧帛。承祭官及各官俱退立西旁,捧祝官在前,捧帛官在后,由中道出,送至燎炉。承祭官及各官仍复拜位立。
祝帛焚过,赞礼官赞:礼毕。各退。
康熙十九年

《大清会典》:康熙十九年,设守
陵官员人数,俱与
孝陵同。惟内务府添设司膳妇女等三十户,户部设各
项人役一百十八名。
康熙二十年

《大清会典》:康熙二十年,奉移
仁孝皇后梓宫、
孝昭皇后梓宫同安地宫。
康熙二十一年

《大清会典》:康熙二十一年二月,
皇上躬诣
永陵、
福陵、
昭陵,致祭。凡随
驾王以下文武各官兵丁,俱由各该衙门具题派出。驾行前一日,内务府备祭仪,告祭
奉先殿。
上往返经由州县,官员迎接如常仪。至
盛京,守陵官员及
盛京官员,迎接如常仪。其初到谒见

福陵、
昭陵,并双日大祭,单日致祭礼仪,及
赐宴颁赏,俱照康熙十年例行。

太妃、
贵妃前,
上亲诣,奠酒。
淑妃等,遣王奠酒。颖亲王、克勤郡王、功臣蜚英东额
亦都扬骨利兔尔格,遣大臣读文致祭。贝勒以下、奉国将军以上、一品官坟,遣官奠酒。东京达尔汉、巴图鲁、亲王、卓立克图、贝勒坟,亦遣大臣奠酒致祭。

二陵礼毕,
上诣
永陵,行谒见礼。亲王以下、一等侍卫、三品官以上,随驾至
陵,俱素服。
上至栅栏门前,下马。内外王等至红木处下马。贝勒
以下各官,未到红木,下马。是日,
盛京礼部官预陈设祭物,恭请

神位,奉安宝座上。礼部堂官前引
上由左门入,至台阶下,就拜位立,行三跪九叩头谒
见礼,不赞。王以下各官在殿两旁,分翼排立,俱随行礼。毕,

上兴,东立西向。执事官举酒案于拜位前陈设,上诣拜位,跪,奠酒十二爵,每奠,一叩头。王以下各官
随叩。奠毕,

上兴,东立西向,举哀。众皆举哀。毕,其致祭礼仪,与福陵、
昭陵同。其在
永陵内武功郡王、恪恭贝勒坟,遣大臣于殿外两旁,陈
设,致祭。毕,颁赏

永陵居住官员兵丁。毕
上诣吴喇地方,率诸王大臣官员,遥望长白山神,行
礼。毕,

驾至
盛京,诣

福陵、
昭陵,奠酒。
上往返,俱诣
孝陵奠酒。
上进京日,
午门鸣钟,不随行王以下文武各官,俱朝服在午门跪接。

上还宫,各退。内务府备祭仪,告祭
奉先殿。其王以下文武各官,进表行礼。奉
谕:停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大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八十五
志第三十五 礼十三
明宪宗朱见深的茂陵,为礼部右侍郎倪岳和钦天监监正李华等卜选
史部文献通考马端临卷一百二十六 王礼考二十一山陵
书库 子部 类书类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宫闱典 卷九
胡善祥,胡善祥简介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