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续通志 卷一百三十一 ~~~~ 卷一百三十五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一 职官略二

职官略 【二】

唐五代宋官制下

○唐五代宋官制下

御史台

秘书省

殿中省

太常寺

宗正寺

光禄寺

卫尉寺

太仆寺

大理寺

鸿胪寺

司农寺

太府寺

国子监

少府监

将作监

军器监

都水监

司天监

殿前司

侍卫亲军马军步军

环卫官

△御史台

御史大夫 【唐置一人为御史长官五代亦置御史大夫宋初不除正员止为加官元丰更制罢不置】

御史中丞 【唐置三人为御史大夫之贰元和后不置五代仍置御史中丞宋置中丞一人为台长掌纠察官邪肃正纲纪】

侍御史 【唐制侍御史六人至德以后定议侍御史弹奏先白中丞大夫复通状中书门下然后得奏五代时以郎中员外郎兼侍御史

宋置侍御史一人掌贰台政】

殿中侍御史 【唐置九人五代亦置是官宋置二人掌言事以仪法纠百官之失凡大朝会及朔朢六参则东西对立弹纠失仪御史所

属有主簿一人检法一人即令殿中侍御史奏辟寍宗嘉定后主簿检法多不置】

监察御史 【唐置十五人大历十四年以监察御史察尚书省六司谓之六察五代亦置是官宋置六人分掌六曹及百司之事纠其谬

误大事则奏劾小事则举正其官卑而入殿中监察侍御者谓之里行寍宗庆元以后常置三人】

(臣)等谨案宋承唐制御史台与谏议诸职并称台谏唐以谏官主谏诤御史主弹劾分司其事故称拾遗补阙为侍臣而称御史中丞

为法吏宋则御史兼纠劾论谏之事是其委任之殊也元丰三年诏监察御史以三人分领察案以三人专言事八年复命殿中御史兼察曹司

监察御史兼言得失由是殿中侍御史与六察官同一责守矣

△秘书省

秘书监少监 【唐置监一人少监二人丞一人宋置监一人少监一人监丞一人掌古今经籍图书国史实录天文术数之事初为寄禄

官郎官至秘书监有以他官兼领有特令供职有以秘阁官兼判者凡经籍图书悉归秘阁而秘书所掌惟祭祀祝版而巳元丰更制悉以三馆

职事归秘书监南渡后遇修国史则开国史院遇修实录则开实录院其会要所则以省官统任其事又有太史局钟鼓院算学并属焉】

著作郎著作佐郎 【唐制著作局郎二人佐郎二人宋置著作郎一人佐郎二人掌修纂日厯】

秘书郎 【唐制三人宋制二人掌集贤院史馆昭文馆秘阁图籍以甲乙丙丁为部各分其类】

校书郎正字 【唐制秘书省校书二人正字二人又置弘文馆校书郎二人集贤殿校书四人正字一人宋惟秘书省置校书郎四人正

字二人掌校雠典籍刊正讹谬】

(臣)等谨案宋以三馆秘阁四处藏书初置三馆长庆门北谓之西馆太平兴国初于升龙门东北剙立三馆书院三年赐名崇文院迁

西馆书贮焉东廊为集贤书库西廊分四部为史馆书库崇寍初修缮秘书省告成以秘阁总其中而昭文书库列于东廊集贤书库列于南端

史馆书库列于西序犹存唐代分贮秘书之制焉绍兴中重建秘书省右文殿居中列四库于殿前秘阁居后石渠次之道山堂又次之著作庭

居后然收藏图书终不克复崇寍之旧盖偏安一隅事多简略即藏书亦未能完备也

△殿中省

殿中监少监 【唐置监一人少监二人丞二人宋制监少监各一人丞二人掌供奉玉食医药服御幄帟舆辇舍次之政令又置提举六

尚局及管干官一人又有御乐院句当官无常员尚衣库使副使二人内衣物库监官二人新衣库监官二人朝服法物库监官二人】

(臣)等谨案唐殿中省总领六局尚食尚药尚酝尚衣尚舍尚辇皆置奉御宋初六局之官随局而移不领于省监

(臣)等又案唐六典以秘书省殿中省及内侍省分载尚书门下中书三省之后称为六省郑志以门下中书列尚书之前复改秘书殿

中二省为监与内侍省并列诸卿盖本唐典而稍易其前后焉今从宋职官志以秘书殿中二省列九寺之前至内侍惟供扫除初无职守前代

轻假事权渐窃威柄设官亦日见冗繁而诸史之述职官者遂以宦者与诸卿并载仍累朝之弊政而未能厘正舛陋孰甚焉臣等前进续职官

典遵旨于厯代官品删去内侍凡在阍寺诸使给役掖庭不得与朝士齿肃官方而昭鉴戒诚万世所当遵守今秩品内谨依续通典之例不入

内侍阶品而省院则仍撮其大略移载军卫之后以备考核其辽金元明各代亦随其官制依类附见焉

△太常寺

太常卿少卿 【唐置卿一人少卿二人丞二人后唐置卿一人宋初置判太常寺及同判寺以两制以上充别置太常礼院有判院同知

院四人太常寺与礼院事不相兼康定元年判寺兼礼院事元丰更制置卿一人少卿一人掌礼乐郊庙社稷坛壝陵寝之事丞一人博士四人

主簿协律郎奉礼郎太祝各一人其属有郊社令太庙令籍田令宫闱令太医局大晟府】

△宗正寺

宗正卿少卿 【唐置卿一人少卿二人丞二人后唐置卿一人宋置卿一人少卿一人掌叙宗派属籍丞一人主簿一人初置判寺事以

宗姓充元丰更制诏宗正长贰不专用国姓以大宗正司统皇族南渡后卿不常置以太常兼少卿绍兴三年复置少卿一人】

大宗正司 【宋景佑三年始置司有知事同知事元丰更制增置丞二人熙寍三年以异姓朝官知丞事】

△光禄寺

光禄卿少卿 【唐置卿一人少卿二人丞二人后唐置卿一人宋初置判寺事以朝官以上充元丰更制置卿一人少卿一人掌祭祀朝

会宴飨酒醴膳羞之事丞一人主簿一人其属有大官令法酒库内酒坊大物料库牛羊司牛羊供应所奶酪院外物料库南渡后废寺并入礼

部】

△卫尉寺

卫尉卿少卿 【唐置卿一人少卿二人丞二人后唐置卿一人宋初置判寺事以郎官以上充元丰更制置卿一人少卿一人掌仪卫甲

冑兵械之政令丞一人主簿一人其属有内弓箭库南外库军器弓枪库军器弩剑库仪鸾司宣德楼什物库左右金吾街司左右金吾仗司六

军仪仗司南渡后废寺并入工部】

△太仆寺

太仆卿少卿 【唐置卿一人少卿二人丞四人后唐置卿一人宋初置判寺事元丰更制置卿一人少卿一人掌厩牧车辂之令丞一人

主簿一人其属有车辂院骐骥院鞍辔库义象所南渡后废寺并入兵部】

羣牧司 【朱景德四年始置司有制置使副使都监判官又置鞍辔使副监官元丰后并入太仆寺】

△大理寺

大理卿少卿 【唐置卿一人少卿二人丞四人后唐置卿一人宋初置判寺事元丰更制置卿一人少卿二人掌折狱详刑鞫谳之事正

二人推丞四人断丞六人司直六人评事十二人主簿二人职务分左右凡奏劾官校及辟囚疑谳皆隶左断刑若特旨委勘及责偿官逋皆隶

右治狱以少卿分领其事而卿总其成】

△鸿胪寺

鸿胪卿少卿 【唐置卿一人少卿二人丞一人后唐置卿一人宋初置判寺事元丰更制置卿一人少卿一人掌四裔朝贡宴劳给赐送

迎之事丞一人主簿一人其属有往来国信所都亭西驿及管干所礼宾院怀远驿中太乙宫建隆观等提点所在京寺务司提点所传法院左

右街僧录司同文馆及管句所南渡后寺废并入礼部】

△司农寺

司农卿少卿 【唐置卿一人少卿二人丞六人后唐置卿一人宋初置判寺事二人元丰更制置卿一人少卿一人掌仓储委积之政令

丞主簿各一人所隶有仓二十五草场十二园苑四下卸司都曲院水磨务柴炭库炭场南渡后罢寺并隶仓部后复置】

△太府寺

太府卿少卿 【唐置卿一人少卿二人丞四人后唐置卿一人五代亦置太府卿宋初置判寺事元丰更制置卿一人少卿一人掌邦国

财货之政令丞主簿各一人所隶有左藏东西库西京南京北京左藏库内藏库奉宸库祗候库元丰库布库茶库杂物库粮料院库审计司都

商税务汴河上下锁蔡河上下锁都提举市易司市易上界市易下界杂买务杂卖场榷货务交引库抵当所和济局惠民局店宅务石炭场香

茶库南渡后寺罢并隶金部后复置】

(臣)等谨案九寺卿与尚书分设唐宋皆仍隋制考寺监之名多昉于汉然汉百官志无所谓六部尚书也故诸卿并建各有专司隋以

后六部之任既专二十四司之曹复备则以前代九卿之职归诸六部矣而复增立诸寺谓之九卿多设官属是徒知沿袭其名而不知职任冗

烦转使事权不一而官失其守也元丰更制惟锐意复唐六典尚书诸卿必参用周六官汉九寺故事岂非好言法古不复权量于时宜哉然诸

卿之中如宗正以统族大理以恤刑太常光禄以理祭祀宴飨鸿胪以通朝译太仆以均马政皆有分职惟卫尉司农太府宜分隶诸曹焉绍兴

中多所裁并而司农太府旋废旋置尚未为因革之善也

△国子监

祭酒司业 【唐置祭酒一人司业二人丞一人后唐置祭酒一人司业一人宋初置判监事二人以两制或带职朝官充元丰更制置祭

酒一人司业一人掌国子太学武学律学小学之政令复置丞主簿各一人崇寍元年建外学于国之南设司业丞各一人三年诏辟雍置司成

司业各二人四年改辟雍司成为太学司成总国子监及内外学士宣和三年罢三舍法悉依元丰旧制南渡后以国子监并礼部后复置】

博士 【唐制国子学太学广文馆四门馆律学书学算学俱置博士宋初置直讲八人以京官选人充元丰三年改国子监直讲为太学

博士十人掌分经讲授考校程文以德行道艺训导又置律学博士二人掌传授法律武学博士学谕各二人掌训授武艺卜学置职事教谕二

人集正一人】

学正学录 【唐置正录一人宋制学正学录各五人掌举行学规考校训导如博士之职又置职事正录五人学谕二十人直学四人】

(臣)等谨案唐国子监领国子太学广文四门律书算六学宋熙寍中分为三学置大学律学武学博士而考其成于祭酒司业然唐六

学之外复置五经博士宋三学之外复设小学教谕亦因时而广其制也宋又置书库官掌印经史羣书备朝廷宣索赐予之用其宗学博士则

属之宗正等

△少府监

少府监少监 【唐置监一人少监二人丞六人宋初置判监事以朝官充元丰更制监少监各一人掌百工伎巧之政令丞主簿各一人

所隶文思院绫锦院染院裁造院文绣院旧置南郊祭器库监官二人太庙祭器法物库监官二人旌节官二人铸印篆文官二人诸州铸钱监

监官各一人并属焉】

△将作监

将作监少监 【唐制监一人少监二人丞四人宋初置判监事一人以朝官以上充元丰更制置监少监各一人掌宫室城郭桥梁舟车

营缮之事亟主簿各一人所隶修内司东西入作司竹木务事柴场麦■〈麦肙〉场窑务丹粉所作坊物料库第三界退材场帘箔场南渡后

以将作监并归工部后复置】

△军器监

军器监少监 【唐置监一人丞二人宋初戎器之职领于三司冑案熙寍六年废冑案乃按唐令置监以从官总判元丰定制始置监少

监各一人掌监督缮治兵器什物以给国用丞二人主簿一人所隶有东西作坊皮角扬作坊物料库南渡后置御前军器所以军器监并工部

后复置】

△都水监

都水使者 【唐置使者二人丞二人宋初置三司河渠案仁宗嘉佑三年始置监一人置局于澶州曰外监元丰中置使者一人掌内外

川泽河渠津梁堤堰之事丞二人主簿一人元佑中复置外都水使者所隶有街道司绍兴十年以监归于工部不复置】

(臣)等谨案唐六典以国子少府将作军器都水为五监宋元丰始复唐制后复议删并盖六曹二十四司之任既专则自国子监外四

监官皆为赘设也至建炎初议废国子监而独不及少府监殆未审乎损益之宜矣

△司天监

司天监少监 【唐置司天台监一人少监一人丞一人宋承唐制监少监各一人掌察天文祥异写造厯书丞主簿各一人春官正夏官

正秋官正冬官正灵台郎保章正挈壶正各一人元丰更制罢司天监立太史局隶秘书省】

(臣)等谨案唐武德中以太史局隶秘书省后屡有改置元宗天宝元年改太史局为监始不隶秘书省宋元丰中以太史局属秘书监

仍行唐代之制也

△殿前司

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 【周显德元年始置殿前都指挥使其散员则又有铁骑控鹤诸使又置殿前都点检在都指挥使上宋置都指

挥使副都指挥使各一人都虞候一人掌殿前诸班直及步骑诸指挥之名籍而总其政令所隶诸使骑军则有殿前指挥使内殿直散员散指

挥散都头散祗候金鎗班东西班散直钧容直及捧日以下诸军指挥步军则有御龙直骨朵子直弓箭直弩直及天武以下诸军指挥其诸班

则有都虞候指挥使都军使都知副都知押班其御龙诸直则有四直都虞候本直各有都虞候指挥使副指挥使都头副都头十将将虞候南

渡后都指挥多不除则以主管殿前司一人任其事所属有干办公事主管禁卫二员准备差遣准备差使点检医药饭各一员书写机宜文字

一员其下有统制统领将佐等分领其事】

捧日天武四厢都指挥使 【五代有日骑都指挥使控鹤都指挥使宋太平兴国二年改控鹤为天武雍熙四年改日骑为捧日各置都

指挥使一人捧日天武又各分左右厢并置都指挥使每军又分置都指挥使都虞候每指挥有指挥使副指挥使每都有军使副兵马使十将

将虞候并隶于殿前司】

△侍卫亲军马军步军

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 【后唐天成中始设侍御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宋初以侍卫亲军为亲近之职在殿前司之上咸平中始分马

步为二军居殿前司下马步军各置都指挥使一人副都指挥使一人都虞候一人掌马步军诸指挥之名籍而总其政令】

龙卫四厢都指挥使神卫四厢都指挥使 【五代置龙捷都指挥使虎捷都指挥使宋改龙捷为龙卫虎捷为神卫各置都指挥使一人

统隶于侍卫马军步军都指挥使】

(臣)等谨案亲军指挥之名自梁起宣武军乃使以镇兵因其旧号置在京马步军都指挥使后唐遂改为侍卫亲军至周则尤重殿前

诸班焉宋以殿前司马军司步军司为三衙而分捧日天武龙卫虎卫为四厢又谓之上四军各有左右厢厢各三军而分属于三衙是其互相

统辖之制也

△环卫官

左右金吾卫 【唐制上将军各一人大将军各一人将军各二人五代亦置左右金吾卫宋为环卫官无定员以宗室为之亦为武臣赠

官大将军以下中郎将郎将为武臣责授散官绍兴中置上将军寻罢后以节度使领上将军】

左右卫 【唐制上将军大将军各一人将军各二人五代亦置左右卫宋设官如唐制不专授后以承宣使领上将军】

左右骁卫 【唐置上将军大将军各一人将军各二人五代亦置骁卫宋设官如唐制不除授】

左右武卫 【唐置上将军大将军各一人将军各一人宋设官不除】

左右屯卫 【唐置左右威卫上将军大将军各一人将军各二人宋改为左右屯卫设官不除授】

左右官军卫 【唐置左右领军卫上将军大将军各一人将军各二人宋为官军卫设官如唐制不专授无定员】

左右监门卫 【唐置上将军大将军各一人将军各二人宋设官如唐制不专授无定员】

左右千牛卫 【唐置上将军大将军各一人将军各二人五代亦置千牛卫宋置官如唐制与金吾卫以下并为环卫官】

(臣)等谨按唐制禁军分南北衙以十六卫为南衙而以羽林龙武神武诸军为北衙兵政之兴废皆以十六卫为轻重宋世禁军分隶

殿前及侍卫两司遂以十六卫为散官唯爵秩之名尚仍唐典尔

皇城司 【唐置城门郎四人属门下省五代亦置皇城使梁太祖开平元年改城门郎为门局郎宋置干当官七人掌宫城出入之政令

三卫官三卫郎一人中郎文武各一人博士主簿各一人亲卫府勋卫府翊卫府各有郎十人中郎十人南渡初为行营禁卫府后改称皇城司

所隶有冰井务】

客省引进使 【五代置客省使引进使宋置客省使副使各一人掌国信使见辞宴赐及四方进奉及朝觐贡献之仪引进司使副使各

一人掌臣僚番国进奉礼物之事】

四方馆使 【宋置使二人掌进章奏建炎初客省四方馆并归东上合门】

东西上合门使 【唐设典仪二人领赞唱之节属门下省宋置东上合门使西上合门使各三人掌朝会宴幸供奉赞相礼仪之事宣赞

舍人十人祗候十二人旧制东西上合门多以处外戚勋贵建炎初并省为一】

带御器械 【宋初选三班以上武干亲信者佩橐鞬御剑或以内臣为之亦名御带咸平元年改为带御器械】

(臣)等谨按元丰更官制务使省寺军卫大小相维然如皇城司客省四方馆合门御带诸职仍无所隶属南渡后诸将在外多兼带御

器械盖假禁近之名为军旅之重也

入内内侍省 【唐内侍省置监二人宋初有内中高品班院淳化五年改入内内班院又改内侍省入内内侍班院景德三年入内内侍

省有都都知都知副都知押班内东头供奉官内西头供奉官内侍殿头内侍高品内班高班内侍黄门】

内侍省 【唐置内侍省少监二人内侍四人宋初有内班院淳化五年改为黄门旋改为内侍省有左班都知副都知右班都知副都知

押班内东头供奉官内西头供奉官内侍殿头内侍高品内侍高班内侍黄门其属有句当官诸员】

(臣)等谨按唐中叶以后内侍多兼领他职宋以入内内侍省为前省内侍省为后省而前省尤为亲近政和中更定内侍官阶其内客

省使延福宫使宣政使宣庆使昭宣使等称皆易以大夫美名其所属有阁院诸司句当官皆一时弊政兹不详载

府尹 【唐有都牧有府尹有少尹五代皆置开封尹宋制开封府牧尹不常置权知府一人以待制以上充掌尹正畿甸之事其属有判

官推官四人司录参军一人功曹仓曹户曹兵曹法曹士曹参军各一人左右军巡使判官各二人左右厢公事干当官四人应天府亦置知府

事通判判官推官各一人其次府牧尹以下并同开封多不除授南渡后置临安府知府一人通判二人其属有签书公事推官判官参军九人

分使臣十员立五酒务监六都监两提辖干道七年废通判签判等官置少尹判官推官后复旧】

节度使 【唐制节度使掌总军旅颛诛杀其属有节度副使判官至德以后增置二十余道其有功者多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五代仍

唐制宋初无定员职事悉归本州岛恩数与执政同其加中书令或侍中及中书门下平章者谓之使相元丰更制改为开府仪同三司南渡后诸

州刊改节镇勋臣多兼两镇或兼三镇节度使】

承宣使 【唐至德以后藩镇置留后以所亲信充后务五代仍唐制有留后兵马留后副留后宋初节度观察留后无定员政和七年改

为承宣使】

观察使 【唐置观察使掌察所部善恶举大纲宋沿唐制诸州观察使无定员其遥领者资品止叙本官】

防御使团练使刺史 【唐制防御使一人团练使一人州刺史各一人五代仍唐制宋防御使团练使诸州刺史无定员】

大都督府 【唐太府皆置都督长史司马宋设大都督长史司马录事参军司户司法司士司理文学参军助教阙则置知府事一人通

判一人凡都督州并置官属南渡后多以宰相充都督】

大都护府 【唐置大都护一人副大都护二人长史一人司马一人五代仍唐制共分为四大都护宋不置】

(臣)等谨按节度使观察使皆唐时方镇之任宋则节度使为优礼之官观察使多用遥领葢矫藩镇之弊而夺其权也然不与以权而

犹存其职与防御团练诸使并授当由名号相沿未能遽革尔至大都督府旧与长史掌司牧尹南渡后以宰相兼领有同都督兼视军马多以

执政为之名称虽同实以总理军政督护诸将而未尝开府厘务在一代中前后己殊制矣

制置使 【唐宣宗大中五年始设制置使五代有安抚制置宋制置使掌经画边鄙军旅之事不常置南渡后多以安抚大使兼之其地

重秩高者加制置大使位宣抚副使上或置副使以贰之开禧中江淮四川并置大使后惟四川守臣带安抚制置使又有沿海制置使以明州

守臣领之】

宣谕使 【宋绍兴元年始置宣谕使掌宣谕德意不预他事归即罢任后以宣谕使招抚盗贼按察官吏节制军马其权任遂亚于宣抚

开禧后多以从官行使】

宣抚使副使 【宋制宣抚使掌宣布威灵抚绥边境及统护将帅督视军旅之事以二府大臣充副使掌贰使事徽宗宣和末始置又置

判官南渡后亦称处置宣抚使或以正使兼副使】

总领 【宋置四人掌措置移运应办诸军钱粮以朝臣充初建炎中置四川总领绍兴十一年改置淮东湖广淮西三总领序位在转运

副使上十五年复置四川总领其官属有干办公事准备差使淮东西有分差粮料院审计司榷货务都茶场御前封桩甲杖库大军仓大军库

赡军酒库市易抵当库惠民药局湖广有给纳场分差粮料院审计院御前封桩甲仗库大军仓库赡军酒库四川有分差粮料院审计院大军

仓库拨遣船运官赎药库籴买场】

(臣)等谨按宋南渡后以制置使宣抚使为行军要职及增置总领则军屯之财赋皆有专责然朝臣领职者仍带报发御前军马文字

则又使之与闻军政不独专理馈饷也

留守副留守 【唐置三都留守五代置留守及副留守宋制天子亲征则命亲王或大臣总留守事其西南北京留守各一人南渡初东

京北京并置留守又以掌兵官为副留守】

经略安抚司 【唐置安抚使经略使德宗贞元中又置安抚副使宋初不常置咸平二年始置安抚使五年置经略使皇佑四年置经略

安抚使宣和三年诸路经略安抚使以直秘阁以上充掌一路兵民之事南渡初以文臣充后以知州带管内安抚使寻废又置安抚大使自二

品以上为帅即为安抚大使】

走马承受 【宋制隶经略安抚总管司诸路各一人政和六年改为廉访使者靖康初复旧】

发运使 【唐置水陆发运使宋置发运使掌经度山泽财货之源漕淮浙江湖六路储廪以输中都又置副使及判官绍兴九年改为经

制使干道六年复置都大转运使后不复置】

转运使 【唐置转运使及副使后诸道分置巡院五代罢巡院复置转运使宋初设句当水陆计度转运使太平兴国初置转运使掌经

度一路财赋两省以上则为都转运使又置副使及诸路判官仁宗庆厯中并兼按察使寻废又设随军转运使与都转运皆不常置其属有主

管文字干办官】

招讨使 【唐置招讨使五代有行营北面招讨使南面招讨使又置都招讨使宋制掌收牧招讨杀盗贼之事不常置建炎中许便宜行

事其属官并听奏辟】

抚谕使 【宋制掌存问采民之利病条奏而罢行之不常置】

(臣)等谨按五代时招讨使或加中书令非亲任之臣与藩镇之有功者不轻授焉宋南渡后招讨多遥领其地又权宜置官招徕河北

则设招抚使安辑羣盗则设镇抚使旋即罢废葢偏安一隅仅为补苴之术而已

提点刑狱公事 【宋制掌所部讼狱而平其曲直景德四年始置以朝臣充后参用武臣为副使熙寍二年罢用武臣建炎元年复置武

提刑四年罢之其属有检法官干办官又有提点开封府诸县镇公事掌察畿内县镇刑狱盗贼场务河渠之事】

提举常平茶盐司 【宋熙寍中始置提举常平司及提举茶盐司又有都大提举茶马司建炎初以常平职事并归提刑寻复置绍兴十

五年改充提举常平茶盐公事并行两司之事依旧法为监司与转运判官叙官】

提举坑冶司 【唐置诸道铸钱使宋初以转运使兼提点坑冶景佑二年始置提点元丰二年复分置两司政和七年又置提点两员于

饥州虔州绍兴中并归虔州又称都大提点干道六年复置二人淳熙中并为一司】

提举市舶司 【唐广德元年置广州市舶使宋初以知州事兼市舶使元丰中始令转运使兼提举市舶使后又专置提举司建炎中罢

闽浙市舶司归转运使唯广南如故后复并置】

提举学事司 【宋崇寍二年置掌一路州县学政岁巡所部以察师儒之优劣诸生之勤惰而专举刺之事宣和三年罢不置】

(臣)等谨按唐以观察使为监司宋初唯置转运使后乃设提点刑狱至熙寍后增置监司有提举河北籴便司提举制置解盐司经制

边防财用司提举兵马提辖兵甲提举保甲司提举弓箭手提举三白渠公事检发司辇运司旋置旋废事权不一故司马光谓增立提举为病

民之本源苏轼亦论其事少员多人轻权重适以滋冗官之弊也南渡后转运提刑屡有增损又合常平茶盐为一司唯坑冶市舶仍置提举犹

用元丰之制焉

府州军监 【唐设州刺史后改为郡太守五代仍称刺史宋初惩藩镇之弊分命朝臣出守列郡号权知军州事其后以文武官参为知

州军事二品以上及带二府职事者称判诸府置知府事一人州军监亦如之掌总理郡政通判大郡置二人余置一人州不及万户者不置武

臣知州及小郡亦特置焉幕职官有签书判官厅公事两使防团军事推判官节度掌书记观察支使诸曹官有录事户曹司法司理诸参军庆

历四年诏诸路州军监并立学增置教授】

县令 【唐制县置令一人五代仍唐制宋制县置令一人若京朝幕官则称知县事有戍兵则兼兵马都监或监押建炎初多用武臣后

复改用文臣其属有丞主簿尉】

庙令 【唐制五岳四渎令各一人宋制五岳四渎东海南海诸庙各置令丞主簿】

总管钤辖司 【宋置掌军旅屯戍营房守御之政令崇寍四年京畿四辅置副总管钤辖一人知州为总钤辖】

路分都监 【宋制掌本路禁旅屯戍边防训练之政】

诸军都统制 【宋建炎初置御营司立都统制绍兴十一年设御前诸军都统制其后诸军皆除都统制权任在帅臣右官卑者称副都

统制又有统制同统制副统制统领其下有正将准备将训练官部将队将等名皆偏裨之任】

巡检司 【宋制有沿边溪峒都巡检番汉都巡检或数州数县管界或一州一县巡逻又有刀鱼船战棹巡检江河淮海置捉贼巡检及

巡马递铺巡河巡捉私茶盐诸职各视其名以修举职业】

(臣)等谨按都统制初为御营军帅其后分驻诸州即以屯驻州名冠军额之上则为方州治军之职故宋职官志次于州县之后都巡

检以治边徼军政宋初择亲臣为之边圉扞御多以都巡检奏绩南渡后分置巡检以控要害而总于都巡检其制亦稍殊云

监当官 【宋制掌茶盐酒税场务征输及冶铸之事诸军州随事置官建炎四年诏州以五人为额】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一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二 职官略三

职官略 【三】

辽官制

○辽官制

辽太祖受位要尼用其旧俗职守名称与古迥异迨世宗兼有燕代始增置官班渐仿唐制自兹而降日以浸繁辽俗东向而尚左故御帐

东向谓之横帐其官则分北面南面北面治契丹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军马租赋之事叶隆礼契丹国志谓北面在牙帐之北

以主番事南面在牙帐之南以主汉事是也然北面官又自有北南二院自宰相枢密宣徽林牙下至郎君护卫皆分北南其实所治皆北面之

事以其牙帐居大内帐殿之北则谓之北院居南则谓之南院耳今观其制北南枢密以下略视六部而以北南宰相总之北府治兵南府治民

各有专司不相侵越此其制之得也若夫百官择人必先宗姓属国既灭犹存部族迹其用意厚矣而又惧皇族之专也任五帐以贰之尊要尼

之后也列二院以制之仁厚之中智略寓焉以至宫帐部族体统相承属国边防扼制有术凡此北面之制创自太祖者史谓事简职专官制朴

实洵不虚也至世宗天禄之际内设南面三省六部台院寺监诸卫东宫之属外设节度观察防御团练之任始未尝不欲备前代之制以润色

乎大业而位号张皇掌寄纷杂或暂置于一时或偏设于一地史家不得其详往往一官而仅举一曾任其职者以实之揆其所由岂非北面官

体制己备南面第袭其名职事简而权势轻故不得与北面比也夫一代之兴创制显庸必有足录辽立国二百余年与五代北宋相终始政刑

不坠人民乂安岂偶然哉其官职既不与古同谨自为一编叙其要者着于篇

北面

南面

△北面

北面朝官

北面御帐官

北面着帐官

北面皇族帐官

北面诸帐官

北面宫官

北面部族官

北面坊扬局冶牧厩等官

北面军官

北面边防官

北面行军官

北面属国官

北面朝官

(臣)等谨按辽制北面朝官有北南二枢密分掌文武铨实与厯代之吏兵二部无异南北二大王视户部多啰伦穆腾视礼部伊勒希

巴视刑部宣徽视工部而以北南宰相府总之又置特哩衮以比宗正林牙以比翰林裕悦坐而谕议以象公师史称官生于职职沿于事而名

加之固有名不相沿而职可相例者犹想见当日设官之遗意云

契丹北枢密院 【掌兵机武铨羣牧之政凡契丹军马皆属焉其官有北院枢密使知北院枢密使事知北枢密院事北院枢密副使知

北院枢密副使事同知北院枢密使事签书北枢密院事北院都承旨北院副承旨北院林牙知北院贴黄给事北院知圣旨头子事掌北院头

子北枢密院敞史北院郎君北枢密院通事北院掾史其所属北枢密院中丞司有北南枢密院点检中丞司事总知中丞司事北院左中丞北

院右中丞同知中丞司事北院侍御】

契丹南枢密院 【掌文铨部族丁赋之政凡契丹人民皆属焉其官有南院枢密使知南院枢密使事知南院枢密事南院枢密副使知

南院枢密副使事同知南院枢密使事签书南枢密院事南院都承旨南院副承旨南院林牙知南院贴黄给事南院知圣旨头子事掌南院头

子南枢密院敞史南院郎君南枢密院通事南院掾史其所属南枢密院中丞司有北南枢密院点检中丞司事总知中丞司事南院左中丞南

院右中丞同知中丞司事南院侍御】

(臣)等谨按辽制林牙掌文翰之事北南枢密二院林牙即五代及宋枢密直学士之职其敞史郎君亦即前代之掌故令史也考契丹

国志其佐吏如绷郭德斯弩衮推勒弩衮图卜弩衮职掌皆与令史同又辽初有额真尼郭齐喀为要尼故官后并其职于枢密院云

(臣)等又按北枢密院南枢密院所属官皆各隶南

北独点检中丞司事则两院并称北南或是互相司事之官但史志未详其所职掌无可稽核谨附识以存其疑

北宰相府 【掌佐理军国之大政有北府左宰相北府右宰相总知军国事知国事】

南宰相府 【掌佐理军国之大政有南府左宰相南府右宰相总知军国事知国事】

(臣)等谨按辽史纪传任总知军国事者代乏其人岂有其官而不轻授欤考太祖于要尼时曾任斯职或亦如唐之尚书令太宗曾为

之后遂不以授人耶若北宰相府皇族世预其选南宰相府国舅世预其选相臣必简用于宗戚又与厯代之制异矣

北大王院 【分掌部族军民之政初名德哷勒部额勒金太祖分南北院太宗会同元年改额勒金为大王有北院大王知北院大王事

北院太师北院太保北院司徒北院司空北院郎君其所属北院都统军司掌北院从军之政令有北院统军使北院副统军使北院统军都监

又北院详衮司掌北院部族军马之政令有北院详衮北院都监北院将军北院小将军又北院都部署司掌北院部族军民之事有北院都部

署北院副部署】

南大王院 【分掌部族军民之政有南院大王知南院大王事南院太师南院太保南院司徒南院司空南院郎君其所属南院都统军

司掌南院从军之政令有南院统军使南院副统军使南院统军都监又南院详衮司掌南院部族军马之政令有南院详衮南院都监南院将

军南院小将军又南院都部署司掌南院部族军民之事有南院都部署南院副部署】

(臣)等谨按太师太保唐宋为三师之职司徒司空唐宋为三公之职皆不轻除授惟辽制北面官凡公师崇秩仅为各司有职掌之官

矣如北面大王院文班司侍卫司护卫府横帐详衮司王子院要尼九帐大国舅司十二宫各部族五冶羣牧使司东都省各属国皆有之或置

太师司徒或祗置太保或称都太师各领所司之事或为属官此与唐宋名同而实异者也

宣徽北院 【会同元年置掌北院御前祗应之事有北院宣徽使知北院宣徽事北院宣徽副使同知北院宣徽事】

宣徽南院 【会同元年置掌南院御前祗应之事有南院宣徽使知南院宣徽事南院宣徽副使同知南院宣徽事】

大裕悦府 【有大裕悦无职掌班百僚之上非有大功德者不授为辽国之尊官犹南面之有三公云】 大特哩衮司 【太祖有国首

设此官有特哩衮知特哩衮司事特哩衮司事】

(臣)等谨按辽之特哩衮治宗族即唐之宗正卿唯不置属官其制差异然史称皇族帐官皆统于大特哩衮司即其属也

伊勒希巴院 【掌治刑狱有伊勒希巴左伊勒希巴右伊勒希巴知左伊勒希巴事知右伊勒希巴事敞史选底掌狱】

大林牙院 【掌文翰之事有北面都林牙北面林牙承旨北面林牙左林牙右林牙】

多啰伦穆腾司 【掌礼仪之事有多啰伦穆腾总知朝廷礼仪总礼仪事】

文班司 【有文班太保文班林牙文班牙署文班吏】

北面御帐官

(臣)等谨按周官幕人掌帷幕幄帟绶之事注云四合象宫室曰幄王所居之帐也辽制葢仿此顾古制出宫用之而辽初则未有城郭

沟池宫室之固是以毡车为营硬寨为宫史称御帐之官不得不谨以此耳其制出于贵戚为侍卫着帐为近侍北面部族为护卫武臣为宿卫

亲军为禁卫百官番宿为宿直奉宸以司供御三班以肃朝会硬寨以严晨夜法制极其严密而总名曰御帐官葢与唐之十六卫宋之环卫官

带御器械之职制略相似

侍卫司 【掌御帐亲卫之事有侍卫太师侍卫太保侍卫司徒侍卫司空侍卫】

(臣)等谨按侍卫司所属有近侍局近侍详衮司葢宦者之职此外有内省 【设官有使副使内藏库提点】 有内侍省 【设官有

黄门令内谒者押班左厢押班右厢押班契丹汉儿渤海内侍都知左承宣使右承宣使】 又着帐祗应诸司亦有以奄寺充者辽史宦官传赵

安仁尝为秦晋国王府祗应可推也

北护卫府南护卫府 【分掌北院南院护卫之事其官各有护卫太师护卫太保护卫司徒其所属北有总领左右护卫司总领左右护

卫南有总理左右护卫司总理左右护卫又左护卫司有左护卫太保左护卫右护卫司有右护卫太保右护卫又奉宸司掌供奉宸御之事有

奉宸又三班院掌左右寄班之事有左班都知右班都知寄班都知三班院祗候又宿卫司专掌宿卫之事有总宿卫事总知宿卫事同掌宿卫

事宿卫官又禁卫局有总禁卫事禁卫长又宿直司掌轮直官员宿直之事有宿直详衮宿直都监宿直将军宿直小将军宿直官宿直护卫】

硬寨司 【掌禁围枪寨下铺传铃之事有硬寨太保】

(臣)等谨按御帐官又有皇太子特哩衮司掌皇太子宫帐之事又皇太后宫亦有宿直官史志皆载于御帐之后其实皆宫官也

北面着帐官

(臣)等谨按辽制内族外戚及世官之家犯罪者皆没为着帐官其诸色人犯罪则为着账户司凡职事禁卫以及祗从诸役皆充之称

为着帐郎君娘子以示矜恤云

着帐郎君院 【有着帐郎君节度使着帐郎君司徒】

祗候郎君班详衮司 【有祗候郎君班详衮祗候郎君直长祗候郎君扎萨克辖祗候郎君祗候郎君伊喇】

左祗候郎君班详衮司右祗候郎君班详衮司 【各有祗候郎君班详衮祗候郎君直长祗候郎君扎萨克辖祗候郎君祗候郎君伊喇

其所属有笔砚局有笔砚祗候郎君笔砚史又牌印局有牌印郎君裀褥局有裀褥郎君灯烛局有灯烛郎君床幔局有床幔郎君殿幄局有殿

幄郎君车舆局有车舆郎君御盏局有御盏郎君本班局有本班郎君】

着账户司 【有着帐节度使着帐殿中】

(臣)等谨按史志载着账户司其所属有承应小底局有笔砚寝殿佛殿司藏习马鹰坊汤药尚饮盥漱尚膳尚衣裁造各小底皆给事

贱役未足列于职官也

北面皇族帐官

(臣)等谨按辽之皇族有二院四帐肃祖及懿祖之后共五房谓之二院元祖之后曰孟父房仲父房季父房太祖曰横帐共三房一帐

谓之四帐二院治之以北南二大王四帐治之以大内特哩衮而总以大特哩衮司统之又置锡里司以治军政而诸王公主院府亦各设官其

法制详矣

大内特哩衮司 【掌皇族四帐之政教有大内特哩衮知大内特哩衮事大内特哩衮都监】

大横帐详衮司 【掌太祖后九帐皇族之事有横帐详衮横帐太师横帐太保横帐司空横帐郎君横帐知事】

孟父族帐详衮司 【掌蜀国王雅本房族之事】

仲父族帐详衮司 【掌隋国王舒噜房族之事】

季父族帐详衮司 【掌德祖皇帝三房族之事】

四帐都详衮司 【掌四房军马之事有都详衮都监将军小将军其所属有横帐详衮司孟父帐详衮司仲父帐详衮司季父帐详衮司

锡里司 【掌皇族之军政有锡里详衮锡里都监锡里将军锡里小将军锡里美棱】

大东丹国中台省 【太祖天显元年置有左大相右大相左次相右次相】

(臣)等谨按天显元年征渤海克辉罕城改其国曰东丹而以皇子倍为人皇王主之仍赐王子冠服故特置宰相以辅之至圣宗干亨

元年乃省焉

北面诸帐官

(臣)等谨按太祖受位于要尼尊九帐于御营之上存渤海之族帐亚于要尼并奚王之众抚其帐部拟于国族任国舅以耦皇族崇伊

锡以抗奚王列二院以制要尼立国之初制此控御之良法后遂相沿不变云

要尼九帐大详衮司 【掌要尼温汗卓木布汗和抡汗苏尔扞沙津汗招固汗伊兰汗巴尔汗哈陶津汗九世宫分之事有大详衮要凡

太师要尼太保要尼太尉要尼司徒要尼司空要尼侍中敞史知事其所属有要尼帐节度使司有节度使节度副使又要尼乣详衮司有要尼

乣详衮要尼乣都监要尼乣将军要尼乣小将军又有要尼克】

大国舅司 【掌国舅伊苏济勒伯哩二帐之事有伊苏济勒国舅大翁帐详衮小翁帐详衮伯哩国舅大父帐详衮少父帐详衮国舅太

师国舅太保国舅太尉国舅司徒国舅司空敞史又国舅伊苏济勒大翁帐详衮司有国舅详衮国舅都监国舅本族将军小将军又国舅伊苏

济勒小翁帐详衮司国舅伯哩大父帐详衮司国舅伯哩少父帐详衮司又国舅伊勒希巴司有国舅伊勒希巴国舅左伊勒希巴国舅右伊勒

希巴敞史又有国舅帐克】

(臣)等谨按契丹国志国舅帐有国舅钤辖掌国舅司事辽史百官志失载谨附识于此

国舅别部 【世宗置有国舅别部敞史】

渤海帐司 【有渤海宰相渤海太保渤海达噶拉美其所属有渤海近侍详衮司】

奚王府 【有二详衮二宰相又有图尔太尉奚六部汉军详衮奚伊喇详衮锡里哈都抡】

伊锡王府 【有伊锡府达呼尔节度使司】

北面宫官

(臣)等谨按行宫各官为行在扈从之官十二宫各官各掌一宫军民之政如太祖弘义宫太宗永兴宫世宗积庆宫应天皇太后长寍

宫穆宗延昌宫景宗彰愍宫承天皇太后崇德宫圣宗兴圣宫兴宗延庆宫道宗太和宫天祚永昌宫孝文皇太弟敦睦宫是也又有文忠王府

其设官亦同于十二宫云 【按契丹国志祗载十宫葢失载道宗天祚二宫也其彰愍宫作章敏与此互异】

诸行宫都部署院 【总契丹汉人诸行宫事有诸行宫都部署知行宫诸部署司事诸行宫副部署诸行宫判官】

契丹行宫都部署司 【总行在行军诸鄂尔多之政令有契丹行宫都部署知契丹行宫都部署事契丹行宫副部署契丹行宫判官】

行宫诸部署司 【掌行在诸宫之政令有行宫都部署行宫副部署行宫部署判官】

十二宫 【各宫俱有使副使太师太保侍中又有某宫都部署司掌本宫契丹军民之事有都部署副部署判官又有某宫提辖司某宫

马羣司有侍中敞史又某锡林有额勒锦玛尔布牙书又某斡里有玛固某摩哩有扎萨克辖又有某德哩】

押行宫辎重伊勒希巴司 【掌诸宫巡幸扈从辎重之事有伊勒希巴有敞史】

北面部族官

(臣)等谨按部落曰部氏族曰族契丹故俗分地而居合族而处自太祖析九帐三房之族列二十部圣宗之世分置十有六增置十有

八并旧为五十四而大小分焉大部族四曰五院部六院部伊锡部奚六部其官散见于诸帐官者不复载小部族五十设官皆同兹纪其实而

不复列其部族之号云

大部族 【各部俱有大王左宰相右宰相太师太保太尉司徒又有某部节度使司有节度使节度副使节度判官又某部族详衮司有

详衮都监将军小将军又某锡林有额勒锦玛尔布牙书某密拉有锡里琨】

小部族 【某部族司徒府有司徒司空又有某部节度使司某部族详衮司又某锡林有凌衮玛尔布牙书某密拉有锡里琨】

北面坊扬局冶牧厩等官

坊官 【有某坊使副使又某坊详衮司有某坊详衮都监】

(臣)等谨按诸坊惟鹰坊铁坊可考又有五坊史未详也又八坊止载军器坊余亦未详

场官 【有围场都太师围场都管围场使副使】

局官 【有客省器物太医医兽四局都林牙又有某局使副使】

冶官 【五冶有太师】

羣牧官 【某路羣牧使司有某羣太保侍中敞史又总典羣牧使司有总典羣牧簿籍使羣牧都林牙又某羣牧司有羣牧使副使又有

西路羣牧使司达塔岭西路羣牧使司浑河北马羣司漠南马羣司漠北滑水马羣司牛羣司】

(臣)等谨按唐宋羣牧之官皆隶于殿中监太仆寺辽则无所隶属有侍中太保诸职以董率之此辽制之异于前代也

诸厩官 【尚厩有尚厩使副使飞龙院有飞龙使副使又总领内外厩马局有总领内外厩马】

监养鸟兽官 【监鸟兽详衮司有监某鸟兽详衮都监监某鸟监某兽又有监鹿详衮司又有监雉】

北面军官

天下兵马大元帅府 【以太子亲王总军政有天下兵马大元帅副元帅】

大元帅府 【以大臣总军马之政有大元帅副元帅】

都元帅府 【以大将总军马之事有兵马都元帅副元帅同知元帅府事】

便宜从事府 【有便宜从事】

大详衮司 【有大详衮都监将军小将军军校队帅】

(臣)等谨按辽制文武诸职所属各有详衮司葢分司之职也大详衮司则专掌军马佐元帅府行事异于各属之详衮焉

东都省西都省 【分掌军马之政有东都省太师西都省太师】

大将军府 【各统所治军之政令有大将军上将军将军小将军】

护军司 【有护军司徒】

卫军司 【有卫军司徒】

诸路兵马统署司 【有诸路军马都统署副统署】

各军详衮司 【有左皮室右皮室北皮室南皮室黄皮室各军又有舒新军锡里军北王府锡里军南王府锡里军各部族锡里司又有

禁军郎君军伊喇军旗鼓伊喇千伊喇猛伊喇摩哩军炮手军弩手军铁林军大鹰军鹰军鹘军凤军龙军飞龙军虎军熊军左铁鹞子军右铁

繇子军龙卫军威胜军天云军特们军迪里军迪里皮室呼哩奚军尼格奚军渤海军尼古尔各详衮司又有奚王南克军奚王北克军并国舅

帐克军三克军彭布格军九克军各详衮司并有克官又有十二行乣军各宫分乣军要尼乣军各部族乣军羣牧二乣军各详衮司俱有司徒

又有怨军八营都详衮司】

北面边防官

上京路诸司 【诸军都虞候司有都虞候又有奚王府大特哩衮司大国舅司大详衮司五院司六院司沓温司】

(臣)等谨按奚王府以下诸司史未载其所属者以其名目皆见于帐宫及部族官中惟沓温司所属则史阙焉

辽阳路诸司 【有东京兵马都部署司契丹奚汉渤海四军都指挥使司契丹奚军都指挥使司奚军都指挥使司汉军都指挥使司渤

海军都指挥使司东京都统军使司东京都详衮司保州都统军司汤河详衮司双宽司金吾营铜州北兵马指挥使司涞州南兵马指挥使司

其官有某兵马都部署某兵马副部署某兵马都监某都部署判官又有某军都指挥使某军副指挥使某军都监又有都统军使副使都监】

长春路诸司 【有黄龙府兵马都部署司黄龙府铁骊军衮司又咸州兵马详衮司有知咸州路兵马事同知咸州路兵马事咸州乣将

又东北路都统军使司有掌法官道宗大安六年置】

南京诸司 【并隶南京都元帅府有都元帅大元帅南京兵马都总管府有兵马都总管总领南面边事总领南面军务事总领南面戍

兵等官其所属有南京马步军都指挥使司侍卫控鹤都指挥使司燕京禁军详衮司南军都统司有南京统军都监又牛栏都统领司有都统

领副统领又距马河戍长司有戍长又监军寨统领司石门统领司南皮室军详衮司北皮室军详衮司猛伊喇详衮司又管押平州甲马司有

管押平州甲马】

(臣)等谨按南京诸司有南京兵马都总管府南京马步军都指挥使司侍卫控鹤都指挥使司史称其属于南面而其所以列于北面

者不详其故岂辽设南京在得燕代诸州之后地多汉儿军民故不得不兼南面以抚治之欤若辽阳路之金吾营西北路之金吾营亦皆属于

南面其互相控制之义则不可考姑阙疑而附识之

西京诸司 【西南面安抚使司有西南面安抚使西南面都招讨司有西南面招讨使又西南边大详衮司西南路详衮司西南面五押

招讨司有五押招讨大将军西南路巡察司有西南路巡察将军又有西南巡边官西南面巡检司有西南面巡检同巡检又西南面伊喇详衮

司山北路都部署司有知山北道边境事又金肃军都部署司南王府北王府伊锡王府山阴司】

西北路诸司 【西北路招讨使司有知西路招讨事监军又西北路管押详衮司西北路总领司有总领西北路军事又领西北路十二

班军使司契丹军吐浑军舒噜军禁军奚王府锡里军大室韦军小室韦军北王府军特们军羣牧军宫分军各详衮司又西北路金吾军西北

路兵马都部署司西北路卓木布都部署司西北路统军司西北路戍长司西北路禁军都统司西北部镇抚司有镇抚西北部事西北路巡检

司黑水河提辖司】

东北路诸司 【有东北路兵马详衮司东北路监军马司有东北路监军马使管押东北路军马事又东北路女直详衮司北女直兵马

司】

东路诸司 【东路兵马都总管府有东路兵马都总管同知东路兵马事又东路都统军使司约啰等十军都详衮司九水诸夷安抚使

西南边诸司 【西南面节制司有节制西南诸军事又西南面都统军司】

西路诸司 【有山西兵马都统军司西路招讨使司西边大详衮司四番都军所夏州管内番落使达塔岭节度使司达塔岭统军司塔

斯节度使司塔玛城节度使司】

(臣)等谨按圣宗统和四年授李继冲为四番都军所李继迁为夏州管内番落使官不常设特以羁縻西夏非边防之职也而史列其

官于西路诸司者盖西路壤接梁州其慎固封圉之意则同尔

北面行军官

行枢密院 【有左右林牙参谋】

行军都统所 【有行军都统副都统都监监军行军诸部都监监战又有中军御营先锋左翼军右翼军各都统所又有河南道北道东

北面西北面西南面各行军都统所又有南面行营总管府南面行营都部署司行军都部署司先锋使司行军都押司有都押副押】

(臣)等谨按行军官又有远探军之小校伊喇候骑之侦候候人伊喇皆兵校之事非有常职又史载东征行枢密院东征都统所东征

统军司东征先锋使司西征统军司南征都统所南征统军司皆临时所设之官故不复载也

北面属国官

属国 【各国俱有大王裕悦左相右相特哩衮司徒太师太保司空节度使副使详衮都监将军小将军】

(臣)等谨按辽制属国属部官大者拟王封小者准部使用其本国之人而契丹人亦参用焉辽史百官志于属国属部皆胪载之盖以

见臣服之远役属之众无关于官制故亦不具载云

△南面

(臣)等谨按史志称辽得燕代十六州乃用唐制设南面官然考太祖本纪于时巳有左仆射礼部尚书则当建国分职之初固参用唐

制矣特至太宗入汴世宗建政事省之后所设南面官乃日益多耳至其除授之法虽南北区分为二而又未尝不互相迁转若耶律硕老以同

平章事为特哩衮耶律洪以上京留守为北院大王是由南面官而迁北面者也休哥以裕悦为南京留守蒲奴寍以北院大王为山后五州都

管吴留以伊锡帐郎君为御史大夫是由北面官而迁南面者也惜史志简略于官司之所职掌多阙而不载其迁转阶次葢不可考云

南面朝官

南面宫官

南面京官

南面大番府官

南面方州官

南面分司官

南面财赋官

南面军官

南面边防官

南面朝官

太师太傅太保 【不常置】

少师少傅少保 【不常置】

太尉司徒司空 【不常置】

汉人枢密院 【太祖初有汉儿司太宗置枢密院掌汉人兵马之政有枢密使知枢密使事知枢密院事枢密副使同知枢密院事知枢

密院副使事枢密直学士都承旨副承旨吏房承旨兵刑房承旨户房主事厅房主事】

(臣)等谨按枢密以掌兵政唐宋皆列于三省之后辽南面官则列于三省之前此辽制之异于唐宋也

中书省 【初名政事省太祖置官世宗天禄四年建政事省兴宗重熙十三年改中书省有中书令大丞相左丞相右丞相知中书省事

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参知政事堂后官主事守堂官令史其所属中书舍人院有中书舍人右谏院有右谏议大夫右补阙右拾遗】

门下省 【有侍中常侍散骑常侍给事中门下侍郎所属有起居舍人院有起居舍人知起居注起居郎又左谏院有左谏议大夫左补

阙左拾遗又通事舍人院有通事舍人符宝司有符宝郎东上合门使司有东上合门使东上合门副使西上合门使司有西上合门使西上合

门副使东头承奉班有东头承奉官西头承奉班有西头承奉官通进司有左通进右通进登闻鼓院有登闻鼓使匦院有知匦院使诰院有诰

院给事】

尚书省 【太祖尝置左右尚书有尚书令左仆射右仆射左丞右丞左司郎中右司郎中左司员外郎右司员外郎】

(臣)等谨按三省之制于唐首尚书省于宋首门下省辽则首中书省叙次稍异而官制略同惟唐于开元二年宋于干道八年尝改左

右仆射为左右丞相则固尚书省之纪纲庶务以贰于令者而辽乃列之中书省又置大丞相以位其上此特与唐宋殊矣然考赵延寿之为大

丞相实兼政事令张俭之拜左丞相实受命以辅兴宗其号虽殊其为揆席之任不殊也葢自唐宋中叶三省长官秩高罕置凡中书门下侍郎

及左右仆射诸官并为相职其任相职者往往皆兼除之辽之册命宰臣亦颇因仍此制故名为三省实则一政府尔

六部 【各部有尚书侍郎郎中员外郎】

(臣)等谨按辽设六部沿唐制也而官未尝备史亦未详太祖神册三年以礼部尚书康默记充版筑使为辽代设部臣之始厥后邢抱

朴为礼部侍郎刘景为吏部郎中马守琪祁正崔佑为库部仓部虞部员外郎刘泾为户部侍郎加工部尚书南承颜为吏部员外郎王景运为

礼部员外郎郑弘节为兵部郎中杨又元为吏部尚书刘六符为膳部员外郎并见于纪传惟除兵部长贰及刑部官者不少概见岂太祖太宗

准六典以设北面朝官者固已职分而政举故六部所掌不必备其人欤

御史台 【有御史大夫御史中丞侍御所属殿中司有殿中殿中丞尚舍局有奉御又有尚乘局奉御尚辇局奉御尚食局奉御尚衣局

奉御】

(臣)等谨按尚乘尚衣诸奉御唐宋皆属于殿中监辽制则以殿中司主之而统属于御史台此又异于前代之制也

翰林院 【掌天子文翰之事有翰林都林牙南面林牙翰林学士承旨翰林学士翰林祭酒知制诰所属翰林画院有画待诏医官国史

院有监修国史史馆学士史馆修撰修国史】

(臣)等谨按辽设南面翰林医官其制葢略与宋同考宋太医令丞属太常寺又于太常所属之外置良医医正等阶而胥以翰林之名

冠之马端临又称五代时有翰林医官使则医官之厕于翰林不独宋为然巳翰林始建于唐特为待诏之所故一切医卜杂流执艺事以奉上

者皆得并处于其闲逮后别建学士院于旧院之南于时翰林遂分而为二至宋沿其制号学士院为玉堂之署而医官之所居者乃与天文书

艺图画为四局矣且宋尝以中官领之故志职官者第寄其衔于合班之制与十四阶九品之中其于序职概不之及则与辽制固稍殊焉

宣政殿观书殿 【有宣政殿学士观书殿学士】

昭文馆崇文馆 【有昭文馆直学士崇文馆大学士】

干文阁 【有干文阁学士】

宣徽院 【会同元年置有宣徽使知宣徽院事宣徽副使同知宣徽使事同知宣徽院事】

客省 【会同元年置有都客省客省使左客省使右客省使客省副使所属四方馆有四方馆使副使引进司有引进使点签司有同签

点签使事礼信司有句当礼信司礼宾使司有礼宾使】

(臣)等谨按点签礼宾二司古无其官盖辽建国于幽冀并营之闲东抚高丽西臣夏国南子石晋而兄弟于赵宋其邦交之事多矣因

时设官俾典宾客亦犹金之有报谕宋国使南宋之有金国申议使此亲仁善邻史志所以称美也夫

各寺 【有太常崇禄卫尉宗正太仆大理鸿胪司农诸寺寺各有卿少卿丞簿其太常寺有博士赞引太祝奉礼郎协律郎所属有太乐

署鼓吹署署有令有丞有法物库库有使有副使大理寺有提点有正】

诸监 【有秘书太府少府将作都水诸监监各有太监少监丞主簿惟秘书监有秘书郎秘书郎正字所属著作局有著作郎佐郎校书

郎正字其司天监有太史令有司厯灵台郎挈壶正五官正丞主簿五官灵台郎保章正司厯监候挈壶正司辰刻漏博士典钟典鼓国子监有

祭酒司业监丞主簿所属国子学有博士助教】

(臣)等谨按辽之南面官多仿唐制故所设太常寺秘书监诸职略与唐同惟光禄寺以避太宗讳改曰崇禄而称司天台为司天监名

稍殊耳然唐志以秘书监次翰林院之后其太常寺等官亦以所掌不同析条分序辽志则自太常以下概称寺官秘书以下概称诸监汇叙不

伦使览者无以别其官守之同异且考穆宗纪应厯十七年司天台奏月当食不亏则辽固仍称司天台而志别称监与纪互殊此皆秉史笔者

未尝参稽同异故失其伦次耳夫辽代事迹宋人闲有纪载然大半得自传闻未足据以核其制度正史之讹遂莫可纠正矣

诸卫 【各卫俱有大将军上将军将军折冲都尉果毅都尉其各卫有亲卫勋卫翊卫左右卫左右骁卫左右武卫左右威卫左右领军

卫左右金吾卫左右监门卫左右千牛卫左右羽林军左右龙虎军左右神武军左右神策军左右神威军】

东宫官 【三师府有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太子宾客院有太子宾客太子詹事院有太子詹事

少詹事詹事丞主簿太子司直司有太子司道左春坊有左庶子中允司议郎左谕德左赞善大夫所属文学馆有崇文馆学士直学士太子校

书郎司经局有洗马文学校书郎正字典设局有典设郎宫门局有宫门郎右春坊有右庶子中舍人舍人右谕德右赞善大夫通事舍人所属

太子家令寺有家令丞主簿率更寺有率更令丞主簿太子仆寺有太子仆丞主簿又有左右卫率府左右司御率府左右清道率府监门率府

左右内率府俱有率】

南面宫官

汉儿行宫都部署院 【有汉儿行宫都部署副部署知南面诸行宫副部署同知汉儿行宫都部署事同签都部署司事都部署判官】

(臣)等谨按契丹国志辽南面官有行宫都总管司掌行宫事辽史百官志失载谨附识于此

十二宫南面行宫都部署司 【有某宫汉人行宫都部署某宫南面副都部署某宫同知汉人都部署】

(臣)等谨按辽代宫卫之制所隶有正户番汉转户之别而皆统于都部署南面所治则汉儿军民也史称圣宗开泰九年改南面行宫

都部署为左仆射则都部署亦崇秩云然兴宗重熙十五年除耶律玛鲁耶律信先为是官其称都部署如故意者改制未久旋复旧名欤

南面京官

(臣)等谨按宋职官志一品以下谓之文武官未常参者谓之京官而辽之南面京官则皆分理五京之职固非未常参之谓也自太祖

开国临潢建为皇都既并渤海得城邑之居百有三乃葺辽阳故城分建南京太宗援立石晋兼幽涿十六州之地而跨有之遂升幽州为南京

而改南京为东京皇都为上京于是三京之名鼎立矣逮圣宗统和二十四年城大定府号曰中京兴宗重熙十三年以云州为西京而五京乃

备考其所设京官若留守都总管等职五京略同而上京别置城隍使中京别置文思院诸使南京别置宣徽院诸使至若云州管内宣谕招抚

使则别置于西京辽阳大都督渤海承奉都知押班则别置于东京是五京设官又不尽同此犹唐于东京之河阳独设三城使以治租税而西

京太原固不必准其制也夫

三京宰相府 【东京中京南京各有宰相有左相右相左平章政事右平章政事】

(臣)等谨按唐制以尚书门下中书三省长官为相职而高祖武德时于陕东诸道分置尚书令仆射左右丞各一人以治管内军民谓

之行台尚书省则犹古者以相臣分陕之意辽之设三京宰相府盖其遗制也

诸京客省司 【有使副使】

五京诸使 【五京诸使有上京盐铁使司东京户部使司中京度支使司南京三司使司转运使司西京计司其官有某京某使知某京

某使事某京某副使同知某京某使事某京某判官】

五京留守司 【上京东京中京南京西京各有留守司其官有某京留守行某府尹事又有某京副留守知某京留守事某府少尹同知

某京留守事同签某京留守事某京留守判官某京留守推官】

五京都总管府 【有某京都总管知某府府事同知某府事】

五京都虞候司 【有某京都虞候】

五京警巡院司 【有某京警巡使副使】

五京处置使司 【有某京处置使】

五京学 【有博士中京别有国子监与朝官同】

上京城隍使司 【有上京城隍使】

东京渤海承奉官 【有渤海承奉都知押班】

辽阳大都督府 【有辽阳大都督】

东京安抚使司 【有东京安抚使】

东京军巡院 【有东京军巡使】

中京文思院 【有中京文思使】

中京路按问使司 【有中京路按问使】

中京巡逻使司 【有中京巡逻使】

中京大内都部署司 【有中京大内都部署副部署】

南京宣徽院 【有南京宣徽使知南京宣徽院使事知南京宣徽院事南京宣徽副使同知南京宣徽院事】

南京处置使司 【有燕京管内处置使】

南京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司 【有南京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南京马步副指挥使】

南京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司 【有南京马军都指挥使副指挥使】

南京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司 【有南京步军都指挥使副指挥使】

南京栗园司 【有典南京栗园】

云州宣谕招抚使司 【有云州管内宣谕招抚使】

(臣)等谨案以上五京院司各官多寡互异名目都不相类要各随时递置因地制宜故员额无所强同惟南京设官独多者则以燕地

南面所治之事较繁耳

南面大番府官

黄龙府 【有知黄龙府事同知黄龙府事判官黄龙府侍卫亲军马步都指挥使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副指挥使马军都指挥使副指挥

使步军都指挥使副指挥使府学有博士助教】

兴中府 【有知兴中府事同知兴中府事判官府学有博士助教】

南面方州官

节度使司 【五京各州府皆有节度使司有节度使节度副使同知节度使事行军司马军事判官掌书记衙官其属有某马步军都指

挥使司都指挥使副指挥使某马军指挥使司指挥使副指挥使某步军指挥使司指挥使副指挥使】

观察使司 【中京高州武安州利州东京益州寍州归州寍江州上京永州静州皆有观察使观察副使观察判官其所属州学有博士

助教】

团练使司 【有某州团练使团练副使团练判官其所属州学有博士助教】

防御使司 【有某州防御使防御副使防御判官其所属州学有博士助教】

州刺史 【有某州刺史同知州事录事参军州学有博士助教】

县令 【有某县令丞主簿尉县学有博士助教】

(臣)等谨按天禄五年诏县主簿政事省差注盖是时以中书省为政事省特重亲民之官虽丞簿铨选亦归其权于中书省云

南面分司官

分决诸道滞狱使 【统和九年命邢抱朴等五员又命马守瑛等三员分决诸道滞狱】

按察诸道刑狱使 【开泰五年遣刘泾等分路按察刑狱】

采访使 【会同三年命伊库哷为采访使】

(臣)等谨按分司官不常设有诏则选有材望者为之史称平理庶狱采摭民隐恤民之善政也

南面财赋官

诸钱帛司 【长春路辽西路平州路俱有钱帛司有某州钱帛都点检】

转运使司 【有某转运使转运副使同知转运使转运判官】

(臣)等谨按辽志称西京多边防官南京多财赋官及详其所建置则固不然辽置转运使司凡七日燕京奉圣州蔚州应州朔州保州

西山置都转运使司一曰山西路考山西路之设地理志不载其见纪传多矣而皆不确言其所在惟耶律斜轸传云宋将杨继业攻陷山西诸

郡各以兵守以宋史业传证之时所攻克者云应寰朔四州也盖云州于辽初为山西路至重熙十三年升州为京以丰奉圣蔚应朔东胜诸州

属焉乃不复谓之山西然则奉圣蔚应朔四州转运固分理西京道财赋之官而山西路之都转运又其综理之官也史志徒见转运无西京之

名遂止谓南京多财赋官则考之未审也

南面军官

点检司 【有殿前都点检司点检侍卫亲军马步司各有都点检副点检同知都点检】

诸指挥使司 【有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司侍卫亲军马军侍卫亲军步军侍卫控鹤兵马侍卫汉军兵马四军兵马归圣军兵马

各有都指挥使司指挥署归圣军左右厢兵马第一至第七左右厢兵马各有都指挥使司又宣力军四捷军天圣军汉军各有都指挥使司其

官有某军都指挥使副使都监】

诸军都团练使司 【有某军都团练使团练副使团练判官】

(臣)等谨按唐肃宗干元初置诸州团练使岁以八月考其治绩以安民为上考此固方州理民之官监司之职任也自宋以安抚提刑

诸使为监司于是团练虽设而无职任遂多为武臣遥领之官如王荣为龙卫都指挥使遥领罗州团练使傅潜为捧日右厢都指挥使遥领富

州团练使其名则方州官其实军官也辽之有团练使司固仍唐之旧制而核其官守以置于诸州者谓之方州官置于诸军者谓之军官视旧

制亦稍变焉然较宋之名实不相符者固殊矣

诸军兵马都总管府 【有某兵马都总管副总管同知某兵马事某兵马判官】

南面边防官

易州飞狐招安使司兵马司招抚司 【史不详其官】

西南面招安使司 【有西南面招安使】

巡检使司 【有巡检使】

五州都总管府 【穆宗应厯初耶律速为义霸祥顺圣五州都总管】

山后五州都管司 【有山后五州都管】

五州制置使司 【开泰九年置霸建宜泉锦五州制置使】

三州处置使司 【太宗时韩德枢为平滦营三州处置使又有霸州处置使】

(臣)等谨按辽之南面边防如易州飞狐山后诸司壤地皆与宋接顾设官甚少较之北面边防官多寡相悬此非备宋之独疏也盖辽

初于北面边防设南京兵马都总管府至重熙四年改为南京都元帅府自都元帅而下有总领南面边事之官有兼属南面之都指挥使凡所

以备宋者已为详至厥后和议既成聘使往来相继乃渐疏于防范此固辽末诸君习宴安而忘边备而太祖太宗饬边之道其贻谋固未尝不

善耳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二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三 职官略四

职官略 【四】

金元官制上

○金元官制上

金自太宗天会四年置尚书省于是三省并建至熙宗颁新官制而其制乃定然大率循辽宋之旧未有更制海陵正隆元年罢中书门下

二省祗置尚书省自省而下官司之号曰院曰台曰司曰寺曰监其在外者曰总管府曰府曰节镇曰防御州曰刺史州曰县各统其属以修其

职职有定位员有常数是以终金之世守而弗变焉元太祖肇基朔土以万户统军旅以断事官治政刑所任用者一二亲贵重臣而已及太宗

取中原始立十路宣课司金人来归者则因其故官授之盖亦颇承金制远世祖即位登用老成酌古今之宜定内外之职一代鸿模炳焉大备

其设官乃数倍于金矣而官司之号所谓院台司寺监者犹半沿金代之称惟金之总政务者为尚书省元则于至元八年并其事于中书罢尚

书不设余亦多所增改以视金制固有殊耳大抵金元开国之初风俗淳朴非有庶务之繁故其制简而官省及抚临四宇庶政更新由质而文

固其宜也况元之混一南北大辟版图特踰前代又安得不多设之官以牧兹广士哉然元设官虽多于金而其所因革皆可稽考谨录二代之

制为一编以志其职掌焉

太师太傅太保 【金为三师秩最尊或为宰臣及将帅加官元太宗即位始建三公世祖时其职常缺仅置太保至成宗武宗而后三公

并建遂无虚位】

太尉司徒司空 【金为三公除拜与三师同元制闲置司空又置大司徒于司徒太尉之上且或置或不置其置者或开府或不开府俱

无定制】

中书令 【元置中书令一人典领百官会决庶务或以相臣为之或以皇太子为之】

(臣)等谨按金史有尚书令总领纪纲位在左右丞相上而中书令则不载又考宇文懋昭大金国志载中书令侍中位皆居丞相下正

隆闲遂罢之则金初虽暂设中书令而品秩不尊元则自至元七年以后立尚书省八年乃罢嗣后废置屡更至武宗至大四年尚书省仍归中

书省其职典领百官位视丞相视金初所置秩较重云

右丞相左丞相 【金制左右丞相各一人元与金同统六官率百司居中书令之次令缺则总省事】

(臣)等谨按厯代尚左唯元制尚右故右丞相为首揆其左右丞亦皆尚右

平章政事 【金置二人元置四人掌机务贰丞相凡军国重事无不由之】

右丞左丞 【金置左右丞各一人元与金同副宰相裁成庶务号左右辖】

参知政事 【金置二人元与金同副宰相参大政其职亚于左右丞】

(臣)等谨按参知政事起于唐宋金元因之元史百官志作参政宰相表仍作参知政事百官志因省文而误也

参议中书省事 【元置四人典左右文牍为六曹之管辖军国重事咸预决焉元以前各代皆不置】

左右司郎中员外郎 【金置左右司郎中各一人员外郎各一人都事二人元置左右司郎中各二人员外郎各二人都事四人总理六

曹之事】

(臣)等谨按金设尚书省元设中书省其左右丞相以下至左右都事官属职掌悉同唯金之尚书省属有祗候郎君架阁库管句同管

句堂食公使副直省局长副局长管句尚书省乐工元之中书省属有断事官客省使副使检校照磨管句架阁库管句等职二代之制略异云

吏部 【金置尚书一人侍郎一人郎中二人员外郎无定员主事四人架阁库管句一人同管句一人官诰院提举二人元置尚书三人

侍郎二人郎中二人员外郎二人首领官主事三人】

户部 【金置尚书一人侍郎二人郎中一人员外郎三人主事五人架阁库管句一人同管句检法无定员句当官五人干办官十人又

所属有榷货务使副使交钞库使副使判官都监印造钞引库使副使判官钞纸坊使副使判官交钞库物料场官随处交钞库钞纸坊使平准

务使副使句当官元置尚书三人侍郎二人郎中二人员外郎三人首领官主事八人其属有都提举万亿宝源库都提举一人提举一人同提

举一人副提举一人掌宝钞玉器都提举万亿广源库掌香药纸札诸物都提举万亿绮源库掌诸色縀疋都提举万亿赋源库掌丝绵布帛诸

物设官并与宝源库同四库照磨兼架阁库管句一人提举富寍库提举一人同提举一人副提举一人分掌万亿宝源库出纳金银之事诸路

宝钞提举司达噜噶齐一人都提举一人副达噜噶齐一人提举一人同提举一人副提举二人知事一人照磨一人宝钞总库达噜噶齐一人

大使一人副使三人印造宝钞库达噜噶齐一人大使二人副使二人烧钞东西二库达噜噶齐一人大使一人副使一人行用六库提领一人

大使一人副使一人大都宣课提举司掌诸色课程并领京城各市提举二人同提举二人副提举一人其各市又有提领一人大使一人副使

一人煤木所提领一人大使一人副使一人大都酒课题举司掌酒醋榷沾之事提举一人同提举二人副提举二人钞纸坊提领一人大使一

人副使二人印造茶盐等引局大使一人副使一人京畿都漕运使司掌漕运之事运使二人同知二人副使二人判官二人经厯一人知事一

人新运粮提举司达噜噶齐一人都提举一人同提举二人副提举一人所属各仓有监支纳大使副使通惠河运粮千户所置中千户一人副

千户二人都漕运使司掌御河上下至直沽河西务李二寺通州攒运粮斛之事运使二人同知二人副使二人运判三人经厯一人知事一人

所属各仓有监支纳大使副使檀景州等处采金铁冶都提举司提举一人同提举一人副提举一人大都河闲等路都转运盐使司使二人同

知二人副使一人运判二人经厯一人知事一人照磨一人各盐场置司令一人司丞一人山东东路转运盐使司运判一人各盐场置司令一

人司丞一人管句一人河东陕西等路转运盐使司运判一人所属管句一人同管句一人各提领所正提领一人副提领一人】

礼部 【金置尚书一人侍郎一人郎中一人员外郎一人主事二人又所属有惠民司令直长都监元置尚书三人侍郎二人郎中二人

员外郎二人成宗元贞元年复增尚书一人领会同馆事首领官主事二人其属有侍仪使四人通事舍人十六人侍仪舍人十四人引进使知

侍仪事二人承奉班都知一人典簿一人所属法物库提点一人大使副使各一人直长二人拱卫直都指挥司掌控鹤及仪卫之事达噜噶齐

一人都指挥使四人副指挥使二人佥事二人经厯一人知事一人仪从库掌收仪卫器仗大使一人副使一人仪凤司掌乐工供奉祭享之事

大使五人副使四人经厯一人知事一人云和署掌乐工音律及部籍更番之事署令二人署丞二人管句二人协音一人协律一人安和署设

官职掌与云和同常和署署令一人署丞二人管句二人天乐署署令署丞及管句各二人协音协律各一人广乐库大使一人副使一人教坊

司达噜噶齐一人大使三人副使四人知事一人兴和署署令二人署丞二人管句二人祥和署设官职掌与兴和署同广乐库大使一人副使

一人会同馆领会同馆事一人以尚书充大使二人副使二人铸印局大使一人副使一人直长一人白纸坊大使一人副使一人掌薪司司令

一人司丞二人】

兵部 【金置尚书一人侍郎一人郎中一人员外郎二人主事二人又所属有四方馆使副使法物库使副使直长承发司管句同管句

元置尚书三人侍郎二人郎中二人员外郎二人首领官主事二人其属有大都陆运提举司掌两都陆运粮斛之事提举二人副提举一人吏

目一人管领随路打捕鹰房民匠总管府达噜噶齐一人总管一人副总管二人总厯一人知事一人管领本投下大都等路打捕鹰房诸色人

匠都总管府达噜噶齐二人总管一人同知一人副总管一人知事一人东局织染提举司达噜噶齐一人提举一人副达噜噶齐一人副提举

一人随路诸色民匠打捕鹰房等户都总管府达噜噶齐一人总管一人同知一人经厯一人知事一人管领木位下打捕鹰房民匠等户都总

管府达噜噶齐一人总管一人副达噜噶齐一人同知一人副总管一人判官一人经厯一人知事一人】

刑部 【金置尚书一人侍郎一人郎中一人员外郎二人主事二人架阁库管句一人同管句一人又所属有万寍宫提举司提举同提

举庆寍宫提举司提举同提举元置尚书三人侍郎二人郎中二人员外郎二人首领官主事三人司狱司司狱一人狱丞一人司籍所提领一

人同提领一人】

工部 【金置尚书一人侍郎一人郎中一人员外郎一人主事二人覆实司管句一人又所属有修内司使副使直长部役官受给官都

城所提举司提举左右厢官受给官祗应司提点令丞直长收支库都监同监甄官署令丞直长上林署提点令丞直长花木局都监同监同乐

园管句元置尚书三人侍郎二人郎中二人员外郎二人首领官主事五人司程官四人其属有诸色人匠总管府掌百工之技艺达噜噶齐一

人总管一人同知二人副总管二人经厯一人知事一人梵像提举司提举一人同提举一人副提举一人吏目一人出蜡局设官同铸泻等铜

局大使一人副使一人银局大使一人直长一人镔铁局大使一人玛瑙玉局直长一人石局大使一人管句一人木局大使一人直长一人油

漆局副使一人诸物库提领一人副使一人管领随路人匠都提领所提领一人大使一人诸司局人匠总管府达噜噶齐一人总管一人副达

噜噶齐一人同知一人副总管一人经厯一人知事一人其所隶各库各局俱有大使副使提举右八作司提举二人同提举一人副提举一人

左八作司置官如之诸路杂造总管府达噜噶齐一人总管一人同知一人副总管一人知事一人所隶局库各置大使副使茶迭儿局总管府

达噜噶齐一人总管一人同知一人知事一人所属局库或置提领或兼置大使副使大都人匠总管府达噜噶齐一人总管一人同知一人经

厯一人其所隶各院局有大使副使提领各官随路诸色民匠都总管府达噜噶齐一人总管一人同知一人副总管一人经厯一人知事一人

照磨一人其所隶各提举司及收支库设达噜噶齐提举同提举副提举各官提举都城所提举二人同提举二人副提举二人吏目一人照磨

一人受给库提领一人大使一人副使一人符牌局大使一人副使一人直长一人旋匠提举司提举一人副提举一人色特哷济提举司提举

一人副提举一人巴什佰里局掌织造御用领袖实实段大使一人副使一人及呼达巴哩局大使一人平则门光熙门窑场及大都皮货所通

州皮货所各置提领一人大使副使各一人晋寍路织染提举司提举一人所属各局设提领副提领各官冀寍路及真定路织染提举司各置

提举一人同提举一人副提举一人所隶杂造织染纹锦各局各司或置大使副使提举同提举副提举院长局副提领各官各随其地又巡河

提领所提领二人副提领一人】

(臣)等谨按唐宋六部郎官皆置四曹金元则不分置各曹惟以部署其名各司其部之事故选任独重其郎中员外郎与尚书侍郎协

恭厥职非若唐宋之区以曹司也至六部之制或以吏户礼为左三部兵刑工为右三部此金元初制之所同也或合吏礼为一部兵刑为一部

或仍分兵刑为二部吏礼为二部此元代初制之所独也金至熙宗乃分六曹置长贰焉元世祖中统以后员额尚未有定制迨至元二十三年

尚书以下始以二员为额其设官之多寡金则事简员少元则事重职烦时与代更有未可执一以例者又考元史志所载隶于户工二部者官

职独多葢元自世祖以后规模既远体统相维度支出纳之事山林川泽之需有不得不日趋于繁盛者亦其势使然岂独异于唐宋哉

枢密院 【金置枢密使一人枢密副使一人佥书枢密事一人同佥枢密院事一人经厯一人都事一人掌凡武备机密之事元置知院

六人同知四人副枢二人佥院二人同佥二人院判二人参议二人经厯二人都事四人承发兼照磨二人架阁库管句一人同管句一人其属

客省司大使二人副使二人断事官八人掌处决军府之狱讼经厯一人所隶各卫有右卫掌宿卫扈从兼管屯田之事都指挥使三人副都指

挥二人佥事二人经厯二人知事二人照磨一人行军千户所十达噜噶齐十人副达噜噶齐十人千户十人副千户十人弩军千户所一达噜

噶齐一人千户一人屯田左右千户所二达噜噶齐二人千户二人蒙古字教授一人儒学教授一人掌诸屯卫行伍战耕之暇习学国字通晓

书记由枢府选举后归吏部左卫中卫前卫后卫职掌悉与右卫同置官亦同武卫掌修治城隍及京师内外工役兼大都屯田事达噜噶齐一

人都指挥使三人副都指挥使二人佥事二人经厯二人知事二人照磨一人所属行军千户所七达噜噶齐七人副达噜噶齐七人千户七人

副千户七人屯田千户所六达噜噶齐各一人千户六人蒙古字教受一人儒学教授一人隆镇卫掌屯军都指挥使三人副指挥使二人佥事

二人经厯二人知事二人承发兼照磨一人所属北口千户所达噜噶齐一人千户一人其南口白羊口牌楼口古北口迁民镇黄花镇芦儿岭

太和岭紫荆关隆镇各千户所设官皆同左右翼屯田万户府掌军屯事两府达噜噶齐各一人万户副万户经厯知事各一人所属千户所八

达噜噶齐八人千户八人副千户八人又千户所四达噜噶齐四人千户四人副千户四人左卫率府为东宫卫军率使三人副使三人佥事二

人经厯一人知事一人照磨一人所属行军千户所十达噜噶齐十人千户十人副千户十人弩军千户所一达噜噶齐一人千户一人屯田千

户所三达噜噶齐三人千户三人蒙古教授一人儒学教授一人阴阳教授一人右卫率府设官与左卫率府同河南淮北蒙古军都万户府都

万户一人副都万户一人经厯一人知事一人巴咱尔万户府万户一人副万户一人经厯知事各一人所属千户所十翼达噜噶齐十人千户

十人副千户十人扎拉噶台万户府万户一人经厯知事各一人所属千户所七翼千户七人托里都万户府万户一人副万户一人经厯知事

各一人所属千户所九翼千户九人华善万户府设官与托里都万户府同所属千户所六翼达噜噶齐四人千户六人副千户四人炮手千户

所一翼千户一人哨马千户所一翼达噜噶齐一人千户一人副千户一人右阿克苏卫亲军都指挥使司掌宿卫城禁兼管漕河苏沽两州屯

田供给军储达噜噶齐一人都指挥使三人副都指挥使二人佥事二人经厯二人知事二人照磨一人所属行军千户所千户七人把门千户

二人本投下达噜噶齐一人长官副长官各一人庐江县达噜噶齐一人主簿一人儒学教授一人左阿克苏卫职掌与右阿克苏卫同设官亦

同回回炮手军匠上万户府达噜噶齐一人万户一人副万户一人经厯知事各一人所属千户所三翼达噜噶齐三人千户三人副千户三人

唐古卫亲军都指挥使司总领河西军以备征讨都指挥使三人副都指挥使二人佥事二人经厯照磨知事各二人千户所九翼正千户副千

户各九人儒学教授一人蒙古教授一人桂齐卫亲军都指挥使司达噜噶齐一人都指挥使二人副都指挥使二人佥事二人经厯知事各二

人照磨二人千户所八翼每翼置达噜噶齐一人千户一十六人延安屯田打捕总管府掌析居放良人户并乌兰济苏田地北来蒙古人户达

噜噶齐一人总管同知各一人经厯知事各一人打捕屯田官一十二人大寍海阳等处屯田打捕所掌北京平滦等路析居放良布哷齐等户

都指挥使三人副都指挥使二人佥事二人经厯知事各二人照磨一人所属行军千户所十翼达噜噶齐十人副达噜噶齐千户副千户各十

人弩军千户所一翼达噜噶齐一人千户一人屯田左右千户所二翼达噜噶齐二人千户二人西域亲军都指挥使司达噜噶齐一人都指挥

使副都指挥使各二人佥事二人经厯知事各二人照磨一人所属行军千户所千户十三人把门千户二人儒学教授一人宗仁蒙古侍卫亲

军都指挥使司都指挥使三人副都指挥使二人佥事二人经厯知事各二人照磨一人所属蒙古军千户所十翼千户二十人屯田千户所千

户四人儒学教授一人蒙古教授一人山东河北蒙古军大都督府掌各路军民科差及调遣总摄军马公事大都督三人同知一人副使一人

经厯一人都事二人照磨一人所属左万户府万户一人副万户一人经厯知事各一人千户九翼千户十一人右万户府设官同千户九人巴

图万户府达噜噶齐一人万户一人副万户一人经厯知事各一人千户七翼千户七人哈达万户府达噜噶齐一人万户一人经厯知事各一

人千户八翼千户八人蒙古回回水军万户府达噜噶齐一人万户一人副万户一人经厯知事各一人千户八翼达噜噶齐二人千户六人奇

图噶万户府达噜噶齐一人万户一人副万户一人经厯知事各一人千户七翼千户七人噶必雅齐千户一翼千户一人洪泽屯田千户一翼

达噜噶齐一人千户副千户各一人左翼蒙古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司都指挥使三人副都指挥使二人佥事三人经厯知事各二人照磨一人

千户所七翼正千户副千户各七人知事七人蒙古字教授一人儒学教授一人右翼蒙古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司设官与左翼同所属千户所

十二翼正副千户各十二人蒙古字教授一人儒学教授一人虎贲亲军都指挥使司掌领上都路元籍军人兼鄂勒之事设官亦与左翼同所

属锡迪千户翼正达噜噶齐一人副达噜噶齐一人正千户副千户各一人知事一人布哈千户翼正达噜噶齐一人副达噜噶齐一人正千户

副千户各一人托克托穆尔千户翼正达噜噶齐一人副达噜噶齐一人正千户副千户各一人知事一人大呼都拉千户翼正达噜噶齐一人

副达噜噶齐一人正千户副千户各一人知事一人扬千户翼正达噜噶齐一人副达噜噶齐一人正千户副千户各一人知事一人密喇卜和

卓千户翼正达噜噶齐一人副达噜噶齐一人正千户副千户各一人知事一人】

(臣)等谨按枢密院金太祖天辅七年始置掌凡武备机密之事元则制昉于中统四年掌天下兵甲机密之务宫禁宿卫边庭军役征

讨戍守节制调度诸务无不由之设院同于金而元制尤重官属亦繁其时或平章议事或分镇制边屡有增设而知院以下所隶者众葢唐宋

之制屯田营缮综于工部扈卫统于十六卫率府统于詹事府各有攸属而元悉于枢密院隶之领之以重秩综之以庶政职既不同制亦迥异

若元初有行枢密院国有征伐乃置为一方一事而设史称某处行枢密院事已则罢非制所常设故不备列云

大都督府 【元置大都督府管领左右钦察两卫龙翊侍卫东路蒙古军元帅府及万户府哈喇娄万户府大都督三人同知二人副都

督三人佥都督事二人经厯都事各二人管句照磨各一人所隶右钦察卫达噜噶齐一人都指挥使二人副使二人佥事二人经厯知事照磨

各二人其属行军千户十八所达噜噶齐各一人千户三十六人屯田千户所二达噜噶齐二人千户二人儒学教授一人蒙古字教授一人左

钦察卫都指挥使三人副都指挥二人佥事二人经厯知事各二人照磨一人其属行军千户所十翼千户十人守城千户所一翼达噜噶齐一

人千户一人屯田千户所一翼设官同有儒学教授一人龙翊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司都指挥使三人副都指挥使二人佥事二人经厯一人知

事二人照磨一人其属行军千户所达噜噶齐一人千户六人副千户一人屯田钦察千户所达噜噶齐一人千户一人蒙古字教授一人儒学

教授一人哈喇娄万户府掌守禁门及应直宿卫达噜噶齐一人万户一人经厯知事各一人其属千户所三翼千户三人】

(臣)等谨按扈卫禁门及应直宿卫之职唐宋以来皆属环卫及三署郎官卫尉诸署元则招集哈喇娄军人六万户府移屯襄阳寻复

改隶大都督府而于扈卫禁门应直宿卫之职则与古未尝不同云

御史台 【金置御史台掌纠察朝仪弹劾官邪勘鞫官府公事凡内外刑狱所属理断不当有陈诉者付台治之设御史大夫御史中丞

无员额侍御史二人掌奏事判台事治书侍御史二人掌同侍御史殿中侍御史二人遇朝对立于龙墀之下专劾朝者仪矩监察御史十二人

掌纠察内外非违刷磨诸司察帐监察礼及出使之事其属典事二人架阁库管句一人检法一人狱丞一人元置御史台大夫二人中丞二人

侍御史二人治书侍御史二人经厯一人都事二人照磨一人承发管句狱丞一人架阁库管句兼承发一人殿中侍御史二人监察御史三十

二人职掌与金同】

行御史台 【元置诸道行御史台以监临各省其江南诸道行御史台监江浙江西湖广三省统江东江西浙东浙西湖南湖北广东广

西福建海南十道大夫一人中丞二人侍御史二人治书侍御史二人经厯一人都事二人照磨一人架阁库管句一人承发管句兼狱丞一人

监察御史十人陕西诸道行御史台统汉中陇北四川云南四道大夫一人中丞二人侍御史二人治书侍御史二人经厯一人都事二人照磨

一人架阁库管句一人承发管句兼狱丞一人监察御史二十人】

(臣)等谨按御史台金元制略同而设官不一元至元五年始建英宗至治以后厥制乃定纠察百僚弹劾政治内有监察院隶之外有

廉访司承之执纪纲肃风宪为职綦要至行御史台之职金熙宗皇统二年曾定行台官品而制不详故金史百官志不载元则至元十四年后

始置是职分江南陕西诸道秩与内台等其所掌统摄各道宪司而总诸内台此其为制内外相维专纠庶政故行御史台设官亦多且重与行

枢密院随置随罢因事偶设者不同

肃政廉访司

【元初设提刑按察司至元二十八年改肃政廉访司共二十二道每道廉访使二人副使二人佥事四人两广海南止二人经厯知事照

磨兼承发管句各一人其内道八隶御史台有山东东西道济南路置司河东山西道冀寍路置司燕南河北道真定路置司河北河南道汴梁

路置司山南江北道中兴路置司淮西江北道广州路置司江北淮东道扬州路置司山北辽东道大寍路置司江南十道隶江南行台江东建

康道寍国路置司江西湖东道龙兴路置司江南浙西道杭州路置司浙东海右道婺州路置司江南湖北道武昌路置司岭北湖南道天临路

置司岭南广西道静江府置司海北广东道广州路置司海北海南道雷州路置司福建闽海道福州路置司陕西四道隶陕西行台陕西汉中

道凤翔府置司河西陇北道甘州路置司西蜀四川道成都路置司云南诸路道中庆路置司】 (臣)等谨按元改按察使为肃政廉访司虽

监制各路实统隶于内台及各行台故附于御史台之后非若金之按察使不隶于御史台而所掌皆镇抚人民稽察边防军旅诸事且有兼宣

抚使之职者故不同云

登闻鼓院 【金置知登闻鼓院同知登闻鼓院事掌奏进告御史台登闻鼓台理断不当事无员额又知法二人以谏官兼之元不置】

登闻检院 【金置知登闻检院同知登闻检院事掌奏进告尚书省御史台理断不当事又知法二人元不置】

(臣)等谨按宋制登闻检院属门下省金制则属御史台故附载于御史各职之后焉

审官院 【金置审官院掌奏驳除授失当事知院一人同知审官院事一人元不置】

(臣)等谨按金制审官院掌封驳事葢唐之给事中宋之司谏正言之职也

谏院 【金置谏院有左谏议大夫右谏议大夫左司谏右司谏左补阙右补阙左拾遗右拾遗皆无员缺元不置】

(臣)等谨按金史百官志审官院列于翰林学士院之后谏院杂于诸监寺之中然其职掌封驳谏诤拾遗补阙各有攸司兹移载于御

史台之后以从其类

大宗正府 【金置大宗正府掌敦睦纠率宗属判大宗正事一人同判大宗正事一人同佥大宗正事一人大宗正丞一人章宗太和六

年避讳改宗正为睦亲知事一人元置大宗正府扎鲁古齐四十二人郎中二人员外郎二人都事二人承发架阁库管句一人】

(臣)等谨按金制大宗正府其职奉王命纠宗属而己元初则于府置断事官曰扎鲁古齐会决庶务诸王驸马蒙古色目人等犯公事

及汉人有罪悉掌之逮泰定帝致和以后上都太尉所属者归宗正府其路府州县蒙古汉人词讼则悉归刑部焉葢其时上都大都与诸路中

外不同故因初制而特加变通云

大司农司 【金宣宗兴定六年置司农司兼采访公事大司农一人卿三人少卿三人知事二人元置大司农司凡农桑水利学校饥荒

之事悉掌之置大司农四人卿二人少卿二人丞二人经厯一人都事二人架阁库管句一人照磨一人所属籍田署掌耕种籍田以供宗庙祭

祀署令一人署丞一人供膳司掌供给应需货买百色生料达噜噶齐一人提点一人司令一人丞一人辅用库大使副使各一人兴中州等处

油户提领所提领一人大使副使各一人蔚州面户提领所提领一人副使一人永平屯田总管府达噜噶齐一人总管一人同知一人知事一

人所辖昌国济民丰赡三署各置署令一人署丞一人】

(臣)等谨按元大司农司掌农桑储积之事与唐宋略同金则置司农卿以下迭出巡按察官吏臧否而黜陟之使节所过奸吏屏息同

于唐宋之观察处置元之廉访意在澄叙官方而于司农之掌迥殊矣

劝农使司 【金置劝农使一人副使一人掌劝课天下力田之事元不置】

三司 【金置三司掌劝农盐铁度支户部三科等事使一人副使一人佥三司事一人同佥三司事一人掌盐铁度支判官三人参议规

措审计官三人知事二人句当官二人管句架阁库一人知法三人元不置】

(臣)等谨按三司起于唐末五代特重其职至宋而专掌财赋皆以重臣领之金泰和以后以省户部宫故置是职然其所以经理财赋

者仍不外户部三科之制焉

翰林兼国史院 【金制国史院置监修国史修国史同修国史编修检阅官修辽史刊修官编修官翰林学士院掌制譔词命置翰林学

士承旨翰林学士翰林侍读学士翰林侍讲学士翰林直学士翰林侍制翰林修撰应奉翰林文字元置翰林兼国史院承旨六人学士二人侍

读学士二人侍讲学士二人直学士二人待制五人修撰三人应奉翰林文字五人编修官十人检阅四人典籍二人经厯都事各一人】

(臣)等谨按金制分国史翰林为二院元则以翰林兼国史合为一院又按元一统志及析津志有滦京翰林分院葢别立官署于上都

者元史百官志不载谨附识于此

蒙古翰林院 【元置蒙古翰林院掌译写一切文字及颁降玺书并用蒙古新字仍各以其国字副之置承旨七人学士二人侍读学士

二人侍讲学士二人直学士二人待制四人修撰二人应奉五人经厯都事各一人承发架阁库管句一人所隶蒙古国子监祭酒一人司业二

人监丞一人蒙古国子监博士二人助教二人教授二人学正学录各二人】

内八府宰相 【元置内八府宰相掌诸王朝觐傧介之事】

(臣)等谨按元史称内八府宰相遇有诏令则与蒙古翰林院官同译写而润色之其贵近宠异迥越侪等故有宰相之名然终元之世

迄无除授宣命之诏惟成宗大德九年以默齐图等八人为之其秩视二品云

集贤院 【元置集贤院掌提调学校征求隐逸召集贤良之士大学士五人学士二人侍读学士二人侍讲学士二人直学士二人经厯

一人都事二人待制一人修撰一人兼管句承发架阁库一人所隶国子监察酒一人司业二人监丞一人典簿一人博士二人助教四人学正

二人学录二人兴文署署令一人以翰林修撰兼之署丞一人以翰林应奉兼之典簿一人】

(臣)等谨按唐元宗开元中始置集贤殿书院设学士直学士等职宋仍唐制而与昭文史馆谓之三馆所司者秘书图籍耳惟元之集

贤则掌提调学校征求隐逸之事故国子监诸职隶焉而许衡之为国子祭酒实兼集贤大学士盖其职本相统也然则集贤之名虽沿唐宋而

官守不同矣至金之国子监则无所隶属而设官悉与元同惟别置国子校勘国子书写官此又与元制稍殊尔

宣政院 【元置宣政院掌释教僧徒及吐蕃之境而隶治之院使十人同知二人副使二人佥院二人同佥三人院判三人参议二人经

厯二人都事三人照磨一人管句一人所属断事官四人经厯知事各一人客省司大使二人副使一人大都规运提点所达噜噶齐一人提点

一人大使副使各一人上都规运提点所设官同大都提举资善库达噜噶齐一人提举同提举副提举各一人上都利贞库提领一人副使一

人大济仓监支纳一人大使一人兴教寺管房提领一人吐蕃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宣慰使五人经厯都事各二人照磨一人捕盗官二人儒

学教授一人图沙玛路军民万户府达噜噶齐一人万户一人副达噜噶齐副万户各一人经厯知事各一人西夏中兴河州等处军民总管府

达噜噶齐一人总管一人同知一人治中一人府判一人经厯一人知事一人托克托郭逊五人洮州元帅府达噜噶齐一人元帅一人知事一

人十八族元帅府达噜噶齐一人元帅一人同知一人知事一人积石州元帅府设官同复置托克托郭逊一人礼店文州蒙古汉军西番军民

元帅府达噜噶齐一人元帅一人同知一人经厯知事各一人蒙古鄂勒官一人相副官一人礼店文州蒙古汉军鄂勒军民千户所达噜噶齐

一人千户副千户各一人礼店文州蒙古汉军西番军民上千户所设官同礼店阶州西水蒙古汉军西番军民总把二人吐蕃等处招讨使司

招讨使二人知事一人图沙玛探马军四万户府万户五人千户八人经厯一人图沙玛路新附军达噜噶齐一人千户副千户各一人文扶州

西路南路迪延等处万户府达噜噶齐一人万户二人凤翔等处千户所达噜噶齐一人千户一人庆阳寍环等处总把一人文州课程仓粮官

一人岷州十八族周迥捕盗官二人昌阳特克城阿布隆等处万户府达噜噶齐一人千户一人阶文扶州等处番汉军上千户所达噜噶齐一

人千户二人贵德州达噜噶齐知州各一人同知州判各一人托克托郭逊一人捕盗官一人必噜万户府达噜噶齐二人万户四人松潘迭宕

威茂州等处军民安抚使司达噜噶齐一人安抚使一人同知佥事各一人经厯知事照磨各一人静州茶上必噜溪安乡等二十六族军民千

户所达噜噶齐一人千户一人龙木头都留等二十二族军民千户所达噜噶齐一人千户一人岳希蓬罗卜村等处二十二族军民千户所达

噜噶齐一人千户一人折藏万户府达噜噶齐一人万户一人吐蕃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宣慰使四人同知二人副使一人经厯都事各二

人捕盗官三人朵甘思田地里管军民都元帅府都元帅一人经厯一人拉玛尔纲等处招讨使司达噜噶齐一人招讨使一人经厯一人本布

田地里招讨使一人经厯一人本布尔伊斯噶特百姓达噜噶齐一人碉门鱼通黎雅长河西寍远等处军民安抚使司达噜噶齐一人安抚使

一人同知副使佥事各一人经厯知事照磨各一人六番招讨使司达噜噶齐一人招讨使一人经厯知事各一人天全招讨司达噜噶齐一人

招讨二人经厯知事各一人鱼通路万户府达噜噶齐一人万户一人经厯知事各一人碉门鱼通等处管军守镇万户府达噜噶齐一人万户

一人镇抚一人经厯知事各一人千户八人长河西管军万户府达噜噶齐一人万户二人长河西管军招讨使司招讨使二人经厯一人朵甘

思招讨使一人朵甘思哈达李唐鱼通等处钱粮总管府达噜噶齐一人总管副总管各一人达勒达托克托郭逊一人哈里托克托郭逊一人

朵甘思昂吉尔济密斯千户一人伊实玛尔甘万户府达噜噶齐一人万户二人乌斯藏纳喇苏呼鲁逊等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宣慰使五

人同知二人副使二人经厯一人捕盗官一人纳喇苏呼鲁逊元帅二人乌斯藏管蒙古军都元帅二人达哩管军招讨使一人乌斯藏等处转

运一人舒鲁苏田地里管民万户一人哈尔巴田地里管民万户一人乌斯藏田地里管民万户一人苏尔玛嘉斡田地里管民官一人萨喇田

地里管民官一人楚密克万户一人傲兰塔拉万户一人斯达克隆拉万户一人布木古噜万户一人当布持巴千户四人嘉玛斡万户一人嘉

裕勒斡万户一人雅埒克巴勒藏策巴万户府达噜噶齐一人万户一人千户一人达里托克托郭逊一人穆尔军万户府达噜噶齐一人万户

一人绰珪坚巴千户一人普尔巴官一人】

(臣)等谨按元置宣政院官吏最多皆掌外藩之事每遇吐蕃有事则分院往镇有大征伐则会枢府论议用人则自为选择史称其军

民通摄僧俗互用其制不经故不足多也

宣徽院 【金置宣徽使掌朝会燕享凡殿庭礼仪及监知御膳有左宣徽使右宣徽使同知宣徽院事同佥宣徽院事宣徽判官所属有

拱卫直使司掌本直卫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钤辖都辖客省使副使掌接伴人使见辞之事引进使副使掌外贡献东上合门使副使佥事西

上合门使副使佥事合门通事舍人承奉班都知御院通进尚衣局掌御用衣服冠带有提点使副使都监直长同监仪鸾局掌殿庭铺设有提

点使副使直长收支都监同监尚食局掌总知御膳有提点使副使直长都监同监尚药局掌汤药茶果有使副使直长都监果子都监同监太

医院掌诸医药有提点使副使判官管句元置宣徽院掌供玉食凡稻梁牲酒庶品及燕享宗戚宾客诸事院使六人同知二人副使二人佥院

二人同佥院二人院判二人经厯二人都事三人照磨一人承发架阁库一人所属光禄寺卿四人少卿二人丞二人主事二人大都尚饮局提

点一人大使一人副使一人上都尚饮局设官同大都尚酝局上都尚酝局设官亦同大都醴源仓提举一人大使副使各一人上都醴源仓大

使一人直长一人尚珍署达噜噶齐一人令一人丞二人安丰怀远等处稻田提领所提领二人尚舍寺掌行在帷幄账房陈设之事监二人少

监二人监丞二人知事二人诸物库提领一人大使副使各一人阑遣监掌布埒齐人口头匹诸物监一人少监二人监丞二人知事一人尚食

局掌供御膳提点一人大使一人副使二人直长二人大都生料库提点二人大使二人副使三人上都生料库提点一人大使一人副使二人

直长一人大都太仓及上都太仓各设提举一人大使副使各一人大都上都柴炭局各置达噜噶齐一人大都大使一人上都大使三人副使

各二人尚牧所提举一人同提举副提举各一人沙糖局达噜噶齐一人提点大使副使各一人永备仓提点一人大使副使各一人丰储仓大

使一人淮东淮西屯田打捕总管府掌献田岁入以供内府达噜噶齐一人总管一人同知一人府判一人经厯知事各一人淮安州等处各屯

田打捕提举司每司设达噜噶齐一人提举一人同提举副提举各一人抽分场提领所凡十所每所各设提领一人同提领副提领各一人满

浦仓大使副使各一人圆米棋子局软皮局各设提领同提领副提领各一人手号军人打捕千户所达噜噶齐一人上千户上副千户各一人

龙庆栽种提举司管领缙山岁输梁米并易州等处瓜果桃梨以奉上供达噜噶齐一人提举同提举副提举各一人弘州种田提举司掌输麦

面设官同丰润署掌岁入刍粟以给饲养駞马之事达噜噶齐一人令一人丞一人直长一人常湖等处茶园都提举司掌摘茶芽以贡内府达

噜噶齐一人提举同提举副提举各一人提领所七处每所各设正同副提领一人建寍北苑武夷茶场提领所提领一人】

(臣)等谨按唐宋之制尚食尚舍良酝诸职皆属殿中监及光禄寺而金元则并载于宣徽院葢掌供玉食及燕享宗戚宾客之事胥隶

于是院与唐宋制不同耳

(臣)等又按金内侍省俱属宣徽院有史常侍给事中内谒者又宫闱局有提点使副使掌宫中阁门之禁内藏库有使副使掌内府金

宝财物率随库都监等供奉其事虽不专立省署其与唐之内常侍内给事内侍伯内府局令丞宋之阁院诸司句当官职守无异也

大禧宗禋院 【元置大禧宗禋院掌神御殿朔望岁时讳忌日辰禋享礼典设院使都典制神御殿事六人同知兼佐仪神御殿事二人

副使兼奉赞神御殿事二人佥院兼祇承神御殿事二人同佥兼肃治神御殿事二人院判供应神御殿事二人参议二人经厯都事各二人管

句照磨各一人所属隆禧总管府达噜噶齐一人总管一人副达噜噶齐一人同知一人治中判官各一人经厯知事照磨各一人福元营缮司

达噜噶齐一人司令一人大使副使各一人普安智金营缮司达噜噶齐一人司令一人大使副使各一人佑国营缮都司设官同平松等处福

元田赋提举司达噜噶齐一人提举同提举副提举各一人又田赋提举司提举一人同提举副提举各一人资用库提领大使各一人万圣库

提领大使副使各一人会福总管府达噜噶齐一人总管同知各一人治中府判各一人经厯知事各一人仁王营缮司达噜噶齐一人司令一

人大使副使各一人襄阳营田提举司达噜噶齐一人提举同提举副提举各一人江淮等处营田提举司设官同大都等路民佃提领所提领

一人大使副使各一人会福财用所提领一人大使一人副使二人崇祥总管府达噜噶齐一人总管一人副达噜噶齐一人同知治中府判各

一人经厯知事提控案赎兼照磨各一人永福营缮司达噜噶齐一人司令一人大使副使各一人昭孝营缮司普庆营缮司设官并同崇祥财

用所提领一人大使副使各一人永福财用所设官同镇江稻田提举司达噜噶齐一人提举同提举副提举各一人汴梁稻田提举司平江等

处田赋提举司设官同冀寍提领所提领二人隆祥使司使四人同知二人副使司丞各二人经厯一人都事二人照磨兼架阁一人普明营缮

都司达噜噶齐一人司令一人大使副使各一人知事一人集庆万寿营缮都司设官同元兴营缮都司达噜噶齐二人司令一人大使副使各

一人知事一人宜农提举司达噜噶齐一人提举同提举副提举各一人护圣营缮司达噜噶齐一人司令一人大使副使各一人平江善农提

举司达噜噶齐一人提举同提举副提举各一人善盈库提领一人大使副使各一人荆襄等处济农香户提举司达噜噶齐一人司令一人提

举同提举副提举各一人龙庆州等处田赋提领所提领一人同提领副提领各一人集庆崇禧财用所大使副使各一人寿福总管府达噜噶

齐一人总管副达噜噶齐各一人同知治中府判各一人经厯知事照磨各一人万安营缮司达噜噶齐一人司令大使副使各一人万寍营缮

司设官同收支库提领一人大使一人延圣营缮司达噜噶齐一人司令大使副使各一人诸物库提领一人大使一人】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三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四 职官略五

职官略 【五】

金元官制下

○金元官制下

太常礼仪院 【金制太常寺卿一人少卿一人丞一人掌礼乐郊庙社稷祠祀之事博士二人检阅二人检讨二人太祝奉礼郎协律郎

无员额所属太庙署兼廪牺署令一人丞一人郊社署令丞各一人武成王庙令丞各一人诸陵署提点以涿州刺史兼令丞各一人园陵署令

丞各一人以宛平大兴二县丞兼大乐署兼鼓吹署令丞各一人元置太常礼仪院掌大礼乐祭享宗庙社稷封赠谥号等事院使二人同知二

人佥院二人同佥二人院判二人经厯一人都事一人照磨兼管勾承发架阁库一人博士二人奉礼郎二人奉礼兼检讨一人协律郎二人太

祝十人礼直管勾一人所属太庙署令二人丞一人郊祀署令丞各二人社稷署令二人丞一人大乐署令二人丞一人】

典瑞院 【元置掌宝玺金银符牌院使四人同知二人佥院二人同佥二人院判二人经厯二人都事二人照磨兼管勾承发架阁库一

人】

(臣)等谨按唐宋皆置符宝郎隶门下省辽仍属门下省金则符玺之事掌于礼部符宝郎又属于殿前都点检司元代特置典瑞院崇

其秩为正二品则为当时所独创其名典瑞者亦犹周官之遗制也

太史院 【元置掌天文厯数之事院使五人同知二人佥院二人院判二人经厯一人都事一人管勾一人所属春官正兼夏官正一人

秋官正兼冬官正中官正一人保章正副各五人掌厯二人腹裹印厯管勾一人各省司厯十二人印厯管勾二人灵台郎一人监候副监候各

六人掌壶正一人司辰郎二人教授学正各一人校书郎二人】

太医院 【金置太医院提点使副使无定员隶宣徽院元置太医院掌医事及制奉御药物院使十二人同知二人佥院二人同佥二人

院判二人经厯二人都事二人照磨兼承发架阁库一人所属广惠司卿四人少卿丞各二人经厯知事照磨各一人大都上都回回药物院达

噜噶齐一人使二人副使二人御医药院达噜噶齐一人大使二人副使三人御药局达噜噶齐一人局使副使各二人行御药局达噜噶齐一

人大使二人副使三人御香局提点司令各一人大都惠民司上都惠民司提点司令各一人医学提举司提举副提举各一人各路提举司提

举同提举副提举无定员】

(臣)等谨按唐宋太医署皆为太常寺属员金为宣徽院属员元则特置太医院院使之职二品其设官亦多于前代云

奎章阁学士院 【元文宗天厯二年置于兴圣殿西命儒臣进经史书及考论帝王之治大学士四人侍书学士二人承制学士二人供

奉学士二人其属参书二人典签二人照磨一人所属羣玉司监司一人司尉一人亚尉一人佥司二人司丞二人典簿一人】

(臣)等谨按元置奎章阁学士专掌经史及考论帝王之治犹唐之北门学士称为内相者是也金之置益政院以学问该博者数人兼

之以备顾问亦称内相而不设专员其与元之奎章阁固名异而实同者欤

艺文监 【元天历二年置艺文监太监检校书籍事二人少监同检校书籍事二人监丞参检校书籍事二人典簿照磨各一人所属监

书博士二人艺林库藏贮书籍提点大使副使各一人广成局传刻经籍大使副使各一人】

(臣)等谨按元之艺文监掌经籍图书即唐宋辽之弘文院秘阁观书殿昭文馆崇文馆干文阁是也其设官则较前代略少者由其专

以国语敷译儒书及儒书之合校雠者俾兼治之而其实分掌图籍则又有秘书监在焉

侍正府 【元置掌内廷近侍之事侍正十四人同知二人参府二人侍判二人经厯一人都事一人奉御二十四人尚冠奉御副奉御各

二人尚衣奉御副奉御各二人尚鞶奉御副奉御各二人尚沐奉御副奉御各二人尚饰兼尚辇奉御副奉御各二人奉御掌簿四人】

(臣)等谨按元不立内侍省设侍正府皆以四集赛充之以其贵近也其所属供御之事大率皆宦者之职又按刘祁归潜志金代亦有

奉御奉职诸员在宫中近侍局多以贵戚世家恩幸者居其职实与元之奉御相同而金史百官志不载谨附识于此

给事中 【元至元十五年置给事中兼修起居注二人右侍议奉御同修起居注一人左侍议奉御同修起居注一人掌随朝省台院诸

司凡奏闻之事悉记录之】

(臣)等谨按唐宋给事中专掌封驳隶于三省记注之事则掌于起居郎及起居舍人金则特置记注院专掌修起居注事元则以给事

中修记注是名衔与唐宋相同而职掌异也

将作院 【金置少府监掌营造之事监少监各一人丞二人所属尚方署掌造金银器物图画署掌图画裁造署掌造龙凤车具亭帐铺

陈诸物文绣署掌绣造御用服饰织染署掌织纴色染文思署专造亭帐皆有令丞等官无员额元置将作院掌成造金玉珠翠犀象宝贝冠佩

器皿织造刺绣段疋纱罗异样百色造作院使七人同知二人同佥二人院判二人经厯都事各一人所属诸路金玉人匠总管府达噜噶齐二

人总管副达噜噶齐同知副总管各二人经厯知事各一人玉局提举司提举同提举副提举各一人金银器盒提举司设官同玛瑙提举司提

举同提举各一人阳山玛瑙提举司提举同提举副提举各一人金丝子局大使副使各一人鞓带斜皮局设官同瓘玉局大使一人浮梁磁局

大使副使各一人画局大使一人妆钉局大使一人大小雕木局大使副使各一人宣德隆兴等处玛瑙人匠提举司提举副提举各一人温犀

玳瑁局大使一人上都金银器盒局大使副使各一人漆纱冠冕局设官同大同路采砂所大使一人管匠都提领所提领一人监造诸般宝贝

官达噜噶齐二人收支诸物库大使副使各一人行诸路金玉人匠总管府达噜噶齐总管同知副总管经厯知事各一人异样局总管府设官

同异样文绣提举司提举同提举副提举各一人绫锦织染提举司纱罗提举司设官并同砂金颜料总库大使副使各一人大都等路民匠总

管府总管同知副总管经厯知事各一人备章总院大使副使各一人尚衣局达噜噶齐提举同提举各一人御衣局达噜噶齐提举同提举副

提举各一人御衣史道安局大使副使各一人高丽提举司提举一人织佛像提举司提举副提举各二人】

(臣)等谨按唐宋将作监专掌营造宫室之事少府监专掌御用服饰元不置少府监以将作院兼之金置少府监而不设将作院其所

司既同故类列之

通政院 【元置分大都上都管硕达勒达展齐仍兼领汉人展齐大都院使四人同知二人副使二人佥院一人同佥一人院判一人经

厯都事各一人照磨兼管勾承发架阁库一人上都院使同知副使佥院判官各一人经厯都事各一人其属廪给司掌诸王诸番各省四方边

远使客饮食供张等事置提领司令司丞各一人】

(臣)等谨按元代幅宇辽广象致往来相望于道初置驿以给使传设托克托郭逊以辨奸伪寻建是官以总之固有元所独创耳

中政院 【金置卫尉司掌中宫事务有中卫尉副尉左右常侍给事局有使副使掖庭局有令丞皆无员额元置中政院掌中宫财赋营

造供给并番卫之士汤沐之邑院使七人同知佥院同佥院判各二人司议掌史各二人照磨兼管勾承发架阁库一人其属中瑞司掌奉宝册

卿五人丞典簿各二人翊正司供膳服赐予卿四人少卿丞典簿各二人尚工署令一人丞二人玉列赤局提领大使副使各一人赞仪署设官

司管领六盘山齐哩克口民匠都提举司达噜噶齐都提举各一人同提举副提举各二人知事一人奉元等五处长官司达噜噶齐长官副长

官各一人提领所凡十各设提领同提领副提领各一人翊正司令五人丞四人典簿二人照磨一人管领上都等处诸色人匠提举司达噜噶

齐提举同提举副提举各一人管领随路打捕鹰房纳绵等户提举司设官同管领归德亳州等处管民提领所提领同提领副提领各一人典

饮局大使副使各二人管领大都等路打捕民匠等户总管府达噜噶齐总管同知副总管经厯知事各一人在京提举司达噜噶齐提举同提

举副提举各一人提领所凡二十五处提领同提领副提领各一人管领诸路打捕鹰房民匠等户总管府达噜噶齐总管同知各一人副总管

二人经厯二人知事一人照磨一人管民提举司大都等路凡四司每司达噜噶齐提举同提举副提举各一人提领所大都等路十一所每所

提领二人同提领副提领各一人江浙等处财赋都总管府达噜噶齐都总管同知副总管经厯知事照磨各一人平江等处提举司凡三每司

各设达噜噶齐提举同提举副提举各一人丰盈库提领大使副大使各一人织染局局使一人管领种田打捕鹰房民匠等户万户府万户经

厯知事各一人管领大名等处种田诸色户总管府总管副总管各一人管领本投下大都等处诸色户计都达噜噶齐达噜噶齐各一人管领

大都河间等路打捕鹰房总管府总管副总管各一人管领东平等路管民官总管相副官各一人管领大名等路宣抚司燕京路管民千户所

提领副提领各一人管领曹州等处各提领所每所提领各二人同提领副提领各一人海西等处万户府达噜噶齐万户副万户经厯知事各

二人哈斯罕等处千户所达噜噶齐千户副千户各一人诸色人匠齐哩克千户所肇州千户所设官并同辽阳等处金银铁冶都提举司都提

举同提举副提举各一人管领本位下齐哩克口随路诸色民匠打捕鹰房都总管府达噜噶齐都总管同知副总管经厯知事照磨各一人管

领诸路打捕鹰房民匠等户总管府达噜噶齐总管同知副总管经厯知事照磨各一人大都等路管民提举司达噜噶齐同提举副提举各一

人大都等处提领所提领二人同提领副提领各一人河间等处提领所设官同唐州提举司达噜噶齐提举同提举副提举各一人南阳邓州

提领所提领二人同提领副提领各一人唐州泌阳襄阳湖阳汝寍陈州汴梁裕州河南嵩汝南阳唐州冀寍晋寍各提领所设官皆同河南提

举司达噜噶齐提举同提举各一人冀寍提举司达噜噶齐一人提举一人宝昌库提领大使各一人金银场提领所七每所各设提领同提领

副提领各一人铁冶管勾所二处各设管勾同管勾副管勾各一人奉宸库提点四人副使二人广禧库达噜噶齐提举大使各一人副使二人

储政院 【金置詹事院有太子詹事少詹事掌总统东宫内外庶务左右卫率府掌周卫导从仪仗左右监门掌门卫禁钥仆正副仆正

仆丞掌车马厩牧又置掌宝典仪赞仪侍正侍丞典食令丞侍药正奉药正掌饮令丞家令家丞司经正副正司藏副司仓副中侍局都监同监

左右谕德左右赞善内直郎皆无定员元置储政院备左右辅翼皇太子之任初亦名詹事院后改为储政院使六人同知佥院同佥院判司议

长史照磨管勾各二人其属家令司掌饮膳供帐家令家丞各二人典簿二人照磨二人典幄署令丞各二人府正司掌鞍辔弓矢府正府丞典

簿各二人资武冀用二库提点大使各一人延庆司掌修建佛事使二人同知一人副使典簿各二人典用监掌缎疋宝货卿四人监少监丞各

二人经厯知事各一人典医监达噜噶齐二人卿三人监少监丞各二人经厯知事各一人广济提举司达噜噶齐提举同提举副提举各一人

行典药局典药局各置达噜噶齐一人大使副使各二人典牧监卿监少监丞各二人经厯知事各一人照磨一人储膳司卿四人少卿丞主事

各二人典宝监卿监少监丞各二人经厯知事各一人】

东宫官 【金置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掌保护东宫导以德义元不置】

(臣)等谨按元之储政院初名詹事院仍金制也厥后院署名目递更至文宗而始改定为储政院其实东宫官也兹故以金之东宫诸

官附载储政院之后

殿前都点检司 【金置掌亲军总领左右卫有殿前都点检兼侍卫将军都指挥使掌行从宿卫关防门禁殿前左右副都点检亦兼侍

卫将军副都指挥使皆无定员殿前都点检判官殿前左右卫将军殿前左右卫副将军俱掌行从宿卫所属符宝郎掌御宝左右宿直将军左

右振肃宫籍监掌内外监户有提点监副监丞直长近侍局掌侍从承敕有提点使副使器物局掌进御器械有提点使副使尚厩局掌御马有

提点使副使尚辇局亦有使副使鹰坊有提点使副使武库署掌甲仗有令丞武器署掌仪仗有提点令丞直长皆无定员元不直】

(臣)等谨按金制殿前都点检掌宿卫扈直如唐宋十六卫环卫官三署郎之职元之枢密院所辖各卫是也其尚厩尚辇诸局如唐宋

之殿中监武库武器诸署如唐宋之军器监是也元则分属于天都留守司及武备寺此又各代官制所不相沿袭者也

左都威卫使司 【元置皆侍卫亲军至元三十一年拨隶中宫使三人副使二人佥事二人经厯知事照磨各一人行军千户所千户副

千户各二人屯田左右千户所弩军千户所千户各二人资食仓大使副使各一人】

右都威卫使司 【元置属东宫使三人副使二人佥事二人经厯知事照磨各一人行军千户所千户副千户各二人屯田左右千户所

弩军千户所千户各一人资食仓大使副使各一人儒学教授各一人蒙古字教授一人】

(臣)等谨按唐之左右威卫皆掌禁旅之事而元置左右都威卫使司则皆拨属东宫葢与宋左右率府所掌同然旋即改隶非东宫官

属之常制也又按元制各官皆尚右惟左右都威卫司则史志序职以左列右之前其所以独异于各官者葢不可考今姑仍史家之旧云

卫候直都指挥使司 【元置掌东宫仪从金银器物达噜噶齐都指挥使副指挥使各二人知事一人所属百户所六各置百户二人仪

从库大使二人副使一人】

内宰司 【元置掌内府事内宰六人司丞四人典簿二人照磨一人其属典膳署掌内府饮膳之事令丞各二人洪济镇提领三人柴炭

局提领大使副使各一人藏珍等库各设提点大使副使各二人提举备用库达噜噶齐提举大使各一人嘉酝局提点大使副使各二人西山

煤窑场提领大使各一人副使二人保定路打捕提领所提领四人广惠库大使副使各一人丰裕仓监支纳仓使各一人备物库大使副使各

二人】

(臣)等谨按元置内宰司与唐之少监六尚所称尚食尚酝者相似夫宰夫之职若惟刀匕是供者元制则不仅令司典膳凡采薪掌饮

及备用仓储丝银粮税皆得领之葢由家令司所改而卒统于宣徽院云

管领齐哩克口诸邑民匠都总管府 【元置达噜噶齐总管同知副总管经厯知事各一人所属各提举司达噜噶齐提举同提举副提

举各一人典制局大使副使各一人典设署令丞各四人杂造局院长直长各一人】

随路诸色人匠都总管府 【元中统五年命招集析居放良还俗僧道等户习诸色匠艺乃立总管府以司其造作达噜噶齐一人总管

二人同知一人副总管二人经厯知事各一人上都诸色民匠提举司提举同提举副提举各一人其金银器盒等九局各置大使副使云州提

领所提领一人大都等路提举司提举一人双线等局各置提领大使副使无定员成制提举司达噜噶齐一人提举同提举副提举各一人上

都大都诸局各置提领大使副使直长等无定员大都鄂勒提领所掌人匠词讼提领一人上都鄂勒提领所同上都异样各局各置大使副使

直长等官蔚州定安等处山场提领所提领大使各一人副使二人上都隆典等路杂造局提领大使各一人真定杂造局大使副使各一人珠

翠局同】

管领大都等路打捕鹰房臙粉人户总管府 【元至元十四年招集平滦散逸人户置达噜噶齐总管各一人】

(臣)等谨按元制设管领总管府最多如大都等路齐哩克民匠所属有提举提领诸路齐哩克民匠所属提领共二十所各局大使副

使数十员至如汴梁江淮等掌屯田土地总管府招功万户都使司各总管府所属提领大使副使几至百余员皆分理人匠承佃之职而非临

民之员不足纪述故附识于此

内史府 【金置亲王府官有傅掌师范辅导参议可否府尉本府长史掌警严侍从司马掌门禁文学掌资广学问记室参军掌表笺书

启皆无定员元置内史府掌王府事内史九人中尉六人司马四人咨议记室各二人其属延庆司掌王府祈禳之事使三人同知二人典簿一

人断事官三人理王府词讼之事经厯知事各一人典军司典军副使各二人】

(臣)等谨按王府之官金制又有提举卫绍王家属镐厉王家属及提控巩国公家属等官元又别置诸王傅官凡四十五王每位皆置

之员额无定葢因时特设非定制也

随路诸色民匠总管打捕鹰房都总管府 【元置总四鄂尔多位下户计民匠之事达噜噶齐二人都总管一人同知副总管各二人经

厯知事各一人】

管领保定等路阿哈托摩啰诸色人匠总管府 【元置专掌太祖大鄂尔多事务达噜噶齐总管同知副总管各一人】

管领各提举各局各提领各长官司 【元置管领官最多如曹州东平民匠提举司大都纳绵提举司奉圣州长官司保定织染局丰州

鼐济局管领口子迤北长官司随路诸色民匠打捕纳绵民匠大都民匠涿州成锦局河间民匠河间沧州等处长官司河间临邑等处军民长

官司随路诸色民匠打捕鹰房等户涿州等处民匠异锦局上用织染局上都大都曲米等官司彰德等处长官司上都大都等处长官司泰安

曹州各处长官司大都上都打捕鹰房纳米面提举司大都涿州织染提举司河间路清州人匠提举司大都等处纳绵提举司大都等处金玉

民匠稻田提举司大都蓟州等处打捕提举司杂造局齐哩克口诸色民匠上都人匠提领所上都大都提领所归德长官司管领上都大都诸

色人匠纳绵户提举司致用库提领司上都人匠局各设达噜噶齐提举同提举副提举长官副长官总管同知副总管提领同提领副提领大

使副使或一人或二三人不同】

(臣)等谨按元制各提举提领长官等职皆非要任故总叙于左其专掌太祖及鄂尔多位下者则专载焉

管领打捕鹰房民匠达噜噶齐总管府 【元置掌二皇后鄂尔多位下岁赐财物造作等事达噜噶齐总管同知副总管知事各一人其

管领随路诸色民匠打捕总管府掌太祖鄂尔多四季行营事又管领随路打捕鹰房诸色民匠齐哩克口总管府掌太祖鄂尔多位下四季行

营事设官亦同】

都护府 【元置掌领旧州城及辉和尔之居汉地者有词讼则听之大都护四人同知副都护各二人经厯都事照磨兼承发架阁库管

勾各一人】

(臣)等谨按唐之都护掌征戍元则兼理词讼所谓辉和尔断事官也考史志至元二十年曾以都护改为大理寺则其以听讼之事责

成之者重矣然尝设领北庭其于边戍之事又未尝不统焉

崇福司 【元置掌领玛哈锡哩巴拉伊啰勒琨十字寺祭享等事司使四人同知副使司丞各二人经厯都事照磨各一人】

大都留守司 【金置诸京留守司留守一人带本府尹兼本路兵马都总管同知留守事一人副留守留守判官都总管判官推官各一

人元置大都留守司掌守卫宫阙及供亿门禁诸政留守五人同知副留守判官各二人经厯一人都事二人管勾承发架阁库一人照磨兼覆

料官一人其属修内司提点大使副使各一人直长五人吏目照磨各一人所属八局各置提领同提领副提领管勾提控等官员额或一二人

不一祗应司大使副使各一人直长三人吏目一人所属五局各置提领同提领副提领管勾等官又别置器物局掌内府宫殿京城门户寺观

公廨及御用器物大使副使各一人直长二人所属十二局各置提领提控管勾大使副使等官员额不一大都城门尉掌门禁尉二人副尉一

人特置犀象牙局大使副使直长各一人所属二局有提领管勾等官员额不一大都四窑场提领大使副使各一人南西二窑场及琉璃局各

置大使副使一人凡山采木提举司达噜噶齐提举同提举副提举各一人上都采山提领所提领同提领提控各一人管夫匠所亦置提领同

提领各二人器备库提点大使各一人副使二人直长四人甸皮局大使一人上林署署令署长直长各一人养种园提领二人花园勾管二人

苜蓿园提领三人仪鸾局掌殿庭灯烛张设大使四人副使直长各二人所属提领十六人木场提领大使副使各一人大都路管领诸色人匠

提举司提举同提举副提举吏目各一人真定保定大名晋寍各路管匠官大使副使管匠官或一人或三人无定制收支库提点大使各一人

副使二人直长二人诸色库大使副使各一人太庙收支诸物库大使副使各一人南寺北寺收支诸物库提领大使各一人副使二人广谊司

总和雇和买营缮诸事司令同知副使判官经厯知事各二人照磨一人】

(臣)等谨按唐宋之制诸冶皆属于少府监陈设专掌于殿中监金则专设都城所提举甄官署令丞及上林署提点令丞花木局同乐

园都监管勾司其职隶于工部已殊于唐宋之制元则悉综理于大都留守司则与属于诸监者更不同矣

武备寺 【金置军器监掌修治邦国戎器之事设监少监丞无定员所属军器库有大使副使甲坊署置令丞直长利器署亦置令丞直

长皆无定员元置武备寺掌缮作戎器兼典受给卿四人同判六人少卿丞各四人经厯知事各一人照磨管勾各一人所属寿武库利器库广

胜库各置提点大使副使达噜噶齐官无定员大同等路军器人匠提举司凡十有四司各有达噜噶齐提举同提举副提举各一人大名军器

等局凡十有九局各有局长大使副使各一人】

(臣)等谨按元之武备寺即金之军器监也金制仍唐宋之旧而元始改名武备寺其设官亦多于唐宋葢元时军政饬修缮治戎器之

事视前代较繁云

太仆寺 【元置掌马疋事卿少卿丞各二人经厯知事各一人照磨管勾各一人】

尚乘寺 【元置掌上御鞍辔舆辇四集赛阿克塔齐词讼远方马疋等事卿四人少卿丞各二人经厯知事各一人所属资乘库提点四

人大使三人副使四人】

长信寺 【元置掌领大鄂尔多齐哩克口诸事卿四人少卿丞各二人经厯知事各一人所属齐哩克口诸色人匠提举司达噜噶齐一

人提举同提举副提举各一人大都铁局大使副使各一人上都铁局设官同】

长秋寺 【元置掌武宗五鄂尔多户口钱粮诸事卿五人少卿丞各二人经厯知事各一人所属齐哩克口诸色人匠提举司达噜噶齐

一人提举同提举副提举各一人】

承徽寺 【元置掌达尔玛锡里皇后位下事卿五人少卿丞各一人经厯知事各一人所属齐哩克口诸色人匠提举司达噜噶齐一人

提举司提举同提举副提举各一人】

长寍寺 【元置掌英宗苏喀巴拉皇后位下事卿六人少卿丞各二人经厯知事各一人】

长庆寺 【元置掌成宗鄂尔多及行幸集赛台人等衣粮之事卿六人少卿二人丞一人经厯知事各一人】

寍徽寺 【元置隶必巴什皇后位下卿六人少卿四人丞二人经厯知事各一人】

太府监 【金置太府掌出纳邦国财用事有监少监丞各官所属左藏库掌货宝财币有使副使右藏库同太仓使副使掌廪藏出纳酒

坊使副使掌酝造典给署有令丞市买司有使副使掌收买宫中诸物无定员元置太府监掌钱帛出纳之数有卿六人监六人少监五人丞五

人经厯知事各一人其属内藏库提点四人大使副使各二人其右藏左藏设官皆同】

度支监 【元置掌给马駞刍粟卿三人监二人少监三人监丞二人经厯二人知事一人照磨管勾各一人】

利用监 【元置掌出纳皮货卿八人监少监各五人监丞四人经厯知事各一人其属资用库提点二人大使三人副使五人齐哩克口

皮局人匠提举司提举二人同提举一人杂造双线等八局各置大使副使直长提举同提举副提举管勾各一人】

中尚监 【元置掌大鄂尔多位下齐哩克口诸务及领资成库毡作供内府陈设账房帟幕车舆雨衣之用卿八人监少监各二人监丞

二人经厯知事照磨各一人所属资成库提点大使副使各三人】

章佩监 【元置掌御服宝带卿五人监四人少监监丞各二人经厯知事照磨各一人】

经正监 【元置掌营盘纳钵及标拨投下草地有词讼则治之卿一人监少监各二人监丞二人经厯知事各一人】

都水监 【金置都水监掌川泽津梁舟楫河渠之事有监少监无定员兼漕事少监丞二人所属街道司管勾都巡河官掌河防之事无

定员又有散巡河官元置都水监亦掌治河渠堤防水利桥梁闸堰之事都水监二人少监一人监丞二人经厯知事各一人所属大都河道提

举同提举副提举各一人】

秘书监 【金置秘书监掌经籍图书之事监一人少监一人丞一人秘书郎二人校书郎一人所属著作局著作郎著作佐郎各一人笔

砚局直长二人书画局直长一人都监无定员元置秘书监亦掌厯代图籍监少监监丞各二人典籍一人所属著作郎著作佐郎各二人秘书

郎校书郎各二人辨验书画直长一人】

(臣)等谨按元制唯中书令友左右丞相用银印秘书监亦给银印葢异数也其监丞皆用大臣奏荐世家名臣子弟为之又按析津志

秘书监有秘书卿元史百官志不载谨附识以资考证云

司天台 【金置提点监少监判官教授司天管勾等官无员额元置提点一人司天监三人少监五人丞四人知事一人所属提学二人

教授二人学正二人天文科管勾二人算厯科管勾二人三式科管勾二人测验科管勾二人漏刻科管勾二人阴阳管勾一人押宿官二人司

辰官八人又置回回司天监提点一人司天监三人少监二人监丞二人知事一人令史二人所属教授一人天文科管勾一人算厯科管勾一

人三式科管勾一人测验科管勾一人漏刻科管勾一人】

(臣)等谨按司天台之官昉于唐而实则改太史局以置者也金制葢沿唐旧元代既置太史院乃复踵金制设司天台之官岂一事而

分建二署欤考诸史志称授时之政归院学校之设隶监葢当时习测验之学者置有提学教授等官以考其业而天文星学必设专署以省试

而第别之然后步算无差耳

上都留守司 【元置职掌同大都留守司兼治民事车驾还大都则领上都诸仓库之事留守六人同知副留守判官各二人经厯二人

都事四人照磨兼管勾一人其属修内司大使一人副使三人直长三人祖应司大使一人副使二人直长三人器物局大使副使各一人直长

二人仪鸾局大使二人副使三人直长二人兵马司指挥使三人副指挥二人知事一人警巡院达噜噶齐一人警巡使一人副使判官各二人

开平县达噜噶齐一人尹丞主簿尉各一人平盈库大使副使各一人万盈库达噜噶齐监支纳大使副使各一人广积仓设官与万盈库同万

亿库达噜噶齐提举同提举副提举各一人行用库提点一人大使副使各一人税课提举司提举二人同提举副提举各一人八作司达噜噶

齐提领大使副使各一人饩廪司大使副使各一人】

(臣)等谨按元初置开平府后改为留守司葢世祖相宅龙冈桓州以东滦水以北有都邑繁会之象焉故至元元年加号上都以其阙

庭之所近在车驾之所临幸乃特置留守司以治民事是犹唐之有东都宋之有南北京保厘之职葢綦重也

尚供总管府 【元置掌守护东凉亭行宫及游猎供需之事达噜噶齐一人总管一人同知副总管判官各一人经厯知事各一人所属

香河等处巡检一人景运仓提点大使副使各一人法物库大使副使各一人】

云需总管府 【元置掌守护察罕诺尔行宫及行营供办之事达噜噶齐一人总管一人同知副总管判官经厯知事各一人】

大都路都总管府 【金置大兴府尹一人掌宣风导俗肃清所部总判府事兼领本路兵马都总管府事同知少尹总管判官府判各一

人推官二人元置大都路都总管府达噜噶齐二人都总管一人副达噜噶齐二人同知治中判官推官各二人经厯知事各二人照磨管勾各

一人】

(臣)等谨按金之大兴府即元初燕京路中统五年称中都至元九年改号大都考唐宋于京府或置尹或置牧所以重京畿也此都总

管府之所由置欤

大都路兵马都指挥使司 【金置武卫军都指挥使司掌防卫都城警捕盗贼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各二人副都一人判官一人所属

钤辖司钤辖十人都钤辖四人都将十人元置大都路兵马都指挥使司掌京城盗贼奸伪鞫捕之事都指挥使二人副指挥使五人知事一人

所属司狱司司狱狱丞各一人左右警巡院达噜噶齐一人副使判官各一人大都提举学校所提学一人教授二人学正二人学录一人】

管领诸路打捕鹰房总管府 【元置达噜噶齐一人总管副达噜噶齐同知副总管各一人经厯知事各一人所属宛平县达噜噶齐一

人尹一人丞三人主簿三人尉一人大兴县达噜噶齐一人尹一人丞一人主簿二人尉一人东关厢巡检司巡检三人西南北三厢设官同】

京城门收支器物使 【金置于开阳宣仁安利平化通远宜照利川崇德迎秋广泽顺义迎朔顺常广智各门又置各门尉副尉等官皆

无定员元不置】

上京提举皇城司 【金置提举同提举各一人元不置】

南京提举京城所 【金置提举一人同提举一人掌本京城壁及缮修等事所属有管勾受给各官其皇城使副使则专修宫阙元皆不

置】

(臣)等谨按金置提举京城所及皇城使掌缮修之事如元两都留守司修内司之职又按金制各宫苑各园皆有管勾少监都监苑使

御容殿合门诸员掌缮修陈设等事如元祇应司器物局之职葢金为特置之员无所隶属而元则统属于留守司也

行中书省 【元置行中书省掌国之庶务统郡县镇边鄙凡钱粮兵甲屯粮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与都省相为表里每省置丞相一

人平章一人左右丞各一人参知政事二人甘肃岭北二省各减一人郎中员外郎都事各二人其所置各省河南江北行省江浙行省江西行

省湖北行省陕西行省四川行省辽阳行省甘肃行省岭北行省云南行省唯征东行省以征日本置于高丽后即去之初福建亦设行省至元

二十二年并入江西二十三年改并入江浙其行省属官有检校所检校照磨所照磨架阁库管勾理问所理问副理问知事都镇抚司都镇抚

副都镇抚皆无定员】

(臣)等谨按隋以前有行台省置三省长官及各部曹属唐以后不置杜佑谓唐之诸道采访使所属有判官又兼判尚书行事即行台

也然或置或罢无定制元之行中书省统辖各路府凡路府之事必申行省国有大政由中书省札于行省故行省长官慎于选择葢仿古行台

之制而变通之者也

宣慰司 【元置掌军民之务分道以总郡县每司宣慰使三人同知副使各一人经厯都事各一人司凡六道山东西道河东山西道淮

东道浙东道荆湖北道湖南道】

宣慰使司都元帅府 【元置使三人同知二人副使二人经厯知事各二人照磨兼管勾一人凡置于广东道大理金齿等处蒙庆等处

广西两江道海北海南道福建道八番顺元等处察罕诺尔等处惟蒙庆一府所设官各减一人广西两江道以下五府则特设都元帅三人副

都元帅佥都元帅事各二人】

宣慰使兼管军万户府 【元置每府宣慰使三人同知副使各一人经厯一人都事二人照磨兼管勾一人凡置于曲靖等路罗罗斯临

安广西道元江等处】

都元帅府 【金置掌征伐之事都元帅一人左右副元帅各一人元帅左监军一人右监军一人左都监一人右都监一人经厯一人都

事一人知事一人检法一人正隆六年又立三道都统制府及左右领军大都督三十二总管泰和六年伐宋又设平南抚军上将军平南冠军

大将军平南龙骧将军平南虎威将军平南荡江将军及中郎将都尉等职皆因事而置暂设之官也元置都元帅二人副元帅二人经厯知事

各一人】

(臣)等谨按都元帅之名起于唐之中叶辽沿其制于北面官设南京都元帅府金之有都元帅府葢循唐与辽之旧而品秩颇尊然止

以掌征讨之事兵罢则省天会二年伐宋始置元则专设于边境考当时置诸北庭者则隶吐蕃宣慰司若蒙古军征东二府止置都元帅一人

副一人惟察逊塔拉独置都元帅三员葢边防轻重不同故员额多寡亦异第系常设之官则与金制殊矣

元帅府 【元置达噜噶齐一人元帅一人经厯知事各一人凡所置之处礼店文州特克城哈哩雅图朵甘思当阳岷州积石州洮州路

图沙玛路十八族惟礼店文州增置同知副元帅各一人其余八府隶吐蕃宣慰司】

(臣)等谨按元之元帅府设镇边境与辽之诸京元帅府同考元史地理志载元代幅员之广谓其西北有不可以里数限者兹常设元

帅之职于岷洮积石而外意良远矣

宣抚司 【元置每司达噜噶齐一人宣抚一人同知副使各二人佥事一人计议经厯知事各一人凡所置之地广南西道丽江路顺元

等处播州思州叙南】

(臣)等谨按宋置宣抚使以督视军旅故以二府大臣充之事己即罢元则置于边境专事抚绥非宋宣抚使之职也

安抚司 【元置每司达噜噶齐一人安抚司一人同知副使佥事各一人经厯知事各一人凡所置之处师璧散毛等洞罗番遏蛮等军

(臣)等谨按安抚使始于唐宋唐则奉诏巡省宋则统制军旅元则置于边境职掌与宣抚使同亦与唐宋之制异也

招讨司 【金置招讨司使一人副使二人掌招怀降附征讨携贰其属判官勘子官各一人知事一人知法二人元置招讨司达噜噶齐

一人招讨使一人经厯一人】

按察使 【金置掌审刑使有使副使签按察使事其属有知事知法各官无定员元不置】

诸总管府 【金置掌统诸城隍兵马甲仗总判府事都总管一人同知都总管一人兵马副都总管一人判官一人府判推官各一人元

诸总管府达噜噶齐一人总管一人同知治中判官各一人推官二人经厯知事各一人】

诸路万户府 【金置诸镇节度使一人掌管军务同知节度使一人通判节度使一人副使判官各一人元置诸路万户府专管军务分

上中下三府每府达噜噶齐万户副万户各一人所属镇抚二人上中下各千户所达噜噶齐千户副千户各一人上百户所百户二人下百户

所百户一人】

(臣)等谨按金制诸镇掌军务者犹称节度使沿唐宋辽之衔名也元则改为万户府有上中下之殊以管军多寡为别虎符金牌官皆

世袭有功则升之俨然雄镇矣

诸防御州防御使 【金置防御使一人掌防捍不虞御制盗贼同知通判判官各一人元不置】

儒学提举司 【元置各行省皆置司统诸路府州学校之事及考校进呈文字每司提举一人副提举一人蒙古提举学校官同】

(臣)等谨按金代祇于府州置文学博士教授等员依宋辽旧制也元则特置于行省无所隶属较金特崇其秩葢亦慎重学校之良制

都转运使 【金置掌赋税钱谷仓库出纳有使副使判官皆无定员元不置】

都转盐运使司 【金置各盐使司凡七所掌干盐利以佐国用使一人副使二人判官三人管勾二十二人同管勾五人都监八人监同

七人知法一人元置转运盐使司三所掌盐课事使二人同知副使各一人运判二人经厯知事各一人所属盐场各场司令丞管勾各一人盐

课提举司二所提举同提举副提举各一人所属盐场设官同茶盐转运使一所使同知副使运判官各一人经厯知事各一人所属各盐场设

官亦同】

诸路总管府 【金置诸府尹一人同知少尹府判推官各一人所属教授一人知法一人元改为总管府达噜噶齐总管各一人同知治

中判官各一人推官二人经厯知事各一人所属儒学教授学正学录各一人蒙古教授医学教授阴阳学教授各一人司狱司司狱一人丞一

人平准行用库提领大使副使各一人织染局局使副使各一人杂造局局使副使各一人府仓大使副使各一人惠民药局提领一人税务提

领大使副使各一人录事司达噜噶齐录事司候判官各一人】

(臣)等谨按金史百官志诸府录事诸州司候市令司军器库使商税务使各库使都监买物司不隶于各府之下其与元制稍殊者元

制每府所置之官皆同金则诸府州属员额多寡互异且有或置或不置者故难画一备载耳

散府 【元分置散府达噜噶齐一人知府或府尹一人同知判官推官各一人】

(臣)等谨按元之散府或隶诸路或隶宣慰司或隶行省或直隶省部或统州县或不统州县其制无定故其设官亦不备也

诸州 【金置诸州刺史一人同知判官各一人元置诸州达噜噶齐知州同知判官无定员其州分上中下三等】

诸县 【金置诸县令一人丞主簿尉各一人元置诸县达噜噶齐一人尹一人丞簿尉各一人】

(臣)等谨按金制大兴宛平为赤县其次为次赤县为剧县在京倚郭为京县自京县而下乃分上中下三等令之品秩亦分等差是犹

沿唐宋之制元以大兴宛平属于管领诸路打捕鹰房总管府不分赤剧其各省之州县则分上中下而令之品秩亦殊焉

中都曲使司 【金置掌酝造曲蘖办课有使副使都监皆无定员元不置】

提举南京路榷货事 【金置无员额】

中都商税务司 【金置使一人副使一人都监一人掌办课以佐国用】

中都广备库 【金置使一人副使一人判官一人掌疋帛颜色油漆诸物出纳之事】

永丰库 【金置使一人副使一人判官一人掌泉货金银珠玉出纳之事所属镀铁院都监二人】

南京交钞库 【金置使一人副使一人掌出入钱钞之事】

中都流泉务 【金置使一人副使一人掌流通泉货之事所属有中都店宅务管勾四人】

中都左右厢别贮院 【金置使一人副使一人判官无员额掌拘收退朴等物及出给之事】

中都木场 【金置使一人副使一人判官一人掌拘收材木诸物及出给之事】

中都买物司 【金置使一人副使一人掌收买宫中所用诸物都监四人掌支应等事】

京兆府司竹监 【金置管勾一人掌■〈艹耨〉养竹园采斫之事】

诸绫锦院 【金置院于真定平阳太原河间怀州等处使一人副使一人掌织造缎疋之事】

规措京兆府耀州三白渠公事 【金置规措官无员额掌灌溉民田之事】

漕运司 【金置提举一人同提举一人勾当官无员额掌催督起运纲船】

诸仓 【金置使副使掌仓廪蓄积纳租税支给禄廪之事】

草场 【金置使副使掌储积受给之事】

南京诸仓 【金置监支纳官又有草场监支纳官无员额】

南京提控规运柴炭场 【金置使副使无员额】

西京规运柴炭场 【金置使副使无员额】

(臣)等谨按金之设官员简而职陈元之设官额繁而事统其各有攸属者既类列于编而家国天下食货之所需其间至纤至悉凡以

利民用而阜民财当必有经理而区画之者未可以其秩卑事琐而谓无足轻重也若金之中都曲使司以下诸职或以办课榷商或以交钞质

剂或专掌灌溉之宜或分领漕运之务下至木场竹监锦院纲船悉有以兼司其事而以较有元官制则凡此诸职皆分隶于户部工部宣徽院

留守司以及诸路总管府特其名目不同故未可以类叙耳

诸总管府节镇兵马司 【金置兵马司掌巡捕盗贼事都指挥一人副都指挥使二人指挥使一人军使一人左右什将各一人诸府镇

又有都军使都指挥使一人诸防刺州军辖一人诸府州兵马钤辖一人所掌皆同】

诸巡检 【金置中都有东北都巡检使西南都巡检诸州都巡检散巡检皆无定员元巡检司巡检皆属于诸县】

(臣)等谨按巡检始于宋以材武大小使臣充之金犹仍宋制无所隶属元则属于诸县丞簿之下其职卑而其权亦稍杀矣

各讥察使 【金置潼关讥察官孟津渡讥察提举讥察使沿淮讥察使掌纠察非违元不置】

诸边将 【金置诸边有正将副将部将各一人巡守边境元不置】

统军司 【金置统军司使一人掌镇摄封陲副统军判官各一人元不置】

诸明安 【金置明安掌修理军务所属穆昆掌抚辑军户皆无定员元不置】

诸部族节度使 【金置统制各部镇抚诸军副使判官各一人元不置】

诸乣详衮 【金置详衮默济格掌守戍边堡皆无定员元不置】

诸额勒金司 【金置额勒金一人掌部族村寨元不置】

诸图哩 【金置图哩一人掌部落词讼元不置】

(臣)等谨按金代详衮额勒锦诸职犹沿辽制之旧虽名目不异而品秩悬殊要以治其部族之官葢终金之世不废云

诸羣牧所 【金置乌勒呼一人使副使判官各一人掌检校羣牧事元不置】

诸蛮夷长官司 【元置长官司秩如下州有达噜噶齐长官副长官各一人】

各处托克托郭逊 【元置掌辨使臣奸伪正副各一人】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四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五 职官略六

职官略 【六】

明官制上

○明官制上

明之官制自太祖初下建康设官仍元之旧洪武元年设六尚书皆隶中书省十三年废中书省革丞相诸官乃分其职于六部惟选简才

望以备顾问成祖践阼始建内阁以翰林院平驳诸司章奏仁宗登极始以东宫旧臣入阁办事擢杨士奇为礼部侍郎加少保兼华葢殿大学

士杨荣为太常卿兼内阁办事由是阁权渐重无异宋辽金元三省长官而六部皆禀受内阁风旨而后行初又改枢密院为都督府分府为五

而摄其枢要于兵部改宋辽金元之御史大夫中丞为都御史台为察院分十三道御史并革前代治书殿中诸侍御史名衔而纠劾巡按照刷

问拟之任一切责之监察御史设给事中八十余人掌侍从规谏补阙拾遗分察六部之事而纠其弊误权为最重革元置行中书省参政等官

用布按二司统摄郡县永乐间于要害之地始遣巡抚仁宣之际添设渐多用都御史侍郎通政卿丞景帝景泰以后悉用都御史洎乎末造一

省设有数员官冗而事愈不振矣又明初金陵官制己具后虽定鼎北京而南省之官如故惟事权不属职事高简终明之世不废亦一代之制

宗人府 【明置宗人府宗人令一人左右宗正各一人左右宗人各一人掌皇九族之属籍以时修其玉牒其属经厯司经厯一人南京

宗人府不置官惟经厯一人】

(臣)等谨按孙清宗人府题名碑记明太祖建宗人府以亲王之长领府事以勋旧大臣佐之其职较唐以后各代为独重故明会典载

于各署之前又按孙承泽春明梦余录英宗正统三年北京始建府治

太师太傅太保 【明制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无定员无专授或为加衔或为赠官】

(臣)等谨按明代沿唐宋辽金元之制不特置三公之官洪武三年加李善长为太师徐达为太傅时常遇春已赠太保嗣后秖加之勋

戚武臣其文臣得加者善长之外惟张居正一人余则皆赠官云

少师少傅少保 【明制以少师少傅少保为三孤亦无定员无专职与三公同】

(臣)等谨按明初三孤无兼领者惟宣宗宣德三年以蹇义为少师杨士奇为少傅夏原吉为少保各辍所领侍左右咨访政事公孤之

官几于专授唐以后厯代所未有也又考三孤之官各代所不置惟宋徽宗政和中置而即罢明则独仿周制设是职而不轻授官云

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 【明制以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为东宫三师无定员无专职或为加官或为赠官】

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 【明制以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为东宫三少亦无定员与东宫三师同】

太子宾客 【明制无定员其秩亚于东宫三师三少为尚书侍郎加官间以祭酒都给事中兼之】

殿阁大学士 【明置中极殿大学士建极殿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东阁大学士掌献替可否奉陈规诲

点检题奏以平允庶政】

(臣)等谨按明郑晓百官述洪武十五年冬始仿宋制置殿阁学士其时检讨典籍诸官皆得为殿阁大学士宣德初始以侍郎直内阁

景泰以后加至宫保尚书遂与唐宋辽金元之三省长官同其秩焉

(臣)等又按明初罢丞相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殿阁大学士秖备顾问鲜所参决仁宣以后加公孤参可否由是内阁拟票而职掌渐

崇然拟票又决于内监之批红以致流弊从生云

吏部尚书侍郎 【明置尚书一人左右侍郎各一人尚书掌天下官吏选授封勋考课之政令侍郎贰之东京吏部尚书一人右侍郎一

人】

(臣)等谨按明初六部皆属于中书省洪武十三年诏政归六部而吏部长官尤慎其选较五部为特重

文选郎中员外郎主事 【明置文选司郎中一人员外郎一人主事二人掌官吏班秩迁升改调之事南京吏部文选司郎中一人主事

一人】

(臣)等谨按明初吏部设属部四第一曰总部洪武二十二年改总部为选部二十九年改为文选司而吏部四属部并五部属皆称清

吏司即唐宋以来吏部郎官之职也

(臣)等又按唐宋辽金元以主事为曹郎属官与司务检校诸员同列明制升主事为曹郎共理部事各部司务厅司务二人掌催督稽

缓勾销簿书职掌仍与唐以后各代同

验封郎中员外郎主事 【明置验封司郎中一人员外郎一人主事一人掌封爵袭废褒赠吏算之事南京吏部验封司郎中一人主事

一人】

(臣)等谨按明之验封即唐宋司封郎官之职金元则皆属吏部郎官不特设司封

稽勋郎中员外郎主事 【明置稽勋司郎中一人员外郎一人主事一人掌勋级名籍丧养之事南京吏部稽勋司郎中一人主事一人

(臣)等谨按明之稽勋即唐宋司勋之职金元则皆属吏部郎官不特设司勋

考功郎中员外郎主事 【明置考功司郎中一人员外郎一人主事二人掌官吏考课黜陟之事南京吏部考功司郎中一人主事一人

(臣)等谨按明制南京官职皆隶北吏部惟六年考察则属南京考功司焉

户部尚书侍郎 【明置户部尚书一人左右侍郎各一人掌天下田赋之政令稽其版籍之数南家户部尚书一人右侍郎一人】

(臣)等谨按明会典世宗嘉靖时以户部侍郎总理西苑农事后裁又按神宗万历以后增设督理钱法侍郎及督饷侍郎至三四人葢

出一时权宜非定制也

十三司郎中员外郎主事 【明制户部分浙江江西湖广陕西广东山东福建河南山西四川广西贵州云南十三司各郎中一人员外

郎一人主事二人各掌其分省之事兼领所分两京直隶贡赋及诸司卫所禄俸边镇粮饷各仓场盐课钞关南京户部十三司郎中十三人员

外郎九人主事十九人】

(臣)等谨按明会典明初设属部四曰民部度支部金部仓部洪武二十三年改为浙江诸省十二部二十九年改十二部为十二清吏

司永乐以后改为十三司

(臣)等又按明制户部属官最多有照磨检校提举副提举典史大使副使几四十余员南京户部亦有照磨提举大使副使检校等官

较他部独多明初又置司农司判录司诸职分掌户部之事葢仿宋金元大司农司之制后皆废不复置悉归其职于户部焉

仓场总督 【明置总督仓场一人专督诸仓或用尚书或用侍郎俱不治部事】

(臣)等谨按明永乐中置京仓及通州诸仓以户部司员经理之宣德五年命李昶为户部尚书专理仓务遂为定制南京亦设总理粮

储一人即元粮运提举司之职也

礼部尚书侍郎 【明置礼部尚书一人左右侍郎各一人掌天下礼仪祭祀宴飨贡举之政令南京礼部尚书一人右侍郎一人】

(臣)等谨按唐宋礼部仅掌祠祀若音乐之司唱导之职分隶太常鸿胪元己省并于礼部而祭祀则又分掌于大禧宗禋院番贡则专

隶宣政院明则合典乐典教内而宗藩外而诸番上自天官下逮医师膳夫之属靡不兼综故其属四司之外又有教习驸马主事会同馆主事

铸印局大使副使教坊司奉銮左右韶舞左右司乐南京礼部亦有铸印局副使教坊司韶舞司乐等官其职较前代独重宪宗成化以后登公

孤任宰辅者多由宗伯葢冠于诸部焉

仪制郎中员外郎主事 【明置仪制司郎中一人员外郎一人主事一人正统六年增主事一人掌诸礼文宗封贡举学校之事南京礼

部仪制司郎中一人主事一人】

(臣)等谨按明初设属部四其一曰总部洪武二十二年改曰仪部二十九年改为仪制司即前代礼部郎中之职也

祠祭郎中员外郎主事 【明置祠祭司郎中一人员外郎一人主事一人正统六年增主事一人掌诸祀典及天文国恤庙讳之事南京

礼部祠祭司郎中一人主事一人】

(臣)等谨按明初沿唐宋之制祠部洪武二十九年改为祠祭司

主客郎中员外郎主事 【明置主客司郎中一人员外郎一人主事一人掌诸番朝贡接待给赐之事南京礼部主客司郎中一人】

(臣)等谨按明制吏礼兵工四部曹属制度职掌大略与唐宋相同而悉改其衔名惟主客则仍唐宋之旧也

精膳郎中员外郎主事 【明置精膳司郎中一人员外郎一人主事一人掌宴飨牲豆酒膳之事南京精膳司郎中一人】

(臣)等谨按唐宋之制鸿胪亦掌宴飨明制专隶礼部初亦仍唐宋之名曰膳部洪武二十九年改曰精膳司

兵部尚书侍郎 【明置兵部尚书一人左右侍郎各一人掌天下武卫官军选授简练之政令南京兵部尚书一人右侍郎一人】

(臣)等谨按唐初之制军政总于宰辅肃代以后内枢密及神策诸中尉亦专兵柄宋辽金元掌于枢密院兵部祇以稽尺籍储军器而

己明则军政无所不掌凡命将出师调度兵食悉属本兵权重而职专此明制之异于前代也

(臣)等又按明制南京各部任轻职简皆为养望之官惟兵部尚书专奉敕谕加参赞机务衔同内外守备官操练军马抚恤人民振举

庶务其职较五部特重焉

武选郎中员外郎主事 【明置武选司郎中一人员外郎一人主事一人后增主事至四人掌卫所土官选升调袭替功赏之事南京兵

部武选司郎中一人主事一人】

(臣)等谨按明初兵部属部其一曰总部洪武二十二年改曰司马部二十九年改为武选司

职方郎中员外郎主事 【明置职方司郎中一人员外郎二人主事一人掌舆图军制城隍镇戍简练征讨之事南京兵部职方司郎中

一人员外郎一人主事一人】

(臣)等谨按兵部四属职掌悉依唐宋之制而改其衔名惟职方则仍其旧

车驾郎中员外郎主事 【明置车驾司郎中一人员外郎一人主事一人掌卤簿仪仗禁卫驿传厩牧之事南京兵部车驾司郎中一人

员外郎一人主事二人】

武库郎中员外郎主事 【明置武库司郎中一人员外郎一人主事一人掌戎器符勘尺籍武学薪隶之事南京兵部武库司郎中一人

主事一人】

(臣)等谨按兵部所属又有山海关职方主事会同馆大使副使大通关大使副使南京兵部亦有典牧所提领会同馆大使大胜关大

使等官葢皆分设而统辖于兵部者也

(臣)等又按明职官志兵部之后有协理京营戎政一人或尚书侍郎或右都御史为之掌京营操练之事嘉靖二十年专命尚书辍部

务理戎政另给关防此葢以文臣理京营故与兵部尚书同列耳其后京营武职又重载此官今删去兵部后所列协理京营戎政并入于后京

营一条与总督京营戎政并列焉

刑部尚书侍郎 【明置刑部尚书一人左右侍郎各一人掌天下刑名及徒隶勾覆关禁之政令南京刑部尚书一人右侍郎一人】

(臣)等谨按明初刑部设四科科设尚书侍郎各一人洪武十三年删并其数如各部之制其属十三司之外又有漕运理刑主事照磨

检校司狱等官焉南京刑部亦设照磨司狱

十三司郎中员外郎主事 【明置刑部分浙江江西湖广陕西广东山东福建河南山西四川广西贵州云南十三司各郎中一人员外

郎一人主事二人各掌其分省及兼领所分京府直隶之刑名南京刑部十三司郎中十三人员外郎五人主事十四人】

(臣)等谨按明初沿唐宋之制设总部比部都官司门四属洪武二十二年改总部为宪部二十三年分为十二部设官如户部之制而

以浙江部兼领云南二十九年改为十二清吏司永乐以后分为十三司

工部尚书侍郎 【明置工部尚书一人左右侍郎各一人掌天下百工山泽之政令南京工部尚书一人右侍郎一人】

(臣)等谨按唐以后各代皆置卫尉太府少府将作军器都水各监分掌营缮工作水利之政明则省并诸监悉归工部此明制之异于

前代也

(臣)等又按明初设将作司又置营造提举司皆隶于工部后增设四科科设尚书侍郎各一人洪武二十九年始省并如各部之数而

工部所属如所正所副所丞大使副使提举副提举典史诸员几四十人南京亦有所正所副所丞提举大使等官大略与户部同

营缮郎中员外郎主事

【明置营缮司郎中一人员外郎三人主事五人掌经营兴作之事南京工部营缮司郎中一人员外郎一人主事三人】

虞衡郎中员外郎主事 【明置虞衡司郎中一人员外郎二人主事四人掌山泽采捕陶冶之事南京工部虞衡司郎中一人主事二人

都水郎中员外郎主事 【明置都水司郎中五人员外郎一人主事七人掌川泽陂池桥道舟车织造券契量衡之事南京工部都水司

郎中一人员外郎一人主事二人】

屯田郎中员外郎主事 【明置屯田司郎中一人员外郎一人主事三人掌屯种抽分薪炭夫役坟茔之事南京工部屯田司郎中一人

主事一人】

(臣)等谨按明洪武六年设总部虞部水部并屯田为四属部二十二年改总部为营部二十九年改四属部为营缮虞衡都水屯田四

清吏司中叶以后工部有添设尚书属部一司增置郎中四人主事五人葢因事而置事己则罢非常制也

提督易州山厂 【明制或以尚书或以侍郎督理厂事掌督御用薪炭之事嘉靖后专设主事管理】

都察院 【明置都察院左右都御史各一人穆宗隆庆以后祇置左都御史一人不置右左右副都御史各一人左右佥都御史各二人

掌纠劾百司其属经厯一人都事一人司务二人照磨检校司狱各一人分十三道监察御史浙江江西河南山东各十人福建广东广西四川

贵州各七人陕西湖广山西各八人云南十一人掌纠察内外百司之官邪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一人右副都御史一人右佥都御史一人提

督操江一人即以副佥都御史为之司务经厯都事照磨各一人司狱二人十三道监察御史浙江江西河南山东山西陕西四川云南贵州各

二人福建湖广广东广西各三人至嘉靖后恒以一人兼数道不全设】

(臣)等谨按明初仿唐宋辽金元之制设御史大夫中丞侍御史治书侍御史殿中侍御史察院监察御史后改唐制以都御史代大夫

副都御史代中丞而治书殿中之职掌亦临时擢用悉以监察御史摄之监察御史至一百十人较前代独多矣至唐宋御史祇有知杂事及左

右巡六部监察使诸职掌明则在内有两京刷卷巡视京营巡视光禄巡视仓场巡视内库皇城五城在外有巡按清军提督学校巡盐茶马巡

漕巡关攒运印马屯田监军诸职大抵皆奉敕行事复命时则都察院核其称职不称职以闻而河南道独专内外考察其权较诸司为尤重焉

(臣)等又按明永乐十九年遣尚书蹇义诸人巡行天下安抚军民名曰巡抚事毕停遣后定为都御史出使之职兼军务者加提督有

总兵者加赞理事重者加总督又有经略总理整饬抚治巡治诸衔然必以都御史任之以便行事也葢仿秦监郡御史唐巡按州县御史之制

而其秩较尊大略与元之行御史台同故附载于都察院之后焉

经略使 【明制无专设有兵事则暂敕行事嘉靖中以易州昌平州通州为三辅各置经略使一员寻罢万厯中倭侵高丽命都御史以

经略使督兵事寻罢熹宗天启元年辽东置经略一员寻并入总督】

总督 【明置总督漕运兼提督军务巡抚凤阳兼管河道一人总督蓟辽保定军务兼理粮饷一人总督宣大山西军务兼理粮饷一人

总督陕西三边军务一人总督两广军务兼理粮饷带管盐法兼巡抚广东一人总督四川陕西河南湖广军务一人总督浙江福建江南兼制

江西军务一人总督陕西山西河南湖广四川军务一人总督凤阳兼制河南湖广军务一人总督保定地方军务一人总督河南湖广军务兼

巡抚河南一人总督九江兼制江西湖广军务一】

总理 【明置总理南直隶河南山东湖广四川军务一人总理河漕兼提督军务一人总理粮储提督军务兼巡抚应天等府一人】

巡抚 【明置巡抚浙江兼提督军务一人巡抚福建兼提督军务一人巡抚顺天兼整饬蓟州等处边备一人巡抚保定提督紫荆等关

兼管河道一人巡抚河南兼管河道提督军务一人巡抚山西兼提督雁门等关军务一人巡抚山东督理营田兼管河道提督军务一人巡抚

辽东赞理军务一人巡抚宣府赞理军务一人巡抚延绥赞理军务一人巡抚寍夏赞理军务一人巡抚甘肃等处赞理军务一人巡抚陕西赞

理军务一人巡抚四川兼提督军务一人巡抚湖广兼赞理军务一人巡抚江西兼赞理军务一人巡抚南赣汀韶提督军务一人巡抚广东兼

赞理军务一人巡抚广西地方一人巡抚云南兼建昌毕节地方赞理军务兼督川贵粮饷一人巡抚贵州兼湖北川东提督军务一人巡抚天

津赞理军务一人巡抚登莱赞理军务一人巡抚安庐赞理军务一人巡抚偏沅赞理军务一人巡抚密云赞理军务一人巡抚淮扬赞理军务

一人巡抚承天赞理军务一人】

抚治 【明置抚治郧阳兼提督军务一人】

赞理 【明置赞理松潘军务一人】

通政使司 【明置通政使司通政使一人左右通政各一人誊黄右通政一人左右参议各一人掌受内外章疏敷奏封骏之事其属经

厯一人知事一人南京通政使司通政使一人右通政一人右参议一人经厯一人】

(臣)等谨按宋辽以通进司掌章奏隶于门下省金以登闻鼓院登闻检院掌奏御进告隶御史台明则专设重臣崇其秩为三品无所

隶属此明制之异于各代也

(臣)等又按明初置察言司受章奏洪武十年始置通政司

大理寺 【明置大理寺卿一人左右少卿各一人左右寺丞各一人掌审谳平反之政令其属司务二人左右二寺各寺正一人寺副二

人评事四人南京大理寺卿一人右寺丞一人司务一人左右寺正各一人左右评事各三人】

(臣)等谨按明初置磨勘司及审刑司犹沿宋制也永乐初乃定制置大理寺

詹事府 【明置詹事府詹事一人少詹事二人府丞二人其属主簿一人录事二人通事舍人二人詹事掌统府坊局之政事以辅导太

子左右春坊大学士各一人庶子各一人谕德各一人中允各二人赞善各二人司直郎各二人清纪郎各一人司谏各二人大学士掌太子士

奏请下启笺及讲读之事庶子谕德中允赞善各奉职以从司直清纪郎掌弹劾宫僚司谏掌箴诲谏戒司经局洗马一人校书二人正字二人

洗马掌经史子集制典图书刊辑之事校书正字掌缮写装潢南京詹事府主簿一人】

(臣)等谨按明初沿唐宋辽金之制置左右率府使副使及文学中舍等员又沿元制称詹事院至洪武二十五年乃改院为府置坊局

诸官然多以尚书侍郎都御史摄职成化以后以礼部尚书侍郎兼掌之嘉靖以后府坊局仅为翰林迁转之阶不置兼掌之官焉

翰林院 【明置翰林院学士一人掌制诰史册文翰之事以考议制度详正文书侍读学士侍讲学士各二人侍读侍讲各二人掌讲读

经史五经博士九人掌专经讲义典籍二人侍书二人待诏六人孔目一人参撰编修检讨庶吉士无定员南京翰林院学士一人孔目一人】

(臣)等谨按明初沿唐宋辽金元之制置弘文馆秘书监后并于翰林院又置学士承旨直学士诸员后裁永乐初以讲读编检参预机

务平驳诸司章奏谓之内阁则内阁即翰林职也后直内阁者皆由尚书侍郎加以宫保不复以翰林官阅章奏而翰林专为文学侍从之臣矣

(臣)等又按明会典翰林院序各寺后今从明史职官志移于国子监之前

国子监 【明置祭酒一人司业一人掌国学诸生训导之政其属绳愆厅监丞一人博士厅五经博士五人率性修道诚心正义崇志广

业六堂助教十五人学正十人学录七人掌讲说经义文字典簿一人典籍一人掌馔二人南京国子监祭酒一人司业一人监丞一人典簿一

人博士三人助教六人学正五人学录二人典籍一人掌馔一人】

(臣)等谨按明会典明初置中都国子监置祭酒司业诸员后裁又按明史职官志以衍圣公序于国子监之后洪武元年授孔子裔孙

希学袭封爵正二品置官属有掌书典籍司乐知印奏差书写各一人世职曲阜知县一人翰林院世袭五经博士二人又五经博士十二人颜

氏一人曾氏一人仲氏一人孟氏一人周氏一人程氏二人邵氏一人张氏一人朱氏二人刘氏一人其教授司教授学录司学录孔颜曾孟四

氏各一人尼山洙泗二书院各学录一人皆前代所未有也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元史卷八十八 百官4
元史—百官志(下)
古代官品对应现代官职
历代职官品位表(4):元代
宣徽院
志第一百一十五 职官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