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钦定胜朝殉节诸臣录[标点本] 卷七 ---- 卷九

欽定勝朝殉節諸臣錄卷七

通謚節愍諸臣(中)

兵部尚書長興伯吳昜,吳江人;初為史可法監軍,徵餉江南。後募兵屯長白蕩,師敗被獲,死。父承緒,投水死,妻沈氏及女亦殉(見明史及輯覽)。

監紀推官江天一,歙縣人;金聲門人。與聲舉兵,被執不屈,死(見明史及輯覽)。

江山知縣方召,宣城人;聞金華被屠,封印,冠帶向北拜,投井死(見明史及輯覽)。

中書舍人夏完淳,松江華亭人;吏部主事允彝之子。被執,送江寧,不屈,死(見明史及輯覽)。

嘉興知府鍾鼎臣,新會人;大兵至浙,自縊死(見一統志)。

巡撫金衢二府兼督學御史、加太僕寺少卿王景亮,吳江人;衢州破,自縊死(見明史及輯覽)。

衢州知府伍經正,安福人;衢州破,赴井死(見明史及輯覽)。

衢州同知(一作推官)鄧巖忠,江陵人;衢州破,自縊死(見明史及輯覽)。

都督洪祖烈,吳江人;從唐王走浦城,大兵至,被執,不屈死(見福建通志)。

東閣大學士兼禮部尚書馬思理,福建長樂人;大兵平福州,自縊死(見福建通志)。

懷遠知縣江振鵬,泰寧人;福建破,不食死。子白龍、懷龍同殉(見福建通志)。

中書舍人鄭羽儀,閩縣人;福建破,殉節(見福建通志)。

戶部主事劉之謙,上杭人;延標子。福建破,死於難(見福建通志)。

建陽知縣崔攀龍,臨潁人;福建破,殉節(見福建通志)。

遊擊張兆鳳,長汀人;福建破,投井死(見福建通志)。

永定守備李國英,汀州衛人;有勦寇功。城破,殉難死(見福建通志)。

處州府知府汪宗明(初名景宋),泉州人;初官戶部主事,奏繳太倉庫羨八千餘。守處日,討平山寇,家居。起兵,兵敗,投水死。仲子載殉之(見福建通志)。

守備元體中,邵武人;屢有戰功,殉節死(見福建通志)。

汜水知縣胡海定,南昌人;南都亡,走平樂,率鄉勇與黃道周師合力,戰不勝,被執不屈,死(見江西通志)。

福建督糧道參議傅雲龍,籍貫未詳;大師入漳,死焉(見福建通志)。

兵科給事中郭符甲,晉江人;建寧兵敗,身被數創,抵永春,自經死(見福建通志)。

龍溪知縣涂世名,新城人,令龍溪。大師入漳,被執,死焉。子常吉同死,僕黃薛、黃揚、王亨、蔣山殉之(見江西通志)。

閩清知縣陳其禮,西安人;城破,被執不屈,死。子龍玉、媳吳氏、婿徐應宜,皆從死。男女死者十五人(見浙江通志)。

副使知興化府事劉永祚,武進人;御史熙祚弟。嘗擒賊曾旺,有功。大兵破城,仰藥死(見江南通志)。

延平知府王士和,金溪籍,臨川人。唐王走汀州,命之居守,城將陷,從容正衣冠,閉戶投繯死(見明史及輯覽)。

新城知縣李翔,邵武人;由貢生,唐王擢為令,擒殺叛黨,邑境賴以靖。大兵破城,兵敗,死(見明史及輯覽)。

監察御史徐伯昌,新城人;與李翔守新城,兵敗,死之(見明史及輯覽)。

漳州同知金麗澤,武進人;廉靜有為。大兵入漳,死之(見福建通志)。

巡撫江西右僉都御史曠昭,遂寧人;初棄南昌,走臨江,後退屯萬安。大兵破城,被執不屈,死(見明史及輯覽)。

兵科給事中胡夢泰,鉛山人;唐王時,奉使旋里。大兵至,夢泰傾家募士守廣信,城破,夫婦俱縊死(見明史及輯覽)。

巡撫廣信右僉都御史周定礽,南昌人;守廣信數月,城破,死之(見明史及輯覽)。

署都督僉事充御營總兵官胡上琛,閩縣人;唐王被執,奔還福州,從容正衣冠,與其妾劉氏同飲藥酒死(見明史及輯覽)。

兵部員外郎萬文英,南昌人;唐王命監黃道周軍,協守廣信。兵敗鉛山,舉家赴水死(見明史及輯覽)。

湖東道副使胡奇偉,進賢人;守廣信,兵敗,死之(見明史及輯覽)。

廣信同知胡甲桂,昆山人;會黃道周以募兵至,同守廣信。兵敗力竭,城破被執,諭降不從,自縊死(見明史及輯覽)。

兵部員外郎盧觀象,贛州人;在籍。贛州破,悉驅男婦大小入水,遂自沈死(見明史及輯覽)。

太常寺卿兼江西左布政使管南贛嶺北道事彭期生,海鹽人;守贛州,城破,冠帶自縊死(見明史及輯覽)。

吏部驗封主事龔棻(一作芬),南昌人;贛州破,投水死(見明史及輯覽)。

贛州府學訓導加銜監紀同知程必進,松陽人;與萬元吉守贛州。城破,死之(見浙江通志)。

內閣中書龍嘉震,泰和人;楊、萬守贛州,闢為參謀。城陷,自經死(見江西通志)。

巡撫廣東監軍御史姚奇允,錢塘人;令南海,有善政。後與郭維經同援贛州,城破,肅衣冠,縊於文廟。子端,死節於柳州(見浙江通志)。

湖東道姚生文,仁和人;於贛州殉節死(見江西通志)。

贛榆知縣高瀌,膠州人;城破,衣冠自縊死(見山東通志)。

監紀推官吳世安,歸安人;事母以孝聞。與楊廷麟等守贛州,城破,死之(見福建通志)。

副總兵徐(一作劉)必達,南昌人;守吉安,與大兵戰敗,赴水死(見明史及輯覽)。

袁州同知署府事李時興,福清人;極力守城,袁州破,自縊於萍鄉官舍,一僕從死(見明史及輯覽)。

撫州同知署府事高飛聲,長樂人;黃道周督師,邀與偕守。大兵下撫州,遣家人懷印走謁唐王,而己居守;城破,死之(見明史及輯覽)。

撫州訓導桂有煃,石埭人;大兵入城,自經死(見一統志)。

萬安知縣梁于涘,興化人;能文,負大節。叛將白之裔入萬安,正衣冠,投水死(見明史及輯覽)。

監軍道副使孫臨,桐城人;監楊文驄軍。兵敗,被執不屈,死(見明史及輯覽)。

東閣大學士兼禮部尚書顧錫疇,昆山人;寓居溫州江心寺,唐王命以故官督師,為總兵賀君堯所殺(見江南通志)。

署兵備僉事彭錕,寧都人;寧都圍急,與其妻李氏自縊死(見江西通志)。

雲南臨安府通判楊燧,寧都人;里居。城破,冠帶自經死(見江西通志)。

以上唐王殉節諸臣共五十三人(附入祠士民八人)。

浙江副總兵黃斌卿,莆田人;從戎有功。甲申,率舟師入援,為馬士英所沮;後在舟山,為張名振所殺(見福建通志)。

兵部郎中(一作河南道御史)朱養時,江陰人;舟山破,抗節死(見明史及輯覽)。

戶部主事林瑛(一作之瑛),福建人;江用楫,蘇州人。俱舟山破,殉節死,妻皆自縊(見明史及輯覽)。

禮部主事董元,會稽人;舟山破,自縊於學宮(見明史及輯覽)。

兵部主事(一作職方員外郎)朱萬年,福建人;舟山破,死之(見明史及輯覽)。

兵部主事顧珍,長洲人;李開國,臨山衛人。俱舟山破,殉節死;開國母縊死(見明史及輯覽)

工部主事顧宗堯,長洲(一作寧波)人;舟山破,同母死之(見明史及輯覽)。

中書舍人蘇兆人,蘇州人;舟山破,自縊死(見明史及輯覽)。

工部營繕所所正戴仲明,鄞縣人;舟山破,殉節死(見明史及輯覽)。

兵科給事中鄢正畿、御史林逢經,俱永福人;並里居。邑城破,投水死(見明史及輯覽)。

御史王恩及,長樂人;邑城破,服毒死;妻李氏同死(見明史及輯覽)。

中軍都督府左都督、義興侯鄭遵謙,會稽人;以諸生倡眾起兵,從魯王至鷺門,投海死(見明史及輯覽)。

通政使(一作通政司參議)鄭遵儉,會稽人;舟山破,殉節死(見明史及輯覽)。

給事中(一作禮部精膳司員外郎)林嵋,莆田人;興化破,自縊死--一云被執下獄死(見明史)。

莆田知縣都廷諫,杭州人;興化城破,死之(見明史及輯覽)。

海澄知縣洪有文,籍貫未詳;海澄破,死之(見明史及輯覽)。

督運清察糧務江西道御史沈履祥,慈谿人;魯王監國,奉命督餉臺州,城破,死節(見明史及輯覽)。

給事中陳士京,浙江人;隨魯王之閩,死於同安之鼓浪嶼(見福建通志)。

翰林院編修徐復儀,上虞人;浙東破,泣奔蹲山,投空谷以死--一云拒抗死(見浙江通志)。

江西道御史傅巖,義烏人;為朱大典監軍,大兵破金華,被執不屈,死。子齡熙、齡發死之(見畿輔通志)。

職方郎中荊本澈,丹陽人;初為溫體仁所怒,免官。後監下江軍,沒於浙東(見江南通志)。

延安推官顧咸正,崑山人;與吳勝兆通謀事洩,被執,死於金陵。二子天逵、天遴,以藏匿陳子龍,死(見江南通志)。

監軍兼攝海寧縣事俞元良,海寧人;大兵破城,與兄元禮同殉節死(見浙江通志)。

以上魯王殉節諸臣共二十六人(附入祠士民五人)。

總督兩廣軍務兵部右侍郎林佳鼎,莆田人;迎立桂王,率兵拒聿■〈金粵〉,戰海口,不勝,被殺(見明史及輯覽)。

兵科給事中彭耀,順德人;為桂王奉使諭聿■〈金粵〉於廣州,被殺(見明史及輯覽)。

主事陳嘉謨,籍貫未詳;為桂王奉使諭聿■〈金粵〉於廣州,被殺(見明史)。

長沙僉事道趙廷璧,內鄉人;武岡破,及妻吉氏、子燝死,燝妻馬氏殉(見河南通志)。

荊南僉事邱懋樸,新添人;遇難死(見貴州通志)。

岳州知府周二南,蒙化人;闖賊餘黨突至長沙,率兵迎戰,敗死(見明史及輯覽)。

分守下湖南道布政司參議劉佐,嶍峨人;大兵破寶慶,死之(見一統志)。

武岡總兵王景熙,攸縣人;大兵下湖南,抗節死之(見一統志)。

署臨武事教諭李興瑋,巴陵人;戊子岳州破,同父請兵,母止之,不顧;一家遇害。後隨巡撫章曠圖恢復,死節於衡陽(見明史及輯覽)。

肇慶同知趙三薦,全州人;由瑞昌令擢任,未行。城破,死之(見廣西通志)。

廣州衛指揮使加京營指揮楊可觀,廣州人;大兵入廣州,結陳子壯謀為內應;事洩,被殺(見明史及輯覽)。

左州知州梁若衡,順德人;初授永福令,為政有聲;後擢任,不赴。大兵定廣州,陳子壯謀舉兵,若衡應之;事洩,被執死(見廣東通志)。

蒼梧知縣巫如衡,寧化人;為令有惠政。大師平粵,持印不納,死之(見福建通志)。

巡按王基固、推官費長統,籍貫俱未詳;大兵下粵東,同死節(見一統志)。

遂西知縣喻萃慶,四川人;有政聲。大兵至,死之(見一統志)。

行人梁萬爵,番禺人;大兵破廣州,赴水死(見明史及輯覽)。

國子監祭酒梁朝鍾,南海人;廣州破,自經死(見明史及輯覽)。

新城知縣廖翰標,龍門人,為令以廉名。大兵破龍門,從容自縊死(見明史及輯覽)。

光祿寺少卿注皞,歙縣人;桂林破,投水死(見明史及輯覽)。

和平知縣李信(一作長信),揚州興化人;城破,死之。子泓遠、淑遠同殉(見明史及輯覽)。

南韶參將王猷,義烏人;廣東破,殉節死(見浙江通志)。

兵部郎中周官,臨川人;以諸生在粵西,薦授兵部郎,檄諸路召募義勇。城破,死之(見江西通志)。

廣西巡按御史楊鍾,吉水人;柳州城破,死之(見江西通志)。

蘇松兵備道參政余昆翔(一作監軍御史余鯤),辰溪人;與總督汪碩德等同在廣西被獲,死節(見江南通志)。

工部郎中饒元珙,進賢人;解組歸,避兵鶴山峰。被執,死之。子宇柟,不屈死(見江西通志)。

南川知縣楊樹烈,昆明人;里居。流寇陷城,北面再拜,自經死(見雲南通志)。

戶部主事劉摭,昆明人;流寇招之,授偽職,不屈,罵賊死(見雲南通志)。

參將劉昌應,右衛人;流寇入滇,倡義兵,屢戰不克,為賊所執,不屈,遇害(見雲南通志)。

銅梁知縣皇甫信,羅平人;致仕歸;流寇陷城,與其子俱被害(見一統志)。

光祿寺少卿高勣,紹興人;從桂王入緬,死難(見明史及輯覽)。

兵部職方司郎中金簡,山陰人;從桂王入緬,死難(見明史及輯覽)。

江西道御史任國璽,福建人;從桂王入緬,死難(見明史及輯覽)。

禮部侍郎楊在,餘姚人;從桂王入緬,死難(見明史及輯覽)。

左軍都督府掌府事華亭侯王維恭,華亭人;從桂王入緬,死難(見明史及輯覽)。

吏部侍郎(一作尚書)鄧士廉,廣安州人;從桂王入緬,死難(見明史及輯覽)。

御史鄔昌期,都勻人;由柳州同知擢任。從桂王入緬甸,殉節(見貴州通志)。

防守武定府參將高其勳,曲靖人;由世襲指揮陞任。沙定洲反,守禦武定,力竭城陷,服毒死(見明史及輯覽)。

永昌(一作大理)同知蕭時顯,籍貫未詳;丙戌沙定洲作亂,方陞任,以道阻未行;城陷,自經死(見明史及輯覽)。

寧州土司祿永命,沙州人;沙賊作亂,攻州城,永命守土,戰死(見明史及輯覽)。

寧州知州朱家梁,江寧人;沙定洲之亂,罵賊,殉節(見雲南通志)。

知府陳爰謀,昆明人;致仕家居。沙賊破城,逼降,不屈,死(見雲南通志)。

都司沐天澤,雲南人;黔國公天波弟;沙賊叛,率兵巷戰,被執,不屈,死(見雲南通志)。

指揮邵元齡,陸涼人;有能名。沙賊叛,其餘黨攻陸涼,城陷,罵賊不屈,死(見雲南通志)。

巴縣知縣陳于宸,蒙化人;致仕歸。沙賊陷城,死之(見雲南通志)。

應州知州王來儀,昆明人;流寇入滇,罵賊,死之(見雲南通志)。

知縣陳昌裔,富民人;時在籍。李定國陷富民,不受偽職,死之(見明史及輯覽)。

巡按貴州御史郭承汾,晉江人;在官有能聲。孫可望劫降,不屈;羈民舍,餓死(見福建通志)。

寧前道兵備參議石聲和,平壩衛人;時在籍。孫可望陷安順,闔門死之。子生員吉同殉(見明史及輯覽)。

分守安平道副使曾益,臨川人;主事亨應之叔。孫可望寇定番州,與張耀集眾拒守,城陷,自經死(見明史及輯覽)。

定番知州陳新第,長壽人;孫可望寇定番州,新第誓眾堅守,殺賊數百,城破,縊死(見一統志)。

陝西關西道副使李公門、知州李世甲,俱貴陽人;率兵拒孫可望,被執,不屈死(見貴州通志)。

副將曹英,籍貫未詳;與巡撫馬乾守重慶。孫可望兵至,戰敗,死於江(見明史及輯覽)。

雅州指揮阮士奇,籍貫未詳;孫可望陷雅州,死之(見四川通志)。

掛征討將軍印、忠國公王祥,綦江人;守遵義。孫可望遣賊將白文選攻之,兵敗,被殺(見明史及輯覽)。

僉都御史朱壽■〈金林〉,魯府宗室;遇孫可望兵,脅降不從,題詩於壁,旋被殺(見明史及輯覽)。

南京戶部主事劉琯,貴陽人;在籍。孫可望攻貴陽,戰敗被執,不屈,死(見明史及輯覽)。

同知楊元瀛,貴陽人;孫可望攻貴州,時在籍。與興寧令吳子騏同敗賊於滴清橋,賊悉眾至,被執不屈,死(見明史及輯覽)。

永昌通判劉廷標,上杭人;攝府事。孫可望等入雲南,馳檄諭降,賦詩三章,自經死(見明史及輯覽)。

永昌推官王運開,夾江人;攝金騰道事。孫可望等招之降,自經死。弟舉人運閎,時孫可望因重劉廷標及運開死節聘之,行至潞江,投水死(見明史及輯覽)。

平越知府黃應運,歸化人;有平苗功。孫可望攻平越,城陷,不屈,死(見福建通志)。

都司陳徵,常州人;孫可望破定番州,與張耀禦之,被執,罵賊遇害(見明史及輯覽)。

曲靖推官署道事夏衍虞,江津人;孫可望陷滇,衍虞貽巡按羅國瓛書,共討賊;事覺,闔門遇害(見四川通志)。

威遠衛守備陶世顯,籍貫未詳;孫可望攻定番州,世顯屢戰克捷,後以賊眾師寡,血戰而死(見一統志)。

姚州知州何思,籍貫未詳;孫可望等逼姚安,思與席上珍起義兵,城破,被執不屈,死(見明史及輯覽)。

呈貢知縣夏祖訓,秀水人;孫可望陷城,死之(見明史及輯覽)。

御史李升德,西充人;桂王時,孫可望陷嘉定,與兄經略乾德赴水死(見明史及輯覽)。

兵科給事中廖履亨,建水州人;孫可望等陷建水,冠帶赴水死(見明史及輯覽)。

河間同知蔣勸善,清鎮人;在籍。城破,為孫可望所執,不屈死(見貴州通志)。

鄖陽同知張朝綱,廣通人;解職歸。孫可望陷城,與妻馮氏同自經。子生員耀,葬親畢,亦縊死(見明史及輯覽)。

曲靖知府焦潤生,上元人;修撰竑子。孫可望陷城,同御史羅國瓛被執,不屈,死(見明史及輯覽)。

南寧知縣陳六奇,上元人;孫可望陷曲靖,與知府焦潤生同被執,闔門遇害(見江南通志)。

指揮陳夢熊,騰越人;孫可望據滇,其黨楊武迫脅夢熊,不屈,將杖之。子世培,懇以身代,父子皆死於賊(見雲南通志)。

以上桂王殉節諸臣共七十五人(附入祠士民八人)。

整飭榆林中路道僉事郭景嵩,籍貫未詳;崇禎四年,流賊陷葭州,死之(見明史及輯覽)。

甘泉知縣郭永固(一作允圖),絳縣人;崇禎四年,流賊陷城,死之(見明史及輯覽)。

副將張宏業,籍貫未詳;崇禎四年,從總兵曹文詔與流賊戰於中部,死之(見明史及輯覽)。

遊擊李明輔,籍貫未詳;崇禎四年,從曹文詔與流賊戰於中部,死之(見明史及輯覽)。

甘峪遊擊商從龍,籍貫未詳;崇禎四年,流賊犯涇陽,被殺(見明史及輯覽)。

山東右參政張光奎,澤州人,里居。崇禎五年,流賊至,與士民固守八日,援不至,城陷,死之(見明史及輯覽)。

守備張光璽,澤州人;參政光奎兄。崇禎五年,流賊至澤州,與兄固守;城陷,同死(見明史及輯覽)。

刑部主事張友程,遼州人;里居。崇禎五年,流賊至,佐知州李呈章守城,被執不屈,死(見明史及輯覽)。

行人楊于楷,遼州人;崇禎五年,奉使過家,流賊至,倡義守城,城陷,被執,罵賊死(見明史及輯覽)。

沁水知縣焦(一作崔)鰲,籍貫未詳;崇禎五年,流寇至,督士民固守,力屈死(見一統志)。

褒城知縣安民,大寧人;崇禎五年,城陷,被執不屈,死之(見山西通志)。

武進士署商州防守事閻調化,商州人;崇禎六年,奉檄入雒勦賊,被執不屈,死(見陝西通志)。

整飭昌平道兵備副使樂(一作樂)濟眾,和順人;里居。崇禎六年,流賊陷和順,被執不屈,投井死(見山西通志)。

松江通判楊泰初,隆德人;里居。崇禎六年,賊陷城,與子生員善俱赴井死(見甘肅通志)。

參將(一作遊擊)陶希謙,籍貫未詳;崇禎六年,與闖賊戰武安,墜馬死(見明史及輯覽)。

四川石砫土司馬鳳儀,忠州人;崇禎六年,率兵從討闖賊,以孤軍戰沒於侯家莊。

參將楊遇春,籍貫未詳;崇禎六年,邀賊於林縣,中伏死(見明史及輯覽)。

遊擊丁孔應,寧夏人;崇禎七年,闖賊逼之,不屈,遇害(見甘肅通志)。

指揮李學牧,寧夏人;崇禎七年,賊授以官,不屈;與王風木等謀舉義,事洩,北向再拜,受刃(見甘肅通志)。

署麟遊知縣董時和,陽武人;崇禎七年,以扶風縣丞署任,守城。比陷,遇害(見陝西通志)。

守備史大勳,長安人;崇禎七年,率兵赴難殺賊,馬蹶,被執,為所殺(見陝西通志)。

昌平鎮將凌元機、胡良翰,籍貫俱未詳;崇禎七年,從總兵湯九州討賊河南,賊侵閿鄉,元機等率兵搜山,悉敗歿(見明史及輯覽)。

姚安知府簡而可,遂安人;崇禎七年,賊陷城,死之(見湖廣通志)。

房縣知縣黃從貴,元城人;崇禎七年,寇盜出沒,獨守城,比陷,罵賊死(見湖廣通志)。

夔州同知何承光,鎮遠人;崇禎七年,攝府事。獻賊由荊州來犯,各官遁走,承光率民固守,九竭城陷,賊殺之,投於江(見明史及輯覽)。

鳳陽通判趙士寬,掖縣人;駐潁州。崇禎八年正旦;詣郡;聞流賊至,一日夜馳三百里,返州。城陷,率家人巷戰,力竭,投烏龍潭死。妻李氏,攜三女登樓自焚,僕王丹亦罵賊死(見明史及輯覽)。

潁州衛指揮同知李從師、指揮僉事王廷俊,皆潁州人,衛隸河南。崇禎八年,流賊至,俱以守城戰死(見明史及輯覽)。

中書舍人(一作大理寺副)田之穎、光祿寺署正李生白,俱潁州人;崇禎八年,州城破,同死;生白妻韓氏從之(見明史及輯覽)。

光祿寺署丞李元白,穎州人;州城破,與妻王氏同殉節(見江南通志)。

黃巖知縣(一作封黃巖知縣)劉道遠,潁州人;里居。崇禎八年,州城破,死節(見明史及輯覽)

會寧知縣楊南,潁州人;崇禎八年,殉寇難(見江南通志)。

福州通判戴廷對,霍邱人,里居。崇禎八年,城潰,死之(見明史及輯覽)。

徐州知州陳桂棟,鄰水人;崇禎八年,闖賊圍州城,殉節(見四川通志)。

無為知州張化樞,雲南永平人;崇禎八年,流寇陷城,被執,罵賊死(見雲南通志)。

太湖守備趙蔭,吳江人;崇禎八年,賊襲營,被執不屈,死(見江南通志)。

太湖守備趙繼春,籍貫未詳;崇禎八年,與獻賊戰於洪家嶺,無援,死之(見江南通志)。

濟源知縣楊于階,保德州人;崇禎八年,闖賊陷城,不屈死。

四川總兵楊玉振,籍貫未詳;崇禎八年,統兵來雒勦寇,所殺甚多,後兵潰,遇害(見四川通志)。

山陽(一作鎮原)知縣董三謨,黎平人;署商州事。崇禎八年,闖賊陷城,與父嗣成、弟三元俱死之。其妻李氏,攜子女亦同死(見明史及輯覽)。

永城知縣王廷賓,澄城人;有治行,里居。崇禎八年,賊陷城,被執不屈。死(見陝西通志)。

永壽知縣薄匡宇,籍貫未詳;崇禎八年,流賊陷城,為所殺(見明史及輯覽)。

前鋒中軍劉宏烈,籍貫未詳;崇禎八年,與流賊戰陝西之亂馬川,被執,死之(見明史及輯覽)。

隴西知州胡爾純,山東人;崇禎八年,闖賊至,率民固守五十餘日,賊陷城,自縊死(見明史及輯覽)。

咸陽知縣趙躋(一作際)昌,解州人;崇禎八年,闖賊陷城,為所殺(見明史及輯覽)。

延長知縣萬代芳,遼東人;崇禎八年,流賊攻城,晝夜堅守,城破,死之。妻劉氏、妾梁氏,俱從死(見明史及輯覽)。

扶風知縣王國訓,解州人;崇禎八年,賊犯城,固守兩日餘,援絕,城陷,罵賊死(見明史及輯覽)。

鄖西知縣曹同(一作同陞),巢縣人;崇禎八年,城陷,賊索印,大罵不與,賊擊之,骨肉糜爛以死(見江南通志)。

署上津縣事湖廣都司經歷龔懋澤,閩縣人;崇禎八年,攝上津篆,闖賊至,竭力捍禦,城陷,死之(見福建通志)。

麟游知縣呂鳴世,龍溪人;撫民有恩。崇禎九年,闖賊陷城,不忍加害,絕粒六日死(見陝西通志)。

總兵官解進忠,籍貫未詳;崇禎九年,撫賊於淅川,被殺(見明史及輯覽)。

知府饒可久,應城人;初知大興縣,以請更三朝要典謫光祿薄;後累官知府,以艱歸。崇禎九年,獻賊陷城,妻程氏及女先自縊,可久被執不屈,遇害(見明史及輯覽)。

昭化知縣王時化,江陵人;崇禎十年,闖賊陷城,死之(見明史及輯覽)。

澠池知縣李邁林,完縣人;崇禎十年,流賊陷澠池城,死之(見明史及輯覽)。

崇寧知縣劉旋,江寧人;崇禎十年,獻賊從廣元寇蜀,誓死守城,被執,大罵,剜目剔腎而死(見江南通志)。

鹽亭知縣李紹先,廣昌人;崇禎十年,流寇陷城,不屈死(見四川通志)。

守備寇士元,上津人;由諸生題授。崇禎十年,上津陷,力戰死(見一統志)。

寧羌知州周應泰,麻城人;崇禎十年,流寇陷城,以匿印罵賊,遇害(見陝西通志)。

隨州知州王燾,崑山人;嘗殲滅土寇李良橋。崇禎十年,禦賊,擊斬三百餘人;賊攻益力,援絕城陷,自縊死(見明史及輯覽)。

瓊州通判江襟楚,潛山人;解組歸。崇禎十年,流寇執之,不屈死(見江南通志)。

劍州知州徐尚卿,南平人;崇禎十年,闖賊至,守城,援絕,繫印於肘,自縊死(見明史及輯覽)。

鄧州知州孫澤盛,掖縣人;崇禎十年,獻賊陷城,戰歿(見明史及輯覽)。

上津知縣屠紹皋,寧國人;崇禎十年,獻賊陷城,被執,不屈死(見江西通志)。

鄖西知縣劉元伯,籍貫未詳。崇禎十年,流賊攻城,城陷,死之(見湖廣通志)。

冀北道參議鍾希賢,清河人,歸里。崇禎十一年,闖賊亂,城陷,不屈死(見畿輔通志)。

靈璧知縣王茂遠,清河人;崇禎十一年,與鍾希賢同殉節(見畿輔通志)。

沙河知縣鄧永清,平陽人;守城有功。崇禎十一年,城陷,罵賊,被害,全家俱殉(見山西通志)。

保康知縣楊鏡,四川人;崇禎十二年,流賊破城,自經死(見湖廣通志)。

鄖西知縣王元會,遼東蓋州人;崇禎十二年,獻賊等夜襲城,死之(見湖廣通志)。

河南遊擊羅岱,籍貫未詳;崇禎十二年,為左良玉中軍;追獻賊至羅猴山,中伏被執,死之(見明史)。

荊州守將羅安邦,籍貫未詳;崇禎十二年,楊嗣昌檄救彝陵,由祚峪深入,遇賊香油坪,被圍,援絕,軍覆,死之(見明史及輯覽)。

湖廣副將汪之(一作雲)鳳,籍貫未詳;崇禎十三年,獻賊圍張令於柯家坪,為所困;之鳳力解其圍,賊悉銳夾攻,戰久,山行飲水臥,血凝臆而死(見明史及輯覽)。

竹溪知縣李孔效(一作孔效),遼陽人;崇禎十三年,闖、獻二賊先後圍城,悉力捍禦,城陷,被執不屈,死(見湖廣通志)。

威遠知縣(一作嘉定知州)張宏,廬江人;崇禎十三年,流賊至,遣長子振祚請援兵不至,城陷,被執死。子振祚被殺(見江南通志)。

順天府治中張讚,永寧人;四川巡撫論從弟。崇禎十三年,家居,與論同捍禦,論盡瘁卒;闖賊陷城,與子國學生祚延同死節(見明史及輯覽)。

永寧守備王正已,籍貫未詳;崇禎十三年,與和縣武大烈禦賊,同殉節(見明史及輯覽)。

宜陽知縣唐啟泰,掖縣人;崇禎十三年,闖賊陷城,不屈,被害(見明史及輯覽)。

分守河南道副使王蔭長(一作允昌),吳橋人;由河南知府擢任。崇禎十四年,闖賊至,叛兵勾引來攻,城陷,不屈,死(見明史及輯覽)。

河南知府亢孟檜,臨汾人;為洋縣令,有治績。崇禎十四年,城陷,死之(見明史及輯覽)。

通許知縣費曾謀,鉛山人;少師宏之裔。崇禎十四年,闖賊攻城,懷印投井死(見明史及輯覽)。

尉氏知縣楊一鵬,河津人;為令,有聲。崇禎十四年,闖賊陷城,不屈死(見明史及輯覽)。

陳州衛指揮孫紹武,本衛人。崇禎十四年,奉檄守沈邱,城陷,死之。子璉赴援,亦死(見一統志)。

商水知縣王化行,河西人;崇禎十四年,城陷,被殺(見明史友輯覽)。

商水知縣姚文衡,鍾祥人;崇禎十四年,前令王化行守城被害,文衡代甫數月,賊復陷城,攜印赴井死(見明史及輯覽)。

太僕寺卿魏持衡,密縣人;里居。崇禎十四年,闖賊陷城,死之(見明史及輯覽)。

許州知州王應翼,京山人;崇禎十四年,闖賊陷城,被殺。子國,同死節(見明史及輯覽)。

許州都司張守正,籍貫未詳;崇禎十四年,與知州王應翼同殉節(見明史及輯覽)。

登封知縣鄢延誨,永福人;崇禎十四年,流賊破城,抗節死(見福建通志)。

靈寶知縣朱挺,籍貫未詳;崇禎十四年,城陷,不屈,死(見河南通志)。

汝州知州錢祚徵,掖縣人;拊循警備,屢降賊魁;崇禎十四年,闖賊驟至,固守月餘,砲炸樓焚,城遂陷,罵賊死(見山東通志)。

汝州世襲指揮使錢繼美,汝州人;崇禎十四年,流寇陷城,守節不屈,死(見河南通志)。

郟縣知縣邵可(一作子)灼,建德人;崇禎十四年,闖賊陷城,不屈,死(見明史及輯覽)。

新野知縣韓醇,四川人;崇禎十四年,闖賊陷城,不屈,死(見明史及輯覽)。

葉縣知縣張我翼,涇陽人;崇禎十四年,闖賊破城,死之(見明史及輯覽)。

南陽知縣姚運熙,籍貫未詳;崇禎十四年,闖賊攻南陽,與知府顏日愉同殉節(見明史及輯覽)。

泌陽知縣姚昌祚,臨晉人;崇禎十四年,前令王士昌為賊所害,昌祚代之;獻賊再陷城,手軌數賊,力不支,死之。子在紳、姪在鈞同殉(見明史及輯覽)。

鄧州知州劉振世,豐潤人;崇禎十四年,闖賊再陷城,不屈死(見明史及輯覽)。

內鄉知縣龔新,南昌人;崇禎十四年,闖賊陷城,被執至葉縣,自縊死(見明史及輯覽)。

皋平(一作樂平)知縣呂維袺,河南新安人;時居洛陽。崇禎十四年,城陷,與兄維祺同殉節(見明史及輯覽)。

行人王明,洛陽人;里居。崇禎十四年,城陷,殉節(見明史及輯覽)。

辰州知府(一作同知)楊萃,洛陽人;里居。崇禎十四年,城陷,死之(見明史及輯覽)。

平陽推官常克念,洛陽人;居官有聲,以艱去。崇禎十四年,闖賊陷城,抗節死(見明史及輯覽)。

邯鄲知縣韓金聲,洛陽人;里居。崇禎十四年,城陷,死之(見明史及輯覽)。

昌樂知縣劉芳奕,洛陽人;慷慨負智略,解官歸。崇禎十四年,闖賊至,傾資募義勇守城,比陷,縊死西城戌樓(見明史及輯覽)。

臨汾知縣張質,商水人;丁艱家居。崇禎十四年,賊至,抗節死(見明史及輯覽)。

靜海知縣張映宿,信陽人;里居。崇禎十四年,獻賊陷城,死之(見明史及輯覽)。

南召知縣尚用光,平慶州(一作膠州)人。崇禎十四年,闖賊陷城,執至南陽,設讌待之,不食,大罵而死(見山東通志)。

襄陽通判祝錫範,嚴州人;流賊蹂躪中原,廷議遣使招撫。崇禎十四年,盧象昇使錫範往,賊反勸之降,遂自縊於錫莪山(見雲南通志)。

石阡推官佘士泰,昆明人;崇禎十四年,上計,次襄陽,值獻賊至,城陷,死之(見雲南通志)。

榖城知縣李大覺,金谿人;崇禎十四年,署襄陽縣事。聞變,繫印於肘,縊死堂上(見湖廣通志)。

隨州判官佘塙,銅陵人;崇禎十四年三月,賊至,知州徐世淳殉節,七月賊再至,塙署州印,城陷,罵賊死(見明史及輯覽)。

德陽知縣龔之安,澧川人;崇禎十四年,賊寇蜀,死守遇害(見一統志)。

墊江知縣荊偉,丹陽人;崇禎十四年,獻賊陷城,不屈,死(見江南通志)。

清流知縣周敏中,益陽人;家居。崇禎十四年,賊陷城,被執不屈,罵賊死(見一統志)。

澤州知州韓洪鼎,瀘州人;致仕家居。崇禎十七年,獻賊破瀘州,父子罵賊死(見四川通志)。

以上寇難殉節諸臣一百十八人(附入祠九人)。   

欽定勝朝殉節諸臣錄卷八

通謚節愍諸臣(下)

霍邱知縣左相申,彝陵人;崇禎十五年城陷,率兵巷戰,力屈死(見明史及輯覽)。

靈璧知縣唐良銳,全州人;崇禎十六年,流賊至,率民固守,力竭城陷,罵賊,死(見明史及輯覽)。

太湖知縣楊春芳,靖州人;崇禎十五年,獻賊至,城陷,赴水死(見明史及輯覽)。

指揮劉良佐,六安人;崇禎十五年,流賊至,戰死(見江南通志)。

鎮撫陶賡明,六安人;崇禎十五年,流賊襲城,不屈,死(見江南通志)。

歸德兵備道僉事吳汝琦(一作汝培),徐州人;崇禎十五年,流寇至,殉難於歸德(見江南通志)。

河南開歸道副使蔡凰,武進人;崇禎十五年,由開封知府遷任,流寇至,與吳汝琦同死歸德(見江南通志)。

開封同知署府事蘇茂杓(一作茂均);晉江人;崇禎十五年,河決城陷,賊乘筏進,度不能禦,躍入水死(見明史及輯覽)。

開封通判彭士奇,高要人;崇禎十五年,賊陷城,死之(見明史及輯覽)。

汜水知縣周騰蛟,香河人;撫字殘黎,民德之,擊賊欲走,遷縣治於摩天砦,以扼賊。崇禎十五年,賊大至,持十餘日,力不能支,繫印投河死(見明史及輯覽)。

西華知縣劉伯驂(一作謙),河間人;崇禎十五年,賊再來犯,登陴死守,賊為十覆攻之,城陷,懷印投井死(見明史及輯覽)。

陳州守備張鷹揚,曲周(一作永年)人;崇禎十五年,賊至,力戰被擒,不屈,死(見明史及輯覽)。

襄城知縣曹思正,岷州衛人;崇禎十五年,同總督汪喬年守城,城陷,被殺(見明史及輯覽)。

工部營繕主事王世琇,清苑人;崇禎十五年,由歸德推官擢任。將行,闖賊犯城,堅守七日,城陷,遇害;妻武氏聞變,縊死(見明史及輯覽)。

歸德同知顏則孔,沂州人;崇禎十五年,與推官王世琇同遇害,一女二婦殉之(見明史及輯覽)。

歸德衛指揮賈之琯,汝寧人;崇禎十五年,城陷,不屈,死;妻許氏抱二女投井死(見河南通志)。

鹿邑知縣紀懋勛,膠州人;崇禎十五年,闖賊陷城,死之(見明史及輯覽)。

河南通判白守(一作向)文,籍貫未詳;崇禎十五年,闖賊陷城,墜城死(見明史及輯覽)。

登封知縣劉禋,中部人;性孝,有學行。崇禎十五年,闖賊陷城,欲降之,不屈,見殺(見明史及輯覽)。

淮安同知萬大成,陝州人;里居。崇禎十五年,城陷,投井死(見明史及輯覽)。

郟縣教諭雷振揚,山西人;署郟縣事。崇禎十五年,城陷,死(見一統志)。

候選知縣陳心學,郟縣人;崇禎十五年,闖賊執之,授以偽官,不屈,被害(見明史及輯覽)。

魯山知縣楊呈芳,山海衛人;有惠政。崇禎十五年,城陷,不屈,死(見明史及輯覽)。

西平知縣高斗垣,繁峙人;居官清慎。崇禎十五年,城陷,被執不屈,死(見明史及輯覽)。

寶豐知縣張人龍,遵化人;崇禎十五年,闖賊陷城,抗節死(見明史及輯覽)。

洛陽縣丞周之德,山東陵縣人;崇禎十五年,署寶豐縣事,賊再至,城陷,殉節(見河南通志)。

伊陽知縣孔貞璞,曲阜人;在任六年,能守城禦賊;崇禎十五年,以有事至汝州,遇賊被執,不屈,死(見明史及輯覽)。

汝寧知府傅汝為,江陵人,為秀水令,有治聲。崇禎十五年,賊至,嬰城固守,比陷,投河死(見明史及輯覽)。

汝寧通判官篆,平度州人。時上蔡令許永禧殉節,往攝縣事,招集流亡;會左良玉軍在南城淫掠,責以大義,民咸依之。崇禎十五年冬,與賊戰於上蔡,力竭,陷陣死(見明史及輯覽)。

汝寧通判朱國(一作如)寶,成都人;崇禎十五年,與僉事王世琮守城,城陷,死之(見明史及輯覽)。

汝陽知縣文師頤,全州人;崇禎十五年,蒞任甫三日,與巡道王世琮等共守城,比陷,死之(見明史及輯覽)。

新野知縣邱茂表、陳公,籍貫未詳;俱崇禎十五、六年間城陷,先後死節(見明史及輯覽)。

虞城主簿署知縣事孔亮,興平人;崇禎十五年,闖賊陷城,死之(見明史及輯覽)。

工部虞衡郎中沈試,商邱人;大學士鯉孫,里居。崇禎十五年,流賊破城,脅降不屈,死之。

工部營繕司主事朱國慶,商邱人;里居。崇禎十五年,賊陷城,死之(見明史及輯覽)。

中書舍人侯新,商邱人;里居。崇禎十五年,賊陷城,死之(見明史及輯覽)。

雲南廣西知府沈仔,商邱人;里居。崇禎十五年,賊攻城,比陷,死之(見明史及輯覽)。

威縣知縣張儒,商邱人;里居。崇禎十五年,城陷,死之(見明史及輯覽)。

光祿署丞侯執中,商邱人;里居。賊陷城,不屈,死(見河南通志)。

淮安同知蕭大成,陝州人;闖賊陷城,投井死(見一統志)。

太平知府杜時髦,睢陽人;里居。崇禎十五年,闖賊陷睢陽,不屈,死(見明史及輯覽)。

御史魏景琦,永城人;崇禎十五年,闖賊寇中州,叛將劉超率眾入城,被刃死。祖宏遠、父履祥、弟景襄、子維燦,俱被害(見河南通志)。

江陰知縣李支振,永城人;里居。崇禎十五年,避亂豐邑,城破,殉難(見河南通志)。

長安知縣吳從義,浙江山陰人;著績廉能,殫力裕餉。崇禎十五年,闖賊入關,日夜拒守,城陷,投井死(見明史及輯覽)。

遵義推官謝琯,楚雄人;崇禎十五年,流寇攻城,琯戰敗,陽許從賊,以保全遵人,後遂自縊(見雲南通志)。

蒲臺知縣饒鼐(一作鼎),旌德人;崇禎十五年,城陷,不屈,死(見江南通志)。

戶部郎中(一作主事)胡懷,竟陵(一作南昌)人;崇禎十五年,闖賊陷城,不屈,死(見湖廣通志)。

光化知縣萬(一作范)敬宗,南昌人;崇禎十五年,闖賊薄城,即自盡;賊義之,引去,城獲全(見湖廣通志)。

長蘆鹽運使韓應龍,光化人;里居。崇禎十五年,賊至,被執,欲官之,不屈,自縊死(見明史及輯覽)。

署荊門知州沈方,桐鄉(一作烏程)人;以州同知攝州事。崇禎十五年,闖賊至,守城,比陷,不屈,遇害,一門十八人皆死之(見浙江通志)。

榖城知縣周建中,秦州人;崇禎十五年,闖賊陷城,被執,不屈,死(見明史及輯覽)。

尚寶丞張允(一作克)修,江陵人;故相居正子。崇禎十五年,賊索得之,不食死(見明史及輯覽)。

南京戶部郎中(一作員外)李友蘭,荊州人;里居。崇禎十五年,城陷,被執,不屈死(見明史及輯覽)。

羅平知州蔡思繩,襄陽人;里居。崇禎十五年,城陷,投池死(見明史及輯覽)。

福州通判宋大勛,襄陽人;里居。崇禎十五年,與蔡思繩同死節(見明史及輯覽)。

深州知州李燭,濟寧州人;崇禎十六年,流賊陷深州,燭不屈,死(見山東通志)。

邳州知州蘇成性,堂邑人;治河有功,里居,死節(見山東通志)。

郟縣知縣徐廷試,遼東人;崇禎十六年,隨督師孫傳庭討賊,授職,蒞任三日,城陷,死之(見一統志)。

福州知縣方振寰,城固人;家居。崇禎十六年,闖賊破城,死(見陝西通志)。

中部知縣朱新鍱(一作■〈走枼〉);汾州人;由宗貢授知縣。崇禎十六年,闖賊陷城,殉節;妻盧氏、妾薛氏、馮氏同縊死(見明史及輯覽)。

寶豐知縣石可礪,城固人;時牛金星居鄉肆惡,可礪執法,金星遂逃投闖逆。崇禎十六年,為所得,械致西安,可礪備受酷毒,不屈,被殺於紅芝驛(見陝西通志)。

鞏縣訓導閻士選,濟源人;署縣事。崇禎十六年,闖賊攻鞏,堅守三日,城陷,被執,罵賊,死,妻李氏自縊(見河南通志)。

通政司右通政魏尚賢,鄭州人;崇禎十六年,闖賊攻鄭州,與州守協力堅拒,城陷,罵賊,死(見河南通志)。

戶部郎中陰化陽,鄭州人;崇禎十六年,闖賊破鄭州,不屈,死(見河南通志)。

盱眙知縣歐陽璲,潛江人;歸里。崇禎十六年,闖賊陷,被執,與妻廖氏同殉(見一通志)。

督理延綏糧儲戶部郎中王家錄,黃岡人;崇禎十六年,與榆林道都任等共守城,拊循士卒,分調芻糧;城陷,自刎死(見明史及輯覽)。

督理山海關糧儲戶部郎中(一作主事)張雲鶚,榆林衛人;致仕歸。崇禎十六年,闖賊至,守城,比陷,不屈,死(見明史及輯覽)。

副總兵潘國俊,榆林人;崇禎十六年,闖賊破城,死之(見明史及輯覽)。

世襲指揮崔重觀,榆林人;崇禎十六年,散貲集眾,歃血漢壽亭侯廟,誓死守城,比陷,先焚其積聚,為賊所殺(見明史及輯覽)。

榆林衛掌印指揮傅佑,榆林人;崇禎十六年,城陷,與妻杜氏同縊死(見明史及輯覽)。

湖廣監紀趙彬,榆林人;里居。崇禎十六年,分守新添門樓,城陷,死之(見明史及輯覽)。

真安知州彭卿,榆林人;里居。崇禎十六年,分守北門,城陷,死之(見明史及輯覽)。

隰州知州柳芳,榆林人;里居。崇禎十六年,分守西門,城陷,死之(見明史及輯覽)。

甘肅軍前監紀鞏昌府同知藍臺,光州人;崇禎十六年,甘州陷,與巡撫林日瑞同死節(見明史及輯覽)。

總兵趙宦,甘州衛人;在籍。崇禎十六年,與巡撫林日瑞同死節(見明史及輯覽)。

宣府總兵官羅俊傑,甘州衛人,副總兵一貫子;里居。崇禎十六年,闖賊陷城,死之。弟俊士被執,亦遇害(見明史及輯覽)。

甘肅行都司高登科,甘州衛人;崇禎十六年,城陷,被執,不屈,死(見甘肅通志)。

阿壩嶺遊擊李汝漳,甘州衛人;崇禎十六年,闖賊入城,同子起鳳、集鳳、祥鳳射賊,俱死(見甘肅通志)。

指揮趙寀,甘州衛人;崇禎十六年,城陷,與父指揮宗祝,俱自刎(見甘肅通志)。

平涼知府簡仁瑞,榮縣人;崇禎十六年,闖賊入關,諸王及監司以下皆遁走,仁瑞塞門死守,民無固志,冠帶自縊死(見明史及輯覽)。

延綏巡撫僉都御史張鳳翼,堂邑人;崇禎十六年,闖賊陷延安,率兵赴援,至柳樹鎮兵敗,不屈,死(見山東通志)。

冀寧道參政喬巍,三原人;以孝聞,平奢、安二寇有功。崇禎十六年,便道歸里,闖賊陷西安,與表弟王伯達、僕人王崇德同死。

川北道參議陶爾德,咸寧人,告歸。崇禎十六年,闖賊攻長安,分守東城,被刃死(見陝西通志)。

秦府左長史章尚絅,會稽人;崇禎十六年,闖賊陷西安,自縊死(見明史及輯覽)。

潼關衛指揮盛昶之,潼關人;崇禎十六年,孫傳庭敗,闖賊陷關,被擄,罵賊,縊殺之(見陝西通志)。

指揮使李繼祖,潼關衛人;崇禎十六年,分城守,力竭,死之(見陝西通志)。

西安右衛指揮崔爾達(一作遠),籍貫未詳;崇禎十六年,城陷,投井死(見明史及輯覽)。

鳳翔知府唐時明,固始人,豫修守備;崇禎十六年,闖賊縛赴西安,乘間自縊死(見明史及輯覽)。

寶雞知縣唐夢鯤,番禺人;令富川,有撫猺功。崇禎十六年,闖賊據西安,知邑不能守,自縊死(見明史及輯覽)。

參營遊擊曾榮耀,籍貫未詳;崇禎十六年,與賊戰寶雞之賈村,為賊所截,敗死(見明史及輯覽)。

隴州同知薛應玢,武進人;崇禎十六年,攝州事,勒兵守城。闖賊陷城,被執罵賊,死(見明史及輯覽)。

白水知縣王無逸,寧陵人;有政聲。崇禎十六年,闖賊陷白水,罵賊,死(見一統志)。

雲南副使袁養和,盩厔人;令平山,有異政,引疾里居。崇禎十六年,闖賊徵之,不屈,絕粒死(見陝西通志)。

衡州推官鄭君愛,渭南人;歷官有聲,事父孝。崇禎十六年,闖賊陷渭南,不食死(見陝西通志)。

霸州道參政李喬崑,高陵人;居官有風節。崇禎十六年,闖賊據關,脅仕不屈,死(見陝西通志)。

四川卹刑郎中郭宗振,華州人;有政聲,後旋里。崇禎十六年,殉難(見陝西通志)。

慶陽知府(一作寧州知州)董琬,開州人;崇禎十六年,城陷,死之(見明史及輯覽)。

高郵知州陳嗣虞,華陰人;里居。崇禎十六年,闖賊陷省,偽檄至,投渭濱死(見陝西通志)。

山海關守備加遊擊李承燦,華州人;崇禎十六年,城破,死之(見陝西通志)。

刑部主事從所向(一作所尚),鍾祥人;家居。崇禎十六年,流賊陷城,同子士默、士熊不屈,死(見湖廣通志)。

儀封知縣徐方敬,長安人;里居。崇禎十六年,城陷,抗節死(見明史及輯覽)。

芮城知縣徐芳聲,咸寧人;里居。崇禎十六年,城陷,抗節死(見明史及輯覽)。

保康知縣萬維壇(一作石維壇),曹縣人;崇禎十六年,闖賊陷城,死之;妻李氏同死(見明史及輯覽)。

安定知縣王垣,四川人;攝會寧事。崇禎十六年,為賊所執,逼令說後任安定令應昌士降;及登垣,勗以死守,被殺(見陝西通志)。

安定知縣應昌士,仙居人;崇禎十六年,闖賊攻安定,集眾固守,城陷,被執,不屈,死;妻周氏亦遇害(見一統志)。

仁壽知縣程春化,貴陽人;崇禎十六年,流賊陷城,整衣冠,向闕拜,自縊死(見貴州通志)。

江油縣典史章贊元(一作化),會稽人。崇禎十六年,流寇至,縣令避入山,獨贊元坐縣廨不去,賊脅降,不屈,躍入水死(見浙江通志)。

關內道翟師雍,襄陽人;初為湖廣左布政,調陝西關內道,有惠政,里居。崇禎十六年,遭闖變,罵賊,死(見山西通志)。

安定知縣房之屏,東明(一作宛平)人;崇禎的十六年,拒賊力竭,城陷,拜母,令子女俱盡節,投井死(見明史及輯覽)。

吉安通判邵夢何(一作河),電白人;崇禎十六年,署安福縣事。獻賊至,效死守城,比陷,不屈,死(見廣東通志)。

武安知縣竇維輅,龍門衛人;歲荒,籌賑,邑賴以全。闖賊陷城,飲毒死(見河南通志)。

桂東知縣母崇正,四川人;崇禎十六年,賊陷彬州,不屈,死之(見一統志)。

都司僉書張應禮,遂寧人;獻賊攻遂寧,募兵守禦,城賴以完。崇禎十六年,援沔陽,師潰,抗節死(見四川通志)。

漢陽知府劉璧,確山人;由岳州通判陞任,未行。崇禎十六年,獻賊攻岳州,奮力堅守,糧盡城陷,被執,不屈,死。子泰,時年十四,亦死之(見明史及輯覽)。

黃岡知縣孫自一,光州人;崇禎十六年,獻賊攻城,固守月餘,城陷,死之(見明史及輯覽)。

黃州同知軍前監紀朱統鎙,新建人;崇禎十六年,拒獻賊,陣亡(見明史及輯覽)。

寶慶通判何三傑,定州人;有政績。崇禎十六年,獻賊破寶慶,執至衡州,不屈,死(見湖廣通志)。

常德同知朱國治(一作國柱),雲南臨安人;崇禎十六年,獻賊陷城,正衣冠,北面再拜而死(見湖廣通志)。

湘陰知縣楊開,大埔人;崇禎十六年,獻賊以火攻城,開募鄉勇拒戰於白鶴洞。長沙陷,被執,脅仕不從,投江死。一家妻子十七人,皆溺於河(見明史及輯覽)。

醴陵知縣賴萬耀,籍貫未詳;為湘陰縣丞。崇禎十六年,攝醴陵縣事,城破,死之(見明史及輯覽)。

衡陽知縣張鵬翼,西充人;崇禎十六年,獻賊至,巡撫王聚奎等皆遁,鵬翼守空城,及陷,被執脅降,罵賊,投之河,妻子從之(見明史及輯覽)。

衡山知縣董我前,富順人;崇禎十六年,城陷,被執,不屈,死(見明史及輯覽)。

吏部文選司員外郎程良籌,孝感人;坐削籍,以戍久歸。崇禎十六年,與同邑參政夏時亨守白雲山,賊設長圍以攻,相持四十餘日,解之。嗣復孝感,十二日進薄德安,兵敗,退保白蓮寨,寨中人通賊,遂被執,不屈,被殺(見明史及輯覽)。

鳳翔知府舒顯應,孝感人;歸里,移家武昌。崇禎十六年,城陷,死之(見湖廣通志)。

來安知縣陳(一作程)道壽,孝感人;里居。崇禎十六年,城陷,賊人置掌旅守之,道壽結里中壯士,擊殺掌旅,賊復至,被執,令作書招程良籌,不從,見殺(見明史及輯覽)。

保舉知縣傅如圭,孝感人;移家武昌。崇禎十六年,流寇陷城,罵賊而死。二子邦霖、邦禎,同殉難(見湖廣通志)。

黃陂知縣趙元有,晉江人;崇禎十六年,流賊至,率兵防禦,城陷,死之(見湖廣通志)。

雲山知縣(一作生員)貢其志,江夏人;歸里。獻賊破城,閤門舉火自焚死(見湖廣通志)。

廣西布政使吳思溫,江夏人;致仕歸。崇禎十六年,率兵守保安門,獻賊破城,不屈,死(見湖廣通志)。

鎮筸將軍馬人龍,鎮笪人。崇禎十六年,率兵勦賊於麻城,陣亡(見明史及輯覽)。

寧鄉知縣莫可及,宜興人;為長沙照磨。崇禎十六年,攝寧鄉縣事。城陷,死;二子若鼎、若鈺,慟哭奔走,皆遇害。

長沙縣丞吳士義,歸安人;崇禎十六年,獻賊陷城,舉力相向,百姓號哭為請命,士義罵賊不絕口,死之(見明史及輯覽)。

推官陳有光,益陽人;以艱歸。崇禎十六年,獻賊陷長沙,母被執,不得已至賊營,釋其母,遂扼吭死(見湖廣通志)。

安化知縣袁繼登,長垣人;擢刑部主事,未行。崇禎十六年,闖賊至,城陷,被殺(見明史及輯覽)。

監察御史饒京、印江知縣董一化,俱蘄州人;崇禎十六年,與岳璧同守城,死之(見明史及輯覽)。

遵化兵備道副使李梃,蘄州人;家居。崇禎十六年,獻賊陷城,不屈,死(見湖廣通志)。

江西右布政張邦翼,蘄州人;為令有聲,家居。崇禎十六年,獻賊襲城,不屈,死(見湖廣通志)。

山西按察司副使李樹初,蘄州人;家居。崇禎十六年,獻賊破城,被執,不屈,與子廷慶同遇害(見湖廣通志)。

刑部員外郎胡承熙,歙縣人;為均州知州,有能聲。崇禎十六年,遷曹郎,未行;賊至,被執,不屈,死。子爾英亦殉(見明史及輯覽)。

江津主簿署縣事方應時,衢州人;時守城,獻賊攻之,十月不下;後令至,城隨陷,應時死之(見浙江通志)。

潁州知州李雲,彝陵人,居官有惠政,里居。崇禎十六年,城陷,被執至江陵,絕食死(見明史及輯覽)。

上林苑監正楊鷺,常德人;崇禎十六年,城陷,被執,不屈,死(見湖廣通志)。

指揮千戶張鳴錦,江夏人;崇禎十六年,獻賊破城,被執,不屈,舉家三十餘人死之(見湖廣通志)。

武昌通判李毓英,固安人;崇禎十六年,獻賊渡江,陷武昌,毓英闔門自縊死(見明史及輯覽)。

署麻城縣事教諭蕭頌聖,定遠人;崇禎十六年,獻賊脅授偽官,自縊死(見明史及輯覽)。

陝西提刑按察使黃炯(一作絅),光州人;為紹興守,有治聲。崇禎十六年,賊陷西安,脅降不屈,投井死。妻王氏同殉。子生員彝如,先遇賊光州,與妹同死(見明史及輯覽)。

睢州知州魏國柱,蒲城人;罷歸。崇禎十六年,闖賊陷蒲城,被執,遇害。子生員允貺及僕羅安同殉(見陝西通志)。

分巡南雄韶道副使王孫蘭,無錫人;嘗三平猺亂。崇禎十六年,獻賊陷衡州,傳檄至,縊死(見明史及輯覽)。

蔭知府王淑景,耀州人;有學行。崇禎十七年,闖逆陷關中,不屈,與子生員肇祥同遇害(見陝西通志)。

指揮(一作太原世襲指揮)馬負圖、馬呈圖,俱寧夏人。崇禎十七年,闖賊據關中,謀恢復事洩,被害(一作死於太原。見甘肅通志)。

懷慶通判竇光儀,長安人;里居。崇禎十七年,城陷,抗節死(見陝西通志)。

戶部主事郝允曜,清澗人;前為刑部郎中,多所平反;後謫任,復戶曹。闖賊至,不屈,死(見陝西通志)。

朔州衛掌印指揮柳毓榮,本衛人;崇禎十七年,闖賊破城,被執,罵賊,死(見山西通志)。

太原前衛指揮韓似雍,忻州人;崇禎十七年,闖賊犯太原,協守東城,殉節死(見山西通志)。

知縣申以孝,宣府人;里居。崇禎十七年,城陷,死之(見山西通志)。

山西糧道副使藺剛中,陵縣人;為給事中,有直聲。崇禎十七年,太原城陷,死之(見明史及輯覽)。

分守冀寧道副使毛文炳,鄭州人;崇禎十七年,與趙建極等分守,城陷,被執,見殺。妻趙氏、妾李氏、陳氏投井死(見明史及輯覽)。 

分巡冀北道兵備副使朱家仕,河州人;崇禎十七年,賊陷大同,使妻子投井同死(見明史及輯覽)。

整飭雁平道參政(一作代州參將)閻夢夔,鹿邑人;崇禎十七年,代州陷,死之(見明史及輯覽)。

整飭寧前兵備參政王徵俊,陽城人;以憂歸。崇禎十七年,城陷,為賊所執,脅仕不屈,士民頌德,賊釋之;北面再拜,自縊死(見明史及輯覽)。

登萊監軍道僉事宋之俊,靈石人;里居。崇禎十七年,闖賊脅仕,不屈,遇害。妻喬氏罵賊撞階死,女拔簪刺喉死(見明史及輯覽)。

甘肅總兵官相希尹,蒲州人;與賊戰,多奇功。崇禎十七年,闖賊陷蒲州,被執,不屈死。州人以希尹及張夢鯉、樊正邦謂之三忠(見山西通志)。

山東副總兵(一作參將)張夢鯉,蒲州人;崇禎十七年,與相希尹同殉闖難(見山西通志)。

蒲州知州樊正邦,籍貫未詳;崇禎十七年,與相希尹同殉闖難(見山西通志)。

懷來道參議范志懋,虞城人;崇禎十七年,闖賊破宣化府,死之(見山西通志)。

宣府總兵董用文、副總兵甯龍(一作寵)、劉九卿,籍貫俱未詳;崇禎十七年,宣府陷,同戰死(見明史及輯覽)。

宣府同知王履亨,華陽人;崇禎十七年,被獻賊執至新橋,不屈,投江死(見四川通志)。

宣府督糧河間通判朱敏泰,太原人;崇禎十七年,賊陷太原,即自縊死(見明史及輯覽)。

山西撫標都司張宏業,忻州人;崇禎十七年,闖賊犯太原,分守阜成門,城陷,力屈,自縊死;妻趙氏、子凝秀,同殉(見明史及輯覽)。

山南山陰知縣李倬,慶陽衛人;崇禎十七年,闖賊陷城,死之(見明史及輯覽)。

光山知縣張景維,陽曲人;未之任。崇禎十七年,被賊執,不屈死。子先猷,壬午舉人;殉父死(見山西通志)。

汾州知州侯君昭,商州人;崇禎十七年,城陷,死之(見明史及輯覽)。

長史署陽曲縣事范志泰,虞城人;崇禎十七年,分守東城,及陷,被執,不食死(見明史及輯覽)。

蒲州知州張橓徵,安陽人;以忤豪宗,謝事歸。崇禎十七年,為闖賊所執,不食死(見江南通志)。

刑部郎中尚大倫,安陽人;以忤權近歸。崇禎十七年,城陷,抗節死(見河南通志)。

鴻臚寺少卿史可觀,翼城人;里居。崇禎十七年,城陷,自縊死(見明史及輯覽)。

四川總兵官劉鎮藩,四川烏撒衛人;崇禎十七年,獻賊陷成都,投浣花溪死(見明史及輯覽)。

四川總兵官(一作黎雅參將)羅大爵,合州人;崇禎十七年,鎮成都;賊至,死之(見四川通志)。

川北鎮副總兵李文陰,璧山人;崇禎十七年,與獻賊戰於白水,被執,罵賊,不屈,死(見四川通志)。

整飭漢羌道僉事陳纁,鍾祥人;崇禎十七年,護瑞藩至重慶,同守城,比陷,死之(見明史及輯覽)。

分守川西道副使陳其赤,崇仁人;崇禎十七年,佐巡撫龍文光守城,獻賊陷成都,投百花潭死。家人從死者四十餘人(見明史及輯覽)。

監紀成都同知方堯相,黃岡人;崇禎十七年,提兵佐巡撫龍文光守城,餉不繼,城陷,被執不屈,見殺萬里橋下(見明史及輯覽)。

順慶知府史覲宸,石屏籍,金壇人;崇禎十七年,獻賊攻城,募兵力禦,城陷被執,罵賊死(見雲南通志)。

刑部員外(一作工部主事)蔡如蕙,資州人;乞養歸。崇禎十七年,獻賊招之,不屈,自縊死(見明史及輯覽)。

御史李完,西充人;家居。崇禎十七年,獻賊陷西充,不屈,死(一作完弟通政使李雲。見四川通志)。

蜀府左長史鄭安民,浙江人;崇禎十七年,佐巡撫龍文光分守南城,城陷,躍入水(見明史及輯覽)。

成都都司僉事李之珍,籍貫未詳;崇禎十七年,獻賊陷成都,死之(見四川通志)。

新都知縣包洪策,雲南通海籍,松江華亭人;崇禎十七年,獻賊攻城,兵少食盡,城陷被執,罵賊,死(見雲南通志)。

南部知縣鄭夢眉,金溪人;崇禎十七年,獻賊至,自縊死,妻子皆殉之(見明史及輯覽)。

戶部郎中刁化神,綿竹人;里居。崇禎十七年,獻賊陷城,死之(見明史及輯覽)。

東鄉(一作梓潼)知縣趙德遴,上虞人;崇禎十七年,獻賊圍城,極力守,賊穴地道入,力不支,投井死,一家死者十七人(見浙江通志)。

龍安知縣羅應選,桃源人;崇禎十七年,賊入蜀,誓死守城,比陷,舉家遇害(見湖廣通志)。

邛州知州徐孔徒,都昌人;有賢聲。崇禎十七年,獻賊破城,抗節死(見江西通志)。

銅梁知縣顧旦,上虞人;為永州丞,有保城功。崇禎十七年,獻賊攻銅梁,城陷,被執,不屈,死(見浙江通志)。

珙縣知縣徐餘慶,浙江新城人;崇禎十七年,流賊陷蜀,守孤城,被執,不屈,死。子文斗,請以身代,並遇害(見浙江通志)。

仁壽知縣顧繩貽,長洲人;崇禎十七年,獻賊再陷城,力不支,自縊死(見明史及輯覽)。

知縣乾曰貞,成都人;以艱歸里。崇禎十七年,獻賊陷城,以磚擊賊而死(見四川通志)。

副總兵陳王謨,遵義人;崇禎末,流寇陷蜀,王謨戰死(見一統志)。

順天治中莊祖詔,成都人;里居。獻賊至,城陷,舉家死之(見四川通志)。

兵部車駕主事譚文化,蓬溪人;致仕歸。崇禎十七年,獻賊犯蜀,欲招致之,不屈,死(見四川通志)。

武德兵備道副使賀仲軾,獲嘉人;以艱歸。崇禎十七年,闖寇逼納款,登樓自縊死。妻王氏、妾李氏、張氏從之(見河南通志)。

都指揮使魏行聞,湯陰人;崇禎十七年,賊陷城,戰死(見河南通志)。

鄖陽通判史光代(一作光岱),隰州人;攝府篆,有治聲,告歸。崇禎十七年,遇寇變,城破,死之。兄光前,同殉節(見山西通志)。

墊江知縣歐陽東昌,貴州龍泉人;崇禎十七年,獻賊破城,不屈,死(見貴州通志)。

黃梅知縣施廷賢,浦江人;崇禎十七年,獻賊陷城,巷戰被執,勸降,不屈,自刎死(見浙江通志)。

彭山(一作蘆山)知縣何大衢,武岡人;崇禎十七年,獻賊陷城,不屈,死(見一統志)。

監軍道兵備參議盧安世,貴州赤水衛人;崇禎十七年,獻賊至,不屈,死(見一統志)。

崇明守備王伯度;鹽城人;搗賊崇明,中流矢死(見江南通志)。

蘇州通判吳從明;湘陰人;督運,為闖賊所執,死之(見一統志)。

鎮守江淮總兵官劉永昌,安東衛人;闖賊陷應州,父被賊執,招之,不屈,投江死(見山西通志)。

徽州同知李士才,郟縣人;由魚臺縣陞任,未行。被寇,殉難(見河南通志)。

堂邑知縣楊希震,長垣人;令堂邑,請蠲積逋;後謀誅闖賊偽官事洩,被害(見畿輔通志)。

陵縣知縣張輔官,沁州人;崇禎時,山東寇亂,抗節死(見山西通志)。

甘肅行都司高國恩,甘州衛人;崇禎中,調赴河南勦賊,被執,不屈,死(見甘肅通志)。

參將葛永,甘州衛人;崇禎中,調赴河南勦賊,援兵不至,被害(見甘肅通志)。

禮部郎中楊之璋,河內人;崇禎末,流寇襲懷,被執,不屈,死(見河南通志)。

朔州兵備道丌之偉,萊蕪人;闖賊入寇,殉節(見山東通志)。

兵部尚書趙紱,樂平人;為人孤耿峭直,不阿權貴,里居。遇寇被執,罵賊,不屈,死(見山西通志)。

大同西路通判璩宏基,漢中人;闖賊陷城,殉節(見一統志)。

神木道副使韓友范,保德州人;萬曆時,有禦寇功。至是,城陷,罵賊,遇害(見山西通志)。

歸德通判鄭國楨,延長人;告歸。崇禎十年,流寇陷城,自刎死。子諸生鳴世,奮力殺賊,力盡被執,罵賊,見殺(見陝西通志)。

鞏昌同知安如嵩,確山人;時署階州甫三日,流寇突至,督守;力竭,死之(見河南通志)。

鞏昌通判朱廷鄣,代府宗室;有治行。賊陷秦州,被執,不屈,死(見明史及輯覽)。

漢中守備楊廉,臨潼人;與賊戰於陝西之漁渡壩,死之(見陝西通志)。

臨洮總兵官李聯芳,岢嵐人;以忠義自許,威名振敵,歿於陣(見山西通志)。

武功衛指揮使歐陽復,蕭縣人;流寇躪徐,與戰,被執,不屈死(見江南通志)。

署隴州知州甯汝環,濰縣人;時以扶風縣丞署任,守城;比陷,遇害(見陝西通志)。

序班范鈗,郃陽人;賊至,被執,不屈,罵賊,遇害(見陝西通志)。

承天知府王璣,扶風人;有政績,里居。崇禎十五年,寇至,力禦,被執,比城陷,不屈,死(見陝西通志)。

鄜州知州劉惟馨,昆明人;流寇圍城,率眾拒守,城陷,罵賊,死(見雲南通志)。

嵐縣知縣井東星,朝邑人;致仕歸。闖亂。死節(見山西通志)。

高州知州鄭三謨,建德人;署雷瓊廉守道,以才能稱。盜劫茂名,赴救,遇害(見江南通志)。

延川知縣梁渚,柘城人;流寇至,被執,不屈,死(見河南通志)。

耀州都司王廉,籍貫未詳;賊破金鎖關,為所殺(見四川通志)。

峨嵋主簿蕭日高,平樂人;崇禎十六年,獻賊圍峨嵋,佩縣印,率民兵協力拒守;城破,死之(見廣西通志)。

羅江知縣陳君寵,新化人;獻賊陷城,死之(見湖廣通志)。

寶慶知府陶珙,姚安人;流寇告警,率鄉勇勦賊,以忤岷王,罷歸;中途為賊所害(見一統志)。

歸州知州龔仲泰,進賢人;闖賊來寇,土豪內訌,執仲泰獻賊,囚之襄陽,不食死(見江西通志)。

彭澤知縣張於廉,內江人;致仕歸。獻賊逼就偽職,不受,與其妻鍾氏罵賊死(見四川通志)。

指揮使謝承仕,茶陵人;粵寇陷城,被執,罵賊,遇害(見一統志)。

石泉知縣王皋門,黃縣人;歸里,聞寇變,與子樹勳同死節(山東通志)。

璧山知縣王廷璋,洮州人;致仕歸。流寇至,廷璋不食死(見甘肅通志)。

永福知縣朱由摺,籍貫未詳;崇禎末,寇肆焚劫,率眾死戰,被執,不屈,闔門死(見福建通志)。

榮經知縣黃儒,永福人;獻賊陷城,執其二妾,儒罵不絕口,被磔,妾李氏、林氏殉(見福建通志)。

金堂知縣章鳴謙,沭陽人;流賊陷城,死之(見一統志)。

耒陽知縣章一■〈火阜〉,樂清人;家居。賊焚其廬,且脅之去,誓死不從,投河死(見浙江通志)。

武定知州范如游,郃陽人,賊陷武定,死之(見陝西通志)。

澄城知縣張釋采,籍貫未詳;闖賊入城,遇害(見山東通志)。

楚雄推官韓大賓,瀘州人;崇禎十七年,獻賊陷滇,不屈,死(見四川通志)。

香山澳都司張翼鵬,寧化人;崇禎中,解紅彝銃至京,死於難(見福建通志)。

滕縣知縣姬文允,華州人;天啟二年,白蓮賊徐鴻儒為亂,文允登陴固守,城潰,被繫,罵賊,自縊死(見陝西通志)。

五經博士孟承光,鄒縣人;徐鴻儒作亂,被執,詬罵不屈,死(見山東通志)。

巡撫登萊右僉都御史謝璉,監利人;崇禎五年,登州叛將李九成等圍萊州,固守六月餘,朝命受撫,出城被執,為賊所害(見明史及輯覽)。

登萊總兵官右都督張可大,應天人;好學敦行,平寇有功。崇禎五年,叛將孔有德薄登州,可大時守水城,巡撫孫元化納賊,城陷,投繯死。妻陳氏同殉節(見明史及輯覽)。

登萊副總兵何維忠,籍貫未詳;崇禎五年,李九成等陷平度,與牟文綬往援,維忠戰死(見明史及輯覽)。

登州參將馬驄,會稽人;孔有德薄登州,守城援絕,受重創,被擒,不屈,遇害,闔門死之(見明史及輯覽)。

萊州參將嚴正中,籍貫未詳;登州兵變,死於難(見明史及輯覽)。

平度知州陳所問(一作聞),順天文安人;孔有德破萊州,死之(見明史及輯覽)。

萊州推官屈宜陽,籍貫未詳;孔有德叛,被害(見明史及輯覽)。

黃縣知縣吳世揚,洛陽人;李九成等攻黃縣,世揚用矢石殺傷甚多,城破,投井死(見明史及輯覽)。

保定同知王象復,新城人,里居。孔有德等吳橋兵變,反戈向登州,陷城,死之(見山東通志)。

署登州都司徐應泰,浙江西安人;登萊兵變,與諸帥合攻之,敗死海中(見浙江通志)。

登萊監軍道參議黃(一作王)孫茂,廣昌人;令江山,有聲。崇禎十年,皮島總兵沈世魁之姪志祥謀變,孫茂密疏於朝;被執,遇害(見一統志)。

五經博士程佳祚,嵩縣人;程子後裔。崇禎十四年,死土賊之難(見河南通志)。

郟縣訓導董耿光,舞陽人;署郟縣事。土寇武剛破城,不屈,死(見一統志)。

廬陵知縣湯執中,嘉興人;崇禎十五年,粵寇抵泰和白羊坳,執中禦賊,奮勇殺賊墜地,被害(見浙江通志)。

江西參將袁斌,鄞縣人;勦奉新土賊,力戰不屈,死之(見江西通志)。

尚寶司卿程維賢,山海衛人;崇禎末,僑居天津,土寇脅以兵,不屈,死(見畿輔通志)。

遵義知縣王佐聖,籍貫未詳;崇禎十五年,擊土賊,乘勝窮追,為賊所害(見畿輔通志)。

署安遠知縣胡重明,鄱陽人;崇禎末,以訓導署事。土司兵變,督率士民固守,城陷,為賊所殺,並家屬七人(見江西通志)。

長樂知縣李田,興國人;崇禎時,死於土賊(見江西通志)。

大昌知縣黃燦然,博白人,里居。安人賊李高等竊發,被執不屈,遇害(見廣西通志)。

廣東都司許當辰,餘杭人;征海寇劉香,歿於陣(見浙江通志)。

布政司周士昌,崇禎十五年,討阿迷州土司普名聲,死之(見雲南通志)。

雲南監軍道僉事王信,宜賓人;由呈貢知縣題擢。與普名聲戰敗,罵賊,死之(見雲南通志)。

副總兵何天衢,阿迷州人;初為土官普名聲頭目,名聲叛,急率眾自歸,授職擊賊;崇禎十三年,守維摩州,食盡,自焚死(見明史及輯覽)。

遊擊加參將范應華,建水州人;以計發普名聲祖墓。後守城,力戰,殺賊頗多;兵敗,被執,不屈,死(見雲南通志)。

武定監紀同知楊于陛,劍州人;討普名聲兵敗,被執,不屈,死(見明史及輯覽)。

廣西府通判游大勳,婺源人;普名聲叛,與郡人趙定周等往禦,死之(見雲南通志)。

陸川知縣施召徵,無錫人;崇禎間,遇山寇,被執,不屈,死;妻馬氏自縊(見廣西通志)。

都司蔣嘉應,蘭州人;勦寇有功。闖賊壓境,扈肅王出城,為土回所劫,被害(見甘肅通志)。

開州知州黃嘉(一作家)雋,鄞縣人;崇禎十六年,土苗作亂,城陷,被執,罵賊,觸階死(見浙江通志)。

黃平知州黃虞龍,廣東人;崇禎末,土寇藍二枚陷州城,虞龍死之(見一統志)。

總兵金鎮貴,開州人;討賊有功,致仕歸。崇禎十六年,奸民乘流賊至,引土寇圍城,鎮貴與知州黃嘉雋竭力守禦;城陷,遇害(見貴州通志)。

以上寇難殉節諸臣二百九十三人(附入祠士民二十八人)。

右自竇永澄以下,共八百四十三人。雖其死事情狀非甚激烈,然或克昭遂志、或自矢全貞、或跡晦名留、或城危身殉,節義足稱,均通謚節愍。   

欽定勝朝殉節諸臣錄卷九

入祠職官

遼海衛經歷張奇策,籍貫未詳;天啟元年,大兵破開原,奇策死之(見盛京通志)。

遼東左衛經歷朱櫻,平魯人;天啟元年,大兵破遼陽,死節(見山西通志)。

山海關千戶嚴大寬,永平人;崇禎元年,大兵南下,從總兵趙率教援遵化,戰死(見畿輔通志)。

良鄉教諭安上達,貴州安順人;崇禎二年,大兵破良鄉,闔門殉死(見明史及輯覽)。

良鄉訓導李延表、典史史之棟(一作之諫)、固節驛丞楊其禮,籍貫俱未詳;崇禎二年,城破,死節(見明史及輯覽)。

良鄉千戶蕭如龍、何秉忠、百戶李廕,俱良鄉人;崇禎二年,城破,同時死節(見明史及輯覽)。

山海衛千戶蔡國勳,山海衛人;崇禎二年,率師與大兵戰遵化,陣歿(見畿輔通志)。

山海衛把總楊開泰、百戶楊廷棟,俱山海衛人;崇禎三年,大兵破永平,開泰等率兵至榆關,戰死(見畿輔通志)。

盧龍教諭趙允殖,遼陽人;崇禎三年,大兵破永平,殉節死(見明史及輯覽)。

城守中軍房應祥、千總石可玩、梁壯威、胡承祚、卜小峰、張學閔、仇耀先、牛星耀,俱永平人;崇禎三年,大兵破永平,死之(見畿輔通志)。

醫官陸橘,永平人;城破,死之(見畿輔通志)。

旅順將項祚臨、樊化龍、張大祿、尚可義,籍貫俱未詳;崇禎六年,皆從黃龍戰死於旅順(見明史及輯覽)。

保安州判李師聖,隆平人;吏目王本立、訓導張文魁,籍貫俱未詳。崇禎七年,大兵破保安,同時死節(見明史及輯覽)。

靈邱把總陳彥武、馬如豸、典史張標、教諭路登甫,籍貫具未詳;崇禎七年,大兵破靈邱,並戰死(見明史及輯覽)。

昌平州判胡惟忠(一作維宏),徽州人;崇禎九年,大兵破昌平,惟忠殉節(見明史及輯覽)。

昌平州吏目郭永、學正解懷亮、訓導常時光,籍貫俱未詳;昌平破,同死之(見明史及輯覽)。

順義訓導陳所蘊,籍貫未詳;崇禎九年,大兵破順義,殉節死(見明史及輯覽)。

寶坻主簿樊樞、典史張六師、訓導趙士秀,籍貫俱未詳;崇殉九年,大兵破寶坻,同時殉節死(見明史及輯覽)。

定興教諭熊嘉志,灤州人;崇禎九年,大兵破定興,殉節死(見明史及輯覽)。

安肅教諭耿三麟,靈壽人;崇禎九年,大兵破安肅,殉節死(見明史及輯覽)。

臨城訓導張純儒,新安人;崇禎十一年,大兵至臨城,率諸生拒守,城破,殉節死(見明史及輯覽)。

鉅鹿教諭唐一中,全州人;崇禎十一年,大兵破鉅鹿,被執,不屈,死(見明史及輯覽)。

蠡縣訓導(一作教諭)馮大緯,膚施人;靈壽知縣登鰲之從父。崇禎十一年,大兵破蠡縣,殉節死(見明史及輯覽)。

深州訓導吳恂,安平人;崇禎十一年,大兵破城,不屈,死(見畿輔通志)。

潼川州同知周時雨,行唐人;崇禎十一年,兄弟守禦;大兵破行唐,死之(見畿輔通志)。

鹽山教諭孫璜,三原人;崇禎十一年,大兵破鹽山,自縊死(見陝西通志)。

揚州府經歷馬從龍,靈壽人;巡撫從聘弟。崇禎十一年,大兵破靈壽,與子士祿同從聘死節(見一統志)。

文安主簿安衡、典史湯國紀、訓導郭養性,籍貫未詳;俱崇禎十一年,大兵破文安,死節(見一統志)。

從官李祿,籍貫未詳;崇禎十二年,從楊振援松山,被執;振令祿語城中堅守,祿至城下,致振語,被殺(見明史及輯覽)。

任邱教諭張夢麟,平鄉人;崇禎十二年,大兵破任邱,死之(見畿輔通志)。

臨清州同知路如瀛,陵川人;州判徐應芳,臨川人;吏目陳翔龍,蕭山人。俱崇禎十五年,大兵破臨清,死節(見明史及輯覽)。

齊東教諭張日新,浙江建德人;崇禎十五年,大兵圍齊東,登陣拒守,力屈死,妻方氏自縊死,子光裔殉之(見明史及輯覽)。

臨淄訓導申周輔(一作周翰),屯留人;崇禎十五年,大兵破城,與知縣文昌時同殉節(見明史及輯覽)。

趙州學正陳廣心,元城人;崇禎十五年,大兵破城,衣冠危坐,被殺(見明史及輯覽)。

趙州訓導王一統(一作之統),成安人;居家多義行。崇禎十五年,城破,死節明倫堂。

永清典史李時正(一作時欽),籍貫未詳;教諭邸(一作鄒)養性,東勝衛(一作昌黎)人;訓導(一作鄉官)劉繼蕙,籍貫未詳(一作永清人)。崇禎十五年,大兵破永清,同死節(見明史及輯覽)。

清豐教諭曹一貞,宛平人;訓導董調元,安肅人。崇禎十五年,大兵破清豐,死節(見明史及輯覽)。

河間訓導馮運隆,灤州人;崇禎十五年,大兵破河間,力戰被執,不屈,死之(見畿輔通志)。

平鄉教諭潘希明、訓導李愈芬、閻慎行,籍貫俱未詳;崇禎十五年,大兵破平鄉,死之(見福建通志)。

深州訓導劉名言,廣縣人;吏目熊國俊,籍貫未詳。崇禎十五年,城破,死之(見志)。畿輔通志)。

訓導張肇祚,長清人;致仕,在家。崇祖十五年,城破,殉節(見山東通志)。

把總劉漢臣,赤城人;崇禎時,隨副總兵楊德澤援遼,與子國登、孫科俱陣歿。

韓城縣丞趙懋誠,新城人;崇禎末,大兵臨城,分守西門,城破,死之(見畿輔通志)。

以上封疆死事職官共七十七人(附入祠士民四人)。

北城兵馬司副指揮姚成,餘姚人;崇禎十七年,闖賊陷京城,自縊死。妻袁氏與十三歲幼子逢元俱殉,有老僕亦從之(見明史及輯覽)。

錦衣衛千戶高文彩,宛平人;闖賊陷京師,同妻妾一家十七人皆自縊(見明史及輯覽)。

鴻臚寺鳴贊石永昌,單人。甲申之變,從指揮李若璉同殉節於京邸(見山東通志)。

東城兵馬司陳愫,芮城人;闖賊陷京師,殉節(見山西通志)。

昌平州守禦任之華,大興人;方歸家,都城陷,自縊死(見畿輔通志)。

涇陽訓導劉彰本,保安人;時銓授,未行。京師陷,縊死京城之涇陽會館(見陝西通志)。

保定中衛鎮撫管民治(一作智)、千戶楊仁政、李尚忠、紀動(一作勳)、趙世貴、劉本源(一作原)、侯繼先、張守道、百戶劉朝卿、劉悅、田守正、王好善、強忠武、王爾祉、把總郝國忠、申錫,俱保定人;崇禎十七年,以守保定城,同戰死(見明史及輯覽)。

完縣教諭時躋舜,長垣人;崇禎十七年,在籍;城陷,與妻李氏、二子泰、壯俱死(見畿輔通志)。

材官王遵義、醫官吳(一作呂)國賓、王礦、王之琯,俱保定人;崇禎十七年,城陷,皆死節(見畿輔通志)。

清遠縣典史沙潤民(一作順明),籍貫未詳;崇禎十七年,保定陷,死之(見畿輔通志)。

安肅訓導張文浩,博興人;崇禎十七年,城失守,死之(見山東通志)。

海豐教諭厲必中,日照人;聞京師陷,不食死(見山東通志)。

千戶陳應鵾,定海人;甲申聞闖賊之變,自縊死(見浙江通志)。

孝陵衛董啟明,籍貫未詳;甲申聞變,自經死(見江南通志)。

嘉定訓導劉芳遠,和州人;聞闖賊陷北都,哀慟整衣冠,北向拜畢,坐明倫堂,自刎死(見江南通志)。

興安州同覃天明,太平人;致仕歸。聞闖賊陷都城,不食而死(見四川通志)。

訓導陸士鉉,平湖人;性至孝。甲申聞變,大慟,絕粒死(見浙江通志)。

河陽(一作陽和)衛經歷毛維張,吳江人;闖賊破彰儀門,逼降,罵賊,死(見江南通志)。

以上甲申殉節職官三十六人(附入祠士民三人)。

華亭教諭睦(一作陸)明永,丹陽人;松江破,題詩明倫堂,自縊死(見江南通志)。

江陰訓導潘文先,丹徒人;罷官。後大兵破城,與訓導馮厚敦同死(見江南通志)。

太平訓導王明德,徐州人;兵入城,偕其妻赴泮水死(見江南通志)。

秀水教諭董(一作童)用圓,嘉定人;與里人守城,城破,赴水死之(見明史及輯覽)。

湖廣都司經歷張龍德,秀水人;里居,城破,與妻侯氏俱死(見浙江通志)。

臨安訓導過俊民,無錫人;乙酉城破,縊死功臣山(見江南通志)。

福建巡道副中軍王國佐,清流人;寇逼上杭,隨朱大典力戰,面帶三矢死(見福建通志)。

太湖教諭沈鴻起、訓導婁懋履、典史陳知訓,籍貫俱未詳;乙酉五月,與知縣李盛英同守城,死之(見明史及輯覽)。

九江衛經歷彭永春,武陵人;左良玉兵至,冠帶焚署,與男女六人俱死之(見一志)。

蘄水教諭鄒孕孝,臨川人;左兵至,罵賊,遇害(見江西通志)。

湖口主簿成啟,應天人;左良玉至湖口,被執,不屈,死(見一統志)。

銅陵典史胡國瑨,餘姚人,城破,與胡鯤化同死(見一統志)。

銅陵訓導張緯,安東人;左兵破城,被害(見江南通志)。

督師部將程安(一作陳坦公),籍貫未詳;舊隸盧象昇麾下。乙酉,與中書盧象觀起兵,戰敗死(見明史及輯覽)。

以上福王殉節職官共十六人。

金華訓導潘大成,新昌人;城破,父子同死(見浙江通志)。

吉安丞葉向榮,金華人;大兵下浙東,投向村崖死(見浙江通志)。

浦城訓導王兆熊,建寧衛人;福建破,入山寺,不食死(見福建通志)。

把總張天威,莆田人;漳浦告警,赴援,力戰死(見福建通志)。

百戶閔時,汀州衛人;唐王入閩,大兵追之,時方守麗春門,騎矢發,洞胸死(見福建通志)。

廣信府訓導廖汝健,贛州人;黃道周督師,委汝健戰守貴溪,城破,被執死(見江西通志)。

贛州教授高廷柱,歸化人;福建破,北向再拜,死(見福建通志)。

南康典史宋本忠,山陽人;殉難死(見一統志)。

以上唐王殉節職官八人。

臨安教授譚三謨,昆陽人;流寇破城,闔家自縊死(見雲南通志)。

廬江訓導李兆旗,昆陽人;流寇陷城,被執,不屈,死。其子淳,亦罵賊死(見雲南通志)。

嶍峨訓導陸九衢,保山人;流寇陷城,衣冠坐明倫堂罵賊,遇害(見雲南通志)。

巴縣教授楊一忠,河西人;流寇攻城,分門扼守,城陷,罵賊,被害。其子名嗣,亦被殺(見雲南通志)。

廣東按察使經歷王道淑,儀徵人;廣州破,殉節死。其子棫瑞,從之(見江南通志)。

千戶劉飛漢,灌陽人;時廣西破,飛漢以世受明恩,自詣城下請死;並其二子殲焉(見廣西通志)。

千戶錢士用,南寧人;流寇入滇,罵賊,被殺(見一統志)。

大和縣丞王士傑,籍貫未詳;沙賊圍城、殫力捍禦,城陷,死於城上(見明史及輯覽)。

大理府教授段見錦、經歷楊明盛、司獄魏崇治,籍貫俱未詳;沙定洲反,守大理城,同死節。明盛子一甲,亦死之(見明史及輯覽)。

大理衛千戶關維翰、土官楊淇,皆大理人;沙賊之亂,以殺賊死節。維翰子大中亦殉(見雲南通志)。

大理衛千戶楊昌印、王象乾、鮑洪,皆大理人;沙賊陷城,皆率妻子闔戶自焚死(見雲南通志)。

裨將徐高遷,雲南人;沐天波之將。沙賊叛,糾眾援勦,事不濟,闔戶自焚(見雲南通志)。

百戶黃恩,右衛人;沙賊叛,率家丁巷戰,眾寡不敵,被殺(見雲南通志)。

通海典史單國祚,會稽人;沙定洲反,陷通海城,罵賊不屈,死(見明史及輯覽)。

定番州學正尹大任,陸涼人;孫可望入滇時,冠帶謝祖考,望闕自縊死(見雲南通志)。

定番州訓導徐鏕、吏目安紹祖、廣順州吏目周齡六,俱籍貫未詳;流寇孫可望等攻陷州城,同時殉節(見一統志)。

鄉官顧人龍,定番州人;家居。流賊來犯,率士民拒守,城陷,罵賊,死。妻李氏,縊死。子大元,抱父母屍,哭不去,賊並殺之(見明史及輯覽)。

教授艾養中,定番州人;流賊孫可望攻陷州城,養中赴火死。州人同時守禦殉節者,按察司司獄陳玉環,自經死。把總許華宇、土官程民悅、韋帝臣、土舍韋之福,俱巷戰死。鄉官尹思民,賦詩壁間,投筆引繩死。黎維垣,城上督戰死。胡允中,冠帶坐庭中,叱賊受刃死。土官龍在田、土舍龍起潛、龍飛,俱血戰死(見貴州通志)。

定番州前衛千戶蔣薦、百戶向宸,流寇至,俱闔門死節(見雲南通志)。

定番州百戶向琪,左衛人;聞流寇至,一家十六口皆縊死(見雲南通志)。

桂陽州判殷尚聲,通州人;孫可望偽帥郝成忠寇城,城破,父子俱死之(見江南通志)。

以上桂王殉節職官四十人(附入祠士民六人)

中部縣丞朱(一作劉)光元(一作光先),延慶州人;崇禎二年,流寇薄城,力戰被創,自焚死(見明史及輯覽)。

汝寧教諭李賢,中部人;以老歸里。崇禎二年(一作十四年),寇陷中部,被執,罵賊死(見陝西通志)。

千總劉自安,澤州人;崇禎五年,與參政張光奎同禦賊於本州,戰死(見明史及輯覽)。

垣曲典史秦宗文,武陽人;崇禎六年,督鄉勇勦賊,至聞喜,力戰死(見明史及輯覽)。

澠池教諭羅世濟,平利人;素以剛正聞。崇禎六年,澠池陷,力戰被執,不屈,死之。子得鴻,練兵守平利,殺賊甚多;城破,與妻子俱死(見陝西通志)。

濟南教授高第,閭鄉人;在籍。崇禎六年,流賊陷城,投崖死。子齊岡,亦死(見河南通志)。

陰陽官許輝,靈寶人;崇禎六年,賊犯靈寶,為所掠,罵賊死(見明史及輯覽)。

武安主簿吳應科,蕭山人;崇禎六年,流賊犯境,率民兵赴敵死(見明史及輯覽)。

花馬池營千總蔡應昌,寧夏中衛人;崇禎七年,統兵勦賊,血戰死(見甘肅通志)。

鳳縣教諭李之蔚,籍貫未詳;崇禎七年,城陷,不屈,死(見明史及輯覽)。

鄉官魏炳,鳳縣人;史不詳其爵秩。崇禎七年,與李之蔚並不屈死(見明史及輯覽)。

竹溪訓導王紹正,籍貫未詳;崇禎七年,獻賊陷城,不屈,死(見明史及輯覽)。

霍邱縣丞張有俊,籍貫未詳;崇禎八年,賊自固始至,城陷,死之(見明史及輯覽)。

霍邱訓導何炳若,河南人;崇禎八年,賊陷霍邱,被執,不屈,死。妻潘氏自縊死(見明史及輯覽)。

淮安府教授田既庭,霍邱人;里居。崇禎八年,霍邱城破,死之(見明史及輯覽)。

潁州衛經歷胡士定,廣濟人;流賊陷城,被執,罵賊死。其子玉成,亦殉難。

潁州衛千戶孫陞(一作百戶)、田三震(一作俊,一作百戶田之震)、中所百戶羅元(一作光)慶、田得民、王之麟(一作麒,一作千戶)、前所百戶汪檀,俱潁州人;衛隸河南。崇禎八年,乘城戰死(見明史及輯覽)。

候選經歷汪邦弼,潁州人;崇禎八年,流賊陷城,死之(見江南通志)。

夔州府訓導丁(一作于)嘉遇(一作運),潁州人;家居。崇禎八年,潁州城破死之(見明史及輯覽)。

鳳陽千戶陳宏祖(一作宏道)、陣其忠(一作其志)、金龍化、盛可學,俱鳳陽人;崇禎八年,與留守朱國相守陵,以兵逆賊,多斬獲,賊大至,俱歿於陣(見明史及輯覽)。

鳳陽衛經歷胡尚綵,淳安人;崇禎八年,流賊犯境,獨擊卻之,後賊復至,被執不屈,死(見一統志)。

鳳陽府照磨蕭懋烈,歸化人;崇禎時,流寇破鳳陽,提兵殺賊,援絕,被執,罵賊,死(見一統志)。

太湖訓導扈永寧,霍邱人;崇禎八年,與知縣金應元同殉節(見明史及輯覽)。

霍山訓導姚允恭,盱眙人;崇禎八年,賊至,被執,罵賊,死(見明史及輯覽)。

和州學正康正諫,祁門人;崇禎八年,獻賊陷城,赴泮池死。妻汪氏、子婦章氏,同投井死(見明史及輯覽)。

和州訓導趙世選(一作光遠),籍貫未詳;城陷,被執不屈,死(見明史及輯覽)。

和州判官錢大用,籍貫未詳;城陷,與妻、妾、子婦同死(見明史及輯覽)。

和州吏目景一高,籍貫未詳;城陷,被創死(見明史及輯覽)。

把總魯一惠,和州人;崇禎八年,城陷,角巾儒服,赴城東池水死。妻王氏從之。子生員可為,被執不屈,死(見江南通志)。

鴻臚寺序班張元楨(一作元貞),和州人;里居。崇禎八年,獻賊攻城,分守北門,城陷,被殺。子生員宏門,伏父屍痛哭,躍入水死(見江南通志)。

浦口守禦姚九疇,江寧人;崇禎八年,闖賊犯江浦,往援,五戰皆捷;窮追,陷賊圍,不屈,死(見江南通志)。

候選通判馬如虯,和州人;崇禎八年,與兄御史如蛟等同戰死(見明史及輯覽)。

登城主簿李可受,青陽人;崇禎八年,賊至,守城,比陷,不屈死(見江南通志)。

宏農衛百戶明完璧,本衛人;崇禎八年,禦賊死(見河南通志)。

陝西鎮撫陳三元,靈寶人;崇禎八年,陝城陷,力戰死(見明史及輯覽)。

陝州訓導王誠心,籍貫未詳;崇禎八年,與知州史記言同死節(見明史及輯覽)。

教諭張敏行、姚良弼,俱陝州人;崇禎八年,陝城陷,俱與知州史記言同殉節(見明史及輯覽)。

滎陽典史周崇禮,山陰人;崇禎八年,流賊入境,守小西門,城破,巷戰,被執,罵賊,死(見河南通志)。

寧羌衛鎮撫曹雲梯,本衛人;崇禎八年,寇陷城,分守東角樓,殺賊被執,罵賊,死(見陝西通志)。

延長教諭譚恩、驛丞羅文魁,籍貫俱未詳;崇禎八年,與知縣萬代芳,同守城,死節(見明史及輯覽)。

南陽經歷張程,延長人;終養家居。城陷,以大義諭賊,為所殺(見陝西通志)。

扶風主簿夏建忠、典史陳紹南、教諭張宏綱、導訓陳繻,籍貫俱未詳;崇禎八年,並與知縣王國訓禦賊,不屈,死(見明史及輯覽)。

階州學正孫仲嗣,膚施人;崇禎八年,當事委以城守,賊至,盡瘁守城,城破,與妻子十餘人並死(見明史及輯覽)。

太原照磨趙明盛,階州人;闖賊陷階州,登屋以瓦擊賊,賊焚屋,端拱北面死(見甘肅通志)。

漢陽教諭孟宗孔,階州人,闖賊陷城,自縊死(見甘肅通志)。

羅田教諭吳鳳來,漳浦人;訓導盧大受,邵陽人。崇禎八年,俱從知縣梁志仁死節(見明史及輯覽)。

羅田典史單思仁(一作志仁),籍貫未詳,崇禎八年,城陷,不屈,死(見明史及輯覽)。

廣濟教諭曾發祥,鍾祥人;崇禎八年,流賊陷城,不屈,死(見湖廣通志)。

應城訓導張國勛,黃陂人;崇禎九年,與知縣張紹登分城守,比賊焚文廟,投之烈

燄中死,全家殉節(見明史及輯覽)。

錦衣衛千戶徐晤可,應城人;崇禎九年,城破,罵賊,死(見湖廣通志)。

應城教諭李之經,永興人;賊破城,率民同守,拒之。子應泰,亦以身殉(見明史及輯覽)。

武舉功授把總陸王猷,宿松人;力能扛鼎。崇禎十年,守酆家店,殺賊甚多;賊恨之,合圍。生擒,臠分其肉而死(見明史及輯覽)。

鎮江衛千戶王定遠,鎮江人;崇禎十年,禦賊宿松,奮勇殺賊死(見明史及輯覽)。

蘇州府訓導任之豪,蕭縣人;里居,寇陷城,死之(見一統志)。

金堂典史潘夢(一作孟)科,籍貫未詳,崇禎十年,闖賊陷城,死之(見明史及輯覽)。

郫縣主簿張應奇,義烏人;崇禎十年,闖賊陷城,死之(見明史及輯覽)。

劍州吏目李英俊,籍貫未詳;崇禎十年,隨知州徐尚卿擊賊,兵敗,死之(見明史及輯覽)。

鄧州同知薛應寧,福清人;崇禎十年,與知州孫澤盛禦賊,同戰死(見明史及輯覽)。

紫陽典史何宗孔,北直通州人;崇禎十一年,流賊至,陷城死之(見一統志)。

商南典史賈儒秀,籍貫未詳;崇禎十二年,城陷,罵賊,不屈,死(見明史及輯覽)。

房縣遊擊部將張見炫,籍貫未詳;崇禎十二年,賊陷城,與房陵知縣楊道選同不屈死(見湖廣通志)。

房縣主簿朱邦聞,籍貫未詳;崇禎十二年,賊陷城,被執脅降,罵賊死,全家殉難(見明史及輯覽)。

房縣典史某守備某,佚其名姓。崇禎十二年,獻賊使羅士才說郝景春降不從,遂殺二人以恐之(見明史及輯覽)。

山東裨將王修政,福建人;崇禎十二年,從左良玉擊賊,至唐縣戰死(見明史及輯覽)。

順天京衛經歷滕九萇,徐州人;由縣丞陞,居於家。崇禎十三年,流賊陷城,死之(見明史及輯覽)。

南陽教諭李猷吉,寶豐人;崇禎十三年,闖賊陷南陽,罵賊,被害(見河南通志)。

永寧百戶孫世英,籍貫未詳;主簿魏國輔,籍貫未詳。崇禎十三年,闖賊陷城,俱罵賊死(見明史及輯覽)。

永寧教諭任維清,絳縣人;崇禎十三年,闖賊陷城,罵賊,死(見明史及輯覽)。

潛山典史沈所安,籍貫未詳;崇禎十四年,城陷,不屈,死;子殉之(見明史及輯覽)。

輯臨潁千總賈廕序,籍貫未詳;崇禎十四年,守城,城陷,死之(見明史及輯覽)。

鄧州吏目李國璽,酆縣人;崇禎十四年,與知州劉振世同抗節死(見明史及輯覽)。

鄧州守所千戶余承廕、李錫,俱鄧州人;崇禎十四年,城陷,抗節死(見一統志)。

汝州吏目朱任卿,徽州人;崇禎十四年,城陷,殉節死(見一統志)。

汝州世襲百戶梁翰臣,汝州衛人;崇禎十四年,流賊陷城,守節不屈,死(見河南通志)。

南陽主簿門迎恩,遼東人;訓導楊氣開,虞城人。崇禎十四年,與知府顏日愉同殉節(見明史及輯覽)。

陳留典史邵大濟,陝西人;崇禎十四年,闖賊陷城,抗節不屈,賊臠之,舉家赴井死(見河南通志)。

陳留訓導楊道陞,安陽人;崇禎十四年,流賊至,分城守,比陷,手刃數人,與子並死(見河南通志)。

鞏縣教諭劉文耀,陳留人;崇禎十四年,由寶豐訓導陞任,未行。赴省,事竣還家,流寇破陳留,罵賊不屈,死。子福穎從之(見河南通志)。

商城教諭曹維楨、典史呂維顯,籍貫俱未詳;崇禎十四年,流賊陷商城,死之(見明史及輯覽)。

教授段增輝,商城人;薦舉賢良方正,除教授,未謁選。崇禎十四年,佐有司守城,城陷,罵賊死(見明史及輯覽)。

信陽州訓導李逢旭、程所聞,籍貫未詳;崇禎十四年,與知州高孝誌同殉節(見明史及輯覽)。

光山典史魏光遠,籍貫未詳;崇禎十四年,闖賊陷城,死之(見明史及輯覽)。

長葛教諭歐陽植,褒城人;崇禎十四年,賊至,分城拒守,城破,巷戰,被殺(一作罵賊觸柱死。見陝西通志)。

長葛典史杜復春(一作林復泰),籍貫未詳;崇禎十四年,城陷,死之(見明史及輯覽)。

泌陽武職王衍范(一作範)、錢紀功、海成,籍貫俱未詳;崇禎十四年,與知縣姚昌祚同殉節(見明史及輯覽)。

泌陽主簿熊天倫,直隸人;崇禎十四年,賊破城,被執,不屈,罵賊,全家死(河南通志)。

泌陽典史雷進暹,籍貫未詳;崇禎十四年,率鄉兵拒賊,與知縣姚昌祚同殉死(見明史及輯覽)。

新野主簿江朝瀛(一作朝明),歙縣人:崇禎十四年,陞任未行。闖賊破城,罵賊,死(見河南通志)。

新野典史惠永貞,朝邑人;崇禎十四年,城陷,與主簿江朝瀛俱死(見河南通志)。

鎮平典史杜日泰,陝西人;崇禎十四年,闖賊陷城,與知縣鍾其碩同死(見河南通志)。

翰林院孔目(一作待詔)郭顯星,洛陽人;崇禎十四年,由許州學正陞任,未行。闖賊陷城,被執,不屈,死(見明史及輯覽)。

登封典史王大璧,籍貫未詳;崇禎十四年,流賊至,與知縣鄢廷誨同死(見一統志)。

伊陽訓導(一作教諭)任中蛟,洛陽人;崇禎十四年,城破,死之(見河南通志)。

巴州同知張連曜,建德人;崇禎十四年,獻賊圍城,晝夜死守,及陷,罵賊死(見浙江通志)。

東安典史周志躍,直隸人;崇禎十四年,流賊犯境,率民禦敵,歿於陣(見四川通志)。

舒城教諭楊廷璧,江都人;崇禎十四年,獻賊至,分守南門,城陷被執,遇害。子生員濟之,亦死(見江南通志)。

興山典史張達,籍貫未詳;崇禎十四年,獻賊自蜀來攻興山,城破被執,罵賊,不屈死(見一統志)。

廬州衛經歷鄭元綬,浙江人;崇禎十五年,與通判趙興基等分守南薰門,力戰死(見江南通志)。

霍邱巡檢吳某,佚其名;崇禎十五年,賊至,與知縣左相申同戰死(見明史及輯覽)。

山東寧海州同李士標,嘉興人;崇禎十五年,州城被圍,力疾守城死;妻沈氏,一門二十三人同殉(見浙江通志)。

曲阜訓導吳靜明,西平人;崇禎十五年,以罵賊死節(見明史及輯覽)。

材官張映奎、任光裕、戴友仁、李棲鳳,籍貫俱未詳;崇禎十五年,從總督孫傳庭擊闖賊於南陽,力戰死(見明史及輯覽)。

南陽衛百戶錢勳吾,籍貫未詳;崇禎十五年,流寇薄南陽城,勳吾悉力拒守,城陷,自刎死(見河南通志)。

新蔡教諭王俊,贛榆人;崇禎十五年,流賊陷城,坐明倫堂,手劍殺數賊,死之(見河南通志)。

尉氏教諭董牖,光州人;崇禎十五年,城陷,賊強之仕,自刎死(見河南通志)。

項城教諭王多福,息縣人;致仕家居。崇禎十五年,闖賊招受偽職,不從,投繯死(見明史及輯覽)。

材官李可從,盩厔人;崇禎十五年,從總督汪喬年戰死襄城(見明史及輯覽)。

馬帥某,佚其名,籍貫未詳;崇禎十五年,從總督汪喬年戰死襄城(見明史及輯覽)。

商邱主簿鄒光祚,山陰人;崇禎十五年,城破,罵賊死;姪宗道,亦被殺(見浙江通志)。

商邱教諭夏世英,祥符人;崇禎十五年,持刀罵賊,死於明倫堂,妻石氏縊死(見明史及輯覽)。

泌陽主簿余國柱,籍貫未詳;崇禎十五年,城陷,死之(見河南通志)。

偃師縣丞白世祿、訓導劉恒、驛丞陳光斗,俱籍貫未詳;崇禎十五年,與知縣徐日泰同守城,罵賊,死之(見明史及輯覽)。

萊州府教授(一作蓬萊教諭)趙良棟,陝州人;寓居澠池。崇禎十五年,寇陷城,罵賊死。子德易,挺身罵賊,殉之。子婦及孫投井死(見明史及輯覽)。

宜城訓導田世福,陽城人;崇禎十五年,與知縣陳美同殉難(見明史及輯覽)。

開封府庫大使閻生白,籍貫未詳。崇禎十五年,賊陷城,死之(見明史及輯覽)。

開封軍儲倉大使徐陞,籍貫未詳;崇禎十五年,城陷,死之(見明史及輯覽)。

郊縣主簿陳惟孝,紹興人;崇禎十五年,城陷,被執,不屈,死之(見一統志)。

郟縣典史胡士奇,江西人;崇禎十五年,城陷,死之(見一統志)。

道標營中軍周世忠,祥符人;崇禎十五年,擊賊被執,罵賊,磔死(見河南通志)。

守禦所百戶陳鼐,林縣人;崇禎十五年,叛將任國奇掠水治鎮,被執,挾至城下,欲因以襲城,鼐厲聲罵賊,呼城上戒嚴,為賊所殺(見河南通志)。

新城訓導談王道,江寧人;崇禎十五年,賊至分守東城,城陷,賊索印,被殺,並及其子(見江南通志)。

千戶楊心赤、劉璿璣、董文璽,俱汝寧人;崇禎十五年,守城,死之(見河南通志)。

荊州訓導撖君錫,絳縣人;崇禎十五年,闖賊陷荊州,湘陰王殉難,君錫罵賊死(見明史及輯覽)。

荊門州學正張郊芳,黃州人;訓導陳之奇,黃岡人。崇禎十五年,與攝荊門州事盧學古同死節(見明史及輯覽)。

閿鄉教諭田鴻圖,籍貫未詳;闖賊陷閿鄉,闔家投井死(見河南通志)。

襄城訓導張信,輝縣人;典史趙鳳豸,絳州人。崇禎十五年,並禦賊不屈死(見明史及輯覽)。

宜陽訓導張道脈,籍貫未詳;崇禎十五年,城陷,死節(見明史及輯覽)。

訓導曹自強,息縣人;由恩例授職。崇禎十五年,流寇襲城,登陴拒守,力屈死(見河南通志)。

汝寧府照磨張大道,宜都人;家居。崇禎十六年,流賊據城,團練義兵二千餘人攻城,為賊所襲,父子五人俱力戰死(見湖廣通志)。

裨將陳奇傑、袁明,籍貫俱未詳;崇禎十六年,與賊戰寶雞之賈村,為賊所截,敗死(見明史及輯覽)。

潼關衛千戶袁化龍,潼關衛人;分城守,力竭,死之(見陝西通志)。

潼關教授許嗣復,井陘人;崇禎十六年,闖賊入關,分守上南門,城陷,力戰被執,罵賊死。妻女皆自殺(見明史及輯覽)。

商邱教諭王珮珂,臨潼人;歸里。賊入關,絕粒死(見陝西通志)。

白水教諭魏箴(一作歲),沁州人;典史劉進,籍貫未詳。崇禎十六年,與知縣朱迥滼同殉節(見明史及輯覽)。

裨將文經國,西寧人;崇禎十六年,分守榆林城中,督清街道,城陷,死之(見明史及輯覽)。

渭南(一作蒲城)縣丞姚啟崇,沁源(一作沁州)人;崇禎十六年,與知縣楊暄同死節(見明史及輯覽)。

渭南教諭張■〈香奇〉,壽光人;崇禎十六年,闖難殉節。

渭南訓導蔡其誠,籍貫未詳。崇禎十六年,與知縣楊暄同守城,死節。

秦藩右護衛旗官徐應魁,長安人;崇禎十六年,城陷,絕粒死(見陝西通志)。

城固訓導竇汝器,富平人;崇禎十六年,闖賊至,戮力拒守,城陷,不屈,遇害(見陝西通志)。

華亭教諭鄒邦榮(明史不著其名),籍貫未詳;訓導何相劉,乾州人。崇禎十六年,賊至,率諸生共守,城陷,皆殉節(見明史及一統志)。

陝西按察司經歷楊于邦,保安州人;賊破城,于邦不受偽職,杖死(見畿輔通志)。

兵道中軍柳永年,榆林人;崇禎十六年,分守榆林東南樓,力戰死(見明史及輯覽)。

榆林世襲千戶賀世魁,榆林人;崇禎十六年,悉力城守,及陷,偕妻柳氏縊死(見明史及輯覽)。

材官李光裕,榆林人;有勇略。崇禎十六年,城陷,趣家人先死,遂自刎(見明史及輯覽)。

材官李耀(一作耀宇),榆林人;以善射名。崇禎十六年,捍城,矢盡,自刎死(見明史及輯覽)。

右營掌標官張天敘,榆林人;崇禎十六年,城破,焚其積聚,自縊死(見明史及輯覽)。

榆林千戶黃廷用、百戶黃廷弼,俱榆林人;崇禎十六年,兄弟守城,力戰死(見明史及輯覽)。

道標中軍官劉光祐(一作光裕),榆林人;崇禎十六年,力戰,罵賊死(見明史及輯覽)。

千總劉燦,甘州衛人;崇禎十六年,甘州破,與父副總兵國棟同焚死(見甘肅通志)。

靖遠衛教授童志道,甘州衛人;闖賊陷城,衣冠端坐,遇害(見甘肅通志)。

百戶鄧德,寧夏人;與王風木等共舉義兵,謀洩,不屈,死(見甘肅通志)。

百戶徐承斌,岷州人;崇禎四年,領兵赴秦州勦流寇,沒於陣(見甘肅通志)。

陝西苑馬寺監正游之雲,廣濟人;崇禎十六年,流寇圍城,死守七日,不食死(見湖廣通志)。

照磨朱國禎(一作吳國楨),環縣人;里居。崇禎十六年,被執紿城,臨城,呼使固守,賊怒,殺之(見甘肅通志)。

武邑典史張宏道,環縣人;崇禎十六年,賊至,赴敵死(見甘肅通志)。

沭陽訓導陳濟世,五河人;歸里。崇禎十六年,流賊破城,同妻趙氏罵賊死(見江南通志)。

武昌衛經歷汪文熙、江夏巡檢戴良瑄,籍貫俱未詳。崇禎十六年,武昌城陷,罵賊不屈,死之(見明史及輯覽)。

蘄水縣丞吳文奕,福建人;崇禎十六年,流賊襲城,比陷,遇害,賊焚其屍於明倫堂(見湖廣通志)。

蘄水教諭孫瑋,鍾祥人;崇禎十六年,城陷,朝服坐明倫堂,罵賊死(見湖廣通志)。

蘄水訓導童天申,施州衛人;崇禎十六年,獻賊陷城,死節(見明史及輯覽)。

歸州千戶呂調元,歸州人;崇禎十六年,賊至,招降不屈,率義勇戰死(見明史及輯覽)。

黃岡縣丞吳文燮(一作英),福建人;崇禎十六年,獻賊陷城,守汛地不去,死之(見明史及輯覽)。

武昌教授王會篇,漢陽人;崇禎十六年,城陷,闔門三十餘口殉難(見湖廣通志)。

衡山教諭彭永中,分宜人;崇禎十六年,獻賊陷城,死節(見明史及輯覽)。

邵陽教諭王紱,貴州人;崇禎十六年,獻賊陷城,不屈,死(見湖廣通志)。

京山典史張自新,分宜人;崇禎間,統民兵往勦流賊,死於羅漢嶺(見江西通志)。

隨州吏目沈元鑑,金壇人;獻賊犯隨,防守兩月,援不至,被執,脅降不從,死(見江南通志)。

益陽教諭賴大雅(一作天耀),贛州人;崇禎十六年,賊陷城,脅從不屈,罵賊,被害(見湖廣通志)。

汝寧守禦所千戶劉懋勛、楊紹祖、袁永(一作守)基及子世廕、百戶葉榮蔭、張承德、李衍壽、閻(一作關)忠國,俱汝陽人;崇禎十五年,分城固守,比陷,皆力戰死。永基母王氏投井死(見明史及輯覽)。

新總營將陳宗朱、援汴將白亮采、梁魏都,籍貫俱未詳;崇禎十七年,俱與闖賊戰死於汴(見河南通志)。

山西巡撫標將牛勇、朱孔訓、把總王永魁,籍貫俱未詳;崇禎十七年,俱從巡撫蔡懋德戰死(見明史及輯覽)。

遼州吏目曾淑尼,江南人;崇禎十七年,流寇破城,殉節(見一統志)。

晉府群牧所千戶王德新、典仗官樊子英,籍貫俱未詳。崇禎十七年,闖賊陷太原,並不屈死。德新母李氏聞之,亦自盡(見明史及輯覽)。

太原千戶(一作百戶)彭鯤,陽曲人;以父參將振雲陣亡,廕職。崇禎十七年,闖賊陷城,力竭,被殺(見山西通志)。

蒲州學正孫■〈衤吳〉,陽曲人;崇禎十七年,城陷,投井死(見山西通志)。

太原前衛千戶司鼎,忻州人;崇禎十七年,賊犯太原,協守北城,比陷,死於城樓(見山西通志)。

沁州所正千戶張運亨,沁州人;崇禎十七年,調征河曲,與賊力戰死(見山西通志)。

朔州副千戶史朝顯,朔州人;闖賊陷城,脅從不屈,一門遇害(見山西通志)。

文水典史趙希壯,富平人;崇禎十七年,流寇入境,督鄉兵禦賊,戰死(見山西通志)。

大寧典史史掌文,良鄉人;崇禎十七年,流寇集城下,固守力屈,死(見一統志)。

大寧教諭左(一作王)中道,籍貫未詳;崇禎十七年,流賊破城,殉節(見山西通志)。

大寧訓導高錫、巡檢陳國俊,籍貫未詳;崇禎十七年,獻賊至,並與知縣高日臨死節,妻女皆死(見明史及輯覽)。

裨將湯名揚,瀘州人;崇禎十七年,流賊入蜀,苦戰殺賊,被磔死(見四川通志)。

大足教諭高仲選,汶川人;崇禎十七年,獻賊攻汶川,攜子女投江死(見四川通志)。

內江教諭姚思孝,遂寧人;崇禎十七年,獻賊陷城,被執,大罵不屈,死(見四川通志)。

綿竹典史卜大經,丹徒人;崇禎十七年,獻賊至,與其僕俱縊死(見明史及輯覽)。

郫縣主簿趙嘉煒,山陰人;崇禎十七年,獻賊至,守都江堰,脅降,不屈,投江死(見明史及輯覽)。

太湖城守王培基,潛山人;城陷,被執死(見江南通志)。

巢縣訓導奐緯,西固所人;崇禎末,闖賊破巢,死之(見甘肅通志)。

安慶訓導柳鳴鳳,鳳陽人;流寇破城,被害(見江南通志)。

南京羽林衛經歷蘇良貞、寶坻縣丞蘇良輔、上林教諭蘇良臣,俱思恩人;崇禎末年,流寇入思恩,兄弟率鄉勇拒戰,被害(見廣西通志)。

考城訓導王臣,榆次人;流寇陷城,被執,不屈,死(見河南通志)。

泌陽訓導李本實,永平人,崇禎末,城陷,死節(見河南通志)。

唐縣主簿譚聖言,臨川人;崇禎末,流寇破城,被執,不屈,死(見河南通志)。

唐縣典史藺起龍,華州人;城破,被執,不屈死(見河南通志)。

唐縣教諭王深澤,林縣人;崇禎中,闖賊陷城,執之,罵賊,被殺(見河南通志)。

總河旗牌官劉士俊,嘉祥人;數殲巨盜,乘勝追逐,中伏,被賊刺脅死(見山東通志)。

新城訓導邢熿,柘城人;城陷,殉節死(見河南通志)。

懷慶衛千戶李世藩,懷慶人;崇禎末,禦賊靈寶,中伏弩死(見河南通志)。

信陽教諭靳斗,安邑人;崇禎末,賊陷城,罵賊不屈,死。孫麟衍、麟振,赴井死;僕薛國興、張引,自刎死(見山西通志)。

開州吏目聶禁,籍貫未詳;與王嘉雋同時殉難死(見一統志)。

茶陵州訓導龔國瑄,天柱人;崇禎末,流寇破城,自縊死。子宏盛,亦被害(見貴州通志)。

英德典史黃岳寀,同安人;崇禎中,流寇犯城,督兵戰死(見福建通志)。

祁門訓導陳學良,望江人;歸里,罵賊,死(見江南通志)。

莊浪衛教授趙士達,永壽人;流寇破城,被執,罵賊,遇害(見陝西通志)。

寧羌訓導韓一麟,蘭州人;崇禎末,流寇陷城,殉節(見甘肅通志)。

百戶崔宏宇,鞏昌人;流寇薄郡城,宏宇獨出抵禦,乘勝追殺,矢盡遇害(見甘肅通志)。

威遠經歷邱繼武,嘉定人;時以解糧為賊所執,謾罵死(見江南通志)。

霍州判官朱宏道,崇信人;里居。遇亂,同邑令龐瑜殉節(見甘肅通志)。

黑水監正常道行,保德州人;闖賊陷城,不屈,死(見山西通志)。

柳州訓導蔣秉芳,全州人;流寇犯柳州,不屈,死(見廣西通志)。

世職百戶朱紫,永定衛人;闖賊破澧,率兵拒之,被執,罵賊,磔死(見一統志)。

壽光縣丞王國興,靖遠人;闖賊之變,殉難死(見甘肅通志)。

鄒縣典史徐應龍、雅州吏目徐應鰲,俱華州人;崇禎末年,流寇劫掠,被執,不屈,死(見陝西通志)。

寧藩經歷陳冊,金壇人;流寇陷城,罵賊,死(見江南通志)。

濬縣典史李華貴、主簿王者佐、郯城典史李嘉賓,皆華州人;城陷,不屈,死(見陝西通志)。

肇慶把總鄒世斌,清流人;崇禎末,戰歿於臨武田螺村(見福建通志)。

把總鄧天祿,萬縣人;賊陷太平,天祿擊賊,被磔死(見四川通志)。

千總吳加增,陽武人;與流寇力戰屢捷,乘勝窮追,馬陷被獲,不屈,死(見河南通志)。

黎州守禦所千戶馬京(一作金)、弟馬亭、千戶李華宇、通使白某,俱黎州人;血戰殺賊,陣亡;白某子寰翠,亦戰死(見四川通志)。

即墨教諭俞應登,含山人;獻賊破邑,不屈,死(見江南通志)。

武弁趙雲,永新人;獻賊攻吉安,隻身挺刃,力戰死(見江西通志)。

巴縣縣丞覃文應,柳城人;崇禎十七年,獻賊陷城,與子懋德俱投井死(見廣西通志)。

何教授,佚其名;獻賊破成都,夫婦並縊死(見四川通志)。

保定府教授曹璿,高唐州人;闖賊圍保定,登陴守禦,城陷,罵賊,見殺(見山東通志)。

肅王府侍書溫楏,蘭州人;闖賊入城,闔門縊死(見甘肅通志)。

萍鄉主簿陸天祚,浙江人;獻賊陷萍鄉,死之(見浙江通志)。

滋陽訓導梁善政,泰安州人;流賊犯徐、兗,善政與同邑生員李肖白同死於難(見山東通志)。

冀州州同陳士性,楚雄人;崇禎末,流寇陷城,不屈,死(見雲南通志)。

副千戶韓印勳,蒲州人;太平寇警,戰還殿後,被創死(見山西通志)。

通江巡檢郭纘化,籍貫未詳;崇禎間,禦賊死於陣(見明史及輯覽)。 

黃縣典史吳茲明,武昌人;崇禎五年,李九成等陷城,死之(見湖廣通志)。

百戶劉師古,福山人;崇禎五年,孔有德圍萊州,率鄉勇拒賊,戰死(見山東通志)。

新城訓導王協中,籍貫未詳;崇禎五年,與知縣秦三輔禦賊李九成,死之(見一統志)。

黃縣縣丞張國輔(一作國翰);籍貫未詳;崇禎五年,李九成等陷城,死之(見一統志)。

千總王身極,遼州人;崇禎時,城陷,殺賊力竭死(見山西通志)。

江西德安教諭洪希懋,湯溪人;流賊王瘦子之亂,巡撫命帶兵守城,城陷被害(見浙江通志)。

平江主簿楊如雲,紹興人賊陷城,授以偽官,大罵不屈,賊投之石壁潭死(見一統志)。

山東撫標千總張國俊,寧海州人;從征白蓮賊於岡山,深入鵰巢,後援不至,被執,罵賊,死(見山東通志)。

通渭典史侯仲舉,齊河人;崇禎間,與流賊戰敗被執,子承恩馳救,賊合圍攻之,父子俱被害(見山東通志)。

浙江常山教諭戴震,馬平人;明末為土寇所執,不屈,死(見廣西通志)。

郟縣典史劉名揚,湖廣人;土寇武剛陷城,死之(見一統志)。

教授王世定,安福人;崇禎末,賊犯攸縣,率鄉兵禦之,戰死(見一統志)。

金山巡檢章自孝,山陰人;海寇橫劫,率鄉勇拒之不克,死(見浙江通志)。

圍練把總鍾運捷,永平人;流寇犯境,招義勇擊賊,至永平寨,陷陣死。弟元捷、雲捷,同戰死(見一統志)。

福州衛千戶徐必登,福州人;崇禎間,檄署守備討武平寇,單騎力戰死。時武平廖希賢同戰歿(見一統志)。

武平所千戶祝禧、百戶王國耀、邱泰,俱崇禎中廣寇據永平寨,力戰死(見福建通志)。

武平所百戶陶志學、徐治、王道垣,籃塘之戰,俱歿於陣。志學子鉁同死(見福建通志)。

海澄營把總蔡以藩,泉州人;崇禎時,賊入寇,與戰,援絕而死(見一統志)。

哨長程可正,以永平寨戰死(見福建通志)。

把總賴思養,上杭人;崇禎中,廣寇薄城,募義勇殺賊,後賊驟至,偕族人賴君選擊賊於高梧,死之(見一統志)。

永州教授萬國寧,常德人;賊至,責以大義,見殺(見湖廣通志)。

鎮撫彭應時,山陰人;奉檄擊賊蕭顯於乍浦,為賊所揜,墜馬死(見浙江通志)。

河州營千總黃命,臨洮人;征四川流賊於武丁峽,力戰死(見甘肅通志)。

蒼溪教諭詹嘉言,松陽人;流賊猝至,被執,不屈,死(見浙江通志)。

署碣石衛世襲千戶任宗武,惠州人;生平敦孝友。崇禎四年,河源巨寇猖獗,宗武連戰皆捷,陷伏中死(見廣東通志)。

正定鎮標官陳滿堂,鉅鹿人;土寇陷城,不屈,死(見畿輔通志)。

廉營哨官朱子連,合浦人;海寇薄州城,率兵與戰,伏發遇害(見山東通志)。

以上寇難殉節職官三百十八人(附入祠士民二十四人)。

按明季殉節諸臣,除京職已給謚外,至在外文武職官——如佐雜員弁品秩較微,令核其中義烈炳著、死事尤勇及署印守城以身殉土者,仍分別給與通謚,以示闡揚。其他文官,自教職、州縣、佐貳以下,武官自千把總、千百戶以下及史乘原文但稱將、稱官而不詳某職應行存疑者,自張奇策以下、至朱子連止共四百九十五人,均予入忠義祠;其附見士民三十七人,同予祠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钦定胜朝殉节诸臣録卷六
《连平州志》卷之六:秩官,连平历任知州.学正.千总
張廷玉《明史》卷二百九十五列傳第一百八十三:忠義(七):何複(邵宗元等)張羅俊(弟羅彥等)金毓峒(韓東明等)湯文瓊(範箴聽等)許琰(曹肅等)王喬棟張繼孟(陳其赤等)劉士鬥(沈雲祚等)王勵精(劉三策等)尹伸(莊祖誥等)高
云南土司世系名录(二)
《崇祯太仓州志》的文献价值
宁波学研究→藏书文化→散出方志的流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