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民俗风情丨修禊流觞三月三,进来看看宁海人不一样的上巳节日习俗

上巳与三月三

 □文/叶柱

农历三月初三日叫上巳节。 (sì),十二地支中第六位。上巳,原指三月上旬的巳日。

汉朝以前一直至汉朝,都是以三月上旬的巳日为上巳节。魏晋开始才固定在三月三日为上巳节,俗称“三月三”。三月三有可能遇上巳日,也可能不是巳日,固定在三月三为上巳节后,就不再受是否巳日所限了。

兰亭修禊图卷(局部)

巳属火,节日到水边活动,取水火既济作用。上巳节的活动叫做“祓(fú)(xì)”。祓,是消灾求福的仪式;禊,是水边举行的祭祀。祓禊合起来就是洗濯宿垢、祓除不祥,从而求得心灵纯洁。古时候,上巳节这天,女巫去河边祓禊,人们纷纷到河边去,把带去的香草水混在河水里洗浴,消灾求福。

《论语》中记载曾皙回答孔子一段谈志趣的话,皙说,暮春三月,穿上了春装,跟一批年轻人到沂水(今山东曲阜之南)去痛痛快快地洗浴一番,在舞(yú)这座求雨台上吹吹风,然后唱着歌回来。皙是用沂水洗浴、舞雩吹风这一活动谈自己希望的隐士生活志趣,所举事例正好是春秋时期人们在暮春三月的上巳节浴水消灾、洗濯心灵的节日活动。

西汉时,上巳节盛况空间,京城长安万人空巷,人们纷纷走出家门,来到城东灞水之滨,举行祓禊活动。


古代书画中的上巳节

东汉时,上巳节内容更多,人们来到洛阳东流水边,举行祓禊仪式后,纷纷沐浴消灾,还进行郊游活动。据说有一年上巳节,东汉顺帝时大将军梁商,与民同度节日,在洛水之滨引吭高歌,博得人们齐声喝彩。梁商,女儿是顺帝皇后,商以皇亲国戚居大将军职位,常以谦虚律己,推荐贤良之士辅佐朝廷,被人们称为良辅。

《汉书·礼仪志》记载:“上巳,官民皆(jié于东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灾。”是汉代官民同度上巳节的真实记录。

魏晋时期,上巳节正式定为三月三,祓禊称作修禊。修禊的解释是:上巳节到水边嬉游采兰,以驱除不祥,称为修禊。王羲之《兰亭集序》:“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东晋永和九年(353)三月三,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名士兰亭聚会,是历史上一次“修禊流觞三月三”的盛会,为上巳节增添了文化内容。

祓禊仪式

宋朝韩琦《上巳》诗:

远道今逢祓禊辰,雨余风物一番新。

等闲临水还思旧,取次看花便当春。

絮雪暖迷西苑路,车雷晴起曲江尘。

台英正约寻芳会,谁是山阴作序人。

诗情画意,上巳节日风情跃然纸上。“谁是山阴作序人”,诗人联想到王羲之兰亭作序的上巳节盛会。

 “暖日风雩好,晴江祓禊过。径穿花底窄,春向水边多”,这是明朝诗人杨基写的《上巳》排律的前四句,明代的上巳节日风情,可见一斑。

 修禊流觞三月三

宁海三月三习俗

煮天下饭

    三月三,青年男女起个早,携着炊具,来到溪边或井边,也可以在自家天井中,露天搭灶,一起动手,分工合作,煮出一镬饭来,名堂叫天下饭。各人摆出带来的菜肴,一起吃饭,叫做三月三吃天下饭,说是吃了天下饭,人会更聪明。宁海的三月三吃天下饭节日活动,颇有点东晋遗风。

送炒粉糕

    三月三,在宁海也叫“孝娘节”,出嫁的女儿都要回娘家送“炒粉糕”,以示对娘亲的思念、尽孝之心。原来,民间有“三月芜荒”之说,即在春季三月时,有时家里会面临断炊之危。已出嫁的女儿生怕娘亲挨饿,省下自己吃的,用炒糯米粉、红糖、生姜粉等做成炒粉糕,装在陪嫁过来的朱红描金的提桶里,送到娘家。那个装炒粉糕的提桶叫“炒粉桶”,炒粉糕又称“孝娘糕”。

荠菜花煮鸡蛋

    农历三月正是荠菜抽薹开花的季节,有些家庭会在三月三那日将荠菜连根拔来,洗净后和鸡蛋一起煮。方法和煮茶叶蛋差不多。据说,三月三这日吃了用荠菜花煮鸡蛋,可预防头痛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月三上巳节吃这个
三月三,上巳节|《流觞》桃李春宴颜正好,曲水流觞踏青归!
三月三,上巳节,一个到水边去的节
俯仰之间,以为陈迹:一千六百六十七年前那场醉
聞鍾記郵 | 三月三
今天,上巳节,《兰亭序》1669岁了 永和九年,三月三日,王羲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