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农业时代的普通人,活着就够不容易了,吃什么肉

如果要回答“古代盛世普通百姓能吃上肉吗”?首先要界定一下,什么叫古代盛世。

按照我们现在的标准,古代的“盛世”,大概就是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康乾盛世这几个时代。如果完全按照字面意思的话,那么就只有开元盛世和康乾盛世这两个时期了,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就都不算了。

其次是“普通百姓”,需要普通到什么程度,是全体老百姓一个不落,还是90%以上,还是人均收入中等水平以上的家庭,也就是一半以上的家庭能吃上就算数?这些都不太容易界定。如果按照所有老百姓都能吃上,甚至90%以上的家庭来算,现在也达不到。

再次是,什么叫能吃上肉?一日三餐顿顿有肉呢,还是想吃就能吃得起,还是一年或者一个月都吃一次就算吃上肉了,还是随时想吃就能吃,但不一定餐餐有肉,还是偶尔吃一次也算?这也比较麻烦。如果按照餐餐有肉,现在其实农村大多数家庭也达不到。

就古代来说,宋朝以前,牛算生产资料,是不能随便宰杀的,一直到宋朝,才允许民间随便宰杀。所以,在宋朝以前,吃肉其实主要就是羊肉,猪肉也同样不太多。因为猪是杂食动物,是需要用饲料喂养,才能长大。粮食产量不足,人都吃不饱,就不可能养猪了。

所以宋朝之前,绝大多数人吃肉,其实主要就是吃羊肉,牛肉和猪肉都不会太多。宋朝以后,粮食产量大幅增加,但也还没有达到出现大量剩余的情况,能够用于养猪的也仍然不多,所以肉始终是比较贵的,一般的老百姓都不可能大鱼大肉,能吃饱饭就算是不错了。

以新中国成立之后的情况来说,因为医疗卫生条件改善,人口从建国初的四亿多,一路膨胀到了今天的14亿,粮食产量虽然一直在稳定提高,但在1980年之前,粮食供应也始终处于比较紧张的状态,能吃饱饭就算不错了,连细粮都不是人人都能吃上。

我出生在甘肃庆阳的农村,出生的时候,全家还是以吃粗粮为主。中国的粮食问题真正解决,一靠化肥,二靠种子改良,而这是2000年以后才出现的情况。比如我老家种小麦,我小时候,也就是八九十年代,亩产正常三四百斤,现在普遍翻番,亩产六百到八百斤。

因为粮食产量大幅提高了,而人口在十三亿以后,由于严厉执行计划生育政策,没有再像之前一样翻番的增长,所以相对而言,粮食开始出现盈余,这些年来农村才有越来越多的人养牛、养羊、养猪,这都是需要占用粮食和耕地的,才能做到。所以,现在相对而言,肉类供应比较丰富。

即便如此,现在国内城市能吃上肉,相当重要的原因也是进口,比如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等国家的牛羊肉,现在城市超市里非常常见。也就是说,把占用的耕地转移到国外去了,国内的肉类价格才能保持在一个相对比较低的水平,老百姓也能吃得起。

但就算是这样,现在农村其实也不是天天都能吃肉,虽然因为经济水平提高,吃肉并不是太难的事,但在农村,大多数人也不会天天吃肉,差不多平均一星期能吃上一次,也算是不错了。

古代社会的另一个问题,尤其是在开元盛世和康乾盛世的时代,都没有解决土地集中和贫富分化的问题,普通的小农家庭生活就更加困难了,并不容易吃上肉,甚至连温饱都始终没有解决。这也就是所谓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所以,对古代的许多浪漫想象其实都是不切实际的,在古代农业社会条件下,并不是每个卖炊饼的武大郎都能娶上潘金莲这样的网红媳妇儿,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像穿越文主角一样,一穿越就能自动的各种开挂,马上过上锦衣玉食的日子。能活下来,就已经是许多人拼尽全力才能做到的事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都别争了,中国历史上只有一个盛世,那就是开元盛世
除了“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康乾盛世”,你还知道哪些盛世?快来收藏下中国历代的盛世合集吧
中华民族的三次复兴
康乾盛世被称为“红薯盛世”?当时的人民生活水平到底是怎样的?
除了“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康乾盛世”,你还知道哪些盛世?《中国历代的盛世合集》
古代穷人都吃什么?别再被电视剧误导了,你可能连一天都忍受不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