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模型解读】说说移动端基准模型MobileNets

04

这是深度学习模型解读第4篇,本篇我们将介绍MobileNets

李健

武汉大学硕士,研究方向为机器学习与计算机视觉

作者 | 李健(微信号:lijian05170517)

编辑 | 李健

01

概述

Google开发的MobileNets【1】是用于嵌入式平台计算机视觉应用的基准模型。MobileNets是流线型的架构,它使用depthwise sparable convolution(深度可分离卷积)来构建轻量级的深层神经网络。通过引入两个简单的全局超参数,可实现在速度和准确度之间有效地进行平衡。这两个超参数允许模型构建者根据问题的约束条件,为其应用选择合适大小的模型。MobileNets应用在广泛的场景中,包括物体检测,细粒度分类,人脸属性等。

02

Mobilenets结构

Mobilenets基本组成单元是depthwise sparable convolution+pointwise convolution,下图是其组成结构图。

我们可以看到它由3*3的通道分组卷积(depthwise separable convolution)加1*1的普通卷积(point wise convolution)组成。它的组成结构本质上就是Xception结构,如下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经过3*3深度卷积,每个通道的输出信息只和之前的对应通道信息相关,而普通3*3卷积每个通道输出信息和之前所有通道信息相关,这是它们的本质区别。

下面我们计算一下depthwise sparable convolution和普通卷积之间的计算量的比较,便于我们客观理解depthwise sparable convolution的有效性。

假设输入图片是DF*DF*M,输出图片是DF*DF*N,卷积核尺度是DK*DK。

普通卷积计算量:

depthwise sparable convolution计算量:

两个比值为:

一般情况下N比较大,当DK=3时,depthwise sparable convolution计算量仅为普通卷积计算量的1/9。

Mobilenets结构就是由这些depthwise sparable convolution+pointwise convolution线性叠加构成的。结构如下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先是一个3*3普通卷积,然后是叠加depthwise sparable convolution+pointwise convolution,之后是全局均值池化,接着是全连接层,最后Softmax输出。

下图是MobileNets和各个网络的比较。

可以看出在参数量减小的领先优势之下,还能取的很高的准确率。

03

模型压缩

可以通过定义width multiplier α(宽度乘数)和resolution multiplier ρ (分辨率乘数)两个超参数,来实现不同版本的mobilenets,从而实现不同要求的模型压缩。

1.第一个参数α主要是按比例减少通道数,其取值范围为(0,1),α ∈ {1, 0.75, 0.5, 0.25} 的测试效果如下图:

可以看出随着α减小,准确率下降,参数量减小,速度提升。

2.第二个超参数ρ 主要是按比例改变输入数据的分辨率。ρ 如果为{1,6/7,5/7,4/7},则对应输入分辨率为{224,192,160,128}。测试效果如下图:

可以看出,随着分辨率下降,准确率下降,随之速度加快。日常应用中,可以通过这两个参数的选取来综合考虑选择模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Inception v1,v2,v3,v4,RexNeXt到Xception再到MobileNets,ShuffleNet,MobileNetV2,ShuffleNetV2
MobileNetsV2
MobileNets进化史
卷积神经网络中十大拍案叫绝的操作!
轻量级CNN架构设计
MicroNets:更小更快更好的MicroNet,三大CV任务都秒杀MobileNetV3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