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宋代书坛领军人物,凭实力征服“宋四家”,留下一件行书真迹,却被外行骂是名人书法

宋代书坛上有一个人,不仅一力推动了文学界的诗文革新运动,还培养出了苏轼、苏辙、曾巩、张载等一大批流芳后世的优秀文人,这些人成为了北宋扛起时代大梁的先锋。正是因为他在文学以及政治上的成就过于突出,人们几乎都忘了他还是一个书法家,此人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

欧阳修不仅是北宋文学发展的先锋人物,也是宋代“尚意”书风的领军人,凭实力征服宋四家。宋初时书坛并没有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态势,首先“趋时贵书”的现象非常严重,许多投机取巧的科举士子,为了博得当世主文者的欢心,会刻意模仿其字体,使得书法发展停滞不前。

第二,宋代书坛要从五代十国的一片废墟中重新立足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许多经典法帖都在战争中被破坏,重要的笔法传承人也在这期间出现了断代。欧阳修就是那个力挽狂澜,拯救宋代书坛的人。

他提出反对做“书奴”的口号,鼓励书法“尚意”成一家之面貌,苏轼的书法就是他一手题跋起来的,此后苏轼又将接力棒传到黄庭坚等人手中,宋代书坛才有这样辉煌的成就。

也因为在文学上的成就过于耀眼,许多外行指斥欧阳修的书法是“文人书法”或者是“名人书法”,他的书名鼎盛不过是沾了其他成就的光。其实到了北宋,书法家和传统意义上的文人概念已经密不可分了。我们对所谓的“文人书法”的认同,其实也包含了对书法家个人学识、修养、个性和忧患意识等各方面的肯定。

书法作为一个单独的艺术门类,对书法作品的评价也必然是相对独立和客观的。可惜欧阳修没有太多的书法作品传世用以证明自己。他有一件行书《灼艾帖》,是写给他的长子欧阳发的一封书信。

原文的内容很简单:

“修启,多日不相见,诚以区区。见发言,曾灼艾,不知体中如何?来日修偶在家,或能见过。此中医者常有,颇非俗工,深可与之论权也。亦有闲事,思相见。不宣。修再拜,学正足下。廿八日。”

苏轼就曾经评价欧阳修的作品说:“公用尖笔干墨作方阔字,清眸丰颊,进退晔如。”

《灼艾帖》端庄劲秀,有锋芒且顿挫有力,此正是黄庭坚所谓的“于笔中用力,乃是古人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风度人品第一流”——南宋书法的“尚意”之风
“意足我自足”——论宋代“尚意”书风之流变 ​(张孝玉)
宋朝书坛的“桥梁”,将“字如其人”贯彻一生,苏轼称他“大宋第一”
浅论北宋书法之“雅俗”观
故宫禁止出境文物(十九)北宋蔡襄行楷书《自书诗卷》
浅议行书的风格体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