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阳明“龙场悟道”后写下此作,字字显露心法,超凡脱俗,不愧是“圣人书法”!

古代能称为“圣人”的不多,往往是各行各业最牛的人物,如“兵圣”孙武、“书圣”王羲之、“医圣”张仲景,关羽也被称为“武圣”。不过,真正能够做到“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的“圣人”,五千年历史上寥寥无几,公认的只有孔子和王阳明。

清代诗人王士祯认为:王文成公为明第一流人物,立德、立功、立言,皆居绝顶”,曾国藩把他视为自己的楷模,他的大名远播日本。王守仁,字伯安,号阳明,明成化八年(1472年)生于浙江余姚北城,他生而不凡,又有过目不忘的绝技。中进士后,他体恤百姓、带兵平叛,贬谪期间“龙场悟道”,创造阳明心学,去世后从祀于孔庙。

很多人把王阳明的著作视为宝贝,每天早晚拜读,但很多人却不知道王阳明也是一位大书法家,他的字正是其“心法”的体现。正如徐渭所说:“王羲之'以书掩其人’,王守仁则'以人掩其书’”。将心法与古法结合,这就是他的“圣人书法”。

对王阳明一生影响巨大的事,当属正德元年(1506年),他被谪贬至贵州龙场担任驿丞。鼎鼎大名的“龙场悟道”就发生在此时。他终于明白“心即理也”,与其向外界找寻“道”在何处,倒不如“致良知”,从内心寻找。

在顿悟以后,他写下了一卷草书《象祠记》。书写此帖时,王阳明的内心境界与格局,哪怕是“书圣”王羲之,也难以相比。正德三年(1508年),彝族土司安贵荣闻请王阳明为象祠写下纪文,王阳明欣然接受,此文立意高远、字字珠玑,再配上他笔走龙蛇、不着尘俗的草书,堪称至宝。

《象祠记》全卷94行、600余字,单字大小约4厘米。王阳明草书受王献之、张旭、怀素等人影响,据他自述,起初他写书法只是临摹古帖,而这只能得到字的形状,“悟道”之后,他在心中构筑规则,不轻易落笔,落笔则志得意满。

《象祠记》便是如此。此帖出规入矩,一笔书得献之精髓、笔画圆转、圈眼多则是受怀素影响。起笔敛锋、行笔迅捷如飞,笔画间的飞白、断笔皆自然而成,笔势洒脱奔放,但在使转顿挫处又有晋唐法度。结字、章法疏密结合、一气呵成,刚柔、浓淡变化精绝。

后人称赞《象祠记》:“骨挺神骏,笔势飘逸,流畅清丽,有弘毅骏拔飘逸之气象。”,正是王阳明这样的人中龙凤才能写出,我们临摹、欣赏其作品大有好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龙场悟道”,看明代奇人王阳明如何在逆境中涅槃重生
静坐丨龙场悟道
王阳明悟了什么:1. “龙场悟道”:1508年的一天夜里,王阳明
草书好资料,字字有注释,不怕不知晓,临摹心无忧!推荐收藏!
王阳明是中国历史上能圆融“儒释道”三家的开悟的圣人。王阳明的“龙场悟道”是以释家的心法,道家的功法,儒家的修法,而能在龙场悟道的。
五百年一遇的圣人,王阳明龙场悟道,到底悟了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