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苏轼学了一辈子的“小兰亭序”,没10年功力很难看懂,行书写到这算到头了

我们都说书法自唐代之后就在不断地走下坡路,那唐代书法和后代的差距到底在哪里?在于变化的精微性

我们看唐代的作品,比如《九成宫醴泉铭》、《玄秘塔碑》,变化都是非常精微的;到了宋代,米芾、黄庭坚等人的作品就变成了风樯阵马、长枪大戟;到了清代,书法之美又变成了郑板桥等人的“乱石铺街”。

书法史上最后一件真正的精微之作,是五代十国书法家杨凝式所作的《韭花帖》。

此作在书法史上此作被称为“天下第五大行书”,也只有这件作品有 “小兰亭序”之称,这是一件没有十年功力很难看懂的作品。

我们可以举一个例子。其中的第一个繁体的“书”字,当中一共有九个横画,每一个横画单拎出来都是不同的,这种同一个字中相同的笔画,非常考验书法家的功力。

这些变化不仅精微,而且丰富,所以说此作堪称是行书史上的“珠峰”。除了变化的精微性和丰富性,《韭花帖》和《兰亭序》的相似之处还在于其平和简净的气质。

比如《韭花帖》的章法是非常舒朗宽松的,这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作品简远的境界。此作字与字之间的距离很大,但是错落有致,这种章法布局取自遥远的金文和甲骨文,在杨凝式之前,没有人这样写行书。

《韭花帖》是连接唐宋书法的重要桥梁,苏轼、米芾等人都是学它,并且他们十分称道杨凝式的书法,行书写到他这里算是到头了。

清末民初书法家李瑞清就说“杨景度(凝式)为由唐入一宋一大枢纽,《韭花帖》笔笔敛锋,《兰亭》法也。

许多王羲之的真迹,包括唐代书法真迹,都在五代十国时佚失了,在这种情况下,《韭花帖》是苏轼、米芾等人学书法最好的选择,我们如今也是一样。

如今传世的《韭花帖》有三个版本,分别是无锡博物馆的“清本”,台北兰千山馆藏的“兰本”,以及清代书法家罗振玉收藏的“罗本”。

这三个版本细微处的用笔各有不同,只有“罗本”被启功等一众专家认定为真迹

不幸的是,“罗本”真迹在1945年也佚失了,我们只能看到当初用罗本真迹进行影印的珂罗版,这也是我们目前能看到的最接近真迹的版本。这个珂罗版在这之前从未有过高清的复刻印刷。

学习这样的作品,能够帮助我们培养高雅的审美眼光,理解什么是真正的好作品,也能让我们对苏轼、米芾等宋人书法有更深入的理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想要做一位行书大家,小楷绝对是最见功力的衡量标准...
行书
能让米芾佩服的书法不多,《兰亭序》是其中...
张即之的行书,能和苏轼、米芾比肩?
书法鉴赏--行书
带你看看天下八大行书!你可能只知道兰亭集序却不知道其他行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