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天下第一小楷”真迹,时隔百年再次现身,让启功先生老泪纵横!

1986年的一天,启功先生吩咐家人洒扫庭院,推掉了所有外出活动,在寓所中等候一位贵客——翁万戈。如果对翁万戈不熟悉,那大家应该多多少少听过晚清名臣翁同龢,翁万戈就是他的第五世孙。

翁万戈为启功先生带来的,是翁氏的传家之宝,大名鼎鼎的“天下第一小楷”大唐《灵飞经》墨迹本真迹。饶是启功先生精通书画鉴藏,见多识广,见到此作也不免老泪纵横。

《灵飞经》有何本事,在流传过程中又经历了哪些故事,它的墨迹本真迹现世,能让启功先生如此重视?

《灵飞经》一直有“天下第一小楷”之称,相传为大唐书法名手,与“正书之祖”钟繇并称为“大小钟”的钟绍京所作。

清代书坛科举盛行,评卷不仅看文章,更看考生的小楷功夫。在清代时,此作便被天下读书人奉为无上法帖,只不过大家学的都是刻本。这还要从《灵飞经》的流传说起。

此作在明代时,流传到了著名书法家董其昌手中。董其昌后又将其借给了海宁陈氏,只不过在借给他之前,悄悄扣下了十二行。

海宁陈氏得到《灵飞经》真迹后,将其刻入《渤海藏真》丛帖,也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灵飞经》渤海本。真迹刻完以后,海宁陈氏还回去的时候,又私自扣下了四十三行真迹。

清代嘉庆年间,嘉善谢恭铭得到陈氏抽扣的四十三行,刻入《望云楼帖》,称为《灵飞经》望云本。

此后,《灵飞经》真迹佚失,大家都以为世上再无《灵飞经》真迹,没想到当年陈氏扣留的四十三行,在清代后期其实是归于了常熟翁氏,作为翁氏传家之宝,秘而不宣。

所以翁万戈给启功先生看的,就是这世上仅存的《灵飞经》墨迹本真迹。见到《灵飞经》真迹以后,启功先生写了一篇文章,名为《记<灵飞经>四十三行本》。

他在文章中感慨到“庐山真面入目以后,才真正看出唐人的笔法墨法,始知无论《渤海》、《望云》都一样走了样,尤其墨彩飞动的特点,更远远不是石刻拓本所能表现万一的。

唐代流传下来的楷书真迹本就极少,而《灵飞经》又是唐代楷书之冠,兼具艺术性、美观实用性,笔势圆劲,字字精妙,是我们研究唐人楷书不可错过的范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天下第一小楷——《灵飞经》
米芾这件“天下第一难书”,国家出资2999万购回,启功看了老泪纵横
天下第一小楷《灵飞经》启功先生的书法即受益于此!
天下第一小楷灵飞经有很多版本也不知道那个才是真迹
“天下第一小楷”真迹
启功先生书法真迹1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