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荒漠里挖出的“石砖”,竟是“唐楷”未刻墨迹,这字让人震撼不已

魏晋时期钟繇对拙朴繁杂的篆书跟隶书,进行简化改造,虽然结字上还保留着扁平浑重之态,但笔画间加入了章草的流动连贯行,字体变的简洁生动、朴实古雅,形成最早的楷书,之后发展成“魏碑”峻利挺拔、斩钉截铁的气势,并随着王羲之俊美秀逸书风的弘扬,魏碑跟南帖逐渐融合。

脱去了拙朴雄健的古雅之气,法度趋于完善,形成尽善尽美的“唐楷”,“唐楷”是楷书发展无法逾越的高峰,追求点画的协调统一,笔笔流畅坚实,富有力量感跟韵律之美,迎合唐代的“尚法”理念,无论是章法还是墨法都恪守规范,有时呈现婉约温润的氛围感,有时蕴含豪迈峻拔之气,艺术风格多种多样。

不过由于“唐楷”势态太过精严,所以根基较浅的学者难以从中领会点画的阴阳、开合之变,加上“唐楷”的传世作品以刻碑较多,墨色的虚实、笔力的轻重以及行笔缓急都无法体会,可谓难上加难,因此若是初学者临摹“唐楷”,最好从墨迹本入手,可惜受到朝代更迭的影响,如今传世的“唐楷”墨迹稀少。

细数下来仅有褚遂良的《大字阴符经》、颜真卿的《自书告身帖》、褚遂良的《倪宽赞》等寥寥几件,因此每一件“唐楷”墨迹的发现,都堪为轰动书坛的大事,例如内蒙古伊盟准噶尔旗十二连城遗址的荒漠中,就有一位农民曾挖出一块“石砖”,后来在20011月内蒙古托克托博物馆的专家,前往农民家中收回石砖。

发现这块石头竟然是唐代开元年间的未刻墨迹墓志,根据农民描述的出土场景,加上墓穴的开掘,以及卷中的文字表述,可以断定此作是唐代银州龙川府长史白休征与其妻子的合葬墓志,名为《白休征墓志》,全文共计327字,一直被埋在地下长达千年,未经风雨侵蚀,所以字迹清晰完整,墨色鲜明浓润。

行笔节奏明了可察,尽显律动性,在风格上既有颜真卿的宽博疏朗之态,还有褚遂良的灵巧绰约之姿,于法度规范中彰显出几分行书的流畅性,笔画轻灵多变,与《兰亭序》的风格颇为相似,带有魏晋的潇洒遒和之姿,还有隶书的高古朴实,揭示了民间常有的“唐楷”水准,让大唐的雍容华贵之气穿越千年重现世人面前。

美的让人震撼,是一卷融合魏晋风韵跟唐人法度的绝妙范本,而且像这种丹书未刻的作品,没有磨灭掉墨色的精微变化,目前也出土过不少这类的唐楷,例如《田行墓志》、《高昌墓表》、《闫大娘墓志》等都极为生动,但相较于以上作品,这件《白休征墓志》完整度更高,点画饱满丰实,劲力浑博,值得大家揣摩学习。

您对《白休征墓志》有何见解,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讨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耀眼的遗珠
唐韦正墓志砖(墨迹)
《田行墓志》书而未刻,墨色如新,太震撼!
可以直窥唐人笔法的墨迹未刻墓志
刘小晴《小楷技法指南》三
小楷技法指南---刘小晴(下) - 风清云淡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