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20年医药行业的5个高光时刻,不知道的白混了

2020年终于过去了,这是人类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新冠之战对于各行各业,就好比是迎接了一场大考。那么我们的医药行业有没有交出令人满意的答卷呢?本文为大家总结了这一年医疗和生物制药行业的高光时刻。

01  新冠疫情促使疫苗研发速度破纪录

1月,新冠疫情在武汉爆发并迅速蔓延,1月23日武汉封城。通过医务工作者和全国人民的不懈努力,4月,以武汉市为主战场的全国本土疫情传播基本阻断,之后,境内疫情总体呈零星散发状态。

11月,辉瑞、moderna、阿斯利康纷纷报告了自己的三期临床试验数据。12月2日,英国正式批准辉瑞/BioNTech新冠疫苗上市。12月31日,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新冠灭活疫苗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附条件上市。1月8日,Moderna的新冠疫苗获英国监管机构批准。

这是在全球疫苗历史上都从未有过的速度。一般而言,疫苗的研发常常需要数年甚至十数年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

1月7日《自然》杂志上一篇文章称此次新冠疫苗研发速度如此之快,除了科研人员分秒必争的努力之外,还得益于充足的科研基金以及长期科研的铺垫。研究人员对冠状病毒的关注由来已久,这类病毒曾导致非典和中东呼吸综合征。如今这些努力收获了丰厚的回报。

02  新药上市速度丝毫没有放缓

2020年美国FDA共批准53款新药上市,药品审批速度丝毫没有因疫情而放缓,批准新药数量在近10年里位居第二。

在2020年FDA批准的新药中,进口新药32个,国产新药21个。有9款属于First-in-class药物。有26个新药是以“优先审评”的方式获批上市,其中23个是小分子实体,3个新生物制品。

31个品种被FDA授予“孤儿药”资格,占所有获批新药的58%。有38个是小分子药物结构,占比超70%。从疾病领域来看,2020年FDA批准的新药仍以肿瘤药居多,占比34%。

图片来源:参考资料1

2020年,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共批准48个新药,其中国产新药20个,进口新药28个。从药物类型上看,包括28个化药,15个生物药,3个中药,2个疫苗。

13款创新药物,其中10款是国产创新药。进入此次医保的有 4个,凯因科技的盐酸可洛(中国首个全口服、全基因型抗丙肝创新药)、豪森药业的阿美替尼(全球第二个获批上市的三代EGFR-TKI药物)、诺华的西尼莫德(多发性硬化口服药物)、百济神州的泽布替尼(首款获批的中国国产BTK抑制剂)。

03  疫情控制后营收快速恢复

医药行业是疫情有效控制后恢复最快的行业之一。2020年前三季度的统计数据显示,医药行业主营收入实现了正增长,利润增速高于上年同期水平。

根据中国医药报的数据,2020年1~9月,医药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营收19592.30亿元,增速为4.07%,好于全国工业整体增速,但较上年同期下降 4.3个百分点;主要是医疗器械行业受益于疫情防控。

2020年1~9月,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941.93亿元,同比增长14.85%,好于全国工业整体增速(-2.4%),较上年同期增长4.07个百分点;剔除医疗器械行业,药品相关子行业合计增速为0.08 %,刚刚实现正增长。


出口方面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提高。我国医药出口自去年二季度开始回升,1~9月份出口交货值达到2191.54亿元,较上年同期大增36.99%。主要是化学原料药和医疗器械的国际需求增长,拉动了我国医药出口快速增长。

04  互联网医疗发展迅猛

麦肯锡年度医药报告中提到,三股力量推动中国医疗数字化转型:医生数字化程度日益提高、患者转向在线平台、数字生态圈蓬勃发展。

80%的医生通过学术会议或线上渠道获取专业信息,130万名医生活跃在前三大在线教育平台上。卫健委(NHC)医院在线渠道的访问量增加了17倍。截至2020年10月,全国已有近900家互联网医院,而2019年同期的数据为269家。

图片来源:参考资料3

我们国家互联网医疗得以快速发展,很重要的一点是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2020年,互联网医院领域总共出台56条政策,连续性强、落地周期短。

图片来源:参考资料3

数字技术可以在医药行业发挥重要作用,这似乎已经达成业界普遍共识。赛诺菲、武田、辉瑞、强生等众多药企巨头都提出了数字化战略,通过提高数字应用能力、拓展外部合作等方式提升业务数字化水平。

麦肯锡在报告中大胆预测,中国数字医疗生态圈加速发展演变,有潜力成为全球领导者

05  医保谈判大刀阔斧,119种新药降价超50%

12月16日晚上7点,随着最后一个治疗黑色素瘤的药品谈判完成,2020医保目录调整工作完成。12月28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正式出炉。由于医保和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因此在社会上也引起了广泛关注。

2020年,医保谈判已经经历了5次,谈判机制也日益完善。据说,不论是医保局的谈判专家、还是企业代表,此次谈判中出现最多的一个词就是“患者”。谈判双方都想用合理价格让更多的患者负担得起好药、用得上新药。

比如,备受关注的三家国产PD-1单抗全部获批适应症进入此次新版医保目录(百济神州-替雷利珠单抗、君实生物-特瑞普利单抗、恒瑞医药-卡瑞利珠单抗),降幅基本在80%左右。加上2019年谈判成功的信达生物-信迪利单抗,目前医保内共有四款PD-1可供患者选择。

本次医保目录调整,对162种独家药品进行了谈判,共119种谈判成功,其中目录外谈判成功96种,目录内谈判成功23种。谈判总成功率为73.46%,谈判成功的药品平均降价50.64%。通过本次目录调整,共119种药品被新增进入目录,另有29种原目录内药品被调出目录。

“人世间数百万个闲暇的小时流逝过去,方始出现一个真正的历史性时刻。”我们能做的,大概就是在这等待的过程中默默地耕耘。期待2021年人类世界一切顺遂!医药行业再创佳绩!

参考资料:

1. 培优创新论坛,https://mp.weixin.qq.com/s/RrqNBd_hmhbbXMnhqmoVHg

2. 中国医药报,https://mp.weixin.qq.com/s/Q3G5YZCP0S_zI-VlNUcfhw

3. 麦肯锡年度医药报告——拓宽创新的桥梁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进医保”,药企的一场豪赌
17种抗癌药纳入医保,肿瘤患者负担大幅减轻!
今日起,医保目录调整正式启动!这40款新药有望“入围”!
【聚焦】解读新版医保目录,中成药及高性价药品欲成市场新宠
UC头条:抗癌新药阿美替尼进医保 价格从每年36万元降至3万元
中国医改10年,医药产业生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