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富金壁:也说“坐甲”


《左传·文公十二年》:“秦军掩晋上军,赵穿追之不及。反,怒曰:'裹粮坐甲,固敌是求。敌至不击,将何俟焉?’”此“坐甲”究为何义?

清光绪壬辰年宝善堂刻红印本《春秋左传》

旧注的第一种意见,是坐于甲上。

孔颖达疏:“甲者,所以制御非常。临敌则被之于身,未战且坐之于地。”日竹添光鸿会笺:“坐甲犹曰衽金革也。衽,卧席也。坐卧不离甲,故曰衽。但彼言身安金革之意,此则直藉甲于地而坐其上耳。藉甲而坐之以待敌,使及敌至可亟擐也。”

第二种意见,谓披甲坐以待敌。

惠栋补注:“昭廿七年传云:'吴王使甲坐于道。’《荀卿子》云:'庶士介而坐道。’故云坐甲。”(按,王念孙《读书杂志·荀子》谓“坐道”当从吕本作“夹道”,披甲夹于道侧,以御非常)。惠栋补注、杨伯峻注与赵生群《左传疑义新证》、《词源》《汉语大词典》皆主此说,亦即《墨子间诂·迎敌祠》“百甲坐之”孙诒让引俞樾云“言守门者皆甲而坐也”之意。

笔者以为,“坐”以“蹲踞”为本义,又有“止息”等引申义;“甲”以“皮甲”为本义,又有“甲士、军队”等引申义:故“坐甲”亦有多义。

前所讨论者,乃何为“坐甲”之本义;“坐甲”尚有多个引申义。《辞源》仅释其本义;《汉语大词典》列本义与一个引申义“置设警卫”,比《辞源》有进步而未臻完善。

《辞源》第三版

今分述如下:

一、“坐甲”本义为“披甲坐以待敌”,表示紧张待战。

为什么“坐甲”表示准备随时出战?因为古人着的是皮甲,战前必得用一番功夫,一丝不苟地披挂,故古小说常说“披挂上马”是也;皮甲束缚身体,俯、卧、伏皆受限制,故“介胄之士不拜”也(《左传·成公二年》“韩厥执絷马前,再拜稽首”是特例);岑参诗“将军金甲夜不脱”,是夜卧亦着甲,《礼记·中庸》所谓“衽金革”,故可“铠甲生虮虱”也。

因着甲、解甲都很麻烦,所以为了能随时投入战斗,甲士宁可克服这种束缚身体的不便,少憩息时则着甲蹲踞于地,而不暂解甲。

日竹添光鸿笺中前一段倒是对的:“坐甲犹曰衽金革也。衽,卧席也。坐卧不离甲,故曰衽。”而坐不离甲,即是着甲而坐(坐甲);卧不离甲,即是着甲而卧——“坐卧不离甲”,岂是坐卧于甲上乎?那又何必?又何能使“铠甲生虮虱”也?

且其后一段“但彼言身安金革之意,此则直藉甲于地而坐其上耳。藉甲而坐之以待敌,使及敌至可亟擐也”,更为曲说,因为“及敌至”方“亟擐”甲,根本来不及。且又何必故作从容,冒险而仓促其事?纵敌未至前,百步之外,强弓劲弩,矢如飞蝗,猝然而至,甲坐于股下,士何以自御?《汉书·鼌错传》“甲不坚密,与袒裼同”,况无甲乎!

《汉语大词典》

再说,古人“裹粮坐甲”“枕戈坐甲”表示准备随时出战,兼形容求战心切。是“藉甲而坐之以待敌,使及敌至可亟擐也”,还是着甲坐而待之,更能表现紧张备战、迎战心切的情势,而与岑参诗“将军金甲夜不脱”之情致相类呢?此必有能辨之者。

并且《晏子春秋·内篇谏下·景公猎休坐地晏子席而谏》“臣闻介胄坐陈不席”、《左传·昭公二十七年》“王使甲坐于道”,《左传·襄公十八年》“(齐殖绰、郭最)皆衿甲面缚,坐于中军之鼓下”杜预注“衿甲,不解甲”,皆证明古人有时着甲而坐。这是我们不取《左传》“坐甲”孔颖达疏与竹添光鸿笺说的原因。

披甲坐以待敌,之所以视为“坐甲”的本义,是因为其中两个词素“坐、甲”皆用其字本义;且《左传·文公十二年》“裹粮坐甲”为已知文献中“坐甲”的较早例句。

不过“坐甲”两个词素间的结构关系,并非“坐于甲”,而是“以甲坐”(披甲而坐)。类似的用例是“坐盗”——因盗窃罪而坐在嘉石上示众(《汉语大词典》虽未收此词,但笔者以为当收。见《周礼·秋官·朝士》及《大司寇》文、郑玄注、孔颖达疏,兹不赘)。

《汉语大字典》

“坐甲”的这个本义“披甲坐以待敌”为古来多数学者所公认,使用较广。《左传》之外,又如:

1. 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此必辛佐治也”刘孝标注引《晋阳秋》曰:“而拥大军御侮于外,不宜远露怯弱之形,以亏大势,故秣马坐甲,每见吞并之威。”

2. 《周书·文帝上》:“枕戈坐甲,指日相见。幸图利害,无贻噬脐。”

3.又《武帝下》:“帷幄献兼弱之谋,爪牙奋干戈之勇,赢粮坐甲,若赴私雠。”

4.《北史·周本纪上》:“鋭师百万,彀骑千群,裹粮坐甲,唯敌是俟。”

5.《旧唐书·薛收列传》:“大王亲率猛锐,先据成皋之险,训兵坐甲,以待其至。”

6.《金史·完颜仲元列传》:“今将坐甲待敌,则师老财殚,日就困弊。”

8.清李元度诗《除夕前二日,得笛人兄肃州来信》:“竟获添丁喜,浑忘坐甲劳。玉门关外路,未合老班超。”

诸例皆说披甲坐以待敌,其中3.说“若赴私雠”,指《礼记·曲禮上》所谓“父之仇,弗与共戴天;兄弟之仇,不反兵”,即随时做好报仇的准备;8.说“坐甲劳”,明“坐甲”不轻松也。

《礼记正义》

二、驻军,屯兵(古常作“顿兵”),是由“坐甲”的 “披甲坐以待敌”本义引申出来:

9.《晋书·食货志》:“此后关东遇水,民亡产业,而兴师辽阳,坐甲江甸,皆以国乏经用,胡可胜言。”

10.《南齐书·萧颖胄列传》:“今坐甲十万,粮用自竭。”

11.又《沈文季列传》:“缘边戍卒,坐甲千群。故宜尽收地利,因兵务食。缓则躬耕,急则从战。”

12.《梁书·武帝本纪上》:“公御此乌集,陵兹地险,顿兵坐甲,寒往暑移,我行永久。”

13.《旧唐书·李光弼列传》:“河东节度副大使、蓟国公光弼,全德挺生,英才间出,干城御侮,坐甲安边。”

诸例皆指长期驻兵。

清同治十一年浙江书局刊《旧唐书》

三、陈列兵士,设置警卫。

此义从“驻军,屯兵”义引申而来,但这“坐甲”往往是临时的、专为行某事或警戒不虞而陈兵或伏兵,与“驻军,屯兵”义显然有别。《汉语大词典》增设此义项是正确的:

14.《宋史·王超列传》:“太后崩,有司请卫士坐甲。德用曰:'非故事也。’不奉诏。”

15.又《仪卫志三》:“车驾至青城,则周卫行宫及坛内外。其青城坐甲布列三百三十六铺。”

16.《周礼·天官·宫正》“国有故,则令宿”王安石《周官新义》:“则若今坐甲。”

17.宋周密《齐东野语》卷三:“彦逾遂以内禅事语之,……杲矍然而起曰:'敢不效使令。’遂与区处发军坐甲等事。”

18.元马端临《文献通考·王礼考》:“嘉佑八年三月,仁宗崩,英宗即位于东阶。是日小敛,命卫士坐甲东门三日。”

此类“坐甲”与《史记·吴太伯世家》“四月丙子,光伏甲士于窟室,而谒王僚饮。王僚使兵陈于道”的“伏甲士、使兵陈”事相类。此事《左传·昭公二十七年》作“王使甲坐于道”。

坐甲,又称“坐组甲”。因“组甲”也是甲,是用丝绳连缀皮革或金属片而成。“组甲”

也指甲士。《左传·襄公三年》:“使邓廖帅组甲三百,被练三千,以侵吴。”杜预注:“组甲、被练,皆战备也……被练,练袍。”

清永怀堂刻本《春秋左传》

此“组甲、被练”指披组甲、被练之甲士。晋左思《吴都赋》:“观鹰隼,诫征夫,坐组甲,建祀姑。命官帅而拥铎,将校猎乎具区。”此“坐组甲”亦(为田猎)“陈列兵士,设置警卫”之意。

例16.“国有故”,强调此类“坐甲”用于发生国家大事(国君或太后死亡、皇位交接、君王出行等非常状况)时采取警戒措施。

“则令宿”之“宿”,《汉语大词典》释为“指夜间守卫”,引郑玄注引郑司农曰:“宿,宿卫也。”《汉语大字典》则释为“值宿守卫”,正举《周礼·天官·宫正》“国有故,则令宿”例,并引郑玄注引郑司农曰:“令宿,宿卫王宫。”而吾人当知,郑司农之所谓“宿卫王宫”,正释“宿”字,则“宿、卫”一义,“宿”亦“卫”也。

《汉语大词典》与《汉语大字典》的编者拘泥于“宿”(夜止)之本义,而未注意到“则令宿”之“宿”已是其引申义“守卫”,故或释为“指夜间守卫”,或释为“值宿守卫”,皆将“宿”理解为“夜晚”,是既不知“宿”(夜止)之本义与其引申义“守卫”之区别,又误解文义:以为“宿卫”只是夜间守卫。殊不知一旦“国有故”,则无论白日黑夜皆须戒备警卫也。

宋舒绘王安石像

王安石释为“若今坐甲”,正说明宋代“坐甲”仍为“宿卫”(守卫)义,亦说明王安石确知“国有故,则令宿”中“宿”的意义是“戒备警卫”,而非守夜或“值宿”,故以“坐甲”释之,因“坐甲”(派兵戒备警卫)实无论白日黑夜也。

四、止兵,按兵,息兵。

因“坐”有“休止”义,故“坐甲”有“止兵,按兵,息兵”义:

19.《南齐书·东昏侯本纪》:“众皆怠怨,不为致力。募兵出战,出城门数十步,皆坐甲而归,虑城外有伏兵。”

20.《魏书·李宝列传》:“诸军皆坐甲城下,欲以不战降贼。”

21.又《羌姚苌列传》:“太祖知兴气挫,乃南绝蒙坑之口,东杜新坂之隘,守天渡,屯贾山,令平水陆路绝,将坐甲而擒之。”

22.《南史·江子一列传》:“东宫直殿主帅子五并力战直前,贼坐甲不起。子一引矟撞之,贼纵突骑,众并缩。”

23.《孙子·虚实篇》“攻其所必救也”何氏注:“唐马燧讨田悦……燧乃坐甲,令无动。” 24.《资治通鉴·唐纪六十九》“淮南节度使高騈遣其将张璘等击黄巢”胡三省注引《续

宝运录》:“于是高骈乃引淮水绕江都城三重,坐甲不讨,黄巢自此转盛。”

25.《古本董解元西厢记》卷三:“又曰:'军中不叛者,东向弃杖坐甲;叛者西向作队,以备死战。’言迄,军众皆弃杖向东坐甲。”

《董解元西厢记》

例25.“东向弃杖坐甲”正与“西向作队,以备死战”相对,明“坐甲”即是“不战”。此类“坐甲”,与“休甲、按(案)甲、息甲”“按兵、寝兵、偃兵”等用法同,则其义益明矣:

26.《史记·春申君列传》:“王之功亦多矣。王休甲息众,二年而后复之。”

27.又《淮阴侯列传》:“方今为将军计,莫如案甲休兵,镇赵抚其孤。”

28.《晋书·载记·石勒上》:“今宜班师息甲,差选良守。”

29.《史记·周本纪》:“王案兵毋出,可以德东周。”

30.又《匈奴列传》:“北州已定,愿寝兵休士卒养马,除前事。”

31.《淮南子·齐俗》:'故当舜之时,有苗不服,于是舜修政、偃兵,执干戚而舞之。”

有以“坐甲”为“坐阵”者,古确有 “坐阵”,是“坐甲”而成,但“坐甲”非“坐阵”。我们尚未确认有证明“坐甲”为“坐阵”之例,其文“坐甲”例句分析归类亦多有舛误,故暂不从其说。

清嘉庆藤花榭仿宋刻本《说文解字》

又,其文谓“又或因《说文》古文字形像两人对坐诉讼,'坐’又有'辩讼曲直’义,可引申为'因……获罪’之义”,亦非允当。“坐”古文字形像两人对坐于土上,故其本义即为“一种止息方式”,类似于今之“坐”。

因古代狱讼,控辩双方对坐于廷中争辩是非曲直,故法庭辩讼也叫“坐”。而上文已提及,古人犯轻罪,常被罚坐在朝廷外嘉石上示众数日,故“坐”又引申为“因……获罪”之义(见《周礼·秋官·朝士》及《大司寇》文)。

结语:

综观史籍,“坐甲”之例甚多,然或属其本义“披甲坐以待敌”,或属其引申义“驻军,屯兵”“设置警卫”“按兵不战,息兵”,盖不外上述四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高考语文120个重要实词成语与文言比较识记1
最全古代汉语笔记(一)
骈体文的语言有哪些主要特点
汉字探微(302):介甲而驰——释“介”
古代汉语知识点
常用文言实词详解及成语助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