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胡胜:《〈西游记〉与西游故事的传播、演化》
《〈西游记〉与西游故事的传播、演化》,胡胜著,中华书局2023年8月版。
内容简介

该书首先沿袭《西游记》“百回本中心”的传统思路,围绕《西游记》成书、版本、影响,以及人物形象、情节演化等问题展开讨论,既有对三藏、悟空等主人公原型的探究,也有对铁扇公主、女儿国王等配角形象嬗变轨迹的勾画;亦不乏对稀见版本(如“闵斋堂本”)的源流考辨。在此基础上,作者跳出“百回本中心”的思维定势,将研究对象还原为“西游”故事,进行跨文本、跨地域、超媒介、多民族方向的探讨。

通过对散落民间的珍稀资料(如泉州傀儡戏《三藏取经》《受生宝卷》等)的深入发掘,结合戏曲、说唱、图像等文本系统自身的艺术传统和表现成规,还原“西游”故事生成、演进的历史生态,进而发现其内在规律。故事的演化、传播历史并非百回本的成书、影响历史。

目  录

绪论:跨文本视阈的生成

——新时期《西游记》研究之检讨

百回本的流播、衍变

论百回本《西游记》的艺术形象重塑

——以孙悟空与猪八戒形象的演进为例 

从铁扇公主形象的艺术演变透视百回本《西游记》的艺术创新 

女儿国的变迁

——《西游记》成书一个切面的个案考察

从《心经》在《西游记》成书过程中的地位变迁看小说意蕴的转换 

“金蝉脱壳”有玄机

——说百回本《西游记》中金蝉子的名实之变 

《西游记》与全真教关系辨说

——以“车迟斗圣”为中心

杨悌《洞天玄记·前序》所引《西游记》辨 

《西游记》与“目连戏”渊源辨 

地域、信仰与西游故事的变迁

重估“南系”《西游记》:以泉州傀儡戏《三藏取经》为切入点

叠加的影像

——从宾头卢看玄奘在“西游”世界的变身

小议“和合二仙”寒山、拾得与《西游记》的渊源

民俗话语中“西游”故事的衍变

——以常熟地区“唐僧出身”宝卷为例

《受生宝卷》与早期“西游故事”的建构

图像与科仪:《新见〈西游记〉故事画》论略

案头与场上之流转

一“山”一世界

——由两种《平顶山》剧本看宫廷与民间“西游戏”的差异

论两出稀见戏《莲花会》与《收八怪》

——兼及“西游戏”的俗化 

超度科仪与《西游记》的传播

——以莆仙戏为考察对象 

闽斋堂本《西游记》版本渊源论

后记

后  记

这本文集是我《西游记》研究的一个小结。算起来,从发表的第一篇论文(《论孙悟空与猪八戒形象的艺术演进》,2004年),到新近写成的《图像与科仪:新见〈西游记〉故事画论略》,整整过去了十八年。

《明清神魔小说研究》

看着这个“吉祥数”,脑海中不由自主冒出京剧《武家坡》的一句戏词:“十八年——老了王宝钏!”不必临镜自照,也可想见自己的变化:从当年初出茅庐的稚嫩“青椒”,转眼已变成知天命之年的“老”师——不折不扣的油腻大叔。

好在除了“油腻”之外,到底攒下了些看上去不甚“油腻”的文章。它们伴随了我的成长,是我在学术道路上迤逦行来的真实记录,承载了我的欢笑与悲伤。既有心绪烦乱,“终日不成章”的低落、气苦,也不乏如有神助、一气呵成的洋洋自得。

回顾当初,我是百回本“中心说”的追随者。从早期“论百回本创新”那一系列文章(涉及孙悟空与猪八戒、铁扇公主、女儿国等人物、情节衍变)不难看出,都是从成书、版本、人物形象演化来选题、立论,中规中矩地完成着“规定动作”。

然而,随着资料搜集、整理过程中的不断“发现”,原来深信不疑的“成说”开始在我心中动摇。在梳理了大量戏曲(既有鸿篇巨制如宫廷大戏《升平宝筏》;也有民间小戏如“仙游本”《双蝶出洞》、更有涉黄遭禁的《收八怪》)、说唱(如《西游道场宝卷》、江淮神书、子弟书),以及其它一些历来不为人所重的文献之后,我眼中的“西游”世界在悄然改观——兀立中央的“须弥山”固然巍峨依然,环绕周围的“四大部洲”板块却变得愈来愈清晰。

尤其2017年,幸运地获批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西游说唱文献整理与研究”和重大招标项目“《西游记》跨文本文献资料整理与研究”,促使我进一步调整自己的研究思路和格局。

这期间,与赵毓龙教授合作,先后校注出版了《西游戏曲集》(人民文学出版社)、《西游说唱集》(上海古籍出版社),另有《西游宝卷辑校》即将推出。这三部专题资料文献的收集整理,标志着我研究视阈的转换。

胡胜、赵毓龙校注《西游戏曲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18年5月版。

因为固有的“百回本中心”的思维定势,让我们忽略了太多遗落在百回本《西游记》之外的“西游”故事。而它们原本自成一体,既有其独特的艺术成规,也有特定的传播时空,以及非文学的演化逻辑。它们不遵循百回本生成的辙轨,自成闭环,自洽自足。

挖掘它们生成、演进的内在规律,使我们不得不承认:“不是所有的艺术经验都必然指向百回本小说,也不是所有的艺术经验都必然从百回本小说流出。”(《西游说唱集·前言》)

这一点从稍后的《重估南系〈西游记〉:以泉州傀儡戏<三藏取经>为切入点》《叠加的影像——从宾头卢看玄奘在“西游”世界的变身》《小议“和合二仙”寒山、拾得与〈西游记〉的渊源》《〈西游记〉与目连戏渊源辨》《〈受生宝卷〉与早期西游故事的建构》等系列文章的发表,可以更清晰地体现出来。这些文章是我再作筏、重摇橹,于“西游”世界二度探寻的结果,也是我一路成长的收获。

这本文集中的文章先后发表于《文学遗产》《社会科学辑刊》《社会科学战线》《民族文学研究》《复旦学报》《南开学报》《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明清小说研究》等刊物上,其中几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衷心感谢诸多编辑老师不弃寒蹇,以扶贫帮困的心态对我的一路扶持!正是他(她)们的包容、鼓励,才有今天这本小书的问世。我要对他们致以最诚挚的谢意!

当然,还要感谢身边亲友们不离不弃的襄助之情。感谢赵毓龙教授,他帮我承担了一部分文稿的润饰、校对工作;感谢赵鹏程博士帮我核对引文;感谢门内冯伟、吕行、张紫阳诸多弟子的辛勤付出。

《西游说唱集》,胡胜、赵毓龙辑校,上海古籍出版社2020年10月版

感谢刘勇强兄慨然赐序,他的淡然、洒脱是我心目中“素心”学者应有的样子。

感谢中华书局周绚隆兄、罗华彤先生、齐浣心女士的鼎力支持。

最后要感谢冯(其庸)老,他为本书所题名签已在我的书架上静静放置了十余年。如今先生已归道山,而我的《西游记研究》却迟迟未能付梓,思之汗颜!先生提携奖掖后进之心,永远感铭!愿先生在天国安好!

感恩所有相遇!愿好人一生平安!

(此时,放眼窗外,疫情下的街道分外清冷,再无车马喧嚣,只有快递小哥的身影偶尔闪过。祈愿疫情早散,玉宇澄清!)

壬寅年春月 于秋省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齐天大圣是怎样诞生的
论《西游记》与全真教之缘(陈洪、陈宏)
流觞| 刘倩:一只抢戏的猴子
妖眼看西游----揭秘《西游记》中暗藏的谜题(第2页)
第二回:西游开篇,孙悟空的出身其实污得很
孙悟空是哪里的人?可能是在中国的这个地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