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潘建华:授之以渔,引导中学生走近经典——在江苏省红楼梦学会2019年仪征年会上的发言

尊敬的苗会长,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在2018年3月加入江苏省红学会,2019年9月加入中国红学会。下面我简单汇报一下,我在教学中指导学生阅读《红楼梦》的一些做法,以及自己研读《红楼梦》的粗浅体会,不当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作者在江苏省红楼梦学会2019年年会上分享《红楼梦》研究、教学的经验和体会
 从2008年开始,江苏省高考大纲把《红楼梦》列入必读、必考篇目。十二年来,《红楼梦》考了十一次,基本固化在一道简答题,5分左右的分值。
 从那时起,我就开始系统阅读《红楼梦》,针对中学生的实际情况,紧扣高考的考点和中学语文教学的特点,把高考、文本、主流和名家四个关键词作为指导学生阅读《红楼梦》的基本出发点,不作主观臆测,不作繁琐考证,不作随意迁移。
 一切以文本为本,一切让文本说话。遇到一些没有定论而又不得不作出解释的问题,就以名家观点、主流看法为依据。
 在指导学生阅读时,我主要做了下面一些尝试:


1


 一、收集并研究高考试题。我不仅收集了江苏省高考试题,而且还收集了全国卷以及其他省市的高考试题。

作者在古代小说网微信公众号所发论文《红楼梦高考试题回眸》。

江苏省高考《红楼梦》试题一览表

时间
题型
题目
答案


2008年


简答题
《红楼梦》中写道:“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请说说“金玉良缘”、“木石前盟”的含义。(5分)
“金玉良缘”指薛宝钗有金锁,贾宝玉有通灵宝玉,两人应结成姻缘。
“木石前盟”指林黛玉前生为绛珠仙草,贾宝玉前生为神瑛侍者,两者有恩有义,今世应结成姻缘。

2009年

简答题
概括说说《红楼梦》“冷子兴演说荣国府”的主要内容。(6分)
①介绍贾府的历史与人物;
②点出贾府存在的危机;
③介绍主要人物贾宝玉的特点。

2010年

判断题
《红楼梦》中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所见判词:“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其中暗示了迎春的悲惨命运。(3分)

正确。

2011年

简答题
《红楼梦》判词:“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判词所指是谁?“优伶”和“公子”指小说中的哪两个人物?(4分)

袭人(花袭人);蒋玉菡,贾宝玉。


2012年

简答题
“若问渠侬多少恨,数完庭榭堕飘花。一声你好香消散,别院笙箫月影斜。”这首诗末两句写了《红楼梦》中哪两件事?前一件事发生在大观园中的什么地方?(4分)

黛玉辞世;  宝玉、宝钗成亲。   
潇湘馆



2013年



简答题
红楼梦》中抄检大观园时,在入画的箱子里寻出一大包金银锞子、一副玉带板子和一包男人的靴袜等物,在司棋的箱子里发现一双男子的锦带袜、一双缎鞋和一个小包袱,包袱里有一个同心如意和她表弟潘又安写的大红双喜笺。入画和司棋分别是谁的丫鬟?在处置入画和赶走司棋时,她们的主子各是什么态度?(6分)
惜春、迎春。
惜春的态度是“立逼凤姐带了去”,“或打或杀或卖”,“一概不管”。
迎春的态度是“含泪”劝司棋离开。


2014年


简答题
《红楼梦》不同的版本中,凹晶馆联诗一回,黛玉的名句,一为“冷月葬花魂”,一为“冷月葬诗魂”。请从小说情节和主题两个方面,分别说明“葬花魂”与“葬诗魂”的依据。(6分)
“葬花魂”的依据:小说中有黛玉葬花的重要情节;表达女性精神在一个时代的毁灭。
“葬诗魂”的依据:小说中多有黛玉吟诗的情节;表达对诗意消亡的哀悼。



2015年



简答题
在《红楼梦》第四十回“史太君两宴大观园,金鸳鸯三宣牙牌令”中,鸳鸯说:“天天咱们说,外头老爷们吃酒吃饭,都有一个篾片相公,拿他取笑儿。咱们今儿也得了一个女篾片了。”鸳鸯她们要取笑的“女篾片”指谁? 请结合本回情节,归纳她的性格特征。(5分)

刘姥姥。
朴实善良,善解人意;
老于世故,精明狡黠;
幽默风趣,性格诙谐;
顺从讨好,偶有反抗。



2016年



简答题
《红楼梦》“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荣国府归省庆元宵”两回中,贾政称宝玉为“无知的孽障”,“手足眈眈小动唇舌,不肖种种大承笞挞”一回中,又称之为“不孝的孽障”。请结合相关情节,说明这两处的“孽障”分别表达了贾政对宝玉什么样的感情。(6分)
“元妃省亲”前,贾政带着宝玉给各个景点题匾额、对联,宝玉文思泉涌,贾政称其为“孽障”,表面上是责怪,实际上是欣赏。“宝玉挨打”中,贾政认为宝玉在外流荡优伶,在家淫辱母婢、荒疏学业,斥之为“孽障”,表达了强烈的痛惜之情。


2017年


简答题
《红楼梦》第四十五回“金兰契互剖金兰语 风雨夕闷制风雨词”中,黛玉对宝钗说:“我最是个多心的人,只当你心里藏奸……往日竟是我错了,实在误到如今。”请说明黛玉对宝钗的认识发生变化的原因。(6分)
黛玉在行酒令时“失于检点”,宝钗私下提醒;宝钗教导黛玉要做女性“分内的事”,“看杂书不好”;宝钗关心黛玉的身体健康。


2018年


简答题
《红楼梦》“散余资贾母明大义,复世职政老沐天恩”一回中,贾母得知府中库藏已空、入不敷出的实情后,将自己多年的积蓄拿出来,以渡难关。请结合这一情节,分析贾母的形象特点。(6分)
处变不惊,性格坚强;
处置果断,能力出众;
分配得当,处事公平;
轻财重义,顾全大局。


2019年


简答题
《红楼梦》“寿怡红群芳开夜宴,死金丹独艳理亲丧”一回中,群芳行令,宝钗抽得牡丹签,上云“任是无情也动人”。请结合小说概括宝钗的“动人”之处。
容貌妍丽,行止娴静;
才能出众,处事得体;
善解人意,关怀他人。

全国卷及其它省市高考《红楼梦》试题一览表

时间
省份
题型
题目
答案


1988年


全国卷


判断题
下面对人物衣着的描写,写的是王熙凤还是林黛玉?
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


王熙凤





1991年





全国卷





填空题
下面三句是《林黛玉进贾府》中对三个人的描写。请分别写出相应的人名。(2分)
①年貌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  )
②肌肤微丰,合中身材,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  )
③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  )


①林黛玉
②贾迎春
③贾探春


2006年


安徽卷


表述题
林黛玉与薛宝钗,你更喜欢其中哪一位,请陈述理由。(6分)
要求:①对两个人物形象进行比较。②不出现常识性错误。③字数在50~70字之间。

(略)

2006年

上海卷

填空题
在括号里默写名句:
世事洞明皆学问,(          )。
(曹雪芹《红楼梦》)
人情练达即文章。



2007年



福建卷



简答题
《红楼梦》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是一个著名的情节,请简述书中宝玉、黛玉共读《西厢记》的故事。(5分)
三月桃花开,宝玉在大观园里偷读《西厢记》,黛玉来后也认真阅读记诵起来。二人还各借《西厢记》词句打趣,宝玉自比张生(我就是个“多愁多病的身”),比黛玉为莺莺(你就是那“倾国倾城的貌”);黛玉说宝玉是“银样蜡枪头”。


2009年


福建卷


简答题
简述《红楼梦》中贾珍请王熙凤到宁国府协理秦可卿丧事的原因和过程。
儿媳秦可卿死后,贾珍想把丧事办得体面些,可此时妻子尤氏犯病,不能料理事务。贾宝玉向贾珍推荐了王熙凤。于是贾珍便向邢夫人和王夫人提出请求,王熙凤也愿意到宁国府协理丧事。


2010年


湖北卷


表述题
某中学研究型学习小组举办《红楼梦》读书交流会。主题是“《红楼梦》诗词鉴赏”。请为主持人写一则开场白。
要求:①紧扣主题;②表达得体,富有文采;③不写称呼语、问候语;④不超过60字。(4分)
示例:“满纸荒唐言”,“谁解其中味”,绝世奇书《红楼梦》中的诗词也是难得的艺术瑰宝。让我们走进宝山,去欣赏它们的璀璨与绚丽吧!


2010年


福建卷


判断题
下列关于《红楼梦》的表述,是否正确?
宝玉去探望生病的黛玉。黛玉看见通灵宝玉上面的字,念道:“莫失莫忘,仙寿恒昌。”晴雯说这与黛玉项圈上的字是一对。宝玉果然看到金锁上刻着癞头和尚送的字“不离不弃,芳龄永继”。
错误(“黛玉”应为“宝钗”,“晴雯”应为“莺儿”)。


2011年


江西卷


判断题
下列关于《红楼梦》的表述,是否正确?
    贾宝玉在经历了黛玉之死、误娶宝钗、抄家等一系列人生变故后,又遭遇科举考试失败的打击,终于心灰意冷,斩断尘缘,出家做了和尚。
错误(宝玉中了第七名举人,说明科举考试没有失败)。

2011年

福建卷

判断题
下列关于《红楼梦》的表述,是否正确?
贾宝玉将北静王赠给他的一件珍宝转赠给林黛玉,林黛玉拒绝接受,说:“什么臭男人拿过的!我不要这东西。”

正确。





2012年





湖北卷





表述题
请用对偶句描述下面《红楼梦》中宝黛初会的情景,字数不超过30字。(4分)
黛玉一见,便大吃一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哪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宝玉看罢,因笑道:“这个妹妹我见过。”贾母笑道:“可又是胡说,你又何曾见过他?”宝玉笑道:“虽然未曾见过他,然我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亦未为不可。”
示例:
娇黛玉一见惊疑,似何处见过宝哥哥;
痴宝玉初识欣喜,如梦里重逢林妹妹。

2012年

福建卷

判断题
下列关于《红楼梦》的表述,是否正确?
宝玉挨打后,黛玉前来探望,两个眼睛肿得桃子一般,满面泪光,抽抽噎噎地说道:“你从此可都改了罢!”

正确。


2013年


江西卷


判断题
下列关于《红楼梦》的表述,是否正确?
在金陵十二钗正册中,王熙凤的判词是:“凡鸟偏从末世来, 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 哭向金陵事更哀。”


正确。


2013年


湖北卷


判断题

下列关于《红楼梦》的表述,是否正确?
《红楼梦》第五回,贾宝玉随贾母等赴宁国府赏梅,午间去房间休息,看见房内挂着一副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宝玉觉得这副对联蕴含丰富,十分喜爱,铭记在心。


错误(宝玉不喜欢,很讨厌)。


2013年


福建卷


简答题
阅读下面的《红楼梦》选段,回答问题。
媳妇们回说:“外头派了焦大,谁知焦大醉了,又骂呢。”
焦大因何事醉后骂人?宁国府怎样处治焦大?请复述原著相关情节。
派焦大深夜送秦钟回家。
贾蓉骂了焦大几句,叫人把他捆起来,拖到马圈里,用土和马粪塞了他一嘴。

2014年

北京卷

选择题
《红楼梦》中,两位才女中秋月下联诗,其中一位被称作“多情西施”。她所写的“冷月葬花魂”诗句,正是其诗意而悲剧的人生的写照,此才女是:
A。史湘云    B。林黛玉     C。薛宝钗     D。妙玉

B


2014年


江西卷


判断题
下列关于《红楼梦》的表述,是否正确?
贾母带刘姥姥等来到栊翠庵,黛玉拿出珍贵的成窑五彩小盖盅,奉上茶,品罢茶,黛玉令人将那茶杯另外收了。宝玉知道,这是因为刘姥姥用过,黛玉嫌脏,不要了。


错误(不是黛玉,是妙玉)。





2014年





福建卷





简答题
阅读《红楼梦》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选段,完成后面题目。
至院外,就有跟贾政的几个小厮上来拦腰抱住,都说:“今儿亏我们,老爷才喜欢,老太太打发人出来问了几遍,都亏我们回说喜欢;不然,若老太太叫你进去,就不得展才了。人人都说,你才那些诗比世人的都强。今儿得了这样的彩头,该赏我们了。”
被小厮抱住的人是谁? 引得“老爷喜欢”的有什么事? 几个小厮讨赏的结果如何? 请简述相关情节。
贾宝玉。
大观园题匾额对联,宝玉施展了诗才,众清客交口称赞,贾政心里喜欢。
几个小厮将宝玉所佩之物尽行解去。

2015年

上海卷

填空题
在括号里默写名句:
(      ),谁解其中味?
(曹雪芹《红楼梦》)

都云作者痴。



2015年



湖北卷



判断题
下列关于《红楼梦》的表述,是否正确?
“凹晶馆联诗悲寂寞”一回中,月圆之夜,湘云、黛玉相约联诗。二人越联越妙,渐入佳境,湘云出句“寒塘渡鹤影”,黛玉对出了“冷月葬花魂”。这两句诗正是湘云、黛玉各自悲剧人生的写照与象征。



正确。


2015年


福建卷


判断题
下列关于《红楼梦》的表述,是否正确?
黛玉从傻大姐儿的话里得知贾府要宝玉娶宝钗,就去见宝玉,宝玉只会傻笑。回到潇湘馆后,病情日重一日,她感到绝望,便烧了诗帕和诗稿。


正确。




2017年




北京卷




判断题
微写作
1、下列关于《红楼梦》的表述,是否正确?
大观园是《红楼梦》中人物活动的一个主要场所,正是这个众姐妹诗意生活着的“世外桃源”,造就了贾宝玉力求摆脱世俗的叛逆性格。
2、请从《红楼梦》中的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香菱之中选择一人,用一种花来比喻她,并简要陈述这样比喻的理由。(10分)
要求:依据名著,自圆其说。180字左右。
1、错误(贾宝玉的叛逆性格在进入大观园之前就已形成)。
2、示例:莲花比喻林妹妹最好,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孤高自许,目下无尘,淡雅洁净,幽香沁人。


2018年


北京卷


微写作
从《红楼梦》等文学名著中选择一个既可悲又可叹的人物,简述这个人物形象。(10分)
要求:符合原著故事情节,字数150—200字。


(略) 


2019年


北京卷


微写作
在《红楼梦》中,谁是“心清如水”的人?写一首诗或一段抒情文字赞美他(她)。(10分)
要求:写出赞美对象的姓名和特点,不超过150字。


(略)
对江苏高考试题的分析,参见拙文《<红楼梦>高考试题回眸》(2018年4月3日“古代小说网”);对全国卷以及其它省市高考试题,将在另一篇文章里加以分析。

作者在课堂上带领同学们研读红楼梦


2

 二、逐回解释《红楼梦》的回目。内容涉及到词语、成语、句式、修辞、典故、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等,还把“甲戌本”“庚辰本”“戚序本”“程乙本”等几个重要版本同一回目的不同说法放在一起比较,让学生熟悉、了解、评判优劣。
 示例1:对第一回回目“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的解释。
 ①“甄士隐”,名费,字士隐。甄费,谐音“真废(物)”;“甄士隐”,谐音“真事隐”,即将真事隐去的意思。
  ②“通灵”,指“通灵宝玉”,原是女娲补天剩下的一块顽石,后幻化为贾宝玉出生时衔在口中的“宝玉”。
 ③“贾雨村”,名化,字时飞,别号雨村。贾化,谐音“假话”;贾雨村,谐音“假语存”,或“假语村(言)”。
 ④“风尘”,比喻贾雨村漂泊江湖的境况。 
 ⑤“闺秀”,旧时称富贵人家的女儿。这里指娇杏(谐音“侥幸”),甄府丫鬟,后嫁给贾雨村为妻。

作者近照

 示例2:对第八回回目“探宝钗黛玉半含酸”中的“含酸”的分析。
 “含酸”,比喻林黛玉吃醋。宝玉去探望生病的宝钗,这让黛玉心中不悦。有黛玉两处语言描写为证:
 一是“我来的不巧了”,表面是表达歉意,弦外之音却是,我来了是不是搅了你们二人的好事,讥讽意味明显;
二是“我平日和你说的,全当耳旁风,怎么他说了你就依,比圣旨还快些”,借奚落雪雁而含沙射影,嘲笑宝玉唯宝钗之话是从。黛玉吃醋不只是因为“多心”,其实质是忌惮“金玉良缘”之传言。
示例3:对同一回目在不同版本中不同说法的比较分析。
如第五十六回,“庚辰本”作“敏探春兴利除宿弊,时宝钗小惠全大体”,“戚序本”作“敏探春兴利除宿弊,识宝钗小惠全大体”。
“时宝钗”“识宝钗”都指薛宝钗,但是表达的意思却不尽相同。“识宝钗”之“识”,是赞美薛宝钗头发长见识也长,富有远见卓识;“时宝钗”之“时”,可以解释为“时机”,也可以解释为“合乎时宜”,联系薛宝钗“藏愚”“守拙”、世故圆融的性格,读者会觉得她这样做多少有点沽名钓誉、收买人心之嫌疑,一褒一贬,天壤之别。
 针对《红楼梦》的回目问题,我先后发表了《<红楼梦>回目中的修辞格》(2019年1月30日《红楼梦学刊》),《纲举才能目张》(2019年11月26日《红楼梦学刊》)以及分六期刊发于“京江晚报”上的《<红楼梦>回目集解》等文章。

作者学生所做《红楼梦》讨论课件


3

三、把第五回“金陵十二钗”判词和“红楼梦曲”作为打开《红楼梦》这一艺术宝库的钥匙,让学生熟练背诵,掌握每一首判词和歌曲的含义。
 示例4:对“山中高士晶莹雪”的解读。
 《终身误》里,曹雪芹把薛宝钗喻为“山中高士”,说她有着“雪”一般“晶莹”高洁的志趣和品行。在中国古代文化中,“高士”指志趣、品行高尚的人,多指隐士。中国古代非常推崇这种“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的隐士文化,赞赏这种身处喧嚣环境之中,却能大智若愚、淡然处之的处世哲学。
 “山中高士”是为了对应“世外仙姝”,“山中”并非实指。如果说林黛玉作为“世外仙姝”,有几分不识人间烟火、不解人世风情的仙气和灵性,那么薛宝钗这位“山中高士”,她在人物众多、矛盾复杂的贾府,却能保持一份难得的淡定、超脱、冷静和清醒。
 有人说“山中高士”是典故,化用了明朝诗人高启的《咏梅》诗句:“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或许是吧,不过高启是赞美梅花,曹氏却是借以赞美薛宝钗孤傲高洁的精神。

作者在《红楼梦学刊》微信公众号上所刊文章

示例5:对“湘江水逝楚云飞”典故的解释。
史湘云这句判词中化用了两个典故。
一是娥皇、女英的故事。娥皇、女英是尧帝的两个女儿,姐妹俩都嫁给舜帝为妃。后来舜帝去南方巡视,死于苍梧。二妃往寻,得知舜帝已死,就在湘江边哭祭,泪洒青竹,竹上生斑,因而得名“潇湘竹”或“湘妃竹”;二妃也投江而死,因称“湘夫人”。演绎了一段非常凄美的爱情故事。
 二是楚怀王梦会巫山神女的故事。典故出自宋玉的《高唐赋》:楚怀王游览高唐观,感到困倦,白天就睡着了,梦见一个女子,说:“我是巫山之女,听说大王游览高唐观,愿为您侍寝。”怀王于是和她同寝,离开时告辞说:“我住在巫山南面险峻的高山,早上化作灿烂的云霞,傍晚变成霏微的烟雨。”后人用“巫山云雨”“朝云暮雨”来形容男女之间的欢爱之情。
这两个典故共同点在于:爱情虽然美好,却很短暂。曹雪芹化用这两个典故,就是暗示史湘云曾有过一段幸福却很短暂的婚姻生活。楚怀王梦会巫山神女,虽然短暂却能化成“朝云暮雨”;娥皇、女英哭祭舜帝,绝望之余尚能投江殉情。然而史湘云的最后结局是“云散高唐,水涸湘江”,高唐的云散了,湘江的水干了。史湘云不仅没有“朝云暮雨”的未了情,而且连投江去死都不可能。

作者学生所做《红楼梦》讨论课件

示例6:对“凡鸟偏从末世来”中“析字”手法的分析。
王熙凤判词中多处使用了“析字”手法,“凡鸟”是其中一处。把“凡”和“鸟”组合在一起,就变成了繁体字“鳯”。这个典故最早见于《世说新语》:
 “嵇康与吕安善,每一相思,千里命驾。安后来,值康不在,喜出户延之,不入,题门上作“凤”字而去。喜不觉,犹以为欣。故作凤字,凡鸟也。”
 曹公化用这个典故,通常解读有两个作用:一是点出王熙凤的名字,二是讥讽王熙凤是个平庸的人。笔者认为第二点说法值得商榷,而且还有第三个作用,就是照应图画中“雌凤”的形象。
 在古代传说中,凤凰是百鸟之王,雄的叫凤,雌的叫凰。曹公不可能不懂这样的生活常识,他为什么要把王熙凤比作“雌凤”呢?
 所谓“雌凤”,通俗一点说,就是女人中的男人。我们由此联想到秦可卿临死前对王熙凤的评价,说她是个“脂粉队里的英雄”,是贾府那些“束带顶冠的男子”比如贾珍、贾琏之辈“万不及一”的。只可惜“凡鸟偏从末世来”,王熙凤生不逢时,面对即将融化的“冰山”——已经败落的贾家和王家,她又能奈何呢!所以把王熙凤比作“凡鸟”,实际寄寓了曹公对这个人物既爱又恨、既欣赏又同情的复杂感情。
围绕“金陵十二钗”的判词和曲词,我写了一组文章。《“金陵十二钗”判词中“典故”集解》,发表在2019年3月6日《红楼梦学刊》上;《“金陵十二钗”判词中“析字”集解》,发表在2019年4月9日《红楼梦学刊》上;《从判词看“金陵十二钗”的结局》,发表在2019年9月15日《红楼心语》公众号上;《问题导读:“金陵十二钗”的判词和曲词》,发表在2019年8月19日《红楼心语》公众号上。

作者在《京江晚报》所发论文《红楼梦人物导读之史湘云》


4


四、引导学生在熟读文本的基础上,采用“系统树”“列图表”等方法,建构《红楼梦》人物和情节两大系统的“思维导图”。
 人物系统一共五十多人。包括“金陵十二钗”正册、副册和又副册中的主要人物,有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王熙凤、贾探春、贾元春、贾迎春、贾惜春、李纨、妙玉、秦可卿,有香菱、平儿、薛宝琴、邢岫烟、尤二姐、尤三姐、袭人、晴雯、鸳鸯、紫鹃、司棋、麝月、小红、芳官等。
 其他女性形象有贾母、王夫人、邢夫人、尤氏、赵姨娘、薛姨妈、夏金桂等。
 男性形象包括贾宝玉、贾政、贾赦、贾珍、贾琏、贾环、贾蓉、薛蟠、秦钟、林如海、甄宝玉、柳湘莲、蒋玉菡、茗烟、焦大等。
还有线索人物甄士隐、冷子兴、贾雨村、刘姥姥等。

作者学生所做《红楼梦》讨论课件

情节系统如第一回“通灵宝玉与木石前盟对照表”,第二回“贾府人物关系图”、“大仁大恶之人一览表”,第三回“林黛玉进贾府路线图”,第四回“四大家族一览表”,第五回“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路线图”、“金陵十二钗判词、曲词一览表”,第七回“冷香丸制作材料表”,第八回“通灵宝玉与金锁对照表”,第十七回“游园题额路线图”、“大观园主要景点对照表”,第二十二回“元宵猜灯谜对照表”,第二十三回“入住大观园一览表”,第三十三、第三十四回“宝玉挨打,众人态度对照表”,第三十七回“海棠结社别号一览表”,第四十回“众人笑态对照表”,第四十一回“宴游大观园路线图”,第六十三回“群芳抽花签对照表”,第七十回“咏柳絮词对照表”,第七十四回“抄检大观园路线图”等。

示例7:薛宝钗其人其事(前八十回)一览表

回目
故事
第四回
宝钗家世;幼年宝钗;宝钗进京;宝钗进贾府,住梨香院。
第五回
众人眼中的宝钗;宝钗判词;曲词《终身误》。
第七回
“冷香丸”;宝钗不喜欢花。
第八回
宝玉眼中的宝钗(穿戴、外貌、性格);宝钗的金锁与宝玉的通灵(“金玉良缘”的由来);宝钗关心宝玉,黛玉“含酸”。
第十八回
宝钗题匾额及应制诗;宝玉题诗,宝钗让他改“玉”为“蜡”。

第二十回
宝钗讽刺宝玉不知“绿蜡”典故;宝钗劝宝玉别和李嬷嬷计较;贾环掷骰子耍赖,宝钗制止莺儿;宝钗怕宝玉教训贾环,替贾环掩饰;宝钗与宝玉一起来看湘云,黛玉生气;湘云对黛玉说,“你敢挑宝姐姐的短处,就算你是好的”。
第二十一回
袭人规劝宝玉,宝钗觉得她“有些识见”,“言语志量深可敬爱”。


第二十二回
贾母喜宝钗“稳重和平”,为她过生日;宝钗知贾母喜欢热闹,点了《西游记》;宝钗吟《寄生草》,宝玉称她“无书不知”,引来黛玉讥讽;凤姐说戏子像一个人,宝钗知道(像黛玉),却不说出来;宝玉参禅作偈语,宝钗说自己是“罪魁”;元妃送来灯谜,宝钗猜着了,却说难猜;宝钗作灯谜,谜底为“更香”,贾政觉得“不祥”。
第二十三回
宝钗在大观园住蘅芜苑。

第二十五回
凤姐取笑黛玉,“怎么还不给我们家作媳妇?”黛玉要走,宝钗劝阻;宝玉省了人事,黛玉念“阿弥陀佛”,宝钗打趣道:“如来佛……又管林姑娘的姻缘了”。
第二十六回
宝钗来看宝玉,不仅晴雯抱怨,而且也招来黛玉误会。

第二十七回
宝钗来看黛玉,见宝玉走进潇湘馆,怕黛玉嫌疑,抽身回去;宝钗扑蝶;宝钗听到红玉坠儿的私密话,为了避嫌,使“金蝉脱壳”计,故意说:“颦儿,我看你往那里藏!”


第二十八回
宝玉让宝钗作证,宝钗婉拒,王夫人说“到底是宝丫头,好孩子,不撒谎”;宝钗因母亲说过“金锁是个和尚给的,等日后有玉的方可结为婚姻”等语,总远着宝玉;端午节元妃赏赐,宝钗宝玉礼物一样;宝玉要看宝钗的红麝串子,他对宝钗的雪白酥臂动了羡慕之心;宝玉觉得宝钗“比林黛玉另具一种妩媚风流”;宝钗关心宝玉,让他别站在风口。
第二十九回
贾母去清虚观打醮,对宝钗说“你也去,连你母亲也去”;宝钗说湘云也有金麒麟,黛玉讽刺她“惟有这些人带的东西上越发留心”。
第三十回
宝玉说“怪不得他们拿姐姐比杨妃,原来也体丰怯热”,宝钗听后大怒;宝钗借训斥靛儿,“机带双敲”奚落宝玉;宝钗借“负荆请罪”讥讽宝黛。
第三十一回
宝钗笑湘云“好憨”,“再不想着别人,只想宝兄弟”。


第三十二回
湘云说“这些姐姐们再没一个比宝姐姐好的”;袭人说“宝姑娘也说过一回”(劝宝玉谈仕途经济),宝玉抬脚就走;袭人说“宝姑娘叫人敬重,……真真有涵养,心地宽大”;宝钗同情湘云在家里的处境;宝钗安慰王夫人,说金钏是“失了脚掉下去的”,“也不过是个糊涂人,也不为可惜”,“不过多赏他几两银子发送她”;宝钗拿出新做的两套衣服给金钏装殓。

第三十四回
宝玉挨打,宝钗来探望,说“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自知口误,不觉红脸;宝钗批评宝玉,“到底宝兄弟素日不正,肯和那些人来往,老爷才生气”;宝钗怀疑薛蟠告状,薛蟠说“你这金要拣有玉的才可正配,……你自然如今行动护着他”,宝钗被气哭。

第三十五回
宝钗讨好贾母,说“凤丫头凭他怎么巧,再巧不过老太太去”;贾母夸奖宝钗“从我们家四个女孩儿算起,全不如宝丫头”;宝钗让莺儿用金线给宝玉打络子;王夫人送来两碗菜,袭人不好意思,宝钗说“这就不好意思了?明儿比这个更叫你不好意思的还有呢”。


第三十六回
宝钗见机导劝宝玉,宝玉生气,说“好好的一个清净洁白女儿,也学的钓名沽誉,入了国贼禄鬼之流”;袭人为宝玉绣兜肚,宝钗拿起针来,替她代刺;宝玉随便睡着在床上,宝钗坐在身旁做针线,旁边放着蝇帚子;宝玉在梦中喊骂“什么是金玉姻缘,我偏说是木石姻缘!”宝钗不觉怔了;湘云要回去,宝钗怕她回去晚了受气,催她快走。



第三十七回
宝钗在海棠诗社别号是蘅芜君;宝钗戏送宝玉别号“无事忙”“富贵闲人”;宝钗《咏白海棠》,其中名句“淡极始知花更艳”;李纨评宝钗诗“含蓄浑厚”,名列第一;湘云要作东,宝钗说“你家里你又作不得主,一个月通共那几串钱,你还不够盘缠呢”;宝钗从自家拿来螃蟹和酒,湘云很感激;宝钗与湘云谈诗,认为立意最重要,诗题不要过于新巧,最不喜限韵;宝钗与湘云商量菊花诗题目;宝钗对湘云说,会写诗“算不得什么,还是纺绩针黹是你我的本等。……于你我深有益的书看几章是正经”。
第三十八回
贾母夸宝钗“细致,凡事想的妥当”;宝钗提议“枕霞旧友”为湘云别号;宝钗题“忆菊”“画菊”诗;宝钗题“咏螃蟹”诗,被众人誉为绝唱。
第四十回
宝钗房间“雪洞一般,一色玩器全无”,贾母说“使不得……房里这样素净,也忌讳”;黛玉行令说“良辰美景奈何天。”宝钗听了,回头看她。


第四十二回
宝钗对黛玉说“你跪下,我要审你”,问黛玉行令时说的什么;宝钗对黛玉说“作诗写字……原不是你我分内之事,……你我只该做些针黹纺织的事才是,……最怕见了些杂书,移了性情,就不可救了”;宝钗说“颦儿这促狭嘴,他用‘春秋’的法子,将市俗的粗话,……再加润色比方出来”;宝钗谈绘画,为惜春开绘画用的材料;宝钗讥讽宝玉“无事忙”“不中用”;
第四十四回
平儿被凤姐打,宝钗劝平儿“你是个明白人,……她可不拿你出气,难道倒拿别人出气不成?”
第四十五回
宝钗日间至贾母王夫人处省候两次,每夜灯下女工必至三更方寝;黛玉犯病,宝钗前来探望,劝黛玉不必作“司马牛之叹”,又派人送来燕窝。
第四十七回
薛蟠被柳湘莲打,宝钗说“这才好呢”,不让派人寻拿柳湘莲。


第四十八回
薛蟠要外出游艺,宝钗赞成并说服薛姨妈;宝钗带香菱进大观园,和自己一起住;香菱让宝钗教学诗,宝钗说她“得陇望蜀”;香菱学诗,诸事不顾,宝钗“见她这般苦心,只得随她去了”;宝钗笑香菱学诗“成个呆子了”“定要疯了”;宝钗对宝玉说,“你能够像她(香菱)这苦心就好了,学什么有个不成的”,宝玉不答;宝钗说香菱“真是诗魔了”,担心她“学不成诗,还弄出病来”。

第四十九回
香菱向湘云请教,两人高谈阔论,宝钗说“呆香菱之心苦,疯湘云之话多”,叫人笑话“不守本分”;贾母送宝琴斗篷,宝钗开玩笑说“老太太这么疼她”“我就不信我那些儿不如你”;宝钗说湘云“虽然有心,到底嘴太直了”;宝钗与黛玉情同姐妹,让宝玉及众人都觉得意外。
第五十回
宝钗与众姐妹联句。
第五十一回
宝钗评宝琴有两首怀古诗史鉴上“无考”,黛玉说未免“胶柱鼓瑟”。
第五十二回
宝钗戏称湘云是“诗疯子”,香菱是“诗呆子”;
第五十五回
凤姐生病,王夫人让宝钗与探春、李纨管理大观园;凤姐说宝钗是“拿定了主意,‘不干己事不张口,一问摇头三不知’”。

第五十六回
宝钗说探春“才办了两天时事,就利欲熏心,把朱子都看虚浮了”;平儿提议让莺儿母亲来大观园侍弄花草,宝钗说“这会子我又弄个人来,叫那起人连我也看小了”;宝钗采取承包制管理大观园,省事省钱,又调动了积极性,深得众人拥护。


第五十七回
宝钗知邢岫烟家业贫寒,便暗中“体贴接济”;宝钗见岫烟裙上有个碧玉珮,对她说“这些妆饰原出于大官富贵之家的小姐……咱们如今比不得他们,总要一色从实守分为主”;薛姨妈夸奖宝钗,“有了正经事就和他商量,没了事幸亏他开开我的心”;宝钗与黛玉开玩笑,说让黛玉嫁给她哥哥;湘云捡到一张当票,原来是邢岫烟把棉衣当了盘缠,宝钗不许声张。

第六十二回
宝钗对宝玉说“你只知道玫瑰露和茯苓霜两件,……殊不知还有几件比这两件大的呢。……若叨登出来,不知里头连累多少人呢”;宝玉(宝琴、平儿、岫烟)生日,众人作“射覆”游戏,宝玉和宝钗对了点子,宝钗覆“宝”字,宝玉根据诗句“敲断玉钗红烛冷”射“钗”字。
第六十三回
宝钗抽签,签上画着牡丹,题着“艳冠群芳”,下面又有一句唐诗“任是无情也动人”。

第六十四回
宝钗对黛玉说“自古道‘女子无才便是德’,总以贞静为主,女工还是第二件。其余诗词,不过是闺中游戏”;宝钗评黛玉《五美吟》“命意新奇,别开生面”。


第六十七回
尤三姐自刎,柳湘莲不知所终,宝钗听了,并不在意,说“这也是他们前生命定”;宝钗把薛蟠带回的物品一份一份分配好,让下人送往各处;黛玉睹物思乡,宝钗安慰她保重身体;宝钗送贾环东西,赵姨娘夸奖宝钗,“想的这么周到,真是大户人家的姑娘,又展样,又大方,怎么叫人不敬服呢”。

第七十回
黛玉要大家作桃花诗一百韵,宝钗说“使不得,从来桃花诗最多,纵作了必落套”;宝钗以柳絮为题,作《临江仙》,其中名句“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宝钗放风筝,是“一连七个大雁的”。
第七十四回
凤姐对王善保家说,“要抄检只抄检咱们家的人,薛大姑娘屋里,断乎检抄不得的”。
第七十五回
宝钗离开大观园,对李纨说,“落什么不是呢,……你又不曾卖放了贼”。
第七十六回
湘云对黛玉说,“可恨宝姐姐,姊妹天天说亲道热,……到今日便弃了咱们,自己赏月去了”。

第七十八回
王夫人对凤姐说,“她(宝钗)这去必有原故,敢是有人得罪了她不成?那孩子心重,亲戚们住一场,别得罪了人,反不好了”;凤姐说,“我想薛妹妹此去,想必为着前时搜检众丫头的东西的原故”;王夫人、凤姐挽留,宝钗说明搬出大观园的理由;宝玉发现蘅芜苑冷清凄凉,很是伤感。
第七十九回
宝钗观察夏金桂有“不轨之心”,每随机应变,暗以言语弹压。
第八十回
夏金桂、薛蟠殴打香菱,薛姨妈想把香菱卖掉,宝钗把香菱留在自己身边。

示例8:元宵节众人猜灯谜对照表(第二十二回)

人物
谜语
谜底
寓意
贾母
猴子身轻站树梢。
荔枝
“荔枝”与“离枝”谐音,暗示贾府“树倒猢狲散”
贾政
身自端方,体自坚硬。虽不能言,有言必应。
砚台
比喻贾政性格端正方直,也暗示这些预言都将应验。
元春
能使妖魔胆尽摧,身如束帛气如雷。一声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
爆竹
比喻元春以及贾府声势显赫,但转瞬即逝。
迎春
天运人功理不穷,有功无运也难逢。因何镇日纷纷乱,只为阴阳数不同。
算盘
比喻迎春人生纷乱,任人摆布。
探春
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最堪宜。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
风筝
比喻探春远嫁不归。
惜春
前身色相总无成,不听菱歌听佛经。莫道此生沉黑海,性中自有大光明。
海灯
暗示惜春出家为尼,独守青灯。
宝钗
朝罢谁携两袖烟,琴边衾里总无缘。晓筹不用鸡人报,五夜无烦侍女添。焦首朝朝还暮暮,煎心日日复年年。光阴荏苒须当惜,风雨阴晴任变迁。
更香
暗示宝钗婚后孤凄寡居的生活。
贾环
大哥有角只八个,二哥有角只两根。大哥只在床上坐,二哥爱在房上蹲。
枕头
兽头
“枕头上房伴兽头”,寓意“人亡”,与贾母所作“猴子身轻站树梢”暗示“家破”相对,也与“家亡人散各奔腾”的谶语相呼应。

作者组织学生在课堂上研读红楼梦


5

 五、精心挑选每一回中精彩的人物语言,然后要求学生查资料、写评点,在课堂上讨论交流。学生写,我也写,目前已写到第三十回。
 示例9:“据我看来,第一件,无朝代年纪可考,第二件,并无大贤大忠理朝廷治风俗的善政,其中只不过几个异样女子,或情或痴,或小才微善,亦无班姑蔡女之德能。”(第一回)
 点评:这是空空道人对“石头”说的话。空空道人认为,《石头记》的情节是虚构的,“无朝代年纪可考”;主题是微不足道的,只是写了几个“或情或痴,或小才微善”的“异样女子”而已。既没有记录“大贤大忠理朝廷治风俗的善政”,也没有宣扬“班姑蔡女之德能”。
 班姑指班昭,因为写了《女诫》而被奉为封建社会“女德”的典范。蔡女指蔡琰、蔡文姬,因为写作《胡笳十八拍》《悲愤诗》等诗歌而被誉为“才女”。所以,空空道人断言:“世人不爱看”《石头记》。其实,空空道人的看法,不过是“世之一腐儒”的看法,代表的是世俗之人的“腐言”(脂砚斋语)。
 示例10:“谁知这样钟鸣鼎食之家,翰墨诗书之族,如今的儿孙,竟一代不如一代了!”(第二回)
 点评:这是冷子兴对贾雨村说的话。“钟鸣鼎食之家,翰墨诗书之族”指贾府。“钟鸣鼎食”,形容生活豪华气派。古代豪门贵族吃饭时要奏乐击钟,用鼎盛着各种珍贵食品。
 “翰墨诗书”,形容饱读诗书。“一代不如一代”,如果把宁、荣二公(贾演、贾源)看作贾府的第一代,那么贾代化、贾代善就是贾府的第二代,贾敬、贾赦、贾政是贾府的第三代,贾珍、贾琏、贾珠、贾宝玉是第四代,贾蓉、贾兰是第五代。
从第三代开始,贾府的败落之象已见端倪。到了第四、第五代,子孙中已是“安富尊荣者尽多,运筹谋画者无一”(冷子兴语)。
作者学生所做《红楼梦》讨论课件
此外,还组织一些竞赛活动,如背诵《红楼梦》诗词,朗诵《红楼梦》诗词,《红楼梦》知识竞赛等。以上做法,目的就是变着花样调动学生阅读《红楼梦》的兴趣,让他们对文本保持热情和关注,从“被迫”阅读到“喜欢”阅读。
 我从2016年开始写作《红楼梦》研究文章。镇江有个《京江晚报》,编辑为我专门安排一个栏目,叫“红楼梦阅读札记”。因为有了编辑的鼓励和支持,我才一直坚持下来。
 在《红楼梦》研究方面,我给自己确定的方向是:《红楼梦》与高考、《红楼梦》与中学生阅读、《红楼梦》与中学语文教学等问题的思考和探索。
 目前,我已经发表习作四十多篇。2019年,我发表习作十余篇,其中有五篇发在《红楼梦学刊》上。
 这些文章,自我评价是没有什么“新意”,更无标新立异之说,与纯粹意义上的学术研究差距甚远,充其量就是读书札记而已,目的就是为学生阅读《红楼梦》铺路搭桥。
所以,不当之处、浅陋之处一定很多,敬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谢谢!


作者简介:

      潘建华,中国红楼梦学会会员,江苏省镇江中学高级教师,镇江市学科带头人。致力于《红楼梦》与高考、《红楼梦》与中学生阅读、《红楼梦》与中学语文教学等问题的思考和探索,先后在《红楼梦学刊》《古代小说网》《语文报》《红楼心语》《红楼文苑》《京江晚报》等公众号及报刊上发表文章四十余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史湘云在大观园为什么没有固定住所?因为她不够格!
《红楼梦》前四十回选择判断题
江苏高考名著阅读简答题汇编《红楼梦》
台大欧丽娟《红楼梦》公开课全部笔记
名著阅读:《红楼梦》导读(精品转载)
红楼梦重点情节简答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