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赵建忠:新时期红学的重要推动者——深情缅怀胡文彬老师


编者按

惊悉胡文彬先生仙逝,深感哀痛。本号特刊发赵建忠、吴敢两位教授的纪念文章,以表哀思。

公元2021年五一劳动节,我得知了胡文彬老师于当日下午14:22分去世的噩耗。勤勤恳恳为红学事业劳动一生的他再也不能劳动了!消息公布后,立即引起了全国红学研究者、爱好者的哀悼、缅怀。

胡文彬先生

文彬老师去世,我既有心理准备又觉得很突然。自1989年我到中国艺术研究院读红学研究生,直到今年春节,30多年我们师生间联系一直没中断。但出了正月,我发给他的微信,发现不像从前能及时得到回复,虽感觉异常,但也没多想,认为他忙。

他也确实忙,听天津红友说要去北京拜访他,但他以忙于写作为由谢绝了,这确实有些反常,因为以往他无论多忙都会热情接待红友的到访。后来又传出他生病的消息,我总觉得换季时节老年人在所难免。

不久我主编的《红楼梦与津沽文化研究》出版,按例给他快递并发了条微信告知,还得到他回复说已收到,这样我就没太在意,我甚至还向咨询的红友们解释说,文彬老师身体没什么大毛病,应该很快就能恢复。

作者与胡文彬先生合影

谁知不久,就传来了文彬老师患胰腺癌的糟糕消息,并且一发现已是晚期住医院治疗了。开始我曾想赴京看望他,但与中国红楼梦学会领导层及家属沟通后,都认为当时病情还向文彬老师本人隐瞒,如果大家都去医院探望,会引起他的警觉,加重他的精神负担,反而事与愿违,不如到时根据情况再说。

所以那些日子我和一些红学师友都没去医院,反正他刚住院,听说人还算清醒,总不至于那么快就发生我们不愿看到的事情。当然这只是我的美好愿望,相信也是全国红学研究者、爱好者的共同愿望。

 但噩耗五一节下午就传来了!他从住院到去世,不过两、三个月时间,这令人情何以堪?

胡文彬先生

近年以来,中国红学界叠遭巨创,周汝昌、冯其庸、李希凡、郭豫适、张锦池、孙逊等著名红学家先后辞世,有的比文彬老师年长,是他的前辈,有的比他年轻,算同代学人。这些著名红学家在不同时期尤其是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都对红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同程度贡献,他们的治红业绩,将永垂红学史册。但毫无疑问,文彬老师是新时期红学的重要推动者和中流砥柱。且看:

文彬老师是《红楼梦学刊》创刊人之一,名列1979年创刊号的30位编委,他还是5位常务理事之一(另4位老师是冯其庸、刘梦溪、周雷、蔡义江)。

《红楼梦学刊》是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的国家级核心学术刊物。自创刊以来,坚持严谨的学术态度,在追求高水平、高品位的同时兼顾普及性,既有较高的学术水准,又有一定的趣味性、可读性,长期以来深受全国古典文学研究者和广大红学爱好者的欢迎。主要发表研究《红楼梦》的思想、艺术、版本、成书、作者生平家世、脂评、评点、红学史、文物资料考证等方面的学术论文,具有非常高的专业水准和学术品位。

《胡文彬点评红楼梦》

文彬老师是中国红楼梦学会创会人之一,他协助张锦池老师为1980年在哈尔滨师范大学召开“首届全国《红楼梦》学术研讨会”并同时成立中国红楼梦学会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中国红楼梦学会的宗旨是:“团结和组织全国红学工作者,积极开展学术研究和国内外业务交流活动,为推动我国《红楼梦》研究事业的发展而努力”;

文彬老师积极支持并具体参与了“首届全国中青年学者《红楼梦》学术研讨会”在天津师范大学的召开。《红楼梦》研究事业的发展,其中梯队建设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文彬老师奖掖、提携后进在红学界有口皆碑,为团结全国中青年《红楼梦》学者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如今活跃在新时期红学前沿的一大批中青年红学专家,有很多都是在他的具体帮助下脱颖而出的。

我的处女作《红楼梦续书研究》正是文彬老师作序推荐出版的。此外,文彬老师还能平等对待民间红学研究者,为他们的《红楼梦》研究著作出版写序推介。

《胡文彬谈红楼》

文彬老师在红学界的著作最多,自1974年发表第一篇红学论文至今,已发表有关红学的论文、随笔、序跋等数千篇,出版红学方面的专著、编著、文献资料汇编等近40部,内容涉及《红楼梦》作者、版本、文本阐释、题咏评点、翻译传播、影视改编、红楼工艺、红学史等领域,可谓著作等身。

吕启祥老师曾说过,归拢起来可以建一个“胡文彬文库”。其代表性著作有《红楼梦与中国文化论稿》《程伟元与红楼梦》《列藏本石头记管窥》《红楼梦与台湾》《红楼梦探微》《红楼人物谈》《冷眼看红楼》《感悟红楼》《红楼放眼录》《世纪回眸》《红楼梦在国外》等。还汇编出版了《红楼梦叙录》《红楼梦子弟书》《红楼梦说唱集》 等资料。参与了新校注本《红楼梦》的校订、注释工作,参与了《红楼梦大辞典》的初始编辑和修订工作。

《台湾红学论文选》

为了使国内学者加深对世界红学研究的了解,促进海内外红学界的学术交流,文彬老师和周雷老师搜集相关资料,先后编选、出版了《台湾红学论文选》《海外红学论集》《香港红学论文选》《红学世界》等,为封闭已久的红学界打开一扇窗子。

文彬老师全程参与了87版《红楼梦》电视剧的拍摄,担任副监制。还以学术指导身份参加赴台湾展出的“《红楼梦》文化艺术展”,对《红楼梦》研究及传播做出了巨大贡献。

文彬老师还曾担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红楼梦学会副会长、中国红楼梦学会顾问、中国红楼梦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等重要红学职务,为当代红学的队伍建设、学术活动、学科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胡文彬先生

文彬老师是东北人,心直口快,遇到相关问题与同行常有争吵。人无完人,重要的是,这些都不影响他作为新时期红学重要推动者的红学史地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和胡文彬教授的一面之缘
痛别!胡文彬先生离世……多位知名演员悼念
27岁女孩续写红楼梦 结局揭秘红学界难题
谨以芜文四则,再悼胡文彬先生​!
红楼梦不是曹雪芹写的,那是谁写的?
如何评价红学家周汝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