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学校的儿童

最近在教初一孩子快板课,对待孩子们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很是头大。

从书中似乎也没有找到答案,是理论没有读透,还是实践不够,也是不得而知。

从我上学时的心理活动来看的话,我想象每一个行为都被老师和同学们关注到,不知道这是不是学生的普遍心理现象呢?

从这本书中我感觉是这样子的,每个人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世界,每个人的行动都是根据外界来调整的。也就是说我认为他们是这样看待我,或者说他们会怎样看待我,然后我就有这么一个心理活动,以此来调整自己的行为。

所以在学校,老师不应该批评学生,这样只能让他们认为不适合上学,并以一种悲观消极的态度对待学业。应该是对学生宠爱,让他在学习中得到好处,他们自然就会加倍努力。

然而现实中大部分有效的教育方式就是批评,及时制止孩子错误的行为。

这里让我想到的是张呈祥,他学习的动力几乎来自我们的逼迫,从他的学习成果我感受到的是他并没有真正的喜欢相声。至于他为什么选择坚持下去,我想在这里对他来说是相对比较自由轻松的。他要的仅仅是不辛苦的环境,无所谓在哪做什么学什么,这几天和他的接触来看,他的性格并没有发生改变,仍然是爱狡辩,不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至于他表现出来的有礼貌、听话也都是驯养的结果,他改变的只是行为,但心里的本性仍然没有改变。

当然改变也是循序渐进的过程,他还很小,路还很长。

分析的过多,可能也是我偏见认知吧。

学生在学校的表现老师也一般会追溯到他的家庭,比如以家访的方式。但在无法解决问题的时候,老师和家长都把问题归咎于遗传。就是找到了问题的根本,但又无法解决,目的就是让自己心里舒服一点,但往往只是空悲切。

这并不能改变什么,反而会加重老师家长孩子们这种偏见认知,以后遇到此类问题,只用遗传解释,逐渐的就会给自己营造出了一个万事不对归咎遗传的环境。

即使有一天学生换了学校这种遗传假说仍然存在。

但从个体心理学来看,遗传并不是决定孩子的唯一因素,重要的是精神层面的暗示。比如我学数学不好,这件事来源就是小学一年级的时候,老师手把手教我做数学试卷,我仍然没有满分。仅仅是这段回忆,就让我把数学不好归咎于天生,每当我遇到数学计算的时候,我就会变得懒于思考,虽然现在知道问题的根源,但几十年的思维习惯改变也是相当困难的。

当我们作为家长老师或者伴侣的时候,我们不应该否定学生(孩子、伴侣),这样只会加深他们对自己创造的保护壳,让他们自己在心理不断强化“我就是这样笨 这样蠢 就是天生的”等等诸如此类的认知偏见。

所以接下来的教学中,我要避免说这些“孩子们不喜欢快板课、是被迫的选择”,这样的话只会强化他们起初的观念。我要在课堂上多鼓励他们,让他们获得成就感,让孩子们在一个成功的激励下不断获得新的知识,这才是教育的目的,包括伴侣朋友之间的相处也是如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感悟
《嗝嗝老师》让我回忆起并不美好的学生时代
学习动力之四:自主学习
关于武钢三中,你不知道的事
谁说女孩学不好数学?把这篇文章甩给他~ | 亲子时间小组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良心退休老先生:数学掌握1张表!我班44个150!哪里还用去补课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