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考名著个性化解读——《红楼梦》(4)

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鲁迅

说实话,读《红楼梦》我是不喜欢想太多了,当《红楼梦》成为“红学”的时候,就有太多的智者大家去探究它的奥秘了。我不否认,曹雪芹耗尽一生血泪而完成的这部著作有着无穷的奥秘值得大家去探究、去发现,但是我就是不太喜欢。偶尔读一些有关《红楼》的文章或书籍,我只是当做一种乐趣,而不是切身的感受。我更愿意从人性的角度去看《红楼梦》中的诸多人物。

《红楼梦》无疑是一场悲剧,鲁迅先生认为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那么什么才是“人生有价值的东西”呢?我想笼统的说就应该是“美好”吧。当“美好”不能延续,烟消云散的时候,就是悲剧了。《红楼梦》中林黛玉的命运是悲剧,幼年丧母,寄人篱下,荷锄葬花,焚稿断情。她泪尽时魂归离恨天,才情、高洁、美貌等一切皆烟消云散,留给世人无限唏嘘。

其实仔细想来,薛宝钗似乎更具悲剧意味。林黛玉起码还能耍耍小性子,起码还能对着宝玉或嗔或喜,而宝钗呢?把一切藏在心底。我不想谈宝钗身上封建意识的痕迹,我觉得这个帽子太重,扣在一个小姑娘的头上似乎有些不妥,我只看到宝钗有才、有德、善解人意、冷静清醒,所以那些批判宝钗的人像是吹毛求疵。想想宝钗的家境,我们便不难理解宝钗的苦衷。

我认为经典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只是能够引发我们心灵上的共鸣。我们不能以自己以及自己所处时代的标准去评价那些人物的品质和性格。任何人都不能是跨时代的,任何人也都不能超越时代地活着。宝钗有志向,能说她错吗?宝钗善变通,能说她奸诈吗?我们可以拿宝钗和王熙凤稍作比较,两人的共同之处是都有才干,但是王熙凤会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宝钗似乎就做不到了。她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达到她心中的“美好”,她心中的“美好”具有时代性,就像我们心中的“美好”也有时代性一样。谁又能保证我们现在所追求的就是人类永远所追求的呢?

所以宝钗的理想破灭,也是她具有的“美好”的毁灭,是悲剧。

若要分析宝钗悲剧的原因,我想无非一下几个方面:

性格原因。黛玉出神书香门第,是文人之女,自命清高,心高气傲;宝钗出身商人家庭,沉着冷静、性格温和。黛玉更加写意;宝钗更加写实。黛玉以情为重;宝钗以理为高。待遇的悲剧源于性格,宝钗也是如此。努力克制自己,以合所谓道义,最终理性压到了人性,宝钗也是痛苦的,也造成了最后的悲剧。

时代原因。明清时期是一个新思想萌芽的时代,这就必然在人的心中形成一组矛盾,礼教与人性之间的矛盾。宝钗就是一直处于这种矛盾中的,她服用“冷香丸”就是一种象征。任何人都很难轻易压制自己作为人的本性的,宝钗在努力的压制着,决定她命运的也只能是看理智战胜情感还是情感战胜理智。我想宝钗这种内心的纠结和矛盾要比黛玉痛苦的多。很多人认为宝钗是一个被封建礼教毒害至深的女子,但我不愿意这么想,因为宝钗不是祥林嫂,宝钗有思想、有情趣、有才华、有追求。我更愿意认为他就是一直处于这种矛盾纠结之中,也许她也想过突破,但是最终没有勇气去做罢了。其实我们自己的生命中不也是如此吗?总会因为某些道理而纠结着、矛盾着。宝钗的悲剧比黛玉更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红楼梦》导读
林黛玉和薛宝钗的悲剧命运殊途同归,曹雪芹有何深意?
《红楼梦》中薛宝钗人物形象分析
旧文选读 | 贾迎春:不闻永昼敲棋声
87版红楼梦与后四十回“黛玉之死”:一个是灾害,一个是悲剧
《红楼梦》宝黛爱情悲剧探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