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文言文重点虚词用法规律归纳口诀

有不少同学在文言文虚词理解上比较困惑。其实我们考的是选择题,只需要判断两个词用法和意义是否相同,这样的话,根本就不难。不要去背那些辅导材料上的总结,太多也太乱。化繁为简,找到规律,这个3分必须拿在手里。

下面的内容不一定全面,但是基本上涵盖了高考涉及的所有用法。大家认真研究,相信以后再做这道题就不会出错了。

1、而

“而”字表关系,辨别很容易。并列可颠倒,顺承先后序。主语后是假设,修饰为状语。递进不可逆,转折依句意。若不连接两词组,不是连词莫要疑。

2、乎

句末表语气,名词前等于“于”。叠词后是样子,停顿往往是独立。

3、乃

于是最常见,转折译“竟然”。代词是“你的”,句中表判断。

4、其

主谓之间表语气,其其连用是选择,问句句首是“难道”,代词记住一人称。

5、所

为所连用被动句,后加动词变名词,若是见到两“所以”,一为原因一凭借。

6、为

为字用法比较多,名词前面是动词,后加人名或“之”“其”,应该译作“给”或“替”,与“所”连用是被动,若在句末表语气。

7、焉

问句句首疑问词,陈述句末语气词,动词后面作兼词,叠词后面“的样子”。

8、以

做连词连词组,判断关系同于“而”,做介词带宾语,考虑意思据文意。动词用法很简单,词类不同排除去。

9、于

试卷当中考查“于”,用做介词不怀疑,词性相同看词义,典型例句记心里。(此处典型例句我指的是“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10、与

这个词的用法,请大家记住几个例句:①吾与点也。②与尔三矢,尔其勿忘乃父之志。③与嬴而不助五国也。④彼与彼年相若也。高考中基本上就是这几个意思。记住这四个例句的意思,再作区分就很简单了。

11、则

“则”这个字只要记住两个特殊用法就可以了。一个是表转折,例句“于其身也,则耻师焉”。第二个是表判断。其他的都是“于是,就”。

12、者

与“也”搭配是判断,定语后置要分清。

13、之

主谓之间是取独,宾语前置做标志。与“者”连用成定语,最为常见就是“的”。

2020年寒假及春季小班课招生简章

北京市历年模拟考试作文优秀标杆文(1)

北京市历年模拟考试作文优秀标杆文(2)

北京市历年模拟考试作文优秀标杆文(3)

北京市历年模拟考试作文优秀标杆文(4)

北京市历年模拟考试作文优秀标杆文(5)

北京市历年模拟考试作文优秀标杆文(6)

北京市历年模拟考试作文优秀标杆文(7)

北京市历年模拟考试作文优秀标杆文(8)

北京市历年模拟考试作文优秀标杆文(9)

北京市历年模拟考试作文优秀标杆文(10)

北京市历年模拟考试作文优秀标杆文(11)

北京市历年模拟考试作文优秀标杆文(12)

北京市历年模拟考试作文优秀标杆文(13)

北京市历年模拟考试作文优秀标杆文(14)

北京市历年模拟考试作文优秀标杆文(15)

北京市历年模拟考试作文优秀标杆文(16)

北京市历年模拟考试作文优秀标杆文(17)

北京市历年模拟考试作文优秀标杆文(18)

北京市历年模拟考试作文优秀标杆文(19)

北京市历年模拟考试作文优秀标杆文(20)

北京市历年模拟考试作文优秀标杆文(21)

北京市历年模拟考试作文优秀标杆文(22)

北京市历年模拟考试作文优秀标杆文(23)

北京市历年模拟考试作文优秀标杆文(24)

北京市历年模拟考试作文优秀标杆文(25)

北京市历年模拟考试作文优秀标杆文(26)

北京市历年模拟考试作文优秀标杆文(27)

北京市历年模拟考试作文优秀标杆文(28)

北京市历年模拟考试作文优秀标杆文(29)

北京市历年模拟考试作文优秀标杆文(30)

北京市历年模拟考试作文优秀标杆文(31)

北京市历年模拟考试作文优秀标杆文(32)

北京市历年模拟考试作文优秀标杆文(33)

北京市历年模拟考试作文优秀标杆文(34)

北京市历年模拟考试作文优秀标杆文(35)

北京市历年模拟考试作文优秀标杆文(36)

北京市历年模拟考试作文优秀标杆文(37)

北京市历年模拟考试作文优秀标杆文(38)

北京市历年模拟考试作文优秀标杆文(39)

北京市历年模拟考试作文优秀标杆文(40)

北京市历年模拟考试作文优秀标杆文——2015届(41)

北京市历年模拟考试作文优秀标杆文——2015届(42)

北京市历年模拟考试作文优秀标杆文——2015届(43)

北京市历年模拟考试作文优秀标杆文——2015届(44)

北京市历年模拟考试作文优秀标杆文——2015届(45)

北京市历年模拟考试作文优秀标杆文——2015届(46)

北京市历年模拟考试作文优秀标杆文——2015届(47)

北京市海淀区2020届高三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作文标杆文

高考议论文中的“引、析、提、联、结”论证结构

高考议论文高分结构二:正反对比论证(方法举例+范文点评)

议论文的题目该怎么写才合适

《担当》作文导写

材料作文“仪式”写作指导和标杆作文

【写作指导】高考议论文思维训练—学会概念的拆分

多则名言类材料作文写作指导

北京市海淀区2019届高三期中作文例文及分析

【写作指导】材料作文解题示例及优秀范文

【写作指导】写好作文,要懂问题,且会修改。

珍惜青春——写给即将进入大学的高三毕业生

故乡风景梦里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文言文之虚词的用法
文言文16大考点备考方略丨考点2:虚词理解
文言诸因互解律详说
《言之有“理”》教案1
学霸笔记|2023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知识清单及答题技巧
【高考考前三周知识点回顾】文言文文本阅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