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他拒绝诬陷忠良,被皇帝弃用,他说:子孙迟早像我种的树一样发达

在封建王朝,皇帝是站在权力金字塔尖的人,众生匍匐在他的脚下,为他驱使。在我国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君臣的关系更是主仆一样。为了获得皇帝的欢心,绝大部分官僚都是揣摩皇帝的心思,尽心竭力巴结皇帝。但也有一些人,他们把江山社稷看得更重,把天理人寰视为真理,今天要说的这位大臣就是如此。

这个人叫做王祐,他是山东大名莘县人,一直在中原王朝为官,先后历经后晋、后汉、后周,不过都是做县令之类的小吏。大宋天子赵匡胤陈桥兵变后,一朝天子一朝臣,改朝换代也需要新鲜的血液,王祐被推举到中央担任监察御史。

由于他的工作出色,做事谨慎,逐步获得赵匡胤的信任,官位也不断晋升。但要知道,他并不是赵匡胤的嫡系,开国之时良臣也不少,要脱颖而出,成为皇帝的左右手,还是很有难度的。也许他的一生就这么度过,在史书上不过寥寥数笔而已。

不过机会终于来了,当时有人密告魏州节度使符彦卿谋叛。这在古代,是头等大事。赵匡胤便派王祐权知大名府,进行调查。宋太祖的用心是很良苦的,大名府就是魏州,也是王祐的家乡,利用他的人际关系和消息渠道,应该很容易落实这个情报。

临行之时,赵匡胤亲切接见了王祐,很大气的说:大名府就是爱卿的家乡,这次回去,不要太低调,就是要衣锦还乡,光宗耀祖。另外,我交给你的那件事,给我好好查办,如果办好了,王溥这个位置就是你的了。

王溥就是当时的宰相,皇帝许下这样的承诺,谁都会激动万分,王祐也不例外。他叩谢皇恩之后,带着重托,踏上了回乡之路。但他不是一个死脑筋的人,没有过于大张旗鼓,而是低调行动,暗中调查符彦卿。

其实节度使造反,必然难以隐瞒,起码要招兵买马,广受门客,还要囤积粮食、兵器,更要与另外一些实权人物结交。如果贸然起事,相信这种灭族的事情没几个节度使会做。王祐也坚信,如果符彦卿有动作,他不可能查不出来。

但是,经过王祐辛辛苦苦的明察暗访,蹉跎了几个月,也毫无实据。按照现代法律的来说,符彦卿就是无罪的。宋太祖等不及了,招王祐述职。

在天子面前,王祐毫不隐瞒,他告诉宋太祖:“符彦卿可是个忠臣啊,他在魏州毫无异动,老实本分,都是按照您的旨意办事,臣觉得他没有不臣之心,何况他已经年过七旬,造反没有好处。”

其实,符彦卿有无造反之心,有无造反的举动,宋太祖是一清二楚的。问题是符彦卿是柴荣的部下,不是他的亲信,又手握重兵,需要找个理由解除兵权啊。宋太祖心想,这个书呆子太老实,还是不如赵普了解我的心思,看来我得点化点化他。

太祖于是提醒道:虽然符彦卿没有现在没有反心,但手握兵权,实在让人不放心啊。在这个乱世,临时谋反的也不是没有先例嘛。

王祐吓得磕头答道:符将军和我并没有深交,但是据我调查了解,实在是没有造反的根据。至于说临时造反这种大逆不道之事,他不会做的,臣敢以全家百口性命担保。梁、唐、晋、汉以来,就是因为人主猜疑而导致良将被诛,国力不振的例子还少吗?陛下三思啊。

赵匡胤气得脸都绿了,他就是陈桥兵变起家,临时造反怎么就大逆不道了?不过他毕竟不是朱元璋那种残暴之君,只是让王祐退下,不再与他做口舌之争。

第二天王祐就接到改派襄州知州的调令,既然你不能完成任务,那就派别人去。后来符彦卿还是被解除了兵权,还因为解职后仍然向朝廷索取俸禄这点小事而被御史弹劾。符彦卿最后几乎是被软禁在洛阳,过了七八年后寿终正寝。

至于说王祐,没有听皇帝的安排,没有和皇帝一起干坏事,当然也就得不到圣眷。别说当宰相,连知州这个职位都一直做了好多年。他一气之下,在襄州的宅子里种了三棵槐树,并且有点赌气的说:“我这辈子当不成宰相了,我的子孙迟早有当三公的!”

这个可是有典故的,史书记载当时周朝的时候,宫廷之外就有三棵槐树。百官朝见周天子的时候,三公都是面向槐树站立,因此从周代到宋代,“三槐”都代指三公。

他的预言没有等待太久,三十年后,王祐的次子王旦果然成为了宋真宗的宰相,而且一当就是近二十年,死后谥号文正。不光如此,由于王旦的贤明,三槐王氏名气越来越大,是重要的望族之一,在王氏众多分支中仅列太原王、琅琊王之后,子孙飞黄腾达而长盛不衰。

参考资料:《宋史·王祐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如何评价宋太祖赵匡胤?
赵匡胤和赵光义相比,谁的治国才能高?
宋太祖收兵权
宋朝的开国宰相——赵普
中国通史 | 第五十三集:宋太祖(视频、文字)
宋朝赵普做了三次宰相吗?宋太祖为什么疏远赵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