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打完大胜仗,湘军意气风发,曾国藩却对家人说:日子越穷越好

小珏说历史——《曾国藩及湘军》系列四十一 请勿转载

对于家人,曾国藩的要求从来都是节俭为本。他在京城担任一个普通翰林如此,后来平步青云当上侍郎之后也是如此。可能很多人都会觉得,那是曾氏还年轻,而且没有到地方走动,更没有担任过生杀予夺的实权人物,所以自命清高的孤傲做法而已。

然而,当曾国藩执掌了十余万人的湘军,手握国家重器时,也同样还是如此。更为难得的是,他不仅在逆境时如此,在顺境时也能居安思危,不改初衷。

在湘军刚刚从衡州誓师出发,直奔前线之后,接连吃了好几个败仗,曾国藩甚至一度要跳河。湖南官场人士更是墙倒众人推,纷纷弹劾,幸好清廷正是用人之际,以难得的耐心,给予了曾国藩足够的时间,这才让湘军这把利器磨砺得锋芒毕露。

湘军吃到靖港惨败的教训后,水陆并进,攻下武昌、汉口重镇,从太平军口中拔牙,成就了当时惊世骇俗之举。同时,曾国藩马不停蹄的将湘军分为三路,直取长江下游地区。

这时候的军事行动非常顺利,兴国、大冶相继收复,水师夺取了重要关隘田家镇,又取得广济、黄梅等县,将九江城团团包围。九江是太平天国的又一个重要据点,它不仅更靠近天京,更是太平军水师的一个大本营。

九江包围圈的完成,标志着曾国藩的声誉达到了第一个高峰。

但就是此时,曾国藩给兄弟们的家书中,仍然是千叮咛万嘱咐。这个时候,他仍然是要将日子过得穷。比如,对于过年的安排,曾国藩将钱托人带回老家,并且做了安排:

兹由魏荫亭亲家还乡之便,付去银一百两,为家中卒岁之资,以三分计之,新屋人多,取其二以供用,老屋人少,取其一以供用,外五十两一封,以送亲族各家,即往年在京寄回之旧例也。

如果不是书信为凭,外人很难想象,以曾国藩当时的地位,过年补贴家用,才寄去了一百两银子。在一般人的心目中,自己掌握当时中国最为强大的武装组织,又攻城掠地这么猛,随便弄一点钱财回家,都是轻轻松松的。后来的曾国荃也是这么做的,他每攻下一城,都在老家置办田产,攻破天京之后,更是往湘乡运送数之不尽的珍宝。

曾国藩虽然不是像海瑞、包拯那样的清官,但借助良好的理学思想和曾氏独有的辩证观,也能做到不取军饷分毫,不夺百姓一厘。他更是认为,钱多并不是好事,富足了以后,子弟就会失去进取心,也会滋生娇生惯养、好吃懒做的恶习,这不是他所希望看到的。

所以,曾国藩告诫几位弟弟和子侄:家中却不可过于宽裕;因处乱世,愈穷愈好。曾国藩就是因为看到了乱世之中,因钱而导致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情况比比皆是,由此吸取教训,并不希望家庭过于富足,甚至越穷反而越是安全。

如果说曾国藩什么都不贪,那还是不确切的,在同一封家书中,他就既谦虚,又得意的说:

我现在军中声名极好,所过灾害处,百姓爆竹焚香跪迎,送酒米猪羊来犒军者,络绎不绝,以祖宗累世之厚德,使我一人食此隆报,享此荣名,寸心兢兢,且愧且慎。

由于太平军的一些做法,深深伤害了占领区的百姓,特别是知识分子,所以,号称守卫儒家思想的曾国藩,能得到这些礼遇确实不足为奇。但曾国藩也很清醒,没有心安理得的接受,而是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所以,曾国藩得出了一个可能很多人不太会相信的结论:

现在但愿官阶不再进,虚名不再张,常葆此以无咎,即是持家守身之道,至军事之成败利钝,此关乎国家之福,吾惟力尽人事,不敢存丝毫侥幸之心。

希望官阶不再进,很多人觉得虚伪。当然不排除这是曾氏一时的心理状态,作为湘军主帅,要与洪秀全一争天下,就需要更大的权力去动员更多的资源。曾国藩自始至终都掣肘于粮饷、人才,这些都是需要更高的官位才能调动的。因此,并不能说他以前以后没有想过升官发财,但至少在这一刻,在这封书信中,他以辩证法的角度阐述了官位、名声有时候会成为家族祸端的道理。

参考资料:《清史稿》、《曾国藩日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将相吏民】曾国藩与江西官场的三次“战争”
曾氏名人-清 曾国荃
曾国藩:给自己制定的这十二条金科玉律,造就了自己百年流芳
曾国藩“王牌”水师惨败之谜
历史上少有的军事奇才,谁能和他比
涟源的湘军名将李续宾:剑锋上的火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