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人挖到的金器,卖给银行换钱,后被发现是价值上亿的国宝文物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历史上也是如此。有许多古老的民族,也曾在这篇瑰丽伟大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却最终由于各种原因,要么离开了,要么融入了其它民族,比如强盛一时的匈奴就是如此。今天要说的这件文物,就与匈奴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在上世纪70年代,内蒙古伊克昭盟杭锦旗有一个叫做王美子的老人,他的一次偶然发现,让一件国宝得以被发现。那是一个冬天,76岁的王美子准备外出挖一些“土龙骨”。所谓土龙骨,是那里人们对于当地出土的一些古生物化石的称呼。据说这些土龙骨有药效功能,王美子便将这些土龙骨挖出来,卖到中药铺换一些钱补贴家用。

然而,这一次挖掘却格外诡异,在一些散碎的土龙骨之中,王美子竟然发现有一些铜箭头。再挖下深挖,他不仅找到了一根铁棍,甚至还发现了一些金片。继续挖下去,他竟然找到了一些金器。

深挖下去,开采的难度变得更大了,年过古稀的王美子吃不消,便回去叫上五个亲戚朋友一起挖。结果,当天他们竟然挖到了2500克重的金器,王美子分得了大头,另外几个人则平均分配。

没有几天,王美子就将这些金器卖给了当地的人民银行。在那个年代,文物保护意识极差,连银行都不懂这些,甚至鼓励老人继续挖来换钱。不光如此,银行工作人员还将金器上面的玛瑙、松石等等装饰物拆下来,就为了金器的纯度。

不过,还是有一个银行职员将此事告诉了当地的文教局。文教局对此很重视,专门派人去宣传文物知识,并且词用说服、物质补偿的方式,给老人及其它农民予以补偿。最后,专家来到发掘现场,认定那是一座古代匈奴贵族的墓葬,大致年代是战国时期。

在老人卖给银行的金器之中,就有一件叫做“匈奴王冠”的稀世珍宝。它高为7.3厘米、带长为30厘米、重为1394克,是一顶具有浓郁草原民族特色的王冠。

这件王冠,分为鹰形冠饰、半球形冠顶和冠带组成。在王冠的最顶端,是一只展翅飞翔的雄鹰,孤傲而冷峻地俯视着苍生,冷冷透出一种卓尔不凡的王者风范。在鹰形之下,是一个半球形的冠顶。它的上卖弄雕刻着群狼捕羊的场景。

羊是匈奴人最重要的财富之一,狼则是草原之上最为强大的存在,也是很多少数民族的图腾。这副狼羊撕咬的场景,如同当时每天草原上都会发生的故事,展现出匈奴人对于狼又惧又敬的复杂感情。

冠带实际上是由三根半圆形金条榫铆而成,它的上面也雕刻着精美绝伦的图案。这些图案分别是卧马、卧羊和卧虎,羊是饲养的食物,也是草原百姓财富的代表,马是草原之中最重要的交通工具,也是战争重不可或缺的装备,虎则是百兽之王。这三样动物,也表明了匈奴人的审美情趣和民族爱好。

令人称奇的是,在这件文物精致小巧的文物之上,却体现出当时匈奴人高超的艺术手法。整个文物是铸造而成,鹰顶又是圆雕的,那些花纹则是采取了锤揲、镌镂多种方式,组成冠带的三根金条,又是使用了抽丝的工艺制作而成。顶部的雄鹰,头颈是用两块绿松石磨制之后,镶嵌而成。这么多工艺手法,充分表明当时匈奴的手工艺水平已经有了非常明显的提高。

这件文物,是目前发现的唯一一件少数民族的王冠。在当时那个年代,它是一个部落甚至一个民族权力的象征,历经两千多年之后,它的重新出现,却有幸收藏在博物馆中,成为每一个普通人可以欣赏的历史印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拾荒老人捡到7斤铁棍,熔掉后卖出12000元,专家:3亿没了
年近八旬拾荒老人,如何因缘际会捡到传世国宝?
国宝金器
内蒙古老人捡到“金箍棒”,把它熔掉卖12000元,不料其价值3个亿
内蒙古拾荒者发现1袋子铁棍,卖了12000元,却错失了3个亿
拾荒老人捡7斤“铁棍”,熔炼后卖1.2万元,专家:国家损失3个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