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落第才子当上敌国宰相,祸害中原百姓,科举制被迫改革



众所周知,科举制起于隋朝,在唐朝开始步入正轨。但是,隋唐的选官制度中,科举制只是辅助手段,举荐、恩荫还是主流。直到宋朝时,以科举选官,才真正兴起,无数贫寒学子鲤鱼跃龙门,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局面最终形成。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局面,还是因为科举录用人才的数量大大增加。唐代一场科举下来,进士不过十几人、几十人,少的时候甚至只有寥寥数人。宋朝时,进士科一次录取人数以百计。然而,这只是与前代相比,相对于天下读书人的总数来说,难度依然很大。



而且,在仁宗之前,宋朝科举除了通过解试、省试淘汰学子外,殿试也采取“末尾淘汰制”。即便是打扮一新面见皇帝,还是有可能铩羽而归。毕竟是选拔考试,本来也是司空见惯的,但在此时却出现了一个文人,挑战了这个制度。

此人叫张元,是北宋永兴军路华州华阴县人,素有才华,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可是他都败在了殿试这一关,也许见过宋真宗,也许见过刘娥,可都没有能入他们的法眼。按照史书记载,张元“负气倜傥、有纵横才”,应该是个相貌堂堂器宇轩昂之人,但就是没能被朝廷看上。



一气之下,张元投奔了西夏。当时的西夏,本是北宋的藩属国,历经李继迁、李德明两任国主的励精图治,已经兵强马壮。第三代国主李元昊年轻气盛,并不甘心向北宋称臣,一心就想过把皇帝瘾,与北宋分庭抗礼。

李元昊虽然出自边陲之地,但很聪明,他知道凭借蛮干是不可能成功的,便大力招揽人才为己所用。张元这样仇视中原的文人,最适合他的胃口。见面之后,两人很对胃口。张元负责出谋划策,为西夏建立典章制度。李元昊也不含糊,登基称帝后,封张元为中书令。

根据史籍记载,西夏国“自中书令、宰相、枢使、大夫、侍中、太尉已下,皆分命蕃汉人为之”,这说明中书令在西夏是一等一的高官,地位甚至在宰相之上。



李元昊公然称帝,其实就是反叛大宋,这让宋仁宗勃然大怒。李元昊并不怕事,张元更是不甘心当一个小国军师,他怂恿李元昊用兵,要给宋朝颜色看看。两人一拍即合,马上促成了宋夏之间三川口之战、好水川之战和定川寨之战。

三川口之战是宋夏战争中的第一战,双方没有试探,围绕延州反复较量。很多史书称这是北宋对西夏的第一次败战,但小珏认为双方损失都很惨重,作为进攻方的西夏,最终撤走而没有拿下延州,当然算不得胜利。作为防御方的北宋,始终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但好歹达成了预期战略目的,守住了延州,当然也算不得失败。



关键是好水川之战,此时北宋已经高度重视西夏,派出夏竦为陕西略安抚使,韩琦、范仲淹为副使。然而,这一套豪华阵容,却因韩琦的固执,大将任福的贪功而中了西夏的埋伏。宋军在好水川大败,战死万余人,主要将领几乎全部殉国。

这一战是承平日久的北宋巨大损失,死亡将士的家属在路旁招魂的都有数千人,凄惨之状甚至惊动了宋仁宗,皇帝寝食难安。然而,作为西夏军师、中书令张元却得意洋洋,他甚至亲自来到战场,看到尸山血海,不仅没有触动,反而挥手踢了一首打油诗:

夏竦何曾耸,韩琦未足奇。满川龙虎辇,犹自说兵机。

他自鸣得意,昔日在科举考场上不能战胜夏竦、韩琦,今天在沙场上加倍奉还。殊不知这一切,都是累累白骨铺就的,是宋夏无数家庭的泪水灌溉的。一将成功万骨枯,毫不夸张。



然而,张元还不罢手,他怂恿李元昊乘胜追击,出兵渭州,待机取长安,图谋中原之主。李元昊自然意气风发,发动了定川寨之战。幸好宋朝原州知州景泰的顽强阻击,才挫败了李元昊进取关中的计划。

此时,李元昊认识到北宋疆域辽阔,人口众多,国家富裕,战略纵深并非西夏可比。相反,通过连年的战争,西夏兵疲马乏,财政陷入困境,所以他也试探性向北宋提出和议。然而,张元却立劝不可,他只想自己建功立业,要风光回乡,却不顾天下百姓。

党项毕竟是游牧民族出身,经济薄弱,实在经不起折腾。李元昊此时没有采纳张元的建议。这让张元十分沮丧,后来甚至经常对着天空咒骂,仿佛得了神经病一样,也只有一两年后就去世了。



张元死后,北宋和西夏正式开始了“庆历和议”,双方暂时取得了和平。也就因为张元的案例,让北宋反思了科举制度的弊端。根据王咏的《燕翼诒谋录》的记载,嘉佑二年开始,宋朝科举制发生了重大变革。凡是进入殿试的,都以皇恩浩荡的名义录用,不再采用“末位淘汰制”。天下又有很多读书人由此受惠,明清时期的科考,也沿袭了这番制度。

其实,小珏看来,殿试淘汰不淘汰根本不是关键问题。官员数量只有那么多,在古代又没有太多其它岗位,总会让一些考生无路可走,只能铤而走险。清朝的洪秀全,不也就因为考场失利,还是揭竿而起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宋朝最大的叛徒:因科举不顺,投奔西夏,一心要灭亡宋朝
落魄书生弃宋投夏成国相,发动一场战争,边陲数千人披麻戴孝
北宋的科举制度,因为一个人的反叛而改变,并一直沿袭到清朝
怀才不遇变成仇恨能有多大的破坏力?北宋落榜生张元的复仇之路
李元昊取消帝号,条件是宋朝每年要送银子,西夏这笔买卖很划算
宋朝五万大军征讨西夏李元昊,结果惨遭全军覆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