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白写下的一首奇诗,前两句引起争议,后两句画龙点睛

关于李白的诗歌,我们读过太多太多。这位一千多年前的大神,几乎是陪伴每一个中国人成长。李白的诗篇,往往充满着天马行空的想象,肆意展现出无与伦比的才华,从诗歌第一个字,就先声夺人,尽情发挥。然而,李白也曾玩过“神转折”,不信请看这首《山中与幽人对酌》: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毫无疑问,从标题到内容,都是李白在民间所作。它的年代并不可考,但李白只在朝廷担任过短期的翰林待召,一生游离四方,饱览祖国大好河山,这一定是他的隐居生活片段。题目中的“幽人”,其实也是隐士,要么与李白志趣相投,要么也是郁郁不得志,有着共同语言,所以李白才会与他饮酒对酌,引出这首杰作。

从前两句来看,我们似乎很难想象出自大诗人之手。“两人对酌山花开”,只是简单交代了人物、场景、地点以及事情,并没有什么新意,相比李白的其它诗歌,实在平平无奇。一般人起笔如此,就非常危险,因为开篇缺乏亮点,就很容易落于下乘。

这还不算,李白的第二句诗更是出语惊人。“一杯一杯复一杯”中“一”字和“杯”字反复出现了三次,要知道这在诗词中叫做用字相犯,是一种忌讳,所有的诗歌教材都会提醒初学者应当避免重复字。那么,李白这样的写法可行不可行呢?

事实证明,我们读到这一句时,并没有看到繁冗,也没有感到因为重复字过多而不通顺。反而,它让诗歌显得古朴和独特的韵律美,别有一番意境。胡仔也在《苕溪渔隐丛话》评价这句诗:

夫李白意先立,故七字六相犯,而语势益健,读之不觉其长。

为什么李白用起来就得心应手,我们普通人使用就犯了忌讳呢?这倒不是因为诗仙名气大,做什么都是对的。中国语言博大精深,诗歌本身有一定的音律规则,为了让新手少走弯路,不得不形成条条框框。然而,伟大的诗人往往能够突破这些枷锁,做到“戴着镣铐跳舞”,反倒推陈出新,让人眼前一亮。这与欧阳修的“庭院深深深几许”,李清照的“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第二句还描述出李白与友人深情厚谊,颇有“酒逢知己千杯少”的味道,也展现出豪迈的气度。然而,尽管如此,就前两句诗而言,还是少了作者想要表达的意图,如果没有后面两句的点睛之笔,很可能要沦为打油诗。

在关键性的第三句“我醉欲眠卿且去”,诗人巧妙地使用了陶渊明的典故。相传陶渊明在弃官之后,隐居山林,依旧有好友访问。他总是抱着一把琴出来与之饮酒,如果喝醉了,便叮嘱客人“我醉欲眠卿可去”。

李白就是以这个典故向前辈偶像陶渊明致敬,同时也表达了与朋友交往的愉快心情。这种体会,是长期在仕途上不得志的李白需要的,也是他创作的动力源泉之一。他轻松写意地抒发了畅快心情,将融洽气氛烘托得恰到好处。

最后一句“明朝有意抱琴来”更是妙笔,尽管已经醉得不能送客,但他依然还惦记明天的酒局。在这种醉生梦死之中,才能摆脱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李白以极其浪漫的手法,再次表达了对朋友的眷恋之情。最后的两句诗,翻转乾坤,化腐朽为神奇。

这首诗,其实就是李白待客的经过:喝酒、醉酒、约酒。它以简单直白、欲扬先抑的手法,再现了诗人不拘一格、洒脱随性的形象,让作者李白不负诗仙酒仙的称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李白 《山中与幽人对酌》 赏析
李白的这首诗,写出了喝酒的最高境界,却很少人读过
李白最奇的一首诗,前两句平淡乏味,后两句化腐朽为神奇
李白将自己偶像的这句话改动了一个字,写出了唐代最洒脱的饮酒诗
李白一首奇诗,看前两句像是打油诗,后两句却立现“神来之笔”!
李白《山中与幽人对酌》:来来来,喝了这杯,还有三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