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周末分享:临床常见治法(5)滋水涵木

临床常见治法(5)滋水涵木

王东海

个人认为:远古医术,常常具有神迹,有很多医事是我们不能用常理揣度的。唐宋元明清历代医家记录的医理医法医案,应该是清代的最为高明。清代医家李中梓著有《医宗必读》,里面有篇关于“滋水涵木”用药法的专论《乙癸同源论》。

盖肝为乙木之脏,木生于水,其源在癸,肾脏为癸水。母实则子壮,水涵木荣;反之,水亏木旺(木气偏旺),肝火偏亢,肝风上旋,在临床上可见头痛、眼花、眩晕等症。“虚则补其母”,滋肾水以涵肝木,方为治本之法。

同时,肝的疏泄功能与肾的封藏功能又存在着相互协调、相互牵制的关系,若肝木疏泄太过,“子盗母气”,使肾水封藏失职而致遗精等病,此时“实则泻其子”,治宜清泄肝木为主,俟疏泄复常,肾精乃藏。故《医宗必读》说:“东方之木,无虚不可补,补肾即可以补肝。北方之水,无实不可泻,泻肝即所以泻肾。”肾水、肝木母子相生,虚实相依,至亲至密。

究竟而言,肝阳易旺,宜折之以黄芩、栀子、龙胆草、决明子、菊花、白芍、生地之类;肝阴易亏,宜柔养之,宜白芍、当归、生地、熟地、桑叶、柏子仁之类;肝阳亦有弱者,酌选:黄芪、桂枝、吴茱萸、大茴香、柴胡、姜等;彭子益在《圆运动的古中医》中说“肾无闭藏太过”之证,是说肾只有虚证,肾阳虚用附子、肉桂、鹿茸、仙灵脾之类;肾阴虚用熟地、元参、女贞子、海参等,肾精不足用鹿角胶、巴戟、熟地、山萸肉等,肾气不足,兼虑之。另有乌梅、枣仁、丹皮、龙骨、牡蛎等药品,也宜酌情加入施用。而滋水涵木用药法,专指(至少是侧重于)补益肝肾阴分而言也。

滋水涵木法的代表方剂,比较典型的有:

1、一贯煎:有滋阴疏肝的功效,能治疗肝肾阴虚,肝气郁滞证,临床症状可见胸脘胁痛,吞酸吐苦,口燥咽干,眼干,五心烦热,舌红少津,腰膝酸软疼痛,耳聋,脉细或弦数等。

成分:北沙参,麦冬,生地, 枸杞,当归,川楝子。

方解:生地性味甘,寒,归心、肝、肾经,有清热凉血,滋阴养肾 ,生津液的功效;当归味甘、辛,性温,归肝、心、脾经,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的功效;北沙参性微寒,味甘,微苦,归肺、胃经,有养阴清肺,去痰止咳功效,可用于口渴、咽干等症状;枸杞子性平,味甘,归肝脏、肾经,具有滋肾补肝,明目的作用,用于治疗肝肾阴虚,腰膝酸软,头晕目眩,消渴等症状;麦冬性微寒,味微苦、甘,归胃、肺、心经,具有养阴润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烦的作用,可用于肺热干咳,津伤口渴,心烦失眠等症;川楝子,性寒,味苦,归肝、小肠、膀胱经,具有疏肝泻热,行气止痛等功效。

不难看出,一贯煎用药由肺金生肾水,由肾水生肝木,最后着力在肝,以肝为重心,连贯而来滋补肝阴,兼用川楝子疏肝理气。

2、归芍地黄丸:当归、白芍(酒炒)、熟地黄、山茱萸(制)、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

本方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当归、白芍,能滋肝肾,补阴血,清虚热。有人说“六味地黄丸是治肝的药”,说法未免太偏,加当归白芍后,尚不敢说是完全治肝;方中用茯苓、泽泻,不过是健脾祛水湿兼防滋腻药的壅塞滞泥。本方能治疗肝肾两亏,阴虚血少,头晕目眩,耳鸣咽干,午后潮热,腰腿痠痛,足跟疼痛等证。

通俗的说,“滋水涵木法”就是通过补肾来补肝的方法,就是补肝肾,舒肝气的方法(张景岳、陈士铎就说过“熟地是养肝、平肝、舒肝之圣药”)。当出现了口燥咽干、眼干、皮肤干燥、口干、胸腹胁痛、吐酸、腰膝酸软、舌红少津等情况辨证属于肝肾亏虚,肝郁气滞证时,不妨考虑用一贯煎、归芍地黄丸。


声明:本公众号所有调病方法、方子和观点仅供有缘者参考,如果调治过程中出现偏差,本公众号概不负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肝脏养生(3)
中医药治疗更年期综合征方法多
偏方秘方
近现代名医验案类编【八】
二讲舌诊(2)
中医补益法阴虚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