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懂得保护孩子的自尊,孩子才懂得自尊自爱
userphoto

2022.08.14 辽宁

关注
女儿去上舞蹈课,我坐在休息间等她。没过多久,有位妈妈提着袋子急匆匆走了进来。
这时,我才注意到有个小女孩站在墙边,挨着老师一言不发。
妈妈进门后,一边向老师慌忙道歉,一边转身训斥女儿:你都多大了!你羞不羞啊!跟你说别喝那么多水,你偏不听!你自己尿就算了,还弄脏舞蹈垫,你能少惹点麻烦吗!
原来,小姑娘上课时有点尿急,不知道是来不及说,还是不敢说,就尿到了舞蹈垫上。
小女孩本就有些不安和窘迫,妈妈的一顿呵斥,更是让她无地自容,眼睛红红的,蓄满了泪水。妈妈可能觉得女儿太失态,所以又气又恼。
可对于孩子来说,任何教导,都比不上呵护那颗珍贵又脆弱的自尊心。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杜布森说过:
“让孩子失去自尊的方式有千百种,可要替孩子重建自尊,是一个缓慢困难的过程。”
自尊心一旦被破坏,所有的教育都将白费力气。
1再小的孩子,也有自尊心。
韩国综艺《超人回来了》中,有一幕让我印象深刻。哥哥威廉不小心尿了裤子,坐在充气池里不肯起身。爸爸觉得好奇,就走上去询问。没想到,威廉立刻说:我没尿裤子。
在爸爸要求下,威廉站了起来,尽管小屁股湿了一块,可他还是否认,我真的没尿……
爸爸耐心安抚后,威廉终于吐露心声。原来,他怕弟弟看见,觉得不好意思,感到很羞愧。
威廉扭捏不安地问:我尿了一点尿,爸爸你伤心了吗?暖心的是,爸爸听完,先是捂住了弟弟的耳朵,然后认真地回道:“谁都会失误的,这只是练习的过程。换条裤子就好了,你做的很棒。”
视频中,威廉拼命掩盖又羞愧不安的神情,让人觉得好笑又心疼。
原来那么小的孩子,就已经在乎自己的面子,在乎自己在别人心中的形象。
许多父母认为,孩子还小,根本不需要所谓的面子。
然而,自尊是每个人最基本的需要,孩子也不会例外。事实上,相比大人,孩子的自尊心更为强烈。
心理学上,自尊意味着对自己评价的态度,是一种对自我价值的肯定。
孩子的认知能力有限,他们依靠别人的评价,形成对自我的评定。
换句话说,当我们用孩子的糗事开玩笑,不分青红皂白地指责和批评时,就像一根刺,会摧毁孩子对自己的信心。
正因为孩子小,所以所有的小事都不小。  那些无意中伤害的自尊,可能是孩子终生也难以消除的阴影。
2不留面子的教育,里子也会千疮百孔
作家毕淑敏说,孩子的成长,首先是从父母的瞳孔中确认自己的存在。
孩子对自尊的要求,更是对自己人格的要求。
做错事情后,没有分寸的批评和打击,会摧毁孩子的自尊,让他们陷入否定和怀疑中,失去人生的价值。
前段时间,浙江一个11岁的男孩,留下书信后离家出走。孩子在留言中写道:“我知道我是废物、窝囊废、累赘……”
原来,孩子前一晚多玩了会手机,一向严格管教的妈妈特别生气,就命令他罚跪两小时。
可实际上,男孩成绩优异,根本不是自己口中的那么顽劣不堪 。很多时候,我们怒火交加,会口不择言地斥骂孩子。
可我们很难想象,孩子会把这些话深深地刻在心里,并且信以为真。
知乎上有过一个问题:父母摧毁你的自尊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有位网友的回答令人心疼。
她说,妈妈脾气急躁,小时候只要犯了一点小错,不管事情如何,就会被劈头盖脸地训斥一顿。
有一次,妈妈催她去洗头,但是她拖了几个小时都没有去。
没想到,妈妈大发雷霆,先是斥责她不听话,养出了一个白眼狼。接着,又嘲讽她干什么都不行,以后注定没出息。
这场长达一个小时的谩骂,彻底摧毁了她的自尊,让她哭了整整一个晚上。后来,她才明白妈妈的情绪其实未必全冲她。
只是,那刻真的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有种深深的被抛弃感,甚至觉得不配活在这个世上。
每个自尊受损的孩子,想到的不是改正错误,而是很深的自我怀疑和厌弃。
这种刻在骨子里的自卑,会成为内心永久的伤痕。
3孩子犯错后,自尊在前教育在后。
心理学家认为,良好行为的前提是自尊。而高自尊的前提是懂得自爱。
孩子犯错后,打击和摧毁自尊方式的惩罚、贬损、嘲讽,与我们期望的教育方向是背道而驰的。保护自尊在前,教育引导在后,才是最恰当的管教。
1、尊重孩子,弄清事实的真相
不久前,李湘在节目中给女儿王诗龄打电话,她刚亲切问好,王诗龄却冷淡回道:“干吗?没事就挂了!”
原来,王诗龄的老师给李湘打过电话,说她有几个作业没交。李湘不在孩子身边,也没有弄清情况,就劈头盖脸批评了一通。王诗龄委屈又生气,连妈妈的电话也不想接。
孩子犯错后,我们不要先入为主地开口斥责,而是要弄清事情的真相。这是对孩子的信任,也是对孩子起码的尊重。
就像王岳伦所说,孩子的自尊心都很强,我们要保护那个珍贵的东西。
2、就事论事,不给孩子贴标签
曾经有一则新闻,引起很多人的讨论。一个7岁女孩在商场偷拿了几个扭扭蛋,再次经过时被店员认了出来。
妈妈再三询问,可小女孩却始终不肯承认。妈妈情急之下,选择了报警处理。
最后,小女孩在警察面前,开口承认了错误。
妈妈的初衷是教育孩子,但是这种方式却并不可取。
7岁的年纪,正是自尊最敏感的时候,她要在众目睽睽下接受警察的问话,承认自己是个“罪犯”。
女孩内心的恐惧和被当众打碎的自尊,恐怕很难再让她完全接纳自己。
对于孩子来说,小偷、撒谎、懒惰、蠢笨这样的标签,一旦贴上,真的很难再撕下来。
3、控制情绪,用价值去理性引导
孩子犯错后,我们特别容易生气,会对着孩子发泄大量的情绪。
比如:“我告诉过你多少遍了”“你要气死我,怎么这么不听话” 但是,这些情绪却没有包含真正有用的信息。
樊登说过,情绪只能传染恶劣的情绪,我们需要传递给孩子的是价值观,而非情绪。
钟南山院士小时候很顽皮,学习很差,留级两次,还经常逃课。
有一次,他把伙食费偷偷拿去买了零食,还对着家人撒谎。
一向不多言语的父亲,严肃地说:“南山,你好好想想,这个事情,你到底对不对。”
钟南山听完后羞愧难当,暗暗下定决心脱胎换骨。
教育孩子,最有力的引导,不需要尖刻和暴力。尊重孩子,理性引导,是非对错,他们其实自有判断。
《培育优秀子女的规律》一书中这样写道: 人的自尊心就像人的脊梁柱,一个人要活得有尊严,就必须抬头挺胸。
作为父母,信任孩子,尊重孩子,爱护孩子的自尊心,他们就越懂得自尊自爱;
相反,不顾场合的批评指责,没有分寸的打击否定,他们就越容易自暴自弃。
父母的态度里,藏着孩子走向未来的路。  愿每个父母,都能够呵护好孩子一颗纯真向善的心。
生命不息,学习不止。一起加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4岁女儿写给妈妈的12条“要求”,值得每位家长深思!
一位青春期孩子写给妈妈的12条“需求”,值得每一位家长思考!
十种处罚孩子的小招数
惩罚宝宝十个科学方法 太好了!
9岁男童因被批评上吊自杀
不要再打你的孩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