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家长这样教孩子分享,孩子的社交能力更强

最近一位女孩火了,获得了总价值超过1000万元的奖品和奖金。可是,出乎人们意料的却是,女孩把千万大奖却捐了出去。她把10万鸡蛋送给了敬老院的老人,618次理发送给了当地的环卫工人,把1万斤西瓜送交警队的同志,让他们在炎热的夏季解暑。千万大奖,可能是我们每个人都梦想的,可以当这种幸运落在这个女孩身上的时候,她风轻云淡的一句''送给家乡的人吧''。

有人说,这个女孩真美,她的美是美在心里,获得大奖,不忘家乡人!

还有人说,她的分享,更会让她''锦鲤附身'',这个女孩一定会更好。

是的,作为家长,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被好运围绕。但是在孩子成为锦鲤之前,先要让孩子有成为锦鲤的特质。

著名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说''分享是孩子的一项技能,懂得爱分享的孩子,未来成为优秀的人的可能性更大。''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孩子分享的问题。

让孩子学会分享的重要性

学习分享对小孩子来说可能是一个挑战,但这是一个他们必须直面并完成的挑战。这是他们整个童年时期玩耍和学习所需要的一项重要技能,也是他们成年后将会掌握的一项技能。

1、 分享只能在孩子时期学习

《有洞察力的老师》一书的作者南希·布鲁斯基认为:成年后获得这项技能几乎是不可能的,这使得在童年时期获得这项技能变得更加重要。在我们的成人世界里,一些同事、朋友或亲戚也没有获得分享的技能,因此这些成年人让人感觉很难相处,有时候你甚至不喜欢和他们在一起。这些人之所以不会分享,是因为他们在童年的时候,没有学会这项技能。而如果让一个成年人突然变得爱分享,根深蒂固的性格品质已经很难改变,因此让孩子学会分享,幼儿是最佳的时期。

2、 分享是孩子交朋友、保持友谊、合作玩耍所必需的

在孩子进入集体生活后,分享变得更为重要,它是一项至关重要的生活技能。这是初学走路的孩子需要学习的东西,这样他们就可以交朋友,获得友谊,合作玩耍。一旦孩子开始玩游戏,去幼儿园,他就需要能够和别人分享。

3、 分享教会孩子们妥协和公平

通过分享,孩子会知道,如果我们给别人一点,我们也能得到我们想要的一些东西。分享的孩子也学会了如何轮流谈判,以及如何应对失望。这些都是重要的生活技能。

孩子不想分享的原因

分享是要放弃自己拥有的东西,这样别人就可以拥有它,这对小孩子来说是非常困难的。孩子们变得依恋他们自己的物品,无论是玩具、书还是其他的。占有欲是一种自然的感觉。但这是一个孩子必须明白的问题,他们必须克服或放下才能分享。

1、 没有物权概念

皮洛特女士在2016年出版的《读懂孩子性格》一书说:''幼儿害怕分享是正常的,他们觉得自己喜欢的一切都属于自己,即使不是属于他们 ,他们也会认为属于自己,因为他们还没有物权的概念。''

2、 分享是习得技能

毕竟,分享不是一种自然的能力;这是一项习得的技能。对于幼儿来说,理解给予和接受的含义是困难的,特别是因为他们的时间和语言概念仍然是抽象的。例如,告诉一个孩子他将在5分钟内取回他的玩具是没有用的,因为他不会理解五分钟是什么意思。

3、 心理发育不成熟

幼儿处于自我中心发展阶段,他们开始承认自己是拥有自己物品的个人,他们开始探索占有的概念,还不明白有些东西可以属于其他人的想法。这就是孩子不想分享的底层原因。

了解孩子''分享心理''的发展规律,对家长来说也非常必要。

孩子''分享心理''的不同发展阶段

有一天在小区广场上,我看到一位宝妈批评自己两岁的孩子,因为孩子不想分享自己的玩具小汽车给他人。那位宝妈强制把小汽车从孩子手里拿下来,给了其他孩子,孩子开始大哭,宝妈说:说过多少次了,让你分享,怎么这么自私呢?孩子依旧大哭,最后,另外一个孩子的宝妈把玩具还了回来,孩子才不哭了。

其实这位宝妈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她违背了孩子''分享心理的发展阶段''的规律。只有按照孩子''心理发展规律''来教会孩子分享,孩子才能正确习得。

1、0-18个月儿童对世界有着自我中心的看法,一切都集中在满足自己的需要上。他很难容忍拖延,而且由于他不懂得语言,他经常用哭泣或轻微的叫喊来表示他的不满。分享的概念远非孩子想要的,因为他认为一切都是他的!

2、18个月至3岁

孩子逐渐意识到自己和他人是不同的。但是,分享的概念并未获得。虽然他愿意跟小朋友一起游戏。朋友们同时进行游戏,如果有人喜欢他的物品,他会很沮丧,因为这是属于他的。然而,这个时候开始,孩子已经接受一个新的分享概念,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3、3岁至5岁孩子逐渐明白,他不能在自己想要的时候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必须做出妥协。他开始和同龄人谈判分享游戏,得到大人的关注,他试着按照自己的个性在一个团体中占有一席之地,并且开始乐于玩双打和团体比赛,他很荣幸向朋友展示自己的宝藏,甚至分享!

在个年龄段的孩子正在理解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作为家长,这需要很长的时间和精力来指导他,帮助他,等待他。这个过程应该是逐渐的,让孩子明白''我们借给别人我们的玩具,但我们也收到新玩具!'',但是孩子如果反对,请不要坚持。压力太大只会强化他的占有欲。

尽管困难重重,孩子们还是能够学会分享。

如何让孩子分享

根据以上的分析,我们知道了,一般孩子从三岁起就懂得分享的概念,但是,他们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准备好分享。下面这些建议,将有助于您向孩子传授分享知识,从而帮助他们发展这种能力。

1、模范作用

邻居的孩子豆豆就是一个特别爱分享的孩子,每次拿了新玩具,都会主动先让其他孩子玩一玩。很多妈妈都夸豆豆懂事,并向豆豆妈妈取经。可是豆豆妈妈却说并没有特意教过孩子。但是如果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豆豆妈其实就是一个爱分享的人,每次给孩子买了什么,或者哪里得到了有用的信息,她都及时跟小区里面的妈妈分享。久而久之,孩子自然就学会了。

如果你想让孩子学会分享,重要的是做一个好榜样。所以,让孩子看到你和别人分享你物品,这一切都会对孩子发展有利,孩子也会想这样做。

2、帮助孩子理解分享的概念

有些孩子很难理解分享是有趣的,但是,不要担心: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的社交能力越发展,他们就会交到更多的朋友,最终会吸收这一概念。

分享并不仅仅是分享物品,还可以是分享故事或经历。小小的妈妈经常出差,但是每次出差回来,除了给小小带回一些礼物之外,还会跟孩子分享她的所见所闻,分享自己的经历和心情,就这样,小小也学会了。每次周末或者假日,爸爸妈妈带小小出去玩的时候,小小就会特意记住一些有趣的事情,因为他要回去分享。妈妈问:''你为什么要讲给别人听呢?''

小小说:''因为他们不能来,我讲了,他们也懂得更多了,而且他们都很开心听我讲。''

在妈妈的帮助下,小小已经明白了分享的概念:出了物品,经历和心情也可以分享;分享后,自己和别人都会更快乐。

3、要有耐心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几个月的时间里面,孩子就会读分享的概念有所了解,但是一旦孩子不愿意分享,家长要耐心等待,不能强迫孩子分享。

美国康奈尔大学研究人员罗伯特博士认为:分享最好让他们自己选择,以此来提升他们自己的正面形象。也就是说,等待孩子主动分享,有利于建立他们对自己的认识。

罗伯特博士主持了一项研究,他们对72名3至5岁的儿童进行了一系列测试。孩子被分成两组,每组孩子面前都有一个悲伤的木偶''艾利''。研究人员告诉第一组的孩子,如果把你们的贴纸给''艾利'',他就不会伤心了。研究人员又告诉第二组孩子:如果你们把贴纸给''艾利'',你们会得到一颗糖果。

然后,研究人员又做了一次实验,他们把两组孩子混合,只是问谁愿意把你们的贴纸给''艾利''。

结果表明:第一组主动分享的孩子,在第二次测试里面仍然会主动分享。而被许诺会得到糖果才愿意分享的孩子,在第二次测试的时候,大部分都没有把贴纸给''艾利''。

研究结果表明,在作出艰难选择时进行分享,使儿童对自己有了新的、更积极的看法。他们认为自己是喜欢分享的人,这是他们将来更有可能采取社会态度。

一旦孩子们作出了为他人放弃某个物品的艰难决定,他们就更加慷慨。因此,在教孩子学会分享的时候,家长要有耐心,适当引导,不能强迫。

如果孩子不愿意分享

分享是孩子与其他儿童玩耍和互动所需要的重要能力。学习分享对幼儿来说是一项挑战。如果他拒绝分享呢?下面这些策略很有帮助

1、尊重孩子的想法

孩子不想分享一定是有自己的原因,家长要尊重孩子的想法,要了解孩子不愿意分享的原因,而不是强迫他们分享。

大部分不愿分享的孩子是因为他们仍然处在非常自我中心的世界里,他们无法与他人互动,更不用说与他人分享玩具。因此,在孩子两三岁的时候,家长不能指望孩子一开始就分享他的玩具。在这种情况下,最好的解决办法是为孩子提供足够数量的玩具。比如你发现孩子特别不愿意分享,可以尝试着同一样玩具买上两三件,然后告诉孩子及时分享给其他小朋友。

2、跟孩子玩分享的游戏

找一本孩子喜欢的书,他翻一页,你翻一页;跟孩子一起摆放小汽车,他摆一件,你摆一件。这样,孩子会逐渐学会每个人轮流玩和分享可能会很有趣,借给别人的东西并不意味着永远拿不回来。3、不要责怪如果孩子不愿意分享,而你告诉孩子他很自私,这可能会助长怨恨,而不是慷慨。为了激励孩子分享,家长要采取积极的态度,而不是压制孩子。请记住,孩子拒绝分享是很自然的。

家庭生活远不是一条宁静的长河,我们的孩子有很多东西要学,包括分享。分享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习得,让孩子学会分享,他可能也会有好运气,也会''锦鲤附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自闭症孩子对新玩具不理不睬?那是买错了!来看这位聪明宝妈的经验心得
孩子开始的“不良社交”对上“被抢走的玩具要抢回来吗?”
1-2岁宝宝的游戏和活动指南
2岁孩子的社交技能发展
孩子是真的胆小吗?那也许是家长的错
如何从小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