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7

在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叛逆会有不同的特点和表现。而家长在孩子处于叛逆期时,常常不知道该做些什么,感觉自己做什么都没有用!

7—9岁,是孩子思想逐渐走向独立的时期,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一般都在上小学二、三年级,此时已经有了非常强烈的独立的思想意识!

比如,家长给孩子换衣服,可孩子偏偏不穿家长准备好的衣服,就要穿自己喜欢穿的。又比如,孩子一放学回到家就开始看电视、玩电脑,不管家长怎么劝说,就是不去写作业。

当很多家长看到孩子如此“不听话”、“不懂事”后,觉得不能再放纵下去,得采取一定的措施,于是一些家长开始禁止孩子看电视、不准孩子出门、作业没写完不准玩等。可是这些起到作用了吗?没有。孩子因为被父母威逼着,不情愿的写了作业,但是也只是应付了事,他们边写作业边玩儿,这还不算,作业中经常会发现有错误,字也会写的很潦草,这对学习一点帮助都没有起到。

孩子们为什么会在心里逐渐构起了防御之“盾”呢?

最关键有以下几点,被很多家长忽略掉了,甚至根本不知道这是孩子所需要的。

第一点,孩子是在玩耍中让自发性得到成长的。

如果不给孩子充分的自由,过分地加以强制,往往会孩子心情压抑,不能感受到来自于父母的爱,使孩子人格形成发展受阻。如果家里有这样的孩子,请家长首先要思考一下了,你是否过度地限制孩子玩耍这一天性和自由,如果有,就需要我们的家长赶快解除紧紧束缚孩子自由心灵的绳索。适当的给孩子一点空间,让他们自由发展。

第二点,培养孩子的学习意愿。

缺乏学习意愿是自发性发育迟缓的缘故。孩子缺乏自己思考,自己决定想做的事情,不依赖于他人而能自主一切的能力。家长也应该反省一下,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还是在于前期的发展受阻,而不能归于孩子自身。更不要用打击性、诱导性的言语来说教孩子,比如“不好好学习,大了只能捡破烂了”,“不学习就没有好出路”,“孩子,父母都是为了你好呀”等等,这种说教反而更容易引起孩子的逆反,甚至反抗心理,或者出现对于目的的错误判断。

第三点,发觉孩子的潜能,认真地培养一项优点或特长。

所以,如果家长们不认真去观察孩子对哪方面有潜能的话,盲目给孩子报兴趣特长,无异于饮鸩止渴,到头来家长和孩子都会烦恼和痛苦。细细想来,孩子到了初中以后,还有多少人在坚持学习特长呢?几乎绝大部分孩子都因学习紧张而放弃了。那么与其这样,为什么还要让孩子牺牲大好的自由玩耍天性呢?

所以,对于这个时期的孩子来讲,自由选择或许比毫无意义的强加干预更能发掘孩子的潜能,成人的态度与选择强加于孩子身上往往会受到相反的效果,其结果招致逆反或罢工,以至于关系紧张。

第四点,父母要勇于认错,认真对待孩子提出的批评与建议。

当家长失去孩子的信任时,试想,家长的话还有权威性吗?孩子还能认真听家长的安排和布署吗?特别是很多家长带着强烈的自我情绪批评、指责、打骂孩子后,更会回避亲子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所以,有时我们家长应该适当倾听一下孩子的批评与建议,必须要态度坦诚,勇于认错和反省,平等地和孩子交流。这种态度的重要性在于“以身作则”的教导孩子,让家长身上的“自我反省”成为最好的诚实示范。

第五点,要给孩子正面树立“好孩子”的评价标准。

7—9岁时孩子心理成长和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家长一定要引起重视,认真了解孩子的心事,及时与孩子沟通。不然,这一阶段沉淀下来的问题,会在初中时期,也就是青春期显现出来,这样解决起来讲会更加麻烦和困难。到那时,亲子关系将会因为孩子关闭了交流的大门而无法沟通。

我会每天会分享一些关于孩子教育、学习方法的文章。

微信:1126336098(长按复制)。有兴趣的家长可以看看我的其他文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孩子必经的三个叛逆期,你的“镇压”会让孩子付出一生的代价
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
不要把压力只给孩子,用心的父母更重要
学霸与学渣
低层次父母和孩子讲道理 那高层次父母和孩子讲什么?
孩子2-16岁要经历三个叛逆期,家长们知道如何应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