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059】“夏” 主题有奖征文刘慧作品

夏雨一场

刘慧(河南)

会议室里忽然一片漆黑。惊讶声四起,瞬间又寂静起来,前所未有的寂静。空调和麦克风都成了静音模式,窗外有雷声滚动,闪电穿透窗户划亮充满迷惑的眼神。或许是跟雷电活动有关吧,停电了,学员们的交流也因此进入中场休息。

屋子里特别沉闷,像一潭死水般毫无生气。这种沉闷跟在写作中堆积出来的沉闷极其相似。虽然一直在写,但是越写越不敢写,越写越生出对文字的敬畏。抒发小情绪式的写作,文字总显得粗略无味,没有内涵,缺乏灵性。有时候感觉写文章就像自己做生意记账一样,刚开始马马虎虎,漏洞百出,慢慢的,经历了这些马虎带来的麻烦和困扰后,才会想着把账做得精心细致一些。思路沉滞,写法老套,没有新意……种种弊病的困扰,就像一个人摸黑行走在夜色里,茫然不知所措。突破在哪里?灵性在哪里?怎样才能找到写作的灵性并驾驭它呢?

得知第十期奔流作家研修班要在遂平嵖岈山温泉小镇开班的消息后,像一针兴奋剂注入我心。海洋老师也打来电话:“报名吧,《奔流》把培训班办到了家门口,这可是个好机会啊!”我爽快地答应了海洋老师,其实不用海洋老师说,我早有报名的打算。说起《奔流》,我仰慕已久,《奔流》杂志是河南省乃至全国都大有名气的杂志,有很多的知名作家都是从这里走出去的。今年5月份,我有幸参加了《奔流》走进遂平的座谈会,感觉一下子跟《奔流》亲近了许多。总编张富领先生就是我们遂平县古泉山人,古泉山也是我去过多次的地方,我一位要好的同学就住那里。那里山秀水清,民风淳朴,是一个迷人而又有魅力的村落,张富领先生就是从这个美丽的小山村走出来的佼佼者。听王中明主席介绍说,当年他和张富领先生都是文学青年,满脑子都是对文学的热爱和执着。他们成立了遂平县第一个文学社——《春笋》文学社,那个年代的生活还不富裕,他们在拮据的生活里省吃俭用,凑钱办报纸(手刻油印的那种);为了省钱,偷偷扒着煤罐子车去郑州给编辑社送稿子......每个人都有梦想,或许会有很多梦想,但有一个梦想你从未放弃,不只在青春年少时,而是愿用一生的光阴去执着追求的梦想,一定会被实现。张富领先生已经实现了他的文学梦想,但他并没有满足,他还惦记着在文学的道路上走着的人们,因为文学从未离开过他的思想。他说,他要办奔流文学培训班,让更多的写作者接受到文学的新理念、新思想,为热爱文学的人开辟一片追寻梦想的天地。不必用过多的词汇去赞美,张富领先生让我或许是更多人心中都会涌起两个字:感恩。为此,在这个激情四射、炽热如火的七月,我与《奔流》如期而约。

学员们三三两两走出了会议室,看来一时半会儿来不了电。“咱们也到外边透透气吧。”同桌提议道。我们起身走出会议室,走廊的右侧有一个阳台,阳台上不少同学在拍照留影。刚跨过阳台的门槛儿,一股凉爽的风迎面袭来,就像乔叶老师一走上讲台,即分享了一片清朗的天空。小说、散文两个不同的文体,在乔叶老师的笔下都写得那样生动、传神。《塔拉塔拉》、《呼伦贝尔的郊外》,一次呼伦贝尔之旅,写出了两篇体裁不同的文章,对文字运筹帷幄的能力可见一斑。对生活的热爱和记录,“来源于大地和生活”,让乔叶老师的写作素材看起来那么平凡,读起来却令人耳目一新。“散文和小说都有不同的表现手法,散文写实,小说可以虚构;散文中的‘我’是真我,小说中的’我’是对读者的引导......”乔叶老师一语破的,让分不清小说和散文体裁的写作困惑豁然开朗。我的眼球舍不得离开乔叶老师,她像一块磁铁吸引着我,她用强大的磁场向我阐述写作不单单是写作,它是一种境界,一种思想的高度。

前两天来会议室从走廊穿行而过,从未注意到走廊之外的风景。来到阳台才发现,通过一处台阶,居然是一个更开阔的阳台——一处上好的观景台。奇美的嵖岈山就耸立在对面,嶙峋的山石交错堆积却又紧密地抱在一起,一团团云雾正从山谷里悠然升腾并慢慢地向山顶汇聚。放眼望去,村落及田野皆成了嵖岈山的陪衬,一副壮美的嵖岈山全景图尽收眼底。闭门造车何等枯燥,走出来,亲眼目睹和亲身经历才能与之产生共鸣。就像今天,你不来到奔流文学院,你就不能感受到文学的浪涛活跃飞腾,奔流不息。“为谁而写?写什么?”“文学是心灵的果实,心用在不同的地方,就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文学艺术的最大作用,就是在钱财横行、权势霸道、人的精神流离失所的地方,发挥拯救人心的作用……”山风欲起,任其拂过脸颊,是传遍通身的凉爽。王宏甲老师对写作的独到见解如闪电一道,响雷一声,震撼迷惑的灵魂。风愈发猛烈了,空气中已有零星的雨珠滴落。不,这是大新老师的泪珠,是大新老师对尘世爱怜的泪珠。周大新老师为了搜集写作素材,曾经采访了很多角色,他深入基层,在医院,在战地,目睹了人间太多的苦涩与辛酸,在讲课时多次哽咽,声情并茂地诠释了一位作家的悲悯情怀。

风俞刮俞猛,发出呼啸的声响,云雾像给嵖岈山戴上了一顶帽子,一场大雨就要来临。几位同学趁机张开双臂,任风拂乱长发,向着天空大声呼喊:“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这呐喊,是发自内心的渴望与向往。一节课有一节课的收获与震撼,在文学的海洋里如饥似渴,像吮吸着母亲甘甜的乳汁,又觉得不尽兴、不饱腹。顷刻之间,夏雨以不及藏身之势倾情洒落,雨滴打在阳台的竹板上,溅起一片白色的水花,白花花的雨线又串连成一道道生动的雨帘。夏雨痛快地滚落着,把季节的烦闷扫荡得酣畅淋漓。此情此景,像极了奔流的文学盛宴——以文学的姿态带来一场声势浩大的精神洗礼。

黑暗总会过去,只因拥有一颗期盼光明的心。来电了,同学们回会议室继续交流自己在学习中的感悟和体会。“多读、多写、多做笔记,深入生活、深入思考……”剑冰老师的精彩分享如拨云见日,为混沌的初写者打开一片晴空。大地如此辽阔,生活如此丰厚,只要你有一颗发现之心,好的素材无处不在。再把深入生活的见闻与深入思考相互交融,写出的文章才能打动人心。老师们用心、用情、用爱无私地传授写作中最实用、最宝贵的经验,其心可鉴,其诚最真。作为一位写作者,你必须用仰望的姿态,膜拜文学,膜拜师者。

学习、交流、探索,我们都是追梦人。用感恩之心表述文学之心,让每颗心都产生碰撞、共鸣。或许我们都曾经迷茫、困惑,在这里,在《奔流》,有一束文学之光会照亮你,指引你前行。看那白发苍苍、年俞七旬的老者,用接近一生的时光执着地追求文学,多次来到奔流文学院学习充电,虔诚之心让人敬畏和感动,不禁扪心自问:“你到了这个年纪,还能有这样的精神吗?”那靓丽的姑娘和帅气的小伙儿,像田野里充满希望的秧苗,正沐浴着阳光雨露,茁壮成长。再看看座无虚席的会议室,同学们各抒己见、至真至诚的交流心得体会,曾经的迷茫与困惑已荡然无存,心中不由得再次涌起“感恩”二字:《奔流》用大情怀将我们的文学梦想牵系,用心书写才无愧于这个伟大的时代。

时光匆逝,空留欲言又止的遗憾。走出会议室,空气是别样的清新。雨后的温泉小镇显得更加妩媚动人——旺盛的山楂树笑意盈盈地在风中摇曳,挂满枝头的青色果子正散发着迷人的清香。七月的天空斑斓夺目,骄阳如此炽热,爽不过夏雨一场。

【作者简介】刘慧,女,河南省驻马店市遂平县人,在平凡中追求美好,喜欢在闲散的时光里用文字编织生活。系河南省诗歌创作研究会会员、驻马店市作家协会会员,驻马店市诗词学会会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刘慧玲女士】《文坛百家 专辑》【神州文学家园】隆重推荐 2023061501
刘慧芝国画艺术欣赏
张富君画
今天,我们一起送别张富清
张富清
刘慧丰老师教您如何拍痧的养生保健方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