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北大领学⑤|Hp感染的内镜下表现
HP感染的内镜下表现

消化内镜在判断幽门螺杆菌感染方面具有很大的价值,在胃镜下,根据是否感染幽门螺杆菌,可以分成幽门螺杆菌未感染的正常胃黏膜、幽门螺杆菌感染导致的慢性活动性胃炎和幽门螺杆菌感染导致的慢性非活动性胃炎。

未感染幽门螺杆菌的胃黏膜表现

首先应该正确认识未感染幽门螺杆菌的胃黏膜表现:黏膜平滑有光泽,黏液为浆液性,胃体部大弯皱襞细长笔直。在胃底腺存在的全部胃体和胃窦的近端侧能观察到规则排列的集合小静脉(RAC)。


幽门螺杆菌感染后慢性活动性胃炎的内镜下表现

幽门螺杆菌感染后,可以引起胃黏膜炎症反应,出现上皮细胞脱落,单核细胞及中性粒细胞等炎性细胞浸润,微血管扩张充血。

内镜下表现如下:

1、弥漫性发红、点状发红:在胃体部非萎缩黏膜,连续的,具有一定范围的均匀发红,不斑驳,没有浓淡。有时在弥漫状发红的背景上出现,大小不等,无凹凸不平的点状发红。

 

2、皱襞肿大:当幽门螺杆菌感染后,由于炎性细胞浸润、上皮细胞增殖亢进、小凹上皮增生所引起,在胃体大弯皱襞粗而蜿蜒,充分送气也不消失。

 

3、白色浑浊黏液:在胃体及胃底可见大量白色浑浊黏液附着。

 

4、鸡皮样胃炎:多在胃角部到胃窦部出现密集均一的小颗粒状隆起,多见于青年女性,是幽门螺杆菌现症感染的征象,一旦发现应尽早除菌。

 

5、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内镜表现可能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一定关系,比如: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萎缩和肠化、增生性息肉、胃黄色瘤、RAC消失等。


胃溃疡


十二指肠溃疡

 

萎缩性胃炎

幽门螺杆菌感染导致的慢性非活动性胃炎内境下表现

幽门螺杆菌感染导致的慢性非活动性胃炎内境下表现:各种原因除菌后,中性粒细胞迅速消失,单核细胞浸润残存,形成慢性非活动性胃炎,此时患者内镜下表现为地图样发红、色调逆转、胃黄色瘤等(在除菌后内镜表现部分详细介绍)。

(本文版权属于中国医学论坛报社,转载须授权)

互动话题
  1. 幽门螺杆菌现症感染的内镜下表现有哪些?

本次活动期间,积极参与互动的老师,将有机会获得惊喜礼物哦~

上期答案

1、目前Hp感染首选的非侵入性检测方法是什么?原理是什么?

尿素呼气试验(urea breath test,UBT)是非侵入性Hp感染诊断的首选方法,具有准确性相对较高、操作方便和不受Hp在胃内灶性分布的限制等优点。敏感性为88%~95%,特异性为95%~100% 。呼气试验的原理是基于Hp产生内源性和特异性的尿素酶,尿素酶可将尿素分解为氨气(NH3)和二氧化碳(CO2),CO2在胃肠道吸收后进入血液循环,经肺脏呼出。被检测者口服核素(13C或14C)标记的尿素后,如果胃中存在Hp,就可将核素标记的尿素分解为核素标记的CO2,CO2弥散入血液后经肺脏呼出,通过收集被检测者呼出气体,检测呼气中核素标记的CO2,即可判断是否存在Hp感染。

2、Hp的诊断标准和流程

诊断标准:符合下述3项之一者可判断为Hp现症感染。

1)胃黏膜组织 RUT、组织切片染色或细菌培养阳性;

2)两项中任一项阳性:13C‐UBT 或 14C‐UBT 阳性;

3)HpSA 检测(经临床验证的单克隆抗体法)阳性。血清Hp抗体检测(经临床验证、准确性高的试剂)阳性提示曾经感染,从未治疗者可视为现症感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得了幽门螺杆菌的人,最后都有什么下场?专家直接给出3个结果
刘永昌:除菌后胃癌的内镜表现
不能小觑的幽门螺杆菌
胃癌是传染病?错!但胃癌致病菌可传染!
【健康讲座】 幽门螺杆菌感染24问与答疑解惑(一)
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却没有症状,到底要不要治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