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孔子问礼老子到我们家乡宜阳洛宁
孔子一生至少两次来到洛阳。一次是入周问礼于老子,习乐于苌弘,瞻仰了明堂,祭拜了周公,然后开始了列国之遊。另一次则是在他周遊列国,颇不达意,转而专心致力国学教育,以传承和弘扬“忠孝节义,仁智礼仪”的周公学说,儒家思想。
  《宜阳县志——平泉庄至圣庙记》载:鲁哀公元年(公元前494年)年近花甲的孔子带着学生再次来到洛阳,“届盟津、谒河图、过樵峣,诣洛书”。樵峣,洛河南岸洛宁境内女几山延伸的余峰,同属熊耳山系。盟津即孟津。就是说,孔子一行先到孟津龙马负图之地图河对祭拜了河图,然后,顺洛河南岸的山麓一路西行至灵龟贡书的洛宁长水村,祭拜了洛书。孔子的用意很明确,他此来是追寻华夏文明的根;他还要让他的学生们都要牢记住,无论到什么时候,人都不能忘了自己的“根”。
  如果说,二十多年前的入周问礼,是孔子寻求周礼之源,为实现“克已复礼”的伟大理想所作的准备和铺垫,那么此次的谒诣图书之行,则是更高层次的寻根之旅,寻梦之旅,是他在对自己大半生人生历程的总结和反思之后,对华夏传统文化的忠诚和坚守的庄严宣誓。在周遊列国,四处碰壁的残酷现实面前,尽管无奈,但无怨无悔,他要为四处漂泊的灵魂,找到一个可意的归宿。
  孔子此行,还在宜阳留下了一段佳话。宜阳县平泉村有头牛产下一只“麒麟”。孔子闻说后立即前往平泉想探个究竟。可惜牛的主人把“麒麟”当作怪物给杀了。孔子惋惜之余,便为这只“麒麟”修了个冢以示记念。
  200多年后的韩国名儒张良,为记念孔子的仁义壮举,便召集乡邻在平泉村为孔子筑起一座行营,名曰“至圣庙”。《宜阳县志·平泉庄至圣庙记》云:“汉儒张子房构先师行宫,至唐李德裕,宋张思叔复修之,明宣德年里人张孝玉重修焉。”凡筑基五尺,构殿三楹,给尼父颜曾源像,暖阁,戟门,俱属新设。
  宜阳平泉至圣庙,应为中国最早的孔庙。孔子享誉于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后。而张良之时,孔子隐身于百家之中,知名度莫过一般。可见张良之睿智和独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河南省1个县,县名1300年不变,后因与四川“永宁道”重名而改名
历史洛宁
闲拾点滴
孔子的老师是谁?
老子与孔子
书法家周瑞盈荣获“诚信品牌书画家”荣誉称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