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说王羲之、王献之是书法学习者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仓储宝库

王羲之、王献之——书法学习者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仓储宝库

东晋文人士大夫崇尚自由清雅、率直任诞、清俊通脱的行为风格。凡有学问者、尚艺术者皆有一种不食人间烟火之气。

这种雅风表现在文学艺术上也是如此。单就书法而言,于有法中崇尚无法,点画结构妍雅清奇,灵动自由,故显道风仙骨不拘一格、古意昂然。正因为如此,魏晋书法表现出来的自由多变、不拘一格,才充满着无限感染力。

王羲之、王献之自然不用多说。历代学习二王或钟繇的成功书家其作品无不充满着他们创造的形式美魅力和妍质。虞世南、褚遂良、蔡襄、苏东坡、赵孟頫、祝允明、王宠、黄道周等等无不受益多多而形成自己的风格,即便每个人的审美风格取向有着本质的不同。

这就是魏晋书法的伟大之处:可塑性极强。不同审美追求的人都可以从其中汲取自己想要的东西,或端庄、或艳丽、或雄宏敦厚、或风流潇洒、或古拙质朴……

欧阳询从王羲之书法特别是楷书中汲取了厚重含蓄和劲健,这个从欧阳询早期的小楷可以看出,就算成熟时期的《九成宫醴泉铭》虽有北碑之风,但王羲之的楷书之影响依然随处可见;虞世南从王羲之书法中汲取了其润泽婉转的一面;苏东坡也不示弱,从王羲之作品中继承了他的浩荡之气、米芾从二王行草中汲取了他们的酣畅淋漓、沉着痛快的刷字之气;张旭怀素则继承了二王行草的汪洋恣肆、并把二王的抒情达意发挥到顶点极致;赵孟頫则是全面继承了二王的笔法。特别是大王的笔法,赵松雪的继承可用熟烂于胸来形容;明朝的王铎虽然风格上与赵孟頫迥异,但其在继承二王上可以说是独树一帜。特别是对二王的草书的学习,几乎无人出其右者。

明朝还有几位大家也是要特别说一下的,那就是比较纯正继承二王、钟繇的小楷的书家。一个是王宠、一个是黄道周、当然还有祝允明。但他们依然能从王体中各取各需。王宠深得王羲之清远无尘之风,其书风更加简远空灵、如仙人之驾鹤、飘飘无人间烟火之气;再说黄道周一边追随着钟繇的高古、一边极力在点画间营造着东晋的道风仙骨……

所以说,王羲之王献之的书法艺术就像一个巨大的营养全面的仓储、只要你愿意只要你下了功夫,只要你愿意去研究洞察,你就一定能找到你所需要的。这一点其他书家是做不到的。就象你学唐楷,你可以学的惟妙惟肖,但最终你只能奴隶一般被套上唐楷影子的枷锁,想摆脱形成自家面目,你只能溯源而上,否则唐楷会如影随形。但你学王就不一样了,他的千变万化让你很难去用一种固定的结构和笔法去记忆。

他就象雾象雨又象风,即有形又无形,有常形无常态。你学习他永远不怕写出概念化的笔法和结构,想想圣教序:你能记得他整体的结体规律吗?没有。那你想想赵孟頫的行楷,有没有整体的结体标志性概念?有。更不用说,唐楷以下的其他楷书了。如果你理解了这些,你就能明白馆阁体艺术水品的低下、你就能明白今人的楷书那种固定的符号化的笔画和结体是不是上成的书法艺术了。

所以说,全面系统的学习二王就如古人所说:二王是:“授渔”而不是:“授鱼”书法艺术之所以是艺术也就在于此,每每下笔,在遵循书法的基本法度之上,极尽的形式变化之美和抒情才是书法的至上真谛!

本文作者硬笔临王羲之《孝女曹娥碑》,完整高清大图请移步到下面圈子下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國十大傳世名貼【組圖】
我想颠覆书法教育,可以吗?
王献之书法行书解析,这字太棒了
钟繇小楷,美了近2000年
王羲之书法赏析——《乐毅论》
说学书法之临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