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新华健康|守正传承 中医书院助推中医药振兴发展

近日,“中医书院发展论坛2023·中国北京”在北京举行。现代中医书院集讲学、临诊、著述和研究于一体,是现有普通高等中医教育的重要补充,也是民办中医教育的重要力量。多位专家表示,中医书院的发展面临着重要的机遇与挑战,应借助中医书院的培养教育模式,走出一条师承教育的新路子,加快推动中医药高层次人才的培养。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事教育司副司长张欣霞表示,近十年来,我国中医药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中医药发展政策体系基本建成,符合中医药特点的制度供给前所未有,中医药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取得突破。当前,中医药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迈上新征程。

“中医书院是现有普通高等中医教育的一个重要的补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科学家陈可冀表示,中医药振兴发展,离不开高层次人才培养,离不开广大基层中药人才队伍规模和素质的提升。人才的培养除了院校教育,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途径就是现今百花齐放的中医书院。

陈可冀表示,书院为民间中医教育提供了一个饱含底纹底蕴的立身之所,并逐步发展为中医教育不可以小觑的一股力量。

张欣霞也强调,中医书院在中医文化的传承创新发展、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她指出,中医书院是一种中医特色的教育、组织模式。近年来,各地根据中医人才的实际情况,探索开办了多种类型、多种模式的中医书院,对推动建立更加符合规律的中医药人才培养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张欣霞说,希望中医书院在借鉴总结历代书院办学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办学模式、教学方法,博采众家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之所长,发挥书院灵活办学的特点,探索完善现代书院中医药教育模式,为培养不同类型的中医药人才发挥重要作用。

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局长屠志涛表示,中医书院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地,是院校教育、师承教育的补充,是进一步扩大中医基础研究覆盖面的重要阵地。他提出要通过中医书院论坛把全国乃至全球的书院聚集起来,让书院不光是一个培训人才的地方,也是中医发展的智库。同时,他对中医书院在推动中医药发展中的作用提出了“三个功能”“三个回归“三个关系扭转”以及“三个转变”的殷切期待。其中,“三个关系扭转”包括:第一要扭转医药关系,实现以医统药;第二要扭转一二三产的关系;第三要扭转中西医关系。

“中医师不仅肩负着以医疗技术服务百姓的责任,也担当着传承和发展中医药的使命。”金方书院院长、北京中医药大学资深教授傅延龄表示,中医书院要致力培养基层大中医。

金方书院创始人、北京杏园金方国医医院院长薛钜夫也表示,中医书院将成为培养基层“中医式全科医生”的重要阵地。他指出,传统式中医师的特点符合现代全科医生的全部特质。千百年来,中医师从来就是全科医生,中医学从来就是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家庭医学的总和。

傅延龄表示,中医学的认识方法是在现代科学方法以外,人类认识事物的另一只眼;是在现代科学方法以外,人类发明创造的又一个系统智慧;是古代中国人对科学的重大贡献。

此次论坛发布了《中国中医书院蓝皮书2023》、“中医大学生第二课堂”项目、“中医书院基层医生中医课堂、基层中医健康文化课堂”项目,以及“中医书院基层医师推荐阅读中医书目100种”。

蓝皮书主编、甘肃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学院院长赵鲲鹏表示,我国健康产业的发展对中医药健康产业的发展提出了迫切的需求,也为我国中医药健康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更新、更大的空间。以金方书院为例的中医书院将进一步补充高层次人才培养,推动构建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的中国特色卫生健康发展模式和服务方式,进行较好的探索,为在健康中国建设中充分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和作用,提供较好的经验和示范。

“但当代中国中医书院也存在一些问题亟待完善。”赵鲲鹏表示,中医学科涉及的知识领域非常广泛,包括中医基础理论、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临床各科(内外妇儿)、针灸学、推拿学等等,但当前的中医书院教学体系往往存在某些学科的过度强调和对其他学科的忽略。例如,一些中医书院过度注重中药学的教学,而忽略了针灸学等其他学科的重要性。这样会导致学生对整个中医学科的理解不够全面,影响综合实践能力。

此外,赵鲲鹏还表示,部分中医书院面临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 他坦言,受职称晋升、多点执业多方面行业管理因素的影响,中医书院一些教师的水平和能力与需求存在差距,常常缺乏国际视野,一些中医书院难有国际合作项目,缺乏国际交流和学术合作,使得中医学科的发展与国际标准脱节。

“一些人才政策也阻碍了人才培养。”赵鲲鹏指出,目前的政策,只有在中医类院校学习中医临床专业,临床基础专业也是近年才允许参加考试的考生报名参加中医(助理)执业医师的相关考试,而学习中医临床文献、诊断学、中医基础理论等专业考生不允许参加医师考试。此举不利于中医人才的成长,也不能满足社会发展需要。

“中医师要专心致志、心无旁骛,锲而不舍地做好、做精中医。”傅延龄列举了他所了解到的例子:某大学的一位中医专业博士,毕业后到一家三甲中医院做了十多年中医临床。在十多年的时间里,她将百分之八十的时间和精力都用于提高西医的诊疗能力与学术水平。

对于这种现象,傅延龄表示,中医师不必追求成为“双能王”。中医师既然是中医,就应该专心做中医学术努力做好自己把中医学术做精,不必因为别的能力不强而羞愧。

资料显示,“中医书院发展论坛2023·中国北京”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科学家陈可冀先生担任论坛主席。论坛由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北京市怀柔区人民政府、北京中医药大学、首都医科大学中医学院联合主办,由金方书院、文靖书院(筹)、北京杏园金方国医医院承办,中国中医书院联盟为本次论坛的支持单位。记者 梁倩 实习生 祁航 北京报道

编辑:李会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书院蓝皮书_3-2:从当前及未来国民健康状况看中医书院的责任
中医馆如何吸引留住名医,打造名医团队?
中医药在香港的25年
传承发展中医先从“正教”开始
【中医药法实施三周年】孙光荣:中医药法是振兴中医的总纲
只有这样,中医梦才能真正落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