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铜墙铁壁,坚不可摧,俄罗斯电子技术很一般,反导系统却非常厉害

反导体系的消长,影响着地区乃至全球局势。在反导领域,俄罗斯和美国是世界上唯二拥有完整反弹道导弹体系的国家,不仅整体性能更高,而且已可以用于实战。俄罗斯在发展反导系统的过程中始终着眼自身国情,突出自身特色,已拥有自成体系、空天一体的多层反导系统。尤其是近五年来进步速度极快,有西方媒体刊文指出,俄罗斯反导系统的水平已经重登世界之巅。这对中国发展反导系统有一定借鉴意义。

一、防空反导作战编制的整合

俄罗斯在空天防御理论指导下,制定了未来空天军的发展建设目标。整合了早前分散在各个军兵种的空军航空兵作战力量、防空兵作战力量、三军地面防空反导作战力量、航天兵的地面防天反导作战力量,以及军事航天作战力量,组建了全新的“五位一体作战力量”的空天军。取消了具有独立兵种编制的防空军,将隶属于航天兵的反弹道导弹系统和隶属于空军的地空导弹系统进行一体化建设。俄空天部队于2011年年底组建,整合了俄空军和航天兵,下辖空天防御兵,职责包括防空和反导预警系统管理、宇宙空间监测、航天器发射及控制等,以确保俄罗斯免受来自天空和太空的打击。从体制编制上使俄罗斯具备了联合作战的空天一体防空反导作战能力,俄罗斯的反导体系主要包括预警监视、控制引导与拦截火力三个部分。

二、导弹袭击预警系统和指挥系统俄罗斯反导指挥系统中的战略反导指挥系统和非战略反导指挥系统相对独立,自成体系。对于拥有战略导弹的国家来说,光有弹道导弹是不行的,还要有战略核反击系统,除了发展战略导弹,还要有导弹预警系统,要能提前知道敌国何时何地发射了弹道导弹,在敌国导弹尚未落地前,就将核反击的导弹射向对方,然后再组织反弹道导弹系统拦截来袭的敌人导弹。

除了反导拦截系统,俄罗斯反导系统还包括导弹袭击预警系统和反导指挥控制系统。俄导弹袭击预警系统由第三代导弹袭击预警卫星系统“统一太空系统”、29B6型“集装箱”(Konteiner)天波超视距雷达系统,以及第四代“沃罗涅日”导弹袭击预警雷达组成,担负着提供导弹来袭预警信息、计算和判断来袭导弹的发射点、发射国家、飞行轨道和弹着点的任务。1、导弹来袭预警卫星系统。导弹来袭预警卫星是伴随着洲际弹道导弹的出现而出现的,采用红外热敏感器作为探测设备,轨道以同步静止轨道为主,敌方的战略导弹刚一起飞,卫星的红外探测系统就能发现处于上升段的导弹热尾焰,就可以发出警报,不但确认导弹是从哪里发射的,还能够判断导弹打算攻击自己的哪一个城市或者哪一片目标,从而实现高效预警。因此,导弹来袭预警卫星是核威慑和战略核反击的重要一环。由于导弹预警卫星采用高分辨率的红外敏感器,技术难度非常高,研制成本巨大,目前只有美国,俄罗斯和中国这样的大国才能承担得起。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继承了苏联的导弹预警系统,但由于经济能力的困窘,以及美国的挤压,地面雷达陆续关闭,卫星先后失效,在十几年间缺失持续24小时的太空导弹预警能力,失去了完整的外太空导弹预警体系,被淘汰出局。由于近些年的抓紧建设,俄罗斯又恢复了导弹预警体系,重新进入拥有完整导弹进攻和防御体系国家。

俄罗斯的太空预警系统原来由三颗卫星组成星座,但在2014年的7月份,俄罗斯鹰眼(OKO)战略预警卫星系统的一枚编号为宇宙2479的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发生故障,失去了地面控制。这样一来,俄罗斯太空战略预警系统仅剩下两颗高椭圆轨道卫星在轨运行,每昼夜实际预警值班时间只有3个小时。

2015年11月,俄罗斯发射了新一代早期预警卫星——EKS-1“冻土”(Tundra)卫星,该卫星的宇宙系列编号为宇宙2510,是俄罗斯计划部署的新型早期预警卫星星座的第1颗卫星。在随后的五年,俄罗斯又发射3颗早期预警卫星。在至2020年6月,俄罗斯空天军宣布俄新一代导弹预警卫星系统已经建设完成,四颗工作卫星已经开始执行任务,可以对美国本土进行不间断的监视,这也是冷战结束之后,俄罗斯第一次把导弹预警卫星系统重新建设起来,能够确保俄罗斯的绝对核安全。

2、天波超视距雷达系统。天波超视距雷达是利用电离层折射实现远距离探测,通常工作的波长较长,由大型的稀疏天线阵列组成,没有散热顾虑下做的功率非常大,因此能够实现探测到数千公里外的空中、海面目标。不过,天波超视距雷达易受环境影响、精度较低,因为要透过电离层折射,只能看远不能看近,存在较大的盲区,工程规模和投资巨大,对于小国不实用。只适合大国和有广域目标探测需求的国家。

早在苏联时期,超视距雷达就有建设,这就是“Duga”雷达,总共造了3套,在乌克兰境内的尼古拉耶夫市和切尔诺贝利市各有一套,另一套在远东地区的阿穆尔河畔共青城附近,该雷达精确度不高,无法发现飞机等小目标,无法满足现代需要,目前已废弃。

29B6型天波超视距雷达是2000以后开始研制的,在2013年12月,俄罗斯在莫尔多瓦共和国科维尔基诺市附近建成了首个29B6型“集装箱”超视距雷达站。2019年12月建成了第二座。

这是位于摩尔多瓦的29B6型雷达站,该雷达的信号接收与发射装置相隔甚远,达到300公里以上,探测范围可覆盖欧洲大陆大部分地区,不过天波雷达不能探测近距离目标,所以有很大的盲区。

该雷达站探测距离达3000千米,视野180度,探测高度达100千米,能够探测上升段的弹道导弹,也能探测低空飞行的巡航导弹乃至未来的高超音速武器。不仅能探测西边的波兰和德国全境,还能探测南边的土耳其、叙利亚、以色列,以及西北边的波罗的海和芬兰等国。俄罗斯计划共建设十座天波超视距雷达站,以形成对各个方向的预警。不过,天波雷达的造价非常昂贵,数倍于同期建造的“沃罗涅日”反导预警雷达。所以俄罗斯是否能完成这个计划,令人怀疑。而且,俄罗斯将天波雷达用于反导作战的效能也令人怀疑,而中国发展的天波超视距雷达则更多的用于探测远海的空中飞机和舰船目标,因为这样更实用。

3、第四代“沃罗涅日”导弹袭击预警视距雷达。在冷战时期,苏联在地面上一共建立了8个大型的陆基导弹预警雷达站,其中三个在莫斯科、奥列涅戈尔斯克、伊尔库茨克,一个在波罗的海沿岸,其余4个在白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和阿塞拜疆等加盟共合作。顿河DON-2N雷达系统是一种厘米波有源相控阵外太空空域监管雷达,可以探测跟踪整个北半球。具有极高的抗干扰能力,可高精度跟踪高速太空目标。该雷达体积异常庞大,每个侧面有152米长,36米高。据称修建这座雷达共用了3.2万吨钢材,5万吨混凝土和12000公里长的电缆。苏联解体后,这套地面雷达系统已经残缺不完整,再加上设备的老化,目前只有4个能够勉强运行。

2000年以后,俄罗斯经济开始扭转,俄军立即开始新建6座新一代沃罗涅日DM雷达计划,首座雷达在2006年投入使用,位于列宁格勒州的列赫图西村,主要用于监视欧洲和美国的导弹发射,使俄罗斯西北方向缺失了7年的反导预警系统恢复了完整性。在2017年1月26日,俄罗斯空天部队对外宣布,该部队完成了俄罗斯全境的统一早期预警雷达系统的一期建设工作,该系统可以监测距离俄周边6000公里以内的所有导弹发射活动。

这是沃罗涅日DM雷达的探测范围示意图,6座沃罗涅日DM雷达就可以覆盖全部俄罗斯本土,实现全球预警。

据俄军声称,沃罗涅日DM雷达是世界上功率最大,探测距离最远(6000公里)、探测高度最高(4000公里)的陆基导弹预警雷达,能同时跟踪500批目标,监测弹道导弹、卫星以及空气动力目标。俄以莫斯科为中心,以欧洲及北极地区为重点,在俄境内共部署6座“沃罗涅日”雷达导弹袭击预警视距雷达。未来,俄将向南部及东部拓展覆盖范围,实现各雷达站探测范围的交叉覆盖。

针对中国的沃罗涅日DM雷达,位于西伯利亚贝加尔湖畔,伊尔库茨克州的乌索利耶市,归属于俄罗斯武装力量空天防御兵管理。在2012年3月竣工并投入使用,该系统主要任务就是监控中国空域,监视范围非常广,几乎覆盖了整个中国及南海空域。俄军可使用该雷达实现对包括中国西部地区在内的整个中亚、南亚方向的早期导弹预警。

在2012年,刚刚卸任俄罗斯总统,出任俄罗斯总理的梅德韦杰夫,赴西伯利亚视察,进入伊尔库兹克导弹预警雷达指挥所参观。图中可见完整的中国区域图。这座位于伊尔库兹克的沃罗涅日DM预警雷达的作战效率非常高,投入使用一个月就成功发现了中国的中程弹道导弹发射情况。2012年4月,该雷达在执行战斗值班时,直接发现并跟踪了一枚中国中程弹道导弹的飞行轨迹,这是中国火箭军从山西五寨基地的导弹靶场向塔克拉玛干沙漠方向发射的。该雷达探测到中国导弹以后,向俄罗斯导弹袭击预警系统指挥所进行了信息报告。

三、反导作战系统1、战略反导系统

俄罗斯的专业反导作战技术很一般般,尤其是在中段反导领域,他们还在坚持80年代莫斯科周边部署的“橡皮靴套”系统的落后技术路线。俄罗斯继承了苏联的一套规模很大的A-135“阿穆尔”导弹防御系统。服役于莫斯科州的第一反弹道导弹防御部队第9师,该师的所有军事单位都在莫斯科军事保护区。A-135系统能发现2000千米外的目标,并在对目标实施大气层内外双层拦截。A-135系统可直接从地下发射井发射拦截弹,发射准备时间短。采用大气层内外双层拦截,拦截高度达670千米,采用核战斗部,威力巨大,拦截成功率高,拦截目标多。

A-135的导弹系统由两层组成,包括51T6型远程拦截导弹和53Т6低级拦截导弹。现在仍然在服役的是低级拦截导弹53Т6,也称为PRS-1。它的飞行速度为3000米/秒,能够在最远100公里和海拔高达40-50公里的范围内击中弹道导弹目标。51T6导弹的射程至少为300至350公里,高度可达150至200公里。51T6反导弹已经在2005年退役。放弃51T6后,目前A-135系统没有远程拦截设备。也就是说,俄罗斯目前没有中段反导能力。

A-135“阿穆尔”导弹防御系统的缺点是太老了。俄罗斯空天军反导部队指挥官谢尔盖·格拉布丘克准将在接受采访曾承认,莫斯科郊外的导弹防御系统要花几十分钟的时间才能完成整套发射流程。在战时,根本来不及拦截快速袭来的核弹头。莫斯科郊外修建的大型导弹防御和预警扫描阵列雷达系统,能够探测弹道导弹,空中和空间目标并进行跟踪、选择、测量坐标以及为反导拦截导弹提供制导,但在发现弹道导弹飞行轨迹后,导弹预警雷达先要弄清弹头轨迹并区分,而如果以战斗周期计算到反导导弹发射整个过程,时间长达数十分钟。

俄目前正在研制第三代战略反导拦截系统A-235系统。是在A-135的基础上研制的,由俄金刚石-安泰空天防御集团下属的革新家设计局研制。由三层拦截系统组成,包括51T6远程拦截弹、58R6中程拦截弹和53T6M近程拦截弹。与A-135系统相比,有以下优势:一是形成了从中高空到太空不同高度的三层反导拦截网;二是采用核弹头和破片杀伤两种拦截方式,提升了实战运用的灵活性;三是中低层拦截弹采用机动发射方式,能够提高生存概率和灵活运用能力。但A-235系统的低层拦截弹采用无线电制导,易受干扰;高层拦截弹采用惯性制导,精度较低。

A-235系统目前还没有投入使用,只是在2018年4月完成了53T6M导弹的拦截试验。现役的A-135系统使用核战斗部,型号为AA-84型的核战斗部,威力为10000吨TNT当量。改进型的A235系统则改为大威力爆破战斗部,是一种定向破片杀伤战斗部,杀伤威力、拦截概率要比旧的全向破片杀伤方式高得多。可能是对拦截概率只有40%的爆破型战斗部不放心,俄罗斯还同时为A235系统保留了核战斗部,以便在敌人大规模洲际弹道导弹来袭时,在800公里以上高度引爆核战斗部,以达到最大的拦截率。俄罗斯更注重反导系统的实用性,即使伤敌一千自损八百也要将目标全部摧毁。

在21世纪还在使用核战斗部进行反导作战,主要原因是俄罗斯迄今为止还没有掌握动能拦截弹技术(KKV),这是很多人没想到的事情。而美国和中国的中段反导系统,都采用先进的动能拦截弹(KKV),在使用性价比及拦截效率均远超53T6M导弹的爆破型战斗部。所以在反导技术的动能拦截弹领域,俄罗斯已经大幅度落后于美国和中国,落后时间在二十年以上。2、战役战术反导系统俄罗斯的防空导弹很先进,例如著名的S-300和S-400地空导弹,都是跨时代的精良武器,就是中国也都购买了俄罗斯的S-300 PM2“娇子”,和S-400“凯旋”系统,近期俄罗斯又推出了S-500地空导弹系统。但是,这些地空导弹都号称具备反弹道导弹的能力,其实只能拦截短程和中程导弹,完全不具备拦截远程弹道导弹的实力。俄罗斯现役战役战术反导系统主要有S-300VM、S-300V4、S-300PMU1、S-300PMU2、S-400和S-500,均为防空型反导系统,能拦截战役战术导弹等弹道目标。S-300P系列装备俄空天军,包括S-300PMU1和S-300PMU2两个型号,以S-300PMU2为主。S-300V系列装备俄陆军,包括S-300VM及其升级版S-300V4两种型号,俄军计划到2020年前列装24套S-300V4系统。S-400为俄第四代防空反导系统,该系统以S-300PMU2系统为基础,同时吸收了S-300V的优点,具有良好的机动部署、反隐形和超低空拦截能力。其拦截弹道导弹的距离为7~60千米,高度为5米~30千米,能拦截速度达4.8千米/秒、射程达3500千米的中程弹道导弹,能够同时跟踪300个目标,并引导72枚拦截弹实施拦截。俄军已经部署了大约28个团共56套的S-400系统,重点保护莫斯科地区,俄罗斯西部、东部及南部边境濒海地区、乌拉尔地区等重要工业经济区。

S-500是第五代防空反导系统,2003年开始研制,2017年开始装备俄军。该系统能够拦截中远程弹道导弹、临近空间高超音速武器、隐形飞机、低轨卫星等多种目标。该系统最大拦截高度200千米,最远拦截距离600千米,可拦截速度达7千米/秒、射程达3500千米的弹道目标。另外,S-500系统的拦截高度覆盖整个临近空间,能够拦截速度达7千米/秒的目标,具有拦截高超音速武器的能力。俄军已经装备5个S-500团共10套S-500系统。四、未来展望和中俄合作

在导弹与反导这对矛与盾的发展过程中,目前,矛相对于盾更有优势。这主要得益于目前弹头除了具备超音速性能之外,还能进行机动变轨,甚至滑行弹道的“打水漂”。先进导弹的运动轨迹不再像之前那样有规律可循,极大地增加了反导难度。此外,构建反导系统耗资巨大,很多国家受制于经济、技术等条件,反导技术发展并不快。目前世界上只有中美俄三国对反导系统进行持续性发展与更新。例如中国在2010年1月11日后进行过几次成功的反导拦截实验。拦截成功的前提是预知敌方导弹的发射地点与飞行轨迹,从这个角度来看,反导系统的威慑作用要大于实战作用。

目前,俄罗斯己建立起了由S-400/500系统和A-135系统构成的立体多梯次部署。未来,俄罗斯将建立由S-350“勇士”中程防空反导系统、S-400中程防空反导系统、S-500中远程防空反导系统、A-235战略反导系统和反卫系统构成的多梯次空天防御部署。进一步整合防空、反导与反卫预警系统,形成战略、战役及战术的三梯次配置空天预警系统,探测距离分别为9000千米、4500千米和600千米。逐步实现反导系统的系列化和通用化,加强战役战术反导系统与战略反导系统的融合。S-500与S-400系统可以任意组合使用彼此的拦截弹。A-235系统的77N6近程拦截弹将用于S-500系统,而S-500系统的“马尔斯”雷达也可用于A-235系统。

俄罗斯在积极发展自己的反导系统的同时,还与中国进行协作。在2019年10月,俄罗斯总统普京表示,俄罗斯正在帮助中国建立导弹预警系统,这将极大地增强中国的防御能力。普京在"瓦尔代"国际辩论俱乐部全体会议上发言时说:"我们将在航天、军事技术等领域进一步开展合作。我们将帮助中国建造导弹袭击预警系统,这将从根本上提高中国的国防能力,因为目前只有美国和俄罗斯拥有这种系统。" 

俄罗斯愿意协助中国建造导弹袭击预警系统,两国已就此签订协议,这对于提升两国的战略防御系统具有重大意义。在预警雷达和反导数据库领域,俄罗斯的技术比较强悍,而且俄罗斯拥有几十年的预警雷达和太空监视,以及反弹道导弹系统的运行经验,这个经验对中国来说非常宝贵,非常值得中国借鉴。着眼于中俄各自的优势与需求,两国进行的反导合作能够获得双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一夜间喜从天降:俄又送中国一个大礼 美最不愿看到一幕发生
俄罗斯装备志——A235战略反导系统
俄罗斯空天防御装备体系
【深度解析】美战略警告能力现状与展望
“反导体系”是个啥?你不懂的都在这
美国“海上怪物”(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