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今日随笔‖父母,应该给孩子自由选择的权利!

经常有家长咨询我,说我们为了孩子没日没夜的辛苦,可孩子根本不理解甚至行为非常“叛逆”,有时候还和自己唱反调。家长不解: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为什么孩子就不理解呢?有的家长还气出病来,为什么为孩子做了那么多,一生的付出都是为了孩子,却只能换来这种结局呢?

我知道每一位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但有的父母爱的方式却常常是不可取的。“为你好”只不过是父母的挡箭牌罢了,因为你不管做得对不对,只要抛出这句话,似乎都应当被孩子理解和接受。然而,你有没有想过,你替孩子安排好的这一切,决定好的这一切,是不是孩子想要的呢?如果不是,孩子们的感受是什么呢?,是被强迫。被强迫着学习会效果吗?我见过太多父母拿着血汗钱去替孩子报辅导班,孩子却在辅导班一点兴趣没有的。

我们换个角度考虑:做家长的你希望自己被家人甚至单位领导或者同事怎样对待,就知道怎样对自己的孩子了。换位思考真的很重要。

我自己深有感受,我也曾经和很多父母一样打着我都是为你好的名义,无形中却伤害了孩子。那是女儿高一的时候,数学不好,我经常吵她,有一次甚至动手打了她,鼻子都流血了,女儿哭着和我说,爸爸,我数学真的学不起来。我想到自己高中地理也曾经非常努力,就是学不好,甚至重读还是学不好。从那以后,遇到问题,我都是和孩子商量,在尊重她的思想和做法的基础上,我多做引导,给出自己的看法,但绝不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孩子,哪怕找工作这样的大事,我完全尊重女儿的决定,但是会和她说清楚固定或者正式工作与私企民企特点。

至于她的爱情或者婚姻,我更不会干涉。没有该恋爱或结婚的年龄,遇到对的人,不需要我说,她会自己选择;现在时代变了,结婚也不是人生必须的事情,现在独身的女性越来越多,婚姻本该是让人快乐的,如果带来的是不快乐,对于短暂的人生,完全可以活出自我精彩。有的人会说,老了怎么办?我想说,该怎么办就怎办。其实现在的女孩子根本不傻,她们完全知道自己什么时候需要什么又该选择什么样的人和什么样的生活。

如果我们干涉太多,恐怕会适得其反。因为有时候你给孩子的东西不是孩子想要的,多听听孩子内心的真实感受吧,多看看孩子的兴趣点在哪里。

有很多父母就是控制狂,就想掌控孩子的所有。其实这也是父母焦虑和无能的一种表现。“父母之爱子,必为其计深远”,父母总怕孩子过得不如意,过的辛苦,所以拼命把一切他们认为好的东西都一股脑地塞给孩子,也不管是不是孩子想要的。总怕自己今天不去孩子做一些决定就会导致孩子日后失去一个机会,怕孩子日后怪自己。

其实父母可以提建议,但最终的选择权应该是孩子。一句我都为你好,只不过是为父母自己好,为了满足他们自己的虚荣心。希望父母能够真正的理解孩子,尊重孩子,帮助他们成为独立的人,不要再按照你们所希望的方式去生活。正如那句“爱你如你所是,而非如我所愿”,一定要孩子自己决定自己人生的走向。以前我们总听说,这是垮掉的一代。我看一代都没有跨,一代反比一代强。正如我的一个朋友说的,要从小培养孩子学习的习惯,做事的习惯,让孩子有可持续性发展才是王道,正道。

为你好是一种善意,必须要听父母的话则是一种强制。表达善意并没有任何的问题,只要它不成为强制执行的合法理由。真正的爱,从来不是把自认为好的给对方,而是帮助对方获得他自己想要的。哪怕过程再崎岖,最起码是孩子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路。我们做父母要做的就是给孩子希望,照亮孩子前行的路,这才是意义深远的事情,孩子的成长也意味着父母自身的成长。养育孩子能够滋养父母的生命,陪孩子一起成长。

最近一直在思考:作为父母,我们的焦虑到底来自哪里?正好想到有一年赶上过节年,走亲访友的时候,忽然觉得这样焦虑的根源都是因为“我们太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想让别人觉得自己过得很棒,活的很精彩,工作和赚钱能力比不了别人的时候,只能努力让别人觉得自己的孩子很优秀了,把孩子变成自己的影子,自己那时没有实现的目标希望孩子替自己去完成,打着“为你好”的名义各种逼迫和引诱。

看到不少父母还把孩子当作比较和拼面子的工具,觉得孩子学习好考得好是一种炫耀的资本,这是极其错误的,孩子是孩子,你是你。

某种程度上,“我为你好”这些话更像是道德绑架。孩子不懂,也不愿意懂,原因在于这样子的人生,并不是孩子想要的。就好像孩子喜欢苹果,父母却给了一车子的香蕉,当孩子说不喜欢的时候父母就开始埋怨不理解当父母的苦心,可是孩子仅仅只是不喜欢香蕉而已。

真正的理解,有时候只是需要一个暂停键,多问问孩子,“你想怎么做呢?”不要去试图定义孩子的人生,让孩子来告诉你他们的世界。

其实如今的孩子处理事情的能力并不差,我们该放手让孩子去做、去尝试。在孩子小的时候,给他足够的安全感和陪伴,让他有足够的底气去探索世界。孩子长大后,他的世界变大了,随之而来的烦恼和挫折也越来越多,在这时,我们也要随时肯定地告诉孩子:父母永远相信你支持你。但放手绝不是放纵,什么不管,而是要学会理性智慧的管。

在适当的时间,给予适当的的教育,是必要的。过多去左右孩子的思想,这是大多中国父母的通病,学会放手,多与孩子交流,效果会比遇期的要好的多。

为人子女,我们应该有自我选择的能力;为人父母,我们更应该给孩子自由选择的权利。

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一场得体的退出,你能做得到吗?因为这才是真正的父母之爱。

其实你的孩子,并不是你的。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所以我们不要把孩子养成巨婴,而要在培养他们独立成长的时候,得体的退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生命的历程
九月,你好!
张柏芝自曝儿子成绩差,沉迷游戏:教育最大的骗局,就是认为孩子要放养
当你要求孩子必须听话时,你想一想是否真的在为孩子好?
德国妈妈教自律:让孩子做决定——学会自己负责
不要让“为你好”成为束缚的理由, 要让孩子有感受真实生活的能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