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解读“玄”?
userphoto

2022.11.15 广东

关注

“玄”在《道德经》中只是一个词,它不是一个概念。但是,由一个词的的不同解释所引申出来的东西,可谓石破天惊。

“同谓之玄”(在我校正过程中,把这句话从原典的正文中删除了。我认为这句话是对“同”的注解。古人在传抄过程中,误把注解当成正文了。帛书本中没有此句);

老子以“玄”所构成的词组或词汇分别有“玄之又玄”、“玄牝”、“玄德”、“玄鉴”、“玄同”等。

因为对“玄”一词老子没加以解释,所以,给后来的解读带来了无限的困惑。

产生于魏晋时期的玄学,是超物理,超经验的唯心主义哲学学说,是典型的形而上学(不同于黑格尔和马克思所提出的形而上学概念。中国古代把形而上谓之道,形而下谓之器;就是说看不见的无形事物被称为道理或规律,看得见的有形事物被称为万物)理论体系。这种哲学理论,就源于《道德经》中的“玄之又玄”一句话,由此生发出一门影响中国一千年多的学问。

可是,玄学里面的道并非客观规律,而是在人鬼之间,阴间与阳世间所找到的因果关系。因为鬼的世界无法确定,也即没法证明,所以,这种因果关系未足信。由此把人们带入迷信之中。如果,令其取信于人,必须由科学来证明。现在已经出现了用科学来解释迷信现象,还是有效果的。

玄学所形成的理论基础本来是在道家老庄思想和儒家思想共同影响下形成的,但是由于《道德经》有“玄而又玄”的学说,所以,显得《道德经》非常重要。王弼先生在解读的时候受到当时玄学的影响,把《道德经》带入了现在人们理解的样子。“道”成了一种决定有形事物的幕后的无形力量,谁也逃脱不了。悟道,就是通过如坐禅一样的修炼方式,实现与那种决定一切的幕后的无形力量沟通,最后那种力量灵魂附体,人就成了神,无所不能,不所不知。王弼解读《道德经》就按这种思路,至今人们一直没能脱离开这种思路。所以,一些解读者,说出话来神神叨叨,难以理解。

玄,没那么神秘,就是玄远的意思。对玄远的理解不能神秘化。玄远是对历史的追溯。老子探讨问题都从根上说,什么问题都有最初的历史起点,老子用“玄”来说明事物,就是要追溯某事物的最初始状态,尤其是人类社会的初始状态中蕴含着人类的初衷,为什么要留恋初衷,因为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变化,人类已经忘了当初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所以才尔虞我诈,互相残害,失去了淳朴的本质。

这样理解“玄”,就会对上述所列出的词组和词汇就会有不同的解读。

所谓“同谓之玄”(当成注解也需要解释),就是指对有欲与无欲(恒无欲也以观其妙;恒有欲也以观其徼)追溯属于同源的意思(出自第1章)。

“玄之又玄”,就是说对事物的变化现状进行不断追溯,不断追溯,追溯到初始状态,才能看到“众妙之门”,即一切才能看清楚(出自第1章)。

“玄牝”,对天地生万物的历史进行追溯,最初便是个雌性(出自第6章)。

“玄德”,对天道最初始的精神力量进行追溯得到的精神实质(出自第10章和第51章)。

“玄鉴”,对镜子的历史追溯,只能是一面新镜子而不是充满斑驳瑕疵的镜子(出自第10章)。

“玄同”,对人类创造万物历史的追溯。想当初人们的创造和生产只为了满足生存所需的东西,而不是为了满足欲望。所以,堵塞欲望的感知器官,关闭欲望的门径,专心从事万物的生产。消除自然事物中的锋利部分,改造自然中事物中的相互缠绕环节,使其光泽柔和利于使用,使各种元素归为一类,这就是人类当初的共同想法,而不是追求情感的愉悦。所以才说“塞其阅(穴),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出自第56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国学网-- 道德经注解(1)
解密《道德经》第一章
中华玄学
刘固盛:《老子》哲学思想解释的三次突破
读懂老子《道德经》,从悟透一个“玄”字开始
为什么说老子的《道德经》被儒生给毁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