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近期“雷声滚滚”,换上保险或许更安全?
本文大概
2442字
阅读需要
6分钟

最近,国内A股市场大跌,昨日又大跌2.52%,击穿2800点。

同时,线上线下的网贷平台也不断暴雷,线下有善林财富,线上有唐小僧、联璧金融,最近图腾贷又出现了逾期现象。

股市大跌让众多投资者信心受挫;网贷平台暴雷让我们不敢轻易投资;货币基金T+0到账又被限制在每天只能1万元,流动性受到影响;债基市场最近也是不温不火。

最近的股市让人不省心

可以说在当下市场环境下,投资的安全性突然被大家空前重视起来。

说到投资安全性,我们首先就会想到银行,因为在很多人心里,银行是稳的,至少不会亏本。

但是,在之前的文章里,浮生君已经提到,今年4月底,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和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印发了《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里面明确提到,为了堵住期限错赔、滚动发行的源头,降低金融杠杆风险,银行理财产品不再保本保息

理财去刚兑的一纸文件

换句话说,现在银行里只有存款是保证兑付的了,但利息低的可怜,一年期定存利率仅为1.5%。

"承诺可以保本保息"就是说,投资者没有收益,亏本了,银行会自行垫付。那么就会有人说了,银行自己都给倒贴上了,岂不亏大发了?之前银行为什么能承诺保本保息呢?

其实,并不是说银行投资眼光准,肯定不会亏,而是银行为了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注目,采取了一些"方法"。

一是银行可以用下一期的理财钱来垫付这一期的钱,采取的是滚动式的发行方式;

二是银行会和其他的机构签订协议,转移风险给其他资金雄厚的机构;

三是银行违反公允价值确定净值原则,获得了超额收益,可以用来应付投资亏损。

然后我们就会发现,这样下去,所存在的风险是越来越多的,风险被杠杆迅速推高,如果这样持续下去,就会造成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沉重负担。

所以,国家要求银行去刚兑,内在原因就在这里!

最近,各银行推出各种理财产品,有的甚至还承诺本息兑付,这是打了一个擦边球,因为4月底的文给了一年半的缓冲期,让存量的本息兑付产品逐步消化,新的理财产品不允许承诺保本保息,于是乘着这个当口,仍然有银行上线保本保息产品。

但是可以预见,这肯定是保本保息理财产品的末班车了!

银行理财产品保本保息的日子即将结束

至于线下的一些理财公司,承诺10%以上的年化收益,吸引着一大批投石问路者,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也来了,这类理财安全吗?本息兑付的几率大吗?最后能实现承诺收益吗?

面对这些问题,理财公司不但不敢承诺利息,而且本金的安全性也失于保障。

这是因为很多线下理财公司其实就是披着羊皮的"P2P"平台,相比线上P2P而言,还要更加不安全。

因为线上P2P平台还在监管之下,必须要求有银行存管。而线下的P2P平台,挂上理财公司的外皮之后,资金存管存在监管缺失,自建资金池的一抓一大把,善林财富就是前车之鉴。

有没有既能保证收益,又能保证安全性的理财产品呢?针对这些问题,许多所谓"保险理财"产品就应运而生了,好似雨后春笋一般爆发出来。

随着保险公司越来越多,选择成了一个问题,于是保险的广告四处可见,但是却集中在头部资金雄厚的大公司里面,广告效应明显。

大众平时听说过的保险公司就那么几家,选择面偏窄。大众能接触到的好保险产品也很少。

大街小巷随处可见保险广告

其实,保险产品并非理财产品,哪怕是打着理财产品名号的比如教育金、养老金、年金等产品,都不是理财产品!

在保监会2017年134号文件上明确表明了"保险产品应当清晰明了,突出保险产品责任特点,保险产品定名、产品说明书以及相关产品宣传资料中不得包含"理财"、"投资计划"等表述,这也是提醒消费者:保险非理财

但是,长期以来的销售误导并没有随着一纸文件而终止。虽然在各大保险公司的官方宣传材料里,去除了有关理财、投资等字眼,但是业务员在展业过程中仍然频频出现将产品表述成理财产品的情况。

风险和收益难以兼顾

但是不得不说,虽然保险非理财,可是从保险产品的特点来看,除了投资连结险之外,其他保险都是至少确保本金安全的,万能型保险还能承诺保证利率。

所以,保本保息,是保险最大的特点!

但是,千万不能对收益有过高的估计,长期来看,保险的收益在3%-4%的样子,同样在确保百分百本金安全的情况下,要高于银行定存收益,但是如果对保险收益抱有高收益的幻想,那就本末倒置了。

当然,保险公司承诺的保本保息,是狭义的保本保息,没有考虑货币受通货膨胀的影响。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保险仍然是资产配置很重要的一部分,在资产配置序列中可以放在防御型资产的位置,有着巨大的投资价值。在足球场上,就是后方防守的中后卫。

任何时候,做好符合自己风险承受能力的资产配置,才是让财富稳健增长的关键

我们绝不能因为银行存款、货币基金、保险的利率不高,就忽视了它们的作用。

相反,再某些时候,平时利息不起眼的金融产品,却能在关键时刻起到保命的作用。

一位资金链断裂,做生意失败的老板,却因为几年前生意做得不错的时候存过一笔5年期的大额存单,而有了生存下去的信心和翻本的可能。

一位即将进入老年生活,却在A股中输得精光的投资者,心灰意冷之下,却因为10年前购买过一个大额的年金保险,而能够确保自己安度晚年。

高收益意味着高风险,这是亘古不变的投资原则!切记切记!

俗话说:“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资产配置就是这个道理,高风险、中风险、低风险都可以配置,不同风险投资品的比例分配则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来选择。

但是,无论你是多么激进的投资者,都建议要配置1-2成的低风险防御型资产,这可以说是你最后一道防线了。孤注一掷的投资是不可取的。

保险绝对是符合低风险防御型资产的特点,但是它也有流动性不足的劣势。

所以,在选购保险时,一定要清楚这个金融产品的特点,不能将其当做短期理财,合理支出保费。否则,一旦想要退保,就要承担相应的本金损失。

最后,再提醒一下各位投资者,在购买理财产品的时候要多留心,不能像以前那样的跟风式投资,并且还需要去阅读一些理财知识,知道自己所要承担的风险,对自己负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理财客户的9型分类
买这些资产,本金绝对安全
央视发话,银行发声,2019年买什么理财都不如买保险!
新规:银行理财不再保本保收益,你的钱该存哪?
有哪些比余额宝更好的理财方式?
要想理财风险小,资产配置要选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