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互联网理财浪潮之下,保险理财如何避坑?
本文大概
2739字
阅读需要
6分钟

十年前,如果我们说起互联网金融,很多人可能还是一脸懵逼。

这十年来,随着数字科技深度融合,互联网的使用越来越频繁、移动支付越来越便捷,互联网金融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崛起。

现在,再提起互联网金融,绝对不再会是一个陌生的名词了,而是成为了大众家庭理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正处在互联网理财的时代

要说最常见的理财方式,无疑就是银行理财了,除了信赖感较强以外,网点众多、办理方便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但从去年1月至12月,银行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持续走低,发行的理财产品和理财规模也不断下行。

理财产品从1月份的1463只降至12月份的1110只;理财规模则从1月份的29.54亿元降至12月份的28.97亿元。

2018年银行理财产品预期收益持续走低

而且和往年所不同的是,银行理财没有出现季度末或年中、年末收益的反弹行情,而是真的一降再降。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1. 资管新规:去年4月正式落地的资管新规,成为影响整个金融市场的最大因素。资管新规要求打破刚兑,回归净值化管理,并给了一年多的过渡期。在资管新规要求下,银行保本型理财产品不断缩减,最终将会走向灭亡,净值型理财产品则会越来越多。

  2. 市场资金面:去年整体而言,市场资金面宽松,银行流动性高,因此其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自然也就不会高了。

资管新规下,保本型理财产品持续缩减

在这样的一个大背景下,互联网金融凭借着时效性、便捷性和互动性的优势,将数字科技和传统金融加以融合改造,在去年年中异军突起

尤其是去年资管新规出来之后才过一个月,就在某第三方金融平台上线了一款叫做富民宝的创新型银行存款产品,随存随取,类活期,收益却高达4.8%,而且因为属于银行存款,所以是享受50万存款保险保障的,安全性上也有足够保证。

正是因为这些优点,所以一经推出,就出现了抢购的火爆局面,最后不得不每日限额发售。

现在类似富民宝这样的创新型银行存款产品已经有不少了,虽然收益和刚推出时下降了,但是结合其流动性高的类活期特点,仍然受到不少人的青睐。

之所以举这个例子是为了说明,互联网理财已经以一种极为迅猛的方式进入了我们的视线

近年来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稳步增长,家庭平均可投资资产从2011年的17万增长到2018年的45万元,国人的潜在理财需求持续提升。随着线上支付方式普及,71%的网民都使用过网络支付,至2018年年底,互联网理财人数达到了1.71亿人

不过有一个很明显的现象,目前绝大部分用户通过互联网理财的投资去向以安全稳健为主,排名前三的是银行存款、货币基金和银行理财。

互联网理财投资方向

从年龄构成来看,80后和90后是互联网理财的主力军,这也和年轻人使用线上支付频率更高有关,相对来说学习能力更强,对互联网理财的接受度较高,操作也更为熟练。

互联网理财各年龄段分布

通过互联网理财,可以获得公开透明的信息来源,能够及时获得更丰富的信息咨询,也会有更多的产品选择。

借助用户社交、消费、支付、信贷、搜索等网上行为数据的收集,通过大数据、云计算、AI人工智能等技术,互联网金融平台可以为用户提供智能化的理财服务,为大众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理财便利,助推互联网理财高速发展。

如今,互联网理财市场的发展呈现出平台化、场景化、智能化的新趋势。可以说,互联网理财的时代已经到来!

互联网保险理财,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在这个互联网理财的时代,保险理财是否搭上了这辆顺风车呢?

如果你留心的话,前面我们可以注意到,在互联网理财投资去向中,保险占据了8%的比例。这个比例虽说不是很低,但绝对拥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从2016至2018年这三年间,从理财资讯的阅读热度来看,银行和保险类理财资讯一直高居前两位,体现出了保险的热度。

各类理财资讯阅读热度对比

而从今日头条和京东合作调研的一份理财洞察报告中,有15%的用户调研表示配置了保险理财,这一比例高于债券、基金、P2P、贵金属等金融产品。

用户资产配置比例

与之相匹配的,互联网保险也在这十年间经历了飞跃式发展。

  • 最早的起步期,互联网保险主要展现形式为各家保险公司的官方网站,客户通过网站只能简单了解产品信息。

  • 2006年之后,依托电子商务的发展,逐步开始涌现出一批第三方保险中介网站,形式上类似于保险商城,用户可以通过网站咨询客服并选购适合的保险产品。

  • 2012年之后,科技为保险赋能,互联网保险创新不断,不再是简单的保险产品线上化,而是开始出现了专业的互联网保险公司。互联网保险开始进入井喷式发展阶段。

国内互联网保险发展路径

互联网渠道流量大,接触客户数量和频率远高于传统渠道,信息触角更容易触达到我们。

还记得去年在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代销的某款万能型保险产品,存5年预期年化利率为5.44%,当时出现了疯抢的局面,购买者主要以中老年人为主,因为他们对互联网理财知之甚少,当传统银行渠道出现这种安全性又高,收益又超过他们预期的保险理财产品,就很容易打动他们的心。

去年某款银行热销的保险理财产品

但如果是对互联网理财有一定了解的人,就不会去跟风抢购类似这样的保险理财产品了。因为这样的产品通过互联网平台并不难购买到。

以下图中的互联网金融平台为例,5年期预期年化利率超过5.44%的并不少。

某互联网金融平台可购买的保险理财产品

信息和产品的获取的确很便捷,我们要做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正确识别风险,而非仅看预期收益率的高低就购买。

一般而言,在国内监管要求之下,保险类的产品,其投资渠道普遍比较安全,本金亏损可能性极低。

我们可以通过两步来识别保险理财的风险:

第一步是看保险类型:

分红型保险在极端情况下,可能出现某个年度分红为0的情况,但不会出现本金亏损

万能型保险都有保证利率的约定,收益不可能低于保证利率

比如上图中这个五年期5.5%的产品,这就是一款万能型的保险,约定最低保证利率为3%(当前监管允许的最高保证利率)。这意味着这款保险在不低于3%保证利率的情况下,还能期待5.5%的预期利率,且实现预期利率的概率极高。

万能保险有最低保证利率

投连险属于风险自担的保险理财产品,不过不是说绝对不能碰,对于有一定投资经验的进阶人群而言,完全可以考虑购买投连险,不过我们要懂得如何识别其投资风险。

第二步就是如果碰到了投连险,要学会看产品说明书:

我们知道,银行理财产品都会有个产品说明书,上面会写明该产品的投资方向。投连险同样如此,我们购买投连险前,一定要会从产品说明书中看投资方向和投资比例

比如下面两款保险产品的投连账户,其投资方向就有所不同,下面的投资账户就比上面的风险要稍高一些,不过仍然是属于稳健型的投资策略,仍然值得考虑。

两个不同投资账户的投资方向有所不同

在互联网理财的时代里,保险理财作为防御型的资产配置,也将逐渐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了解不同保险产品的风险属性,学会看产品说明书,就是我们要学会的功课了!如果忽视这一步的重要性,不小心掉坑里了可就后悔莫及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年末理财哪样强?
普通人身边的8类投资资产,你知道几种?
什么才是当代最正确的理财方式?
互联网金融究竟有着怎样的魅力?
投资理财中,这些坑你没商量
为什么大家买理财不喜欢在各大银行的APP上面购买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